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綱:中國經濟還能再繼續繁榮10年20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10:05 新浪財經
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07(第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2007年12月8—9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主題:繁榮時期的領導力。新浪財經獨家網絡支持。以下為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先生主題演講。 樊綱:非常榮幸,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大會,在座的都是中國的企業領袖,都是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我們作為學者,這些年來作為一個觀察者,看到我們中國的企業在繁榮,中國的經濟在繁榮,確實也是歡欣鼓舞。今天這個題目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題目,“繁榮時期的領導力”,說明了大家都是在一個歡欣鼓舞的狀態下。相信我們今天會議各個的部分,我們很多的演講嘉賓,我們的很多企業家們,都會講我們如何在繁榮時期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競爭力,進一步實現我們的發展,從剛才李榮融主任所講的這些問題,人才、機制等等,如何進一步地打造我們的競爭力,創造新的繁榮,創造更大的繁榮。 那么我個人作為研究宏觀經濟的學者,我們也在研究中國經濟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保持持續的繁榮這樣的問題。最近,我們研究所也做了幾項研究,正在最后階段,準備盡快地發表出來。對于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它的各種因素做了分析。進一步要分析什么呢?分析這些因素在今后10年、20年還是不是繼續存在?這些因素存在不存在決定著我們持續了30年的繁榮,還能不能再繼續持續10年、20年。那么分析的結果,基本是存在的,有些因素也許今后可能作用會小一點,比如說外資的作用,比如說我們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的作用,今后無疑可能會小一點。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有一些過去還沒有形成的一些因素,它的作用可能會大一點,或者會逐步地加大。比如說我們的技術進步和我們的創新力的問題。這就是過去大家老在說,中國如何能夠有自己的創新力的問題。在我們看來,當然我們是局外人看來,諸位每天在競爭當中,可能對于這個問題的緊迫感非常大,但是在我們企業的局外人來看,應該說這是很正常的。我們多數的中國企業只有十幾年的歷史,在這十幾年,二十幾年當中,逐步走進前沿,走進競爭力創造的前沿,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你沒有到前沿的話,你怎么談創新? 那么前一階段我們的創新力還沒有積累到這個程度,但是今后的10年、20年這個創新力會逐步逐步發揮出來,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在逐步發揮創造力一樣。包括有關技術進步的投資,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教育的投資也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夠發揮它的在最終市場競爭中競爭力的概念上,創新力的概念上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個人是比較樂觀的。確實,中國經濟還能再繼續繁榮10年、20年的這些因素都存在。 那么,能不能使這些因素都發揮作用?能不能實現這10年、20年?這只是一個理論的分析,這只是一些潛在的引路的分析,那么能不能實現10年、20年的經濟增長,這要靠諸位企業家的成功的領導,第二取決于我們的企業能不能平穩地增長,能不能不被一些危機所打斷,能不能不被繁榮之后的蕭條所打斷。就像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有了前10年、20年的發展,最后一個大的危機,使得他被邊緣化,使得它被繁榮的危機打斷的歷史的變化。 那么在前10年、20年的發展當中,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危機的發生還不一樣,如果我們發生了比較大的危機,很多的情況下,不是簡短地被打斷的問題,而是長期地被邊緣化的問題。有一些發達國家十幾年的泡沫,最后都沒有恢復出來。有的發展中的國家,一個危機使得它10年之后仍然沒有危機之前的程度。這是現在我們所擔心的問題。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從宏觀經濟的角度,我們確實需要考慮在繁榮時期要想到繁榮可能帶來的風險。要努力使經濟的增長保持一定比較平穩的速度,使供求關系相對均衡,使我們不在繁榮時期產生過剩的生產能力。這一塊我再提醒大家,一切的危機都是過剩生產能力的危機,這些過剩生產能力都是在繁榮期創造出來的。 我不是研究企業的,在這里也作為一個觀察者講一下,從企業的角度怎么樣從繁榮期來思考風險,來思考繁榮期之后可能發生的事情。市場經濟迄今為止的一個基本規律,基本的運行方式是不斷地有一些周期的波動,迄今為止人類沒有做到。人類可以說做到了熨平了波動,消除了大的波動,但是迄今為止沒有消除波動。通常是在繁榮之后,會有一種調整,會有一種放慢速度,甚至是危機的這樣的過程。因此,從企業來講,也就有一個所謂的動態效率或者是動態戰略的問題。如何在繁榮期想到未來長時間的動態的發展,想到在經濟波動當中的各個階段能夠實現發展。那么這個所謂的動態戰略有很多的方面,當然沒有時間做更多的探討。比如說在繁榮期的投資戰略,是不是就適當地用現在企業界的一句話說,叫做保守還是穩健一點?這在很多的大企業來講,這不是一個負面的詞,它是一個穩健的詞,他不一定在高檔的時期追求很高的投資增長速度。這個不是他們從觀念上簡單地結論,不是一個理論研究的結果,這實際上是過去市場經濟幾百年發展歷史的教訓的總結。 而且,如果想到后面還可能會有低潮的話,繁榮期有兼并、收購,低潮也許正是兼并、收購的大好時機,也許正是低成本擴張的大好時期。如果你在繁榮期不是把自己繃得很緊,不是他所有的資金鏈都弄得很緊張,如果到了低潮期,你還有富余的資金,你可以做到低成本擴張,就是在動態的發展的過程當中,在高潮和低谷你都能夠實現擴張。因此,要有一種思考,動態地思考經濟、思考市場變化的一種視角。一方面防范繁榮期可能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實現一個企業穩定、持續地增長。 當然了,這是企業家對市場的判斷,總是在自己的領域里面對整個經濟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做出自己什么時候是高潮,什么時候是低谷,自己怎么對一個投資戰略做判斷。但是,我說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市場的發展,看待經濟的發展,思考一個動態戰略問題,這恐怕是我們中國的企業也要面臨的問題。 我們現在觀察很多的國際跨國公司的投資戰略和發展戰略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我們的企業的行為方式和這些企業的行為方式的差別,當然了,我們的差別是我們很弱小,我們急于發展、急于擴張,急于達到一定的規模。但是,我們看到了我們這樣的投資方式,也許會帶來較大的風險。另外,在繁榮期我們也要想到,我們要更多地意識到、想到,還有一些虛假繁榮的地方。這一點,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經濟研究者,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和警惕的事情。 我們現在在全球的增長價值,確實是我們競爭力的提高、我們技術的進步、我們體制的改革和效率的改進。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在我們的競爭力和利潤能力的增長當中,確實還有虛的部分。比如說我們的資源價格機制,還有很大程度的扭曲,比起國際上的公司,我們的資源成本相對來講還是比較低的。 環保成本總的來講,在中國還是比較低的。我們的很多社會保障的成本,現在還是低的,但是中國已經到了這個發展階段,就是社會保障的成本在今后的日子里面,會不斷地有所提高。 我們還有一些制度上,歷史遺留上面的問題。比如說剛才李榮融主任說到了出資人的問題,出資人要有收益的問題,但是現在的收益還都是留在企業里面的。現在國務院已經開過會,討論國有企業利潤分紅的問題。還有其他的我們在國際競爭力的比較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在我們的市場發展當中要逐步加以改善,才能使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在國際上逐步體現真正的競爭力。才能使我們的經濟、使我們現在出現的一些不均衡的問題,才能逐步地消除,使得我們中國的經濟更穩定地增長。 所以,我想我講的今天的主題,是在繁榮的時候要想一想作為企業領導,包括作為我們國家的管理決策者,我覺得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是,越是在繁榮的時候,越是要思考我們的問題,思考我們的風險。然后,我們才能在繁榮的時候,就預先采取一些措施來防范這些風險,來不斷地改善我們還繼續存在的問題。 我想,這也是我們未來能夠繼續繁榮的保證,我們都希望中國的企業,能夠不斷地繁榮下,希望中國的經濟不斷地繁榮下去。而且我相信我們在繁榮時期,我們的領導者、我們的領袖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我們中國的經濟一定能夠再繁榮10年到20年。謝謝大家!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