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濤:應扭轉環境逆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9:18 《財經》雜志網絡版
胡濤認為,應進一步扭轉資源環境逆差的態勢,限制資源環境密集產品出口,鼓勵資源環境密集產品進口 【網絡版專稿/《財經》雜志記者 常紅曉】“2007年中國可能難以實現既定的節能減排目標,“風暴式、命令式”的環境管理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市場機制。當前中國亟待調整環境行政管理體制,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調整中央和地方關系,建立中央政府部門間更高層的協調機制,提高環境執政能力。”國家環?偩终哐芯恐行膶W術委員會原主任、美國俄勒岡大學客座教授胡濤提出。 胡濤是在2007年12月10日開幕的《財經》年會“2008:預測與戰略”上作如此分析的。 從執政目標看,節能減排是中國政府“十一五”甚至今后一段時間內的頭等環保大事。但2006年、2007年中國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都未能實現。如何認識其深層原因? 胡濤認為,一是政府確定的“節能”與“減排”目標存在潛在沖突。限制能耗和污染排放,屬于“末端治理”,而“末端治理”必然導致“按下葫蘆起了瓢”。例如,國家環保總局要求污染企業脫硫,運行脫硫設備,通常是以增加電能消耗為代價。而地方發改委要求企業節能,有些也是以“暫!蔽廴咎幚碓O備為代價。這些政策顯然互相掣肘。 二是現行環境管理體制導致環境執政能力薄弱。在目前“中央政府設立環保目標、省市地方政府貫徹實施”的管理模式下,中央的節能減排目標分解到各省、各省再分解到所屬市縣具體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既缺乏有效的激勵,也缺乏嚴厲的懲罰,更缺乏有效的公眾監督。這導致中國的環保政策很難奏效。 胡濤認為,期望在“十一五”期間從根本上提高環境執政能力并不現實。而在如此現實下,近期節能減排政策可考慮采取稅收、價格等市場手段。比如調整稅收政策,把能源資源環境的稀缺性完全反映在市場價格體系上。同時,參照日本等國的國際經驗,征收能源資源稅。胡濤認為,燃油稅2008年必須出臺,同時能源稅也應早日出臺。 胡濤提出,2008年應當進一步扭轉資源環境逆差的態勢,限制資源環境密集產品出口,鼓勵資源環境密集產品進口。例如,擴大出口環節的資源環境關稅征收范圍,設計和實施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市場準入制度,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環境準入門檻,引導國內企業的海外投資。-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