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曼青:跨國公司的產業和區域選擇的策略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20:42 新浪財經
2007年11月30日中國國際投資論壇在北京人大會議中心召開。新浪財經有幸圖文直播此次會議。以下為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何曼青的演講實錄。 何曼青: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我想和在座各位共同交流一下,關于外資跨國公司的產業和區域選擇的策略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復雜,難以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說清楚、說透徹,所以我這里是從宏觀的角度、一般的層面來了解他的共性。首先了解幾個共性,一個是跨國公司區位選擇的新趨勢做一個簡單介紹,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影響跨國公司的區位和產業選擇的因素;然后聯系中國的實際介紹一下外資,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區域和產業分布特制,可能大家都已經很熟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收外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別是進入21世紀,一年一個臺階。我們看到2002年的時候突破了500億大關,03年創了新高,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04年突破600億,05年是700億,去年略有小幅下挫,可能跟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有關,從今年的形式來看,質量跟過去相比在數量上增長了一兩位數目,到今年10月底,全球有兩百個國家的跨國地區累計形成了653.477家,累計使用外資金額是8051.88億美元。把中國吸收外資和全球的情況做了一個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吸收外資在上個世紀,最后十年以來,基本上是穩步、快速上漲的。和全球在進入新世紀大幅下挫形成了明顯的對比。這里我給了簡單的對比,從90年-04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8.2%,中國年均增長22.8%。根據07年世界投資報告結果顯示,全球最優吸引力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是中國和印度,未來期間中國仍然是跨國公司的投資熱點。而且跨國公司對中國注入了很大的貢獻,隨便舉幾個宏觀指標,從外資進入資本市場的貢獻,我個人感覺研究外資七八年來,跨國公司對于中國貢獻比較明顯的主要還是在宏觀經濟指標方面,在結構上可能還不盡如人意,就像區域結構、產業結構以及技術和微觀層面走出技術創新上不盡如人意。 一、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和產業選擇,在最近十多年來一個明顯的特征和動態就是集群或者集聚。大家知道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外資在全球投資的自由化程度加快,因為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組織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40多個國家有關對于外貿政策調查表明,出臺了1000多條外貿政策,95%以上是有利于促進外資貿易共贏的。這使得跨國公司能夠在全球比較自由的尋找它理想的投資產業和區位,但是并不意味著跨國公司外資是很均衡、均勻的分布在每個產業或者說每個地區的。而是有所選擇的比如說以拿地來說,經濟全球化的貿易和分布深度化,跨國公司把生產制造的價值鏈圍繞起來劃成片斷化,在全球進行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所以他的生產力要素、資源要素的整合就不僅僅局限于政治領域的疆土,而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生產資源的優化配制。既然是優化配制肯定要選擇最適合于某些價值創造環節的地區,因此形成了這樣的新趨勢,在各方面綜合條件越好的地區,吸引外資的數量和規模就會越多。所以出現了全球價值鏈,目前的產業鏈不僅僅是在一個國家,而是全球價值鏈,是叫做大區域離散小區域集聚,形成了產業、企業集群的現象。所以,我們看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世界經濟另一方面還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化的特征,兩者并不是矛盾的,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在一些有優勢的地方扎堆。 在這樣的產業集群有什么樣得好處?使得跨國公司這么青睞這樣一種投資方式,主要原因在于集群便于管理和降低成本。跨國公司大的企業跟全國五百強有比較多的接觸,每年聯系起碼有一兩百家跨國公司,他們的公司非常大,大的有幾十萬人,在全國有很多的成千成萬家公司,如果他毫無目的的話對于他來講管理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在有優勢的地方集群起來降低成本,產生巨大的集群經濟,這不光是對于提高產業競爭力,對于東道主的產業競爭力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為什么這么說?產業集群有很多優點: 第一,有利于深度分工;我們知道產業集群一個最大的特點以某一兩個產業為主導,首先產業是規格化的,如果一個地方有很多產業,如果沒有一個主導產業那不能叫產業集群,必須以一兩個產業為主導。這樣一個眾多的產業容易形成一個產業品牌,而且在這個產業中的企業中,都是專注于各自核心的,有特色的、有競爭力的價值環節,他并不是要求大而全,而是一些大企業帶動著中小企業進行配套,或者說很多眾多的中小企業在一起,每一個中小企業只做他擅長的某個零部件,能夠把產業做精做絕,企業能夠把零部件做好,做到世界之罪。 第二,產業集群有利于發揮資源共享與群體協同效應,獲得外部經濟和低成本優勢。具體表現為降低生產成本,如集群內企業可共享公共產品和要素資源。比如說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與信息資源、市場網絡等等。大家長期相處在一個空間中,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互相欺騙的行為大大減少,對于交易成本,以及對合同的監管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大的交易了降低成本。 記得龍永圖說過,中國政府的商業產業很低,但別忘了在中國的商業政策成本非常高,各種不首信用的規格很高,眾多企業在一個地方,就會有利的降低防止各種不受信用的行為。而且產業信息如果傳播,技術容易擴散,容易形成創新優勢,特別是可以進行戰略聯盟。 第三,集群促進知識和技術的累計,轉移核擴散,原來基于資源的比較優勢發展為創新創業優勢。 第四,產業集群所擁有的外部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效益,有利于吸引國內外各種生產要素流入產業集群,進行全球范圍的資源配置。 第五,形成區域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走向世界。 所以產業集群是跨國公司也是中國的企業今后走向國際化的有效捷徑,包括地方政府要想帶動一個地方的發展,產業集群也是很重要的地區發展戰略。比如說地區企業如何創品牌,那么做產業集群,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捷徑。 當然產業集群是有層次的,從全球范圍來看,實際上是核心和邊緣結構,當然這一結構特別是在全球化建立的情況下,也不是絕對的,但總體來說還是有等級的。一般來說,發達國家主要是走高端道路,以質量、創新、設計為競爭優勢。而發展中國家可能是生產勞動力密集型、質量比較低的集群,走的是低端道路,容易被邊緣化。為什么說跨國公司,如何與巨人合作,所謂邦大款,如何使他富起來。剛才說到跨國公司有一個顯著的特征,也是今后的一個發展特色,一個產業選擇,要在比較優勢的地方進行集群。 哪些地區會受到跨國公司的青睞?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受到哪些影響,接下來講第二個問題。既然跨國公司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大家很喜歡他。國內企業也想向他們學習,跟著國際化的道路走。要了解他知彼知己,我個人認為,跨國公司區位選擇主要由三個層面因素的影響:首先從內因來看,主要是受跨國公司的全球化戰略,特別是海外子公司的戰略定位的影響。跨國公司有很多部門,有研發、地區總部、有營銷的,有物流管理的等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職能部門他們在進行區位選擇的時候,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市場追求型,像歐美跨國公司在他們剛開始到中國來投資的時候,跟日美企業、日韓企業是不一樣的,日韓企業把中國當作加工組裝基地,是一個生產制造加工組裝基地;這就注定了他看中的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特別是對于優惠政策很在乎。因為生產制造,無非就是勞動力和原材料的成本。對于歐美企業的市場追求型來說,可能更看中的是市場的潛力,消費水平,至于他們愿意在大中城市進行集群,接近消費者和顧客。資源導向型當然是接近原料,我們國家對資源控制還是比較嚴格的,還需要關注中國資源的政策問題,研發資源主要是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的地方,地區總部當然是公司的大腦、頭腦要求比較高,組織、決策管理協調的作用,所以他對信息的要求,對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你想在總部的人也是職位比較高的人,他對區位的選擇要求很高了。最好是能夠跟關鍵的重要,大企業、大公司結合,一般選擇大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中心,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等這些比較發達的城市。特別是像跨國公司的老總們也是比較有消費實力的,不光是勞動,還要享受。所以他對周圍的生活配套實施也比較高。當然跨國公司對不同生產環節的要求也不一樣,勞動密集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如果是高端的技術,主要是發達國家。 因此,跨國公司區位選擇從這一點來說首先要取決于他的角色、他的職能,他對外的戰略定位等等。第二個層面取決于他所屬的行業性質,比如說麥當勞食品飲料公司,他對區位的選擇,以及他和汽車石化公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二、跨國公司雖然有宏偉的目標,如果沒有承載的基地和基礎,如果沒有很好的東道主的投資環境也是不行的。所以需要看看東道主的投資環境和區位優勢。比如說根據生產理論他所指的是生產要素稟賦,存在的貿易壁壘等等。 跨國公司到東道國來投資,非常重視東道國的投資環境,看看他有沒有區位優勢,而這是非常嚴格的概念,我們分為三個要素:一個是硬環境,所謂的區位、基礎設施、商業娛樂服務設施等等,區位信息硬件的交通環境很重要。在90年代的時候,各地的基礎建設,城市的美容已經差不多了,所以現在競爭的法寶是在軟環境:法制、政策支持、行政市場、輿論、文化等等。經過十多年的軟環境的完善,大家又差不多了,如何吸引跨國公司,因此是積聚經濟,因為一個企業的生存要像森林一樣,他實際上就像一個生態環境,孤零零的企業怎么生存,以及有很多的中間支持,商業結構等等,所以干起事情來很省事。比如說老朋友的日本企業,像青島有很多韓國企業,老鄉在那兒,在感情上覺得比較投緣。 所以在這個時候競爭的優勢主要是在這方面,因為每年要出臺跨國公司綜合報告,每年都會要求一些跨國公司開一些面對面的座談會,去年開過三次,我征求過他們的意見,對中國的投資環境這么多年到底有什么樣的看法,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大部分的意見是這樣的:確實改革開放十多年來,中國的環境比起開放之前不知道好過多少倍,很多方面已經不能再去挑剔了。特別是政府服務方面,好像是把他們當爺爺貢起來。但是他們感到頭疼的事,我接觸過500強的二三十家跨國公司,他們共同的抱怨是軟環境的法制環境,再一個是知識產權保護。為什么他們對這個問題很重視?大家知道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不僅僅轉向過去的勞動密集型,而且把研發中心也轉到了中國,并且對服務業也很關心,服務業是無形的,所以很多方面需要靠法律來保護。因此他們擔心的是這些問題,如果各地政府部門的同志要招商引資,一定要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否則,在新能源第三產業中勝出,也不太可能。還有是對政策的穩定性也很重要,曾經有一個汽車老板說,又是商務部、又是發改委出臺的政策不一樣,到底聽誰的。還有一點是輿論環境,以前他們的感受不會這么深,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在媒體來對于跨國公司的負面報道相對比過去多一些。特別是像家樂福有食品趨同的問題,又有點鈔等問題。確實讓他們的銷售很受影響,他們說了很多的報道是不實的,因此政府對我千好烷好,只要出現這樣的報道我就完了。為了這個問題,跨國公司聯合北京市政府召集中國的媒體開了專門的討論會,如何提高媒體的責任感和意識。當然我這里也不是制備媒體,并不是所有的媒體,只是極少數的媒體,他們為了追求發行量,說說錯了沒有關系,再發一篇就行了。另外是法制和輿論,還有產業集聚是現在比較關注的問題。 當然區位優勢,影響環境的重要性也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跨國公司到中國轉移的產業內容和戰略發生的變化,他重視的因素也是不同的。當然具體的每一個項目也是很復雜的,一般說來我們的區位優勢有這樣一些變化。有一些因素在上升,有一些因素在下降。從市場因素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跨國公司來投資,就是看中了中國的巨大潛力。以及優惠政策、政策因素上有一些變動,在過去優惠政策確實吸引了外地的吸引,確實稅收政策的調整,激勵因素已經持續的下降,反而追求一種透明,追求知識產權的保護。對成本因素我想提出一點,當然成本有很多,工資成本、信息成本、運輸成本、交易成本等等。我這里想說的一點,過去是勞動密集型,很看中工資問題,而現在在區域選擇上,有長三角、上海這一代轉移的趨勢,上海比珠三角要高多了,為什么還存在轉移,因為那里的效益工資比勞動力工資更有價值。別看工資漲了,但是創造的效率高了,一個掃地的和一個很有水平的技術人員,雖然工資不一樣,但是創造的價值不一樣。 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研發技術型的外資到中國來,知識資源和戰略性資產已經開始取代過去的自然資源,成為了很多跨國公司重要的優勢,當然資源曲線性的就例外了。 三、跨國公司投資的區位選擇策略。 比如說他看中了中國,政局穩定,對外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而且有廉價的勞動力等等有很多的優勢。中國有這么大,他到底去哪兒投資,選擇哪個區域?長三角、珠三角等等他的選擇是層層具體的。我們概括來說,可以看成三個步驟,第一個是國別戰略、區域戰略、具體的地址選擇。 跨國公司對于投資國別選擇的時候考慮這么一些因素,考慮宏觀層面的比較多,比如說政局是否穩定,如果去美國被稱之為不穩定的國家那么風險會比較大,對外的開放程度怎么樣,都會考慮這樣一些因素。 中國說到了政局好了,宏觀經濟也不錯。決定到了中國來投資,而具體到哪個地區,還有進一步細化的考慮因素。當然這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我們還做了有關臺灣的選擇,有好幾百項,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很多。在長三角,比如說上海還是江浙哪一代選擇是不一樣的,越具體就越細了。在選擇具體地址的時候,他分三個層面:國家、區域和具體地址。因為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有所不一樣,詳細的業績指標意義也不大,只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如果進行區位選擇,按照哪個邏輯順序思考,國家怎么樣、地區怎么樣,只是提供這樣一種思維方式。 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區位分布特征:投資地點集中化。 當然大家都知道是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帶,為什么選擇這些地區?由于現行改革開放德政側與體制優勢,較高的行政效率,社會信用、市場機制比較好,以及江浙一帶的市場環境比較好。 最近七年來看看這些地區的比重,東部占吸收外資的比重是在85%以上,中部占10%左右,西部能達到5%都是一種奢望。接下來還有83年到2006年的,是有統計記錄開始的,東部地區吸收外資占的比重是86-87%以上,有的時候達到90%多,而且是高位平穩;中部地區占的比重比西部還低,而這一二十年來進步的比較大。比較遺憾的是西部,西部比重原來比中部還低,雖然我們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結果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不穩定、波動很大。 全球500大公司在華投資企業選擇的地區有一定的規模,選擇比較發達的地區。跨國公司在區位集中的特點,不光是在中國存在,在世界上也同樣存在的。大家都喜歡到那些比較好的國家去,就像人追求對象一樣,有人說中國的男人多出了4000多萬,也就是說會有4000多萬光棍,所以說有能力的男人是不用擔心這些問題的。像美國也是這樣的情況,外資分布是嚴重的不均衡,他的五個州,加利福尼亞占了1半以上,占日本東京投資企業的4/5,在奧地利地區也有2/5以上,所以不用感覺奇怪。 東部吸收外資不像東部那樣高位平穩發展,東部也有增長比較快。到底是什么原因吸收西部外資,盡管國家的傾斜政策力度不斷加大,為什么還步態顯著?根據我的原因來看,光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夠的,他的投資環境還有很大的問題,基礎設施普遍落后。存在著兩低兩差兩不足。比如說落網密度低,通達水平低,兩差是道路等級差、質量差,出海條件差;兩不足是建設資金不足,二是自身發展能力不足。在軟件方面文化、教育、衛生方面也是建設滯后。西部主要是資源開發,所以說污染也比較重,而信息比較比賽,政府的官僚主義效益服務意識比較滯后,人才技術一般來講比較匱乏。除了成都、西安歷史比較悠久的古城之外一般都比較困難,所以說有很多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不足,光靠政府支持是不夠的。以及優惠政策不配套,不兌現,比如說考慮不細致,在西部地區法律的制度比東部滯后的多。 跨國公司在中國區位分布的靜態主要是在長三角、珠三角,這種形勢也逐步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由于東部有很強的吸引力,他繼續加大在東部沿海地區投資的同時,也開始向中部地區的中等城市進行投資。但是外資興起的態勢并不明顯。原因就是剛才講的,無論是硬環境、軟環境生態環境跟東部比起來遜色多了。與東部相比不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部地區也很努力,無論是在硬件基礎設施還是在軟環境方面,政府規范辦事透明也有很大的進步,特別是當東部地區外部約束比較多,中部地區在這方面還能吸引一部分外資。同樣在沿海地區也發生了一種變動,從傳統的珠三角向長三角黃渤海開始北移。為什么跨國公司原來鐘情的長三角、珠三角向黃渤海轉移?因為黃渤海跟長三角珠三角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足,恐怕這主要是體現在人才上。黃渤海和長三角在服務業上,在人才方面、在文化方面可能要比珠三角更另人滿意一些。所以說跨國公司從勞動密集型轉向了技術升級。 不同來源地的跨國公司投資區域的選擇出現了不同的偏好,比如說港澳臺同胞喜歡在他的近緣地帶——珠三角進行投資;日本企業喜歡在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近年也開始向廣東、大連、青島進行轉移;韓資企業在青島的投資特別多,我前年去青島的時候,在青島投資的韓國企業,大概占了70%的韓資企業。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分布的區域是最為廣泛的,目前就已經有30多個省市,但是他對北京、上海、天津的密集程度比較高。在這里邊德國的企業比較有特色,德國企業不像美國企業每個地方都有,比較有規律,主要是在上海、江蘇、北京、山東、天津五個地區,因為這五個地區的綜合條件比較好。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影響他的因素和策略以及在中國的區位分布的特征,大致就這些,由于時間關系不能舉例說明。 五、中國跨國公司的產業選擇策略。 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投資,不能隨心所欲,不能完全按市場導向,要按照市場的游戲規則進行辦事,不像在本國內這么策略,所以說他的策略并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你允許我怎么做在這個空間中我再去選擇。所以說跨國公司在東道國要有這些約束:首先外資在中國的產業選擇服從國際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比如說制造業轉移、還是服務業轉移,他要符合大體的規律,先輸出、紡織、化工等新興產業,他的對外投資要符合一般規律,要符合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戰略。在產業層次上,可能先以輕紡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又到了知識密集型。地區城市是以一定工業發展基礎的工業城市為地區,逐步擴大到全球等等。這是從一般規律來看,是從國際視野來看。 另外到中國來投資,首先要看看中國的產業政策,比如說加入WTO之后,特別想到中國來發展,因為中國的服務業開始發展起來了,中國的教育、影視還不是產業都是事業,以及有大量油水可撈的資源都沒有拉起來,因此他們非常想進來。以及產業基礎,有人抱怨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一流企業賣日本,二流企業賣歐洲、三流企業賣中國。人家來這里投資,關鍵是你能跟的上嗎?你的配套以及產業零配件能跟的上嗎?以前沒有配套的產業環境、沒有這樣的消費能力,所以說不能一味的帶著民眾情緒。 因此,中國的產業基礎技術水平有很多,所以也影響他的產業轉移。以及中國的消費需求狀況,剛才講了很多,他如何選擇并不是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不能完全按照市場規則來辦事,即便在美國也一樣,他還有他們國家行業壟斷的保護。 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必然導致外商跨國公司在中國公司投資的產業呈現了一種特點,當然這一特點的原因剛才說了要服從跨國公司全球產業轉移的一般趨勢。剛才所說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進行了新一輪的大調整,他們側重于發展,耗能低、技術密集型高的產業,同時保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品牌、營銷等這樣一種產業鏈的高端部分的控制,所以他們很能干,產業是高端的,即使是普通的一般勞動力密集型的,他還占據價值鏈的兩頭,設計、研發,加工、組裝,接下來是營銷、物流。而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之后正有跨國公司想要的趨勢,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市場比較大。 因此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呈現了這樣的一種態勢:首先看看產業選擇: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林、牧、漁;他的項目是很低的,只有2.0%多,跨國公司選擇的投資重點是第二產業,項目數占的比重達到73.59%,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累計到去年年底的比重;合同項目占的比重是67.38%,所以基本上占據了主要的大頭,大半壁江山。第二產業的項目數量除了個別年代2006年,基本上維持在70%以上的高位的平穩態勢。第三產業呈現了幾個回合,有三個周期。只有第一產業,一直是比例比較低的,可能是2%左右。一方面是因為我們農業投入的周期時間比較長,以及國家商場比例也在大幅度下降。 再來看看具體的行業,第二產業投資最多的是制造業,其實總結外商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行業主要是兩大塊,一個是制造業加房地產,占據的比重是80%,其實很簡單,外商來中國干什么?主要是制造業和房地產。所以不光是區域結構嚴重失衡,而且產業結構也是嚴重失衡的,和我們構建和諧社會還有很遠的距離。 第三產業增長勢頭還是喜人的,看存量外資在制造業的累計量上是挺多的,但是我們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外商在中國投資的行業結構是在變化的,也就是說第三產業比重是上升的。 跨國公司在中國調整的新變化,總體來說,由過去的政策導向走向市場導向。因為我們加入WTO,承諾按照WTO的原則,逐步全面、開放,特別是服務行業的敏感領域。所以跨國公司能夠恢復他的本來面目,能夠按照他所愿意展開的市場規則進行辦事,所以說他的投資產業選擇會形成新的變化:第一個是產業集聚,產業鏈投資;不光是在某個地方集群,一去就帶一個團體過去,大家都是老朋友,好說話。另一方面可以主導成立產業鏈,因為大家知道現在企業的競爭,絕對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企業集團的競爭。因此他是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目的是實現行業的可控制性。因為現在已經有滋有,過去知道投資第一、第二產業,服務業無法投,而現在可以這樣做了。 產業結構高端化,投資技術密集型行業,比如說汽車、電信、重化工投資研發中心,大家知道入世以前中國吸引研發中心才200多家,入世以來就達到了500多家,還有是搶占新開發的貿易領域。跨國公司只做他最擅長的領域,最擅長的環節,把它不擅長的外包出去,這是他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利潤空間最小的是加工組裝,把加工組裝外包出去。 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搬到中國來,以及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業的轉移,由于時間關系就不能一一的把時間介紹給大家。總而言之,服務業的分量比過去兩講是增加了,而且也是今后吸引外資的重點。現在商業部今年的工作重點,一方面是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優化外資結構,就是剛才講的兩大結構,產業結構,如何把服務業的比例加大一些。還有一個是跟中西部的區域如何協調和諧一些,這是08年以后“十一”期間的重點。再一個是并購,并購也將會是中國吸引外資的一個主流。包括商務部最近需要干的事情都是服務外包,在全國建立了十一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都是為了加大第三產業對外資的吸引力度,在影響跨國公司在中國產業選擇的力度。 六、提三點建議: 第一,各級政府應充分重視產業集群在產業競爭悠視創造中的作用,制定國家產業集群戰略與政策,從宏觀上加強對過程產業集群的魅力。 第二,注重內外資產業之間的耦合質量。別看外商在中國投資這么多,同購系數很大,在85年是0.497%,在05年的時候投資系數增加了一倍,因此就產生了惡性競爭,而那些稀缺的產業、新興的產業又不投資。 第三,區域協調;細化中部、東北部地區要實行質量導向型,西部地區數量達不到,當然要吸取東部過去的教訓。對于西部來說先引進來,差不多就行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