|
財富時報談報紙改版及智慧商業生活實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1:34 新浪財經
12月25日,《財富時報》副總編史彥先生,《財富時報》評論版主編、編委黃一琨先生,《財富時報》人物版主編張夢穎女士做客新浪暢談《財富時報》全新改版以及智慧商業生活新銳話題,以下為聊天實錄: 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親愛的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浪網的直播節目,我是財經頻道主持人權靜。今天是圣誕節了,在這兒先祝大家節日快樂。昨天我們是紀念耶穌的誕辰,我們今天聊的話題是關于一張財經類報紙的全新改版,在這兒跟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做客新浪的三位嘉賓。坐在我旁邊的第一位是黃一琨黃先生,黃先生是這張要全新改版報紙《財富時報》評論版的主編,也是編委之一,黃先生你好。 黃一琨::大家好。 主持人::右手邊第二位是史彥先生,史先生是《財富時報》的副主編。 史彥::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而且史先生在傳媒界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98年就開始進入傳媒業了,此前擔任《東方企業家》的主編。坐在右手邊這位美麗優雅的小姐是張夢穎女士,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覺得女性她的感情更加細微一些,她對人物的體察可能更加深刻一些,不錯,確實張夢穎女士是《財富時報》人物版的主編,相信大家如果以后讀到一個個關于人物的故事就是出自張小姐之手了。 請問三位,這個《財富時報》是02年就開始有的一張報紙,這次全新改版會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嗎? 史彥::我覺得差異化的東西我們可以達到這一點,我們對于國內報紙研究的坦白來說比較多,我們認為可能收縮的趨勢在加劇,中國現在是全球最熱的一塊之一,但是我們關于世界其他地區的報道在我們報紙的版面上看到的是不多的,包括我們潛在的競爭對手也好,一些其他的報紙也好,在這方面大家研究的是不多的,可能有很多限制原因,比如記者隊伍不夠全球化,媒體實力不夠那么強大。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好的視野重現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告訴我們讀者,我們也會關注中國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也會告訴我們讀者。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坐標系的概念,告訴世界一個事情不是獨立出現的,它在世界范圍內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一個水準,是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我覺得有這個坐標系的概念之后大家可能會更加清楚一個事情它的來龍去脈和體系。 主持人::據我理解,您剛才說的《財富時報》最大的優勢是在于它在國際化這一塊深度的挖掘,和一種全球的視野。 史彥::對。 主持人::其實現在很多國內報紙也有國際版,你們跟他們最大的不一樣在哪里? 史彥::因為我們在對國內財經報紙,所謂這種國際版的研究,我們發現就是我們剛才已經談到的,在逐步收縮,我們看到國際版內容其實是非常少的,我們關注到很多主流財經媒體,它其實只是有一塊或者是很少部分的國際性報道,我們希望加大這部分的比重。我們是一張4開的報紙,我們希望它最后呈現出來的是16個版,或者24個版,都是國際的報道,我們希望告訴讀者,美國、歐洲還有包括像非洲,還有一些其他的國家,他們到底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這些事情和我們產生什么樣的關聯,我們希望做這種關聯性的報道。 主持人::現在隨著傳媒的領域我們開放尺度越來越大,很多外媒報紙在中國都有他們的傳播渠道,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最先獲得第一手資料了,你們作為一張本土化立足于全球的報紙,怎么跟本來就是全球化的報紙進行競爭? 史彥::我們希望利用更多的資源,比如我們前幾天跟時代雜志一個記者在聊天,其實我覺得他們的編輯有非常明確的想法,他只是希望給讀者呈現出最好的文章,而不是這個文章是不是時代的編輯撰寫的,他只是需要找到比如我去報道中國某一個事件,對這個事件最了解的是什么,他的文筆是不是能達到我出版的要求,他的采訪是不是深入,他的見解是不是獨特,我只要向他購買這樣一個文章就好了。我覺得我們也希望能夠倡導這種方式,我們希望呈現的就是最好的一個內容,那這個內容到底是不我們本報記者提供的我覺得這個不是特別重要。 主持人::也就是說你們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然后讓大家在這個平臺上能看到全世界發生的事情。 史彥::對,我覺得跟新浪在這部分內容上,我覺得可能跟新浪有點像,新浪其實也是一個平臺,會選擇很多報紙的內容放在這個平臺上。 主持人::咱們如果比較相似性的話,我們知道網絡和報紙最大的差異在于網絡的容量是無限大的,你們報紙怎么呈現這些信息? 史彥::我們到底是不是需要海量信息,我覺得在這個方面一直存在一個爭論。其實最典型的就是新浪,新浪帶給人們一種閱讀新聞的習慣,這種習慣就是海量新聞。我們平面可能和網絡確實有容量上的差異,這是非常顯著的一個差別,我們希望挑選,挑選是最重要的,沒有任何一個讀者說我對海量信息需求是無限的,我覺得現在我們新聞的一個趨勢就是第一質量的新聞大量存在,同質化新聞大量存在,而高質量新聞其實反而是比較少的。我們期望做到的一個東西,這個應該怎么表達? 黃一琨::我補充一下史彥說的這個,我舉一個例子,當時在悉尼奧運會的時候,當時大家都說互聯網會戰勝電視,這些電視巨頭們在考慮自己是否要贊助奧運會事件上大家很猶豫,但最后發現電視和互聯網各有各的生存之道,而且在某些方面所謂電視也是傳統媒體一種,傳統媒體依然有它的優勢,因為確實海量信息,比方像新浪這樣平臺的存在是讓大家有更多選擇余地,但是海量信息從某一個層面來說,怎么說呢?你考慮比如我們現在一個典型的讀者,現在隨著節奏的加快,工作的壓力,我們不大可能想像我們這個典型讀者成天在新浪不停刷新網頁獲取信息。 史彥::對,我們昨天跟一個同行聊天,他每天要看各種各樣的簡報會有一尺多厚,怎么在里面選擇最有效的信息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很多媒體缺失了一條編輯的責任,就是編輯的責任越來越不明晰了,這是你的本職工作,對一個平面媒體來說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你必須按你自己辦報的宗旨去選擇出你認為讀者最需要的東西,然后把它加以最好的呈現,告訴你的讀者,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您說的這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但在這兒我還要問您一個問題,您如何能保證《財富時報》的編輯選出來的新聞就是最好的? 史彥::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報紙的管理層能夠認為他的編輯選出來就是最好的,但是標準要明確,你要有一個恒定的標準,然后以這個標準之下再去選擇新聞的話,我覺得我們評判一個新聞的好或者壞,為什么選擇這個不選擇那個,我們就有一個標準來評價。當然做到一個最需要的評判這是我們長久的目標,比如我們看到國外有很多非常好的媒體,我覺得他們在這方面其實都是有非常深厚的經驗在里面的,我覺得他們現在所呈現出來那樣一個方式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奮斗的目標。 主持人::那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們的標準? 史彥::我先給大家介紹我們最概念化的一項標準,就是我們強調以對財富扭轉的影響力作為標準,我覺得因為我們還是一張財富的時報,希望對財富現在是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對這個財富它的扭轉,它的分配,然后它的分配再分配的過程,可能大家是非常關心的,這里面可能會涉及到很多產業,會涉及到很多公司,會涉及到很多個人。 主持人::剛才跟兩位男士聊了半天,請問張夢穎一個問題,剛才史彥說你們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國際化的視角跟國際的信息,我想跟你探討的就是你覺得你們的讀者群,國內的讀者群對國際事件的關注度到底有多大,是否需要有超過一半的比例了解離把那么遠的事情? 張夢穎::因為我們這個報紙總的來說還是傾向于高端讀者,這種情況下因為現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人的這種全球化的生存,因為他們不停的,像這些高端讀者可能是工作,可能是一些政府官員,或者一些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包括跨國公司的管理者,他們其實自己的生活半徑就相當大,他們會在全球各地不停的飛來飛去等等,包括他們的工作他們會面對的是一個全球的市場,這種情況下其實他們對國外的了解欲望非常強烈,這個東西并不是沒有依據,是因為其實我們一直,包括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跟我們讀者,目標讀者溝通,然后包括我們身邊的朋友,甚至我們會請他們來我們的報社,然后我們去跟他們溝通,問他們他們想要的是什么樣的信息,然后包括他們對一張財經類報紙的期望。我們通過之前的這種經驗上的分析,以及后來的溝通,然后慢慢的我們去更明確我們這種目標,更明確我們這種選擇的標準。 主持人::照你這么說,我感覺你們的讀者群實際上是定位在一個高端且小眾的。 張夢穎::這只是目標讀者和…… 主持人::其實國內的讀者并不是很關心國外的很多很多事情,尤其是涉及到他自己理財,比如買基金或者個人投資的事情,他其實只要了解國內的市場大概就已經可以了。 史彥::我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界定,比如我們說我們不做哪些的話,我們不做股票推薦,我們不做理財分析,我們是關注一個大財富的觀點,什么是大財富?為什么國內的人不關心國際上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我覺得跟你的經濟發展水平有特別大的關系,我們關注到臺灣。臺灣可能之前大概在70年代的時候也沒有一些特別好的媒體涌現出來,包括到現在他的天下雜志,他的商業周刊這些雜志,他們現在在臺灣那么小一個市場,他們非常穩定,大概能夠做到15萬份到20萬份,你會關注他們一個最重要的報道對象就是臺商,因為他們對臺商這種稱呼就是叫游牧民族,他們總是要選擇最好的成本,他會來到中國,他會來到日本,他會來到其他一些地方。我覺得在中國目前來說這種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包括我們看到我們關注到那種海外基本上是大塊的,其實還有很多民間力量做這塊東西。 現在我們認為世界上這種聯系,以前我們只是認為它是一個單向性聯系,你那邊發生的事情就是孤立的,但我們希望找到這種聯系,而這種聯系是一定存在的。還是剛才那個概念,我希望把它放到一個坐標系里面,美國發生一個事情跟中國不是沒有關系,比如美國沒有人再去消費了,我覺得最大的一個損害可能不是美國,可能倒是中國。因為中國所有商品最大的買家在美國,在歐洲,而不是本地。那天我看到一個經濟學家也在講,可能我們在中國的高層他們對這點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但我覺得民眾可能在這點上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判斷,這種聯系是廣泛存在的,全球化不是從現在開始的,所以我們就希望找到這種聯系,那這種聯系是非常有意思的。 比方說我們會講到蝴蝶效應,蝴蝶效應其實非常好,如果找到更多這樣聯系的話,你會看到一個非常密布的網絡,這個網絡是有趣的。 主持人::我覺得你們還是有一種市場細分的原則之下經營你們特長的那塊。 史彥::對。 主持人::你們剛才說不推薦股票,不做理財,那么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版面的設計打算分幾個部分,每一個塊想講什么? 史彥::其實板塊的設計在這一點上做怎么樣的差異化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一般會分為所謂的新聞部分,新聞我們有日常要聞,會有一些財經的新聞,會有一些公司的新聞,然后會有自己評論的版面,評論版面我覺得可能會和現在所有媒體做的都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就是人物版面,人物在一張財經類報紙里面,我現在看到有些報紙它是有一個或者兩個這樣的人物版面的,但是我們有八個,我們初期有八個這樣的版面,這個完了之后我們有一個全球化的視野,這個視野我們最后呈現在一個板塊里面,這個板塊就叫世界,我們目前就是這樣一個大的六個板塊。 主持人::謝謝史彥的介紹,剛才講到平面版面和人物版面,那么兩位分別給我們介紹一下平面和人物打算怎么運作? 黃一琨::因為評論版面是這樣,我們評論版面有一個口號,紐約日報口號叫一切值得復印的新聞,我們的口號叫一切值得復印的觀念。評論版面當然是以觀念為主,但是我覺得我們在做整個報紙的產品設計,包括我們做評論版面設計的時候,我們都對國內國外跟我們相關的媒體都做了很好的研究,其實我們有一個比較長的產品設計,包括跟我的目標讀者之間就產品初步設計的方案,跟他們有一個溝通。我們發現其實現在中國有很多故事,這個社會本身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其實中國改革從78年走到今天30年,能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基本上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外,這里面其實有很多的故事,有很多的層面,很多時候是當代人并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個脈絡,把握這個變化,我想我們評論版是想從整個社會的這樣一個層面來關注。 很多人會覺得你一份財經類報紙為什么,可能我們有時候你會發現將來《財富時報》的評論版會關注一部電影,會關注一個詩人等等等等,大家會覺得一份財經類報紙為什么要關注這樣一個事件,包括也許有人會問,你們人物版為什么關注這樣一個非財經類的人物?其實我想重復一下史彥剛才說的坐標系的概念,就是說其實這不是我們幾個人坐在屋子里自己討論的一個結果,我們大概每周有一到兩次跟我們目標讀者的座談,其實我們發現他們不約而同的開場白,第一個就問我們今天中國走到怎樣一個階段,在中國過去30年的改革,過去100多年的現代化的進程中處于怎樣一個階段,每個人都提到坐標系的概念,大家是一種不約而同的,我覺得就是大家一個共識,就是來探討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走到了哪一步。當然我們的經濟、政治、文化,我們社會各個層面走到了哪一步,每個人物的命運在其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覺得這是最激動人心,最吸引人的。 所以我想可能我們評論版面就是要呈現,有一句話說你要觀察一個時代的人,最重要不是他們怎樣做事情,而是他們怎樣思考,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平面版面試圖呈現的東西。 主持人::之前我們在做一次訪談的時候,嘉賓是一個沃頓商學院的教授,他來中國,我們大家來聊中國全球化的問題。他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剛才跟你說的特別像,他說中國發展的速度是讓中國之外的人特別震驚,讓中國之內的人無所適從。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自己該做什么。我想可能我們期待評論版會給大家在迷茫當中提供一點清醒的冷靜的思考和關注。 黃一琨::這是努力的目標。 主持人::張夢穎介紹一下人物版。 張夢穎::《財富時報》的人物版可能是我們的特色吧,因為相比其他的報紙沒有專門人物的版面,但是這個方面其實也給我很大的壓力,但是我覺得非常有挑戰性。因為我們是想里面的內容方面的設置,我們會關注在財經領域各個層面的人,而且我們會把視角擴大,然后我們可能會涉及一些文化類的,包括一些藝術家,甚至一些科學家的東西,我們可能會放進去。放進去以后實際上其實我們選擇人物的標準有三條,首要是一個重要性,下來是新聞性,還有個性的東西,這三者加在一起,這是我們選擇人物的一個標準。 但其實我們為什么用這么大的一個視角去把一些非財經領域的人放進來?其實我覺得還是回到剛才那個主題,實際上我們想把這些人和這個時代的聯系找出來。因為寫人,其實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間段或者一個環境中間的,他其實最有趣的地方不管是他的個性,還是他的一些其他的行為,實際上跟當下這個社會的聯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趣的,而且從現在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他是一個比較生動的板塊,因為任何的新聞報道只要有人出場就會比較好看,比較好讀,所以一般來說讀者他會比較喜歡像這樣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在我之前說的這些架構之上,然后我們會盡量讓它生動有趣,而且我們會非常強調寫作,讓這些故事,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在閱讀中間找到樂趣,而且也能看到這些人的價值,可以比照自己,或者比照自己的未來。 主持人::再跟三位探討一個問題,剛才三位一直在說差異化。其實從三位說的不同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其實市場上都有類似的做某一個點的雜志,比如說史彥你說國際化有全球企業家,評論有21世紀商業評論,張夢穎說人物,有南方人物周刊,你們作為一個報紙想法這么多,特點融合在一塊兒,但每個特點都有只做這一個點的雜志或者報紙,你們覺得如何競爭呢? 史彥::其實競爭的話我覺得會分成很多個層面,首先你剛才提到幾個,它都是雜志形態的,我們是一個周刊的形式,我覺得會從一個形式上有一個大的差別。雜志的寫作和報紙的寫作要求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我們的出版周期也是不盡相同的,我覺得這些都是顯著的差異化的東西。最根本的一塊東西,我們還是希望能從我們的版面設置里面找到我們自己不斷向前的一種動力,然后找到我們不斷向前的一種目標,我覺得這是一個組合的效應,我們希望能夠找到這種關聯。我們有什么樣的保證來做到這一點?其實我們最近也是在不斷探討,我們說到一個特別細微的層面,我們就說寫作層面差別都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一些目標讀者,我們跟他們聊天的時候他們就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他們是在看很多中國的所謂的刊物或者是一些媒體的時候,他都是在真的是很嚴肅的一個事情,他沒有辦法放松,他必須很沉靜地找出一個相對長的時間咬著牙把這些東西都看完了。因為里面充斥了很多不知所云的描述,坦白的說是這樣的。但是這個東西是不是一個廣泛需要的?可能中國人很多時候愛面子,我們做了一個測試,磁帶的一個東西,我們當時做了大概20多個人,誰能夠用一句話把這個磁帶的東西描述的特別清楚。仔細一想包括我自己都沒有辦法用一個特別簡單的一句話把它描述出來。然后他說這個沒有關系,即使在一個投資銀行里也有很多人說不出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們太高估我們讀者了。 比方說我們特別好的一個朋友,然后他管了一個特別大的一個公司,他直到幾年前在突然之間明白,別人告訴他美聯儲并不是一個官方機構,然后我們的目標讀者他們不斷告訴我們,就是你不要高估你的讀者,你要對最基本的東西做最清楚的解釋。我們看到很多媒體都在做這樣的嘗試,但我們在中國沒有看到。比方說我們看到經濟學人,我們看到華爾街日報,所有文章背后都會告訴你這個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他的上市公司是在哪里上市,他的股票代碼是什么,最基本的一個名詞解釋,發生了一個什么事情他會告訴這個事情到底是什么,一些專業的術語會特別簡單的告訴你,重復完了就是一個特別大的力量,細節成就的力量是特別巨大的。 但是在我們中國媒體里面你會看到特別多的專業術語,就是任何一個你如果不具備這些專業知識的人,你讀這些東西都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張夢穎::昨天的交流中間我們曾經談到差異化的東西,我們問我們的一個目標讀者,我們說你希望報紙是什么樣的東西能抓住你?他當時講一個故事,也是舉了一個例子,不算講故事,他就說其實有的時候,像剛才史彥講的這種小的名詞解釋就能幫到他。為什么剛才說次級債的那個東西呢?舉這么一個例子,因為有很多在投行中間的人也不能用一個特別準確清晰的概念說它,他就不好意思問別人,因為如果他去問的話,別人說你怎么那么無知,其實那個人可能也不知道。他說如果有一個報紙他在下面給我加了一小條名詞解釋,告訴我這個東西是什么,我讀了以后就會非常感激,我就找到了我閱讀的一種價值。這是一個例子,可能他舉的比較特殊的一個例子,但是實際上是大多數讀者有這方面的需求。 史彥::對,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細節的東西,但是你能夠堅持十年二十年是媒體最珍惜的一塊。 黃一琨::我跟他們想法差不多,你剛才說到我們幾塊東西在市場都有類似的,我不太好評價同行具體一對一的比較,但這么說吧,假設說大家認可你剛才舉的這三家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同時想了解這些,他需要買三份刊物,我們把它做在一起就是我們的競爭力所在。 主持人::但會不會都想做好,反而都沒有做好? 史彥::我覺得不太會存在這個問題的,剛才那個問題的補充就是說,我覺得我們很多時候,中國人現在有時候很奇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很多時候都是這么想的。比方說我們看到我們美國的媒體市場,我們看到日本的媒體市場,包括我們看到臺灣的媒體市場,其實我們都會發現它的空間是特別大的。比方我們現在不說14億的概念,我們只說最主流2個億左右的概念,2個億左右這樣一個人群在中國,這樣一個概念里面我們現在孕育哪些特別偉大的報紙或者一些雜志,其實也沒有。我們看到一些最好的,現在口碑最好的雜志其實發行量跟這個基數來比仍然是非常小的,我覺得讀者需要培育,你媒體需要做不斷的前進,這可能是一些最基本的東西。我們一直不談我們有什么競爭對手,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我們有什么辦法讓我們前進這是我們想的最多的。 主持人::現在國內媒體的市場,尤其是財經媒體的市場它的增長潛力和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史彥::對,我們現在份額就是非常小的,我們在辦公室里面掛了一張全球幾家最主要傳媒集團他們一些刊物的名稱,我們會關注到,我們也在經常翻,我們看到他們收入的時候嚇了一跳,這是我覺得在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個雜志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可能十分之一都不會。 主持人::中國的財經媒體也是從05年股市開始火了以后才得到大家重視。咱們探討一個發行的周期,你剛才說雜志現在是月刊,或者是半月刊,可能時效性沒有你們那么強,如果日報的話,可能及時性周報好一些,周報正好處在日報和雜志中間的位置,你們怎么能夠平衡時效性和深度之間的關系? 史彥::這點我們是這么想的,我們覺得現在這種時效到底是不是那么急需,這個問題可能是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我覺得比方說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新聞戰,那個時候包括像路透,美聯,他們所有的新聞戰都是以秒計時的,那時候是非常殘酷的,那時候信息的傳遞是不夠那么豐富的,有那么一個階段,但是后來你會發現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跟那個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你信息是一個大爆炸的東西,我們這種傳遞,對不起,那個問題最后的核心是什么? 主持人::就是說你們作為一張周報,和日報,和雜志如何來平衡你們的時效性和深度? 史彥::深度的話,比方說我們怎么平衡這個問題,我們有幾個辦法,我們首先希望它能夠有一個好的切入點,就是所謂的視角,我們覺得周報是一個比較好的周期,這個周期是什么呢?既不讓你那么匆忙,因為很多日報的解讀是比較淺層次的一個解讀,而月刊因為我自己也做過月刊,我們發現這個周期非常慢,半月刊可能相對來說好一點,但是我個人認為周期的話,周是一個比較好的周期。因為相對來說它能夠讓你比較沉靜一點,能看到這個事情最深層次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就是讓你去接近一些這樣的真實的本質,然后你也有時間做一些思考,提供給人們一些他們可能更關注的東西,我覺得這一點可能就是對讀者來說有價值的,很多時候媒體的競爭不在于你報這個事情怎么報。我剛才說同質化的競爭是特別大的,同質化的文章也是特別多的,比如我們在關注寫中投這方面大家寫的東西都差不多,其實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去闡釋這個事情的,我們希望我們有稍微長,可能比別人多一天的時間利用這個周期來把這個新聞做一些深加工,如果我們有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我們希望能夠做到這一點。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你覺得剛才談到市場上媒體的觀點他們同質化很嚴重,反過來我能不能這么理解,你們希望你們有原創的,不同的觀點,跟他們相比?如果你們是開門辦報,把大家觀點都融合進來的話,如果本身觀點就很同質化,你們能融合進來嗎? 史彥::這是需要溝通的,我們不怕那種豐富性的東西,我們就是希望提供一張內容特別豐富的報紙,哪怕它的內容可能會和當然價值觀是不能有沖突的,但是他可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哪怕這個想法最后被認為是錯誤的,我們希望提供一些不同的聲音,我們希望差異化,哪怕是一個粗糙的差異化。 主持人::我能不能問一下你們記者跟編輯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史彥::一比四左右。 主持人::就是一名編輯有四名記者,但如果開門辦報的話,是不是編輯需要的更多一些? 史彥::我覺得現在所有東西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質量,如果一個很好的編輯的話,他是可以調動很多資源的,其實編輯最大的功能不是說記者稿子來我怎樣給你做出修改,而是他調動資源和分配資源,然后怎么樣掌控記者的行動,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想法,而不是怎么去寫作的一些東西。所以從這點來說如果一個能干的編輯他們是可以調動很多資源的。 主持人::我們知道現在一張報紙能不能做的成功,他能不能做的長,內容是一方面,它的經營能力,市場化運作能力也很重要。 史彥::當然我們今天沒有來我們市場運營這方面的人,我們在這方面其實有一些非常好的計劃,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其實我們也不是說自己做一個閉門造車,我們還是做了很多個性化的設置,這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問題的。 主持人::有沒有比如說現在醞釀中的措施可以介紹一下? 史彥::醞釀中的措施? 主持人::比如剛開始發的時候免費送一個月? 史彥::這個可能不太會。 黃一琨::其實說到運營的話,我們幾個是媒體人,這個媒體應該是一家媒體公司,中國過去媒體市場化的方向進行了一些階段,但是我們覺得還不像一個媒體公司這樣的概念。其實我們如果做一個公司的話其實它的產品設計跟它的市場計劃是相關聯的,我們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就不斷地,包括我們跟我們讀者,包括我們也會拜訪一些客戶,其實為什么我們對我們的產品有信心,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說滿足眼底下看到的需求,能得到的市場機會,遠遠不如我們去創造市場機會,前者滿足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市場需求,就是剛才您提到的推薦股票,告訴怎么理財,對這個我們覺得第一有很多已經做的很成功的媒體,第二,我們對這個市場的判斷也不是特別樂觀。因為我們是一個新生的媒體,能給我們的市場機會我們不是特別樂觀,我們覺得我們差異化,另辟蹊徑,來滿足我們認為的這些客戶的包括讀者的需求。而且我們每周一次會跟我們的目標讀者進行溝通,我們也會經常拜訪一些客戶,其實這個產品設計現在已經不是我們閉門造車的結論了。 史彥::我們昨天在討論這個東西的時候也講到,我們想做一張到底是什么樣的報紙,可能它更有思想性,希望它不光告訴人是怎么做的,更多是告訴人怎么想的,第二點,我們希望這張報紙是有智慧的,這個智慧就是表現在視角和深度上,第三點,我們覺得這張報紙應該是有遠見的,遠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會告訴你將來沿著一些什么樣的軌跡去發展。我們看到一些偉大的報紙也好,雜志也好,其實它們在遠見方面做的都非常好,這種例子太多了,比如預計到個人電腦將會成為未來生活的主流,我們考慮到它時間點是在60年代說出來的,而且是非常可靠的一件事情。這個遠見當然需要有非常好的行業的積累。 主持人::我回到剛才黃一琨說的那個問題,你剛才說到媒體公司的概念,有一點我想質疑的就是對于很多報紙跟雜志來說,它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采編跟運營一定是兩條獨立的線,一定不能互相影響,媒體公司會不會在這方面打破這種原則? 黃一琨::其實我想因為我們幾個人都是從大概01年市場化媒體,其實你剛才說到市場化在財經媒體開始往前前進的時候,你說是05年,我覺得我不太認同,是從01年,就是中國加入WTO以后市場化的財經媒體開始往這個道路前進。其實走到今天有一些我們不太滿意的地方,但是有一些確實確立了比較好的原則,就是這些市場化的財經媒體已經確立了國外同行說的國家與教堂之間的界限,是很明晰的,這些媒體都能做到,我們這樣的一家媒體同樣會做到。但是媒體公司其實是跟這個并不沖突,你說紐約時報它也是一家偉大媒體公司,我覺得國家和教堂是一個原則,我們所有其他所說的東西,做事情要有一個底線,我們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在這個底線之上進行的,我們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不能因為內容和經營絕對分開,我們就不去了解市場上對我們怎樣一個反映,我覺得這可能是過去留下的一些后遺癥,其實這種毛病國外的同行他們避免了,我覺得媒體公司不是我們想要自己創造出來的一個概念,我們還是跟國外的同行學習。 史彥::其實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提高自己職業化的水準,你會看到所有的報紙或者是刊物里面,你會大量看到所謂文人辦報或者知識分子辦報的現象出現,包括你在他的辦公場所或者他個人出去采訪,或者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你會看到是有非常大的不夠職業的一些地方的,我們希望能夠在這個方面有一些進步,職業化是我們一直不斷創造的一個東西,我們看到很多那種大的媒體集團他們在知識點上做的非常好,可以說是職業化,也可以說是工業化,都是可以來這樣形容的。我們覺得那是一個標志,我們為什么那么強調商學院的教育,他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里面把一大群素質參差不齊的人達到一個基本的素質,這個對于一個媒體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再問張夢穎一個問題,我比較喜歡問女孩子感性的問題,你覺得這張報紙出來之后,拿在讀者手上,你希望讀者對它是一個什么樣的感覺?覺得它是一張什么樣的報紙? 張夢穎::我覺得首先它應該是一個品質很好的東西,因為我記得有的時候有一些媒體可能會成為一個符號化的東西,比如說你在美國可能會看見一些中年人,他會很沉靜地在地鐵或者公園里面讀一本雜志,其實一個理想的媒體狀態會成為一個符號化的東西,它是它的讀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東西,因為其實真的,所有的人去上廁所的時候帶著那份東西一定他覺得非常有意思,對他有價值,而且是非常需要的一個東西,他不會把特別無聊或者特別沉重的東西帶到衛生間去的。所以這個比喻可能是有點太生活化,但是實際上我們是希望達到那種狀態,我們不希望財經媒體跟我們的讀者是脫離開的,他們的距離兩者距離非常遠,我們希望我們提供給他們的這份閱讀產品讓他們在輕松之余得到價值,然后能夠分享智慧,這樣一個狀態是我們喜歡的,而且我希望我們的報紙品質是非常好的,不管是印刷等等方面,我們會給他們帶來一種高品質的閱讀的感受。 主持人::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咱們打分,如果10分的報紙或者雜志是那種放在書桌上會覺得很有品位,但是看不懂,買來是為了貢起來的,一份報紙是看著津津有味的,但是上不了臺面的,你覺得你們的報紙是幾分? 張夢穎::你是說價格還是價值? 主持人::就是定位。 張夢穎::你說的這兩種東西如果讓我來評價的話,我覺得其實很娛樂化,看的很懂,大家都很開心,那個其實是很成功的媒體產品,但是像供起來看不懂的東西,它其實是一個非常失敗的媒體產品。因為我覺得現在的人不大有時間去供一個雜志或者是報紙,他可能供一次下次就不買了,所以可能兩者都不是,我們還是要其實像剛才我們三個人說的,其實我們想在現在這種水準上為讀者多設想一些,多走一步,比如說我們剛才所提到的在閱讀需求上我們讓他更好讀,更有趣,還有比如名詞解釋的東西,我們多為他們設想,所以我覺得那種東西我們都不是。 史彥::深入淺出是最根本的東西,這是最重要的,我們想做的就是通過大量的細節,事件,人物,最后展現出來在你身邊的就是你能夠和這個報紙的報道對象,跟他們是感同身受的,有特別強烈的認同感,有很強的貼近性,我們希望做到這一點。 主持人::我們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在這兒我再問大家最后一個問題,其實所有事情歸結到最后都是人的問題,三位在這兒是《財富時報》的領導者,這張報紙面世之后會怎么樣走可能跟三位都有很大關系。我在這兒問一個問題,三位以前都是資深的媒體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們放棄原來已經做的很資深的一份工作,回頭重新做一份新的報紙,這里面的機會、風險你們是怎么考慮的? 黃一琨::昨天我的老領導劉洲偉來這邊聊天,我看了以后也跟他交流了一下,我說大家都要一起努力,讓這個行業成為真正受尊敬的行業。坦率的說現在媒體,哪怕是比較高端的財經媒體還沒有到受人尊敬的地步,第二個,讓年輕人有夢想,有追求,這是我們行業做的不夠的。可能會冒著一些風險,他也跟我聊過在中國做媒體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我說我想嘗試一下。 史彥::其實特別簡單,還是有一些所謂的理想主義的東西在里面,使我們不斷找到更好的一種呈現方式,特別簡單,然后自己有一些什么樣的想法可以在新的一張媒體里面去把它展開來,這可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塊。 張夢穎::其實我可能是興趣為主吧,因為我其實最早入財經媒體這一行基本上就是入在人物,然后案例史的報道中間,所以我一直對這方面有一些情節。但是因為一個人的道路有的時候可能可供你選擇的空間不是特別大,你想做這樣的東西的時候可能在你所處的境地可能必須得做另外一種東西,其實可能我更多的,以前之前沒有一個特別完整的空間讓我去嘗試,去做人物類這塊的報道,所以我覺得這塊的空間和平臺是特別特別吸引我的。 主持人::我很有感觸,覺得《財富時報》是給三位一張全新的白紙,然后讓大家畫下以后夢想的藍圖。 史彥::大概是這樣。 主持人::各位網友,我們時間過的很快,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在這兒再次感謝三位資深的媒體人做客新浪直播間,我們也祝福《財富時報》這張全新改版的報紙以后會越辦越好。 史彥::謝謝。 主持人::謝謝大家,再見。 (本次訪談結束)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