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徐勇曹章武談中國EMBA發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14:20 新浪財經

  

徐勇曹章武談中國EMBA發展

  徐勇: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2007年9月21日,中國EMBA五周年系列訪談活動走進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徐勇教授接受北京市五洲在線廣告有限公司總裁曹章武的專訪,以下為對話實錄:

  曹章武: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關注中國EMBA五周年系列訪談。EMBA在中國發展五年以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副院長徐勇教授,徐勇教授從事多年的管理教育工作,對中國管理教育的發展有非常獨特的見解。今天就請徐院長從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角度出發,來談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這幾年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包括未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發展戰略。關于中國商學院未來的發展戰略,今天也請徐院長跟廣大新浪的網友做一個詳細的解讀。

  首先請問徐院長,中山大學有一個非常濃厚的文化傳統和學術底蘊,扎根于廣東改革開放前沿的這片熱土,1985年成立管理學院以來,已經成為華南具有領導地位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學院。2002年作為國內首批開辦EMBA項目的30所學院之一,您認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在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方面有哪些優勢?

  徐勇:我想先介紹一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教育的學科基礎。剛才您講到學院是在1985年成立,它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商學院之一,也是一所具有影響力的商學院。我們經過20多年的學術沉淀,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重要的發展。1993年,學院獲得企業管理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這是當時華南地區高校中唯一具有該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8年,設立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0年,首批獲得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在2001年對MBA項目的評估中,我們在全國第二批評估的28所院校當中名列第一。2001年學院的企業管理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學科。2002年,全國開始試辦EMBA,我們也是國內首批試辦EMBA的30所院校之一。到了2004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我們學院成為全國首批開辦MPAcc(會計碩士)、MPM(項目碩士)的院校。2005年,學院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今年8月份,我們又被教育部評為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是目前在全國取得這種學科地位的少數幾所商學院之一。所有這些都對學院EMBA項目的發展,提供了學術研究、學科發展和教學師資方面的強有力的支持。

  現在學院擁有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學科領域,比如像跨國公司這方面的研究,家族企業和企業集群的研究,公司財務管理的研究,中國第三產業和服務管理的研究,品牌和消費者行為的研究,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的研究。這些都有很好的積淀。

  我們EMBA的辦學理念,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叫做“追求高尚,超越平庸;追求真理,直面現實;追求財富,取之有道”。我們對這幾個辦學理念的解讀,首先要求EMBA的學員必須要做到高尚,包括學員的境界、胸懷、情操,對社會的責任感等等,這是我們非常強調的,因為只有高尚才能使其企業持續發展。其次是要注重培養EMBA學員的理性思維能力,要擁有一種前瞻性的、戰略性的思維模式,同時要掌握現代管理的前沿知識,用一種理性、科學的理念去指導企業發展。在中國,企業呈現出一些發展還不太成熟的現象,比如很多明星企業,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就成了流星企業。因為決策、理性科學思維這方面的欠缺,使企業的發展受到制約。直面現實就是強調務實的精神。第三我們講“追求財富,取之有道”,就是要求學員誠信、守法,肩負社會責任。

  上面講到的學院雄厚的管理學科基礎,為EMBA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條件和環境。講到優勢,這可說是我們在EMBA教育方面的一大優勢。

  第二,我們擁有一批頗受學員歡迎的EMBA師資。學院在戰略管理、領導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方面,師資的力量相對都比較強。像盧泰宏教授,200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管理大師”之一,是因為他在營銷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全國有很重要的影響。又如李新春院長,在2006年也被評為“中國十大管理大師”之一,是因為他在家族企業研究方面在全國的影響。這方面,我們能夠給EMBA授課的師資力量還是比較雄厚的。

  第三,面對EMBA學員,開設了能夠結合中國國情的一些比較實用的課程,在課程體系方面,我們非常注重本土化的設計。像在案例教學方面,對國內的很多企業我們組織師資進行了研究,開發了一批符合EMBA教學本土化的案例。同時,我們和亞太地區的高校教授進行合作,專門成立了一個“亞太案例研究中心”,參與研究的有加拿大、菲律賓、香港等一些機構,共同進行案例的開發。

  再一個,我們為學員舉辦了系列的論壇講座,像“CEO論壇”,到現在已經開辦幾十期了,還有“MBA善思管理論壇”,也有60多期,像“MPAcc財智論壇”以及“花旗論壇”等等,這些論壇到現在有一二百期的數量。這些論壇在華南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EMBA學員產生很好的價值增殖效應。

  第四,我們很注重EMBA教育的國際化。一個是教學與科研的國際化,一個是師資的國際化。我們廣泛的聘請了國外很多大學著名商學院的教授,給EMBA的學員授課,也跟很多國外的大學進行學術、師資、學生之間的交流,分布的領域還比較廣。學院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英國牛津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德國洪堡大學、德國科隆大學、法國ESSEC商學院、法國特魯瓦高等商業學校、

意大利費拉拉大學、意大利伯克尼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瑞典斯德哥爾莫大學商學院、丹麥奧胡斯商業高等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臺灣高雄中山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并設有長期的交換生計劃。

  第五,每年都會組織EMBA的學員參加海外訓練營。今年馬上要出發的有兩批,一批是到美國的UCLA,就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有一批是到英國的牛津大學。這些都給學員帶來很好的國際化的熏陶。

  我們說一流的商學院要有一些重要的指標,我們的目標也是在打造國內一流的商學院,打造國內一流的EMBA項目。所謂一流,我們是這樣來看的,首先要有一流的師資,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在這方面是不遺余力地為我們的EMBA學員提供海內外一流的師資。第二,要有一流的課程體系和突出的項目特色。如前所述,我們強調項目的國際特色和本土回應;既注重管理理論的系統傳授和現代管理前沿知識的介紹,更注重項目教育的實戰性和實操性。第三,要有一流的學員來源。像我們的學員來源,來自華南地區的占了較大部分,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港澳臺,占到10%以上的比例。現在還有很多學員,是來自于全國各地。像山東、山西、湖南、廣西、江西、河南、浙江、江蘇、新疆過來的學員,形成了非常好的學員生源結構。第四,要有一流的教學服務設施,包括服務管理。我們倡導給學員提供一種五星級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在這方面,我們的EMBA項目正在逐漸走向成熟,特色逐漸鮮明,學員對學院的整體評價也越來越好。

  曹章武:請問徐院長,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項目,曾經提出一個口號,叫“致力于成為中國商界的黃埔軍校,為中國培養世界級華人企業家”。請問徐院長,我們為什么提出這樣的使命和口號?在EMBA項目的具體運作當中,我們是如何體現這個使命的?

  徐勇:EMBA首先要給它一個定位,它是一個專業學位項目,它的目標是培養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培養商界的管理精英。它的定位是比較高的,我們說企業的管理干部可以分成中層管理干部和高級管理人才。中層管理干部,打個比方可以說叫作“將兵之才”,像部門經理,主要是管基層的員工。EMBA它培養出來的,應該是“將將之才”,在部隊里就是統帥或將軍。所以在培養上,EMBA項目的設計必須立足于培養企業的“將將之才”。而要做到這一點,理念教育就尤其重要。EMBA教育包括理念教育、知識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在這三個方面,我們認為理念教育應該高于素質教育和知識教育。我們非常注重對學員加強理念的教育,理念包括學員的戰略眼光,和他的境界,他的胸懷,他的包容度,還有剛才講的高尚所體現的情操、和諧、責任等。這些都是屬于理念教育的范疇。

  在整個培養過程中,我們是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手段和方式,讓學員在這方面有一種提升,有一種改進,真正的符合EMBA教育的目標。這是培養世界級華人企業家的要義所在。

  另外一個使命是致力于打造中國商界的黃埔軍校。從歷史上來說,中山先生他當時在廣東創立了“一文一武”,“文”就是中山大學,“武”就是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上可以說是將帥之才。我們提“將帥之才,商界的黃埔軍校”,正是基于這一點,基于中山大學和黃埔軍校的這種天然聯系,EMBA項目就定位在這個角度,我們這樣來考慮項目的設計和發展。

  曹章武:2005年《經理人》雜志社進行了“最受歡迎EMBA項目”的市場調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EMBA項目獲得“最具成長力的EMBA項目”,而中大的CEO的論壇,包括海外商界領袖訓練營等等,被評為“最具特色的EMBA課程”,您能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這兩個特色的課程嗎?

  徐勇:我們學院的EMBA項目,這五年來,我們感覺到發展的整個形勢還是不錯的。這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項目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歡迎和認可。現在我們的報讀學員歷年都呈現出較大幅度的增長。

  第二,我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像剛才講課程方面我們進行了國際化的建設,還有課程設計當中戰略決策的課程體系,以及課程的實操性、實戰性特色。另外,今年還增加了兩門課程,也是給學生記學分的,一門叫做《國學與商道》,也是充分發揮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底蘊比較深厚的優勢。同時還增設一門課程,叫做《企業家保健與健康管理》,也是針對現在企業界學員當中有很多人在這方面注意不夠,因為身體是事業發展的本錢。在課程體系方面,我們也在逐漸地形成自己的特色。

  另外,社會和學員的反饋,對教學和整個項目的評價等,也越來越受到學員的認可和好評。一個具體的印證就是很多學員不斷地推薦他們的朋友、企業界人員來報讀我們的EMBA。今年我們將在適當控制規模的情況下,特別注重整個項目的質量以及品牌建設。我們今年把我們學院EMBA項目確定為“品質管理年”,就是把品牌建設和質量管理放在首位,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項目健康成長。總體來看,我們的項目發展勢頭還是很好的。

  曹章武:在前幾期的訪談過程當中,也有一些院長非常清晰的提出來,中國商學院目前所存在的相應問題,比如說師資,大部分教授都覺得目前困擾商學院發展的瓶頸就是師資問題,真正的能符合中國商學院EMBA教育需要的教授,比較稀缺,請問徐院長,中山大學是怎么解決師資的問題?

  徐勇:您說的確實也反映了目前中國商學院一種實際的情況。相對來說,如前所述,我們本校所擁有的EMBA的師資,實力還是比較雄厚的。剛才我講到我們學院在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信息化和電子商務這方面的師資,非常受學員的歡迎,學生的評價和認同度都很好。但是根據EMBA項目對師資的要求和特點,我們又不僅僅滿足于自身,也盡力在國內聘請社會公認的、EMBA授課比較好的師資來給我們的學員授課。比如說上個星期我們剛剛請了樊綱教授來給EMBA講課。這是用國內一些著名的師資,來補充我們的師資力量。

  另外,我剛才講到在國際化方面,我們有很多海外的師資。像西北大學、UCLA、牛津大學等等,海外的一些師資我們也聘請到EMBA教學體系里。總之,在師資方面,我們是要求用一流的本校、國內和國外商學院當中的師資,來為EMBA學員授課。這一點在各種費用上,我們也是不遺余力的。同時,我們也在著力地培養自己的青年骨干教師,比如說送許多老師到海外學習,到哈佛大學參加案例的培訓,一批年輕的骨干教師現在也在成長起來。總之,我們的師資目前還是能夠有效地應對EMBA教學的。

  曹章武:當初國務院在批準這個項目的時候,有個非常明確的規定,比如說必須有1/3是外教,50%有博士學位,80%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現在經過五年的實踐和摸索,回過頭來怎么看當初國務院的規定,它的現實意義在哪?

  徐勇:您也是非常了解這個情況的。我們授課的老師百分之八九十都達到了博士學位水平,同時還要求他是這個領域里邊的名師、大家。另外還要求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這也是我們非常強調的。像我們學院的任課教師,可以說都有豐富的企業管理、企業咨詢方面的經驗,他們也基本上都擔任企業的獨立董事。這樣,就使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夠緊密的結合中國國情和企業實踐,這方面我們的師資結構也是比較好的。

  還有一個海外師資的比例問題,我們不是刻意的強調比例問題。目前在操作過程中,海外師資大概占20%左右,也不強求一定要達到30%。可能因為我們在師資的教學過程中,學員普遍反映的情況還是國內的師資講課更能被他們所接受,講課的知識體系,結合企業運作密切的程度,更加適合于他們。所以我們沒有完全按照30%的比例來做,也是考慮實際的效果。這是目前的情況。

  曹章武:還有一點,也有部分商學院的院長提出說,目前除了師資出現瓶頸以外,由于中國商學院教育時間不是很長,歷史比較短,對于商學院教學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案例,大部分來自于國外的,或者說用的是別人的案例,本土的教授過去很少有自己親自去研究的案例。您覺得在案例教學過程當中,使用國外的案例或者說使用別的學校研制的案例,在教學過程中有什么樣的問題?

  徐勇:這是EMBA教學當中很重要的問題。EMBA不僅是要給學員一個系統的管理知識,即管理理論體系,同時也要體現現代管理前沿的各種發展。這是一個方面,理性的層面。

  第二,實務的層面,一定要有豐富的實踐案例。因為中國的EMBA發展歷程比較短暫,所以各個院校都在著力地加強案例建設。在這點上,剛才我講到我們專門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已經編寫了幾十個本土化的案例,充實到EMBA教學當中去。我們在這方面做的工作,下的力氣還是比較大的。

  在案例教學方面,我們不僅在課堂上做,還會組織EMBA學員到企業去做,到企業進行實地的案例研修,這也是我們EMBA教育的一種特色。比如說到某一個學員自己的企業去,針對這個企業在運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它的戰略定位,它的營銷策略等,進行案例的實地研修。同時,案例教學在中國的歷史應該說還不是很長,所以我們也廣泛的學習國外高校商學院案例教學的經驗,包括案例編寫。從前年開始,我們每年都派三五個老師到哈佛大學商學院參加他們的案例研修學習。我們感覺這方面非常重要,也下了很大的力氣,形成了一定的積累。以后這方面我們還會繼續努力,使中國EMBA教育真正實現本土化,能夠解決中國企業發展的現實問題。

  曹章武:您剛才也講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很多教授在很多企業都有企業實踐的經驗,包括在很多企業當獨立董事。眾所周知,中國由于優秀教授特別少,還有些優秀教授是從不同的商學院請過去講課,勢必影響他在企業實踐的案例研究。過去也有部分商學院提出,我們國家的本土教授由于教學任務很重,對企業的實際研究是不足的,咱們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怎么平衡教授去做企業的實際研究和教學的任務?

  徐勇:這方面我們是充分鼓勵教師積極參加企業運作實踐的。管理學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和實操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的學識和實踐經驗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目前擔任EMBA教學的老師,基本上年齡都是在40歲以上。這批老師在學識上已經有了很豐厚的積累,同時也長期地參與企業的咨詢管理,參與企業實際運作的工作。所謂生命之樹常青,身為管理學的教師,必須不斷地跟企業的運作相結合,這是作為管理教育應有之義,是必須做到的。我們在對老師的時間分布安排上,會根據老師的情況和需要做一些適當的調整。

  由于我們擁有長期的師資積累和優良結構,比如說我們講戰略管理的有好幾個老師,講財務管理的也有好幾個老師,這樣相對來說,我們的師資還是比較充裕。老師就會有精力參加企業運作,這方面形成的沖擊不是很大的。

  曹章武: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很多的EMBA學員,他們的企業本身是非常優秀的,教授有沒有說從學員的企業當中,去尋找可以寫案例的例子?

  徐勇:這方面很多,廣東的企業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一些品牌企業,發展還是比較好的。像老師們經常會到譬如美的、格蘭仕、科龍、立白、TCL、華為等等,到這些企業去做調查、做研究,來編寫案例。這一點也體現了我們在地域上的優勢。同時,我們學校還組織學員和老師到國內其他著名的企業,像海爾、海信和江浙一帶的企業去進行考察和訪問,進行實地的調研和案例研究。

  曹章武:您從事管理教學這么多年以來,您也經常接觸學員,中山大學EMBA學員,主要是以珠三角地區為主,同時民營企業家占了很大的比例。您認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學員的群體有哪些特征?

  徐勇:我們的學員百分之六、七十來自于華南地區。但是也有相當一批,大概百分之十幾,是來自于國內,還有百分之十幾是來自于港澳臺。這個結構,特別是有一定比例的港澳臺的生源,我感覺我們的學員來源結構還是比較優良的。在跟港澳臺學員學習交流中,大陸的學員也吸收到他們的經營和理念,企業經營的經驗。這是一個特征。

  第二,學員結構上來自民營企業占相當比例,另外還有百分之十幾是來自于跨國公司,還有一些來自于國有企業,大概20%左右,還有10%左右的來自于政府。我們的學員分別來自于政府、跨國公司、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我覺得這種組合也是比較好的。

  第三,學員的層次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企業學員高層管理干部占了80%左右,企業的總監和中層干部大概是20%。這樣的結構,也是體現了EMBA的特點。總之,學員的結構與來源,目前我們感覺還是有其特色和優勢的。

  曹章武:以您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學員的了解,他們在當初選擇中山大學EMBA項目時,都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我們都知道華南地區有4所EMBA商學院,有那么多學院,他選擇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EMBA項目,一般出于哪方面的考慮?

  徐勇:EMBA學員在選擇就讀學校的過程中,也開始逐漸呈現出向品牌建設較好的項目靠攏的趨勢。我剛才提到,我們是國內成立最早的商學院之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學術研究力量,在師資方面也有比較雄厚的積累。這些是學員選擇商學院很認真考慮的一個方面,就是它的品牌影響,師資力量。

  另外,就是它的培養理念,課程體系的設計和項目特色。這一點,我剛才也講了,尤其是我們在培養理念方面,非常注重“將帥之才”應該具有的素質。

  其次,已讀及在讀學員對整個培養教育結果的一種反映,一種認可度,所取得的實際的收獲。我想學員可能會朝著這些方面去考慮,選擇哪一所商學院就讀EMBA。

  另外,我們在華南地區EMBA教育上這幾年積累所形成的規模,應該說我們也是名列前茅的。報讀學員在選擇上,一個很大的考慮就是看整個同學的層次、同學的素質、同學的整體規模,社會網絡資源大不大,這恐怕是學員選擇商學院時會注重考慮的一個方面。

  在這幾個方面,我們都有獨到之處,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年來,我們EMBA的規模越來越大的一個原因。

  曹章武:華南地區擁有全國最龐大的民營企業家的數量,也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最熱烈的地方。當然國內的這些商學院,像北大、清華,都把招生的市場直接開展到廣州。據我們了解,目前在廣州地區有直接進行招生推廣活動的商學院有十多所,您怎么看待廣州EMBA教學市場的競爭環境?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項目怎么去體現你們的優勢?

  徐勇:EMBA市場也是一個較具競爭性的市場。對我們來說,EMBA教育是國家的教育,我們培養的人才,也是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企業發展服務。所以在態度上,我們是采取包容開放的心態,我們歡迎國內其他的高校到廣州來招收舉辦EMBA項目。在這方面還會更有利于我們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的經驗和做法。

  同時,我們能歡迎別的高校來,還是因為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我前面講到,我們EMBA項目整個的發展勢頭還是很不錯的,是比較好的,比較理想的。像今年我們在廣州校本部這邊有3個班開班。今年4月份,我們在珠海開設了1個班;8月初,我們又在東莞開了1個班,這個班報名學員就有90多位,我們現在還在進行一些篩選。今年下半年,就是11月份,我們在深圳還會再舉辦一個班。可見,盡管存在這較大的競爭,我們的EMBA項目還是呈現出一種良好的發展態勢,這體現了社會和學員對我們項目品質的認可,包括前面講到的我們的師資力量,我們的管理、項目特色、學員評價等。

  另外,在廣州、在華南地區,我們既依托中山大學的知名品牌;同時,也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包括學術活動、論壇活動、學生的交流考察活動等,這些也使得我們在整個華南地區乃至國內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總之,我們愿意和其他的高校不斷地進行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推進EMBA項目的發展。

  曹章武:剛才您介紹,我們在華南地區有自己非常強大的競爭優勢,有自己的特色,包括也在深圳、東莞、珠海有自己的區域班。由于班級不斷開設,是不是給教學質量,包括對師資教學團隊是不是也提出新的挑戰?

  徐勇:您剛才講到的,也確實是我們現在很關注、很注重,著力去解決的。剛才我講到,規模不是我們的目的,因為社會有這種需求,實際上目前我們還有很多社會的需求,沒有能力去很好的滿足。譬如說,像很多酒店業的管理人員,就向我們咨詢,能不能開設一個酒店管理的EMBA項目班。像這些,出于質量保證的考慮,我們目前還沒能顧及去做。在項目的質量方面,我剛剛也講到,今年是我們的品質管理年,“品”就是品牌,“質”就是質量。我們必須通過各種手段,提升我們EMBA的教育質量,在這方面,我們也正在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效。如有一個班,在管理服務上,學員對我們的評價是什么?說是我們給學員提供了一種五星級的管理服務,學員非常滿意。我們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從高標準、嚴要求,從各種細節、細微之處做好教學服務方面的工作。我們認為質量品牌是第一位的,必須著力把自己的質量品牌建設好,在這個基礎上,根據我們的能力,根據社會的需要,再逐漸發展。這一點我們是高度重視,而且也越來越受到學員的好評。

  曹章武:您剛才提到品質、品牌,眾所周知,在中國來講“品牌致勝”還是很重要的。對于具有濃厚商業氣息的EMBA教學產品,我想也不例外,您覺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EMBA項目如何建立自身的品牌?

  徐勇:剛才有些內容也涉及到這個方面。首先,教學的質量一定要好。它表現在你的師資、國際化、案例的針對性,表現在課程的體系設計上,等等。這些是屬于教學方面。

  第二,培養的理念,對學員的熏陶引導,也是我們很重視的。在理念教育方面,我們有很多實踐活動,包括增設的像《國學》、《企業家素質》等方面的講座;我們還專門組織了多種類型的學員修煉營活動。通過正心、修身,而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第三,你的管理服務 。剛才講到要求我們能夠提供五星級的管理服務。

  第四,學生的活動。我們廣泛的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的活動,比如說到企業的實地考察,到國內一些地方的游學,組織學員開展案例的研討,各種論壇活動,各種學習沙龍。這些都是我們在努力打造項目的特色,形成項目的影響力。

  另外,我們也通過活動營銷,品牌宣傳推廣的一些活動,去提高項目的影響和品牌知名度。

  曹章武: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品牌建設和傳播過程當中,徐院長您覺得媒體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徐勇:這個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非常感謝媒體對EMBA項目地宣傳和推動。應該說媒體在中國EMBA項目的發展當中,同樣具有一種重要的、廣泛的影響。總體上來看,我覺得我們國家的媒體在EMBA這個項目正面的宣傳上,對核心問題的討論,包括對存在的不足方面進行的討論,都起到了推進其健康發展的作用。也希望今后媒體在這方面,繼續有效的發揮一種更大的作用。另外,目前國內的EMBA,各個高校商學院之間,還缺乏一種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各自為政的情況比較普遍,我認為各高校之間的EMBA教育需要加強聯合,我覺得媒體在這方面也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現在我們正在跟有些媒體探討,是不是可以組織高校商學院EMBA的名師論壇,還有相應的一些高校EMBA聯盟的活動。我覺得媒體在這方面是可以發揮其整合優勢的。

  同時,我們學院自己編了一本刊物,叫《中大EMBA》。國內在研究EMBA教育和交流發展方面,也應該有研究宣傳的刊物,比如說像《中國EMBA》,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刊物,像類似的刊物,我覺得也是可以發展起來的。社會上有一些媒體,也做了一些EMBA項目的排名、評估,如果說你通過《中國EMBA》這樣的刊物來做,它所帶來的可信度和影響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曹章武:徐院長您剛才提的意見非常好,在過去的訪談中,也談到過類似的一些問題。我本身也是來自媒體,對于中國高端的財經媒體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其實媒體跟商學院之間,應該是互相合作、互相雙贏的關系。因為我們每年都跟很多媒體舉行非常高端的財經,還有經濟管理方面的年會或者論壇,其實這些論壇參會的與會嘉賓,跟商學院里面目標的EMBA群體是非常吻合的。包括您剛才講,怎么樣通過媒體更多的去了解中國的商學院,去報道中國商學院的價值、理念,包括對中國企業所作出的支持和貢獻。我想這個是不矛盾的。

  徐勇:希望你們以后能夠更好、更多的發揮這方面的作用。

  曹章武:是的,我們也在積極的組織中國最頂尖的媒體,怎么樣向商學院去開放他們更多的資源。也讓他們更多的接觸商學院,對商學院有一個切身體會和了解。過去很多可能從其他的渠道,或者說從媒體上去找一些信息去了解,也不一定完整,所以過去出現很多媒體斷章取義,對商學院EMBA的發展有一些曲解。我想這都是由于雙方不了解造成的,我們公司也在積極的做這方面基礎性的工作,更多的讓媒體參與到商學院的發展建設過程當中,給商學院提供更好的媒體傳播的平臺。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商學院的崛起,大家也慢慢的意識到中國商學院的國際化,包括像中歐,除了它是中國政府和歐盟合作的項目之外,它其實早就已經獲得了EQUIS的認證,包括清華,在今年已經通過了AACSB的認證,我們也了解到中大管院是AACSB的會員,您覺得中國的商學院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需不需要用國際的標準來做參照?國際的認證或國際的認證標準,對中國商學院的發展有什么樣的意義?

  徐勇:這方面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像MBA項目和EMBA項目,都是從西方國家引進過來的,在我們國家發展歷史還不長。像MBA是在1902年,開始在西方國家出現,EMBA項目也是在上個世紀40年代才開始有。畢竟西方已經發展了上百年,幾十年的歷史,它們在這方面有很多積累;在課程體系、培養理念等等方面,也有很多很好的做法。這一點我們應該更多的吸收國外,西方國家商學院比較好的做法。

  各種評估體系,我覺得也是能夠更好的規范EMBA的發展,包括它的管理。目前我們也是在努力地朝這方面做工作,更加重要的還是要強調適合國情、本土化的建設和發展。我們提出了一個口號,叫做“國際視野,本土回應”,就是要東西合璧,取長補短,這樣才能使EMBA項目更加有效、更加長遠的發展起來。

  曹章武:徐院長,以您對中國商學院了解,包括這么多年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跟國外的商學院有不斷的交流和合作,您覺得中國商學院和國外的商學院差距主要在哪?

  徐勇:第一,我們在整個課程體系設計方面,還在逐漸趨于成熟。第二,在師資的建設上,能夠有效針對EMBA培養要求的師資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第三,案例教學方面的經驗和積累,也是剛剛起步。我也說到,每一年我們都派幾個老師到哈佛大學參與案例的交流和學習。國際化這一塊,我們需要本土回應,需要針對中國的國情解決中國實際問題。

  同時,我們中國企業家的成長,也是處在初級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的素質,剛剛講到它的理念、境界、胸懷、內涵、眼光、戰略思維的能力,這方面學員的素質也需要在理念教育方面得到改進和成長。

  曹章武:正如您所說,過去五年,雖然說中國的商學院,特別是EMBA項目取得非常大的發展,取得很好的成就,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剛才像您所講的,其實中國商學院由于它的歷史、經驗、經歷等等,跟國外商學院還是有差距的,也是我們未來5年,甚至未來50年,我們為之奮斗和發展的目標。2002年到2007年,中國EMBA項目經歷了五年的風雨,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以后,我想中國的EMBA市場進入重新洗牌的階段,已經出現了優勝劣汰的跡象,比如說有的商學院的招生,需要在4個當中取1個,就是說它招生的范圍是很廣泛的。有些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商學院,可能招生人數是空白,甚至有些課程還需要合并一起來開。面向未來5年的一個發展,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徐勇:我們的定位還是“商界的黃埔軍校”,我們著力秉承“追求高尚,超越平庸;追求真理,直面現實;追求財富,取之有道”這樣一個辦學精神,以培養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高尚的道德文化修為、卓越的能力素質的管理者為目標,著力打造培養企業家的中國商界“黃埔軍校”,這是我們的定位和目標。

  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從很多方面去努力。這些我們在前面已有提及。我們希望把EMBA項目做得更加受社會認可,更具特色和影響。我們現在正按照建設打造一流的EMBA項目的目標要求,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從未來發展的情況來看,國內整個EMBA發展態勢,呈現逐漸向品牌院校靠攏的趨勢,這是第一。

  第二個趨勢,是“國際合作和戰略聯盟的時代”正在到來。前面我也提到了。

  第三,EMBA的市場正在進入差異化的時代,要求各個學校的EMBA項目具有其品牌特色。

  第四,市場進一步區隔化的時代,也是一種發展趨勢。

  我們應對這樣一些趨勢,在EMBA整個項目的工作過程中,要求做到更好地適應這種趨勢,使我們的EMBA項目能夠更加健康、更快、更好地成長。

  曹章武:由于時間關系,新浪的直播通道馬上就要關閉了。今天非常遺憾,有很多問題還沒有問您,我想在今后我們會做進一步的補充采訪。今天非常感謝徐院長!

  徐勇:謝謝你們的支持,也感謝社會對我們項目的認可。

  曹章武:謝謝新浪網友,也感謝徐院長,謝謝大家!

中山管院EMBA學員
沙泰國談中國EMBA發展
徐勇曹章武談中國EMBA發展

  沙泰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學員,雅芳大中華區信息技術服務部副總裁。

  2007年10月,中國EMBA五周年系列訪談活動走進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圍繞EMBA項目的學習收獲和感受、EMBA對企業管理的幫助等問題對話雅芳大中華區信息技術服務部副總裁沙泰國,以下為訪談實錄:

  1、2002年國務院學位辦正式批準國內三十所院校開辦EMBA項目,到今年剛好五周年。我們五洲在線聯合《經濟觀察報》和新浪網共同推出中國EMBA五周年系列活動來回顧歷史、總結現狀、展望未來。那么首先請您回憶一下您當初就讀EMBA的情況。您當時是通過什么渠道知道EMBA項目的?為什么會想去讀一個EMBA項目?

  沙泰國:EMBA項目開始之初,我所在的雅芳公司有一個針對高職人員的培訓項目,許多總監級別的同事都報名參加了國內大學所開設的EMBA課程,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聽說EMBA課程。讓我對EMBA產生興趣是在一次IT論壇上,當時我認識了中大管院的副院長,通過與他的交談,我逐漸了解并開始思索在中國上EMBA。而由于本身是在外資企業的工作背景,讓我有更大的意愿想吸取國內企業經驗,與更多的中國企業家交流。同時中國正處于大國崛起的階段,是21世紀的經濟發展引擎,具有獨特的商業環境,而國內的EMBA課程對中國的商業機會,經濟發展及市場成長機遇都能有較好的詮釋,對我了解中國提供很好的渠道。

  再者終身學習是現代人,特別是現代企業家必須給自己立下的承諾。在我服務雅芳這些著名的外企,公司內部一直都有不少的培訓課程讓各個層面的員工參加。我也參加過清華大學與哈佛大學合辦的短期企業高管課程,還在新加坡參加過法國INSEAD大學組織的企業高階主管培訓。但是這些課程和培訓并不能滿足更系統化的學習要求。要實現系統的、可持續的學習目標,就必須有個好的學習平臺和網絡。而透過EMBA課程的學習,我可以與更多的本地企業精英進行腦力激蕩,增強我本身的知識層面。

  2、在確定要讀EMBA后,大概經過了怎樣的一個選擇過程?您選擇EMBA的主要標準有哪些?比如師資配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學員和校友網絡以及項目品牌和影響力等等。

  沙泰國:在選擇EMBA學校的時候,我本身并沒有進行太多的比較,主要是考慮到學習的方便性。當然中山大學在華南地區是首屈一指的學府,其知名度高是我考量的一個標準,因為有品牌的學校代表著較高的教學質量及豐富的人文資源,加上其地理上的便利性,歷史悠久的管理學教學背景,讓我很自然地選擇了它。我希望能利用中大的學習平臺,擴大我的交流對象,也通過這一學習平臺,進行持續性的學習,更多地了解當今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

  3、為什么您最終選擇了中山管院EMBA?中山管院EMBA的哪些特色和優勢最吸引您?

  沙泰國:我每個月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廣州。工作和生活的近便,讓我選擇了廣州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是珠三角頂尖的院校,又非常靠近香港,其地緣優勢令其與香港院校得以多方面的合作,加上在珠江三角洲,中小型企業發展蓬勃,經濟氣氛的活躍也刺激了相關學術的研究。除了地理上的優勢以外,中大管院打的旗號是“做中國商界的黃埔軍校”,有這樣的氣勢與自信背后代表的是豐厚的人文積淀及智力資源。就是以上這些特色吸引了我來到中大。

  4、中山管院EMBA兩年的學習,您最大的收獲有哪些?比如學知識、拿學位、交朋友,或者是開拓視野、提升理念等等。

  沙泰國:對于以上提到的各點其實在我的學習過程中都經歷過,都能得到。但對我而言,更多的收獲是與本地企業精英的交流,了解到本土企業的發展現狀。透過課程,使我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形態有了更多的了解。

  由于本身是在外企工作,我與美國總部的交流更多,也更了解西方企業的管理模式。而對于本土企業管理所出現的問題,未來所面臨的挑戰等也是通過EMBA課程才能更深入的了解。

  5、您對中山管院EMBA項目的整體評價如何?哪些方面最讓您滿意?是否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沙泰國:我對中山管院EMBA項目總體感到滿意。在中山管院的學習會對中國企業案例的研究較多,更側重于從過去發生的案例里總結經驗,為后來者提供參考。不足之處是缺少西方企業的EMBA案例分析,這讓整個課程的本土味道更濃,而稍欠全球化視野的管理研究。

  6、關于EMBA的學習,有人說它是一種生活方式,有人說它是一種生意方式,對此您怎么看?

  沙泰國:無論說它是生活方式還是生意方式,我都同意,看這個問題主要是角度的問題。在我而言,EMBA不但是個為期2年的課程,它還是終身學習中的一環。對于很多同學而言,EMBA不但能學習管理知識,還能與同學教師進行互動,提升人際網絡,這確實對于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尋求職場發展,都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但學校畢竟是一個做學問的殿堂,學術的研究有一定的嚴肅性,古人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同樣地,EMBA也是學業傳授,學術探討的神圣之地,是有識之士齊聚一起,砥礪切磋的場所,其目標并不是作知識的販賣。當然同學之間因為志同道合,相遇相知,要發展生意機會那也不錯,但是如果進入EMBA的學習以發展生意機會為目的,這樣只會攪亂學校的學習環境。所以EMBA在我是一種生活方式。

  7、EMBA學員大多是在轉型經濟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家和管理者,您覺得這個群體存在哪些鮮明的特征,是否有明顯的局限?中山管院EMBA兩年的學習生活,周圍的同學都給您留下了哪些印象?

  沙泰國:在我的印象中,中國企業家及管理者都是苦干的一群,他們聰明,進取,相當有魄力。在學問掌握方面很明顯是實用傾向,所以他們不太喜歡抽象的理論,最好是在工作上有直接的幫助。他們能抓住機遇,并把機遇轉變成生意機會,在這點上非常努力。如果說有什么明顯的局限性,那就是中國企業家及管理者目前都是關注國內的發展為主,對新的西方商業模式掌握得比較少。

  8、您覺得中國商學院開設的EMBA項目,對中國企業的管理進步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都有哪些幫助?

  沙泰國:參加EMBA的學員都是企業和社會的精英,對企業和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學員借助一個好的高等學府這個平臺,利用學校豐厚的人文積淀和智力資源,向老師學習,相互交流,同時建立起生意平臺。

  對學校與產業而言,EMBA作為一座溝通的橋梁,把企業與社會連結在一起,不斷向企業輸入養分,提高企業家的管理層次,擴大管理視野。而企業家作為一個組織的領導人帶頭學習,為企業組織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建立起學習型組織。而這一切都能為中國企業與世界接軌建立良好的基礎。

  EMBA事業的擴大,系統的培訓讓更多的人學習到前沿的知識,管理實務和技能得到提高,此乃提升國家和企業競爭力的法術;心智的熏陶可以讓我們的行為得到皈依,進而對社會產生良性的影響。

  9、中國有句古話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現在企業界對社會責任感的討論非常熱烈。您認為企業應該承擔多大程度上的社會責任?如何在自身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沙泰國: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取之社會,回饋社會,承擔社會責任是現代企業家的使命。事實上,大多數中國企業家都有這種想法,在我接觸中,感覺到中小企業家在企業發展中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顧及這方面。我認為如果要在社會上讓更多的企業去承擔社會責任,比較可行的做法是讓一個大企業牽頭,聯合其它中小企業共同完成,讓有心去承擔的企業家在日常忙碌的商業活動中,無需太多的時間也能在企業發展的前期階段,投入到回饋社會的行列中。

  10、您認為國內現在的EMBA產業是否進入成熟階段?教育品牌的市場化是不是必然趨勢?請您談一談本土EMBA項目未來的發展前景。

  沙泰國:國內的EMBA課程經過了5年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可觀的成長,中國的教育部在課程中設立了一定比例的外籍教授,以引入西方先進的管理學理念,這樣想法固然好,但在現實中有部分外教的水平參差不齊,而學校與外國院校的合作還沒建立起長期良好的運作模式,所以在引進西方教學技術時,沒有與學校整體的學習計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學習落差。

  目前國內有很多提供EMBA課程的學校,市場上有一定品牌的學校也得到了比較多的認同。這如同是美國的哈佛大學與斯坦福大學,好的學校,學生一定趨之若鶩。中國要建立EMBA產業,學校應該考慮自身的優勢及市場的需要,建立品牌效應,學校可以參考外國大學的成功案例:如哈佛大學以案例分析出名;而斯坦福大學因為靠近硅谷,以創業導向而出名;還有賓州的州立學院以財務金融教學而出名。

  我覺得中國EMBA教育經過幾年的探索,對未來的發展學校應考慮到自身的優勢及特色,在課程設置上除了一般的管理課程以外,應該增加其專長的課程及對教學有所側重,針對不同地區的生源特點,興趣及其所處的不同行業,向學生提供差異化課程組別,如分為金融業組,服務業組,制造業組等。而課程的講述內容要更多的引進西方的案例,增強學員的全球化視野,讓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管理理念順利地銜接。

  另一個EMBA的發展趨勢是學校與產業之間的互動更頻繁。目前的EMBA還是側重于課堂講述,未來學校必須加強對產業的觀摩,將EMBA課堂延伸至企業,拓展經營視野。中大管院與香港的一些院校有一些合作計劃,長期來說,雙方更需加強合作,引進更多的教學項目,并致力于華南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經濟的研究。

  EMBA的發展還體現在對學員的選擇上。現在開設EMBA的學校都廣開大門招生,學校必須加以挑選以保證學員的質量。學校在對學員的考量上不僅要看重學員的工作經驗及資歷,而且要看重學員的文化素養。加強學員的篩選及分班,讓同一班的學員有共同的話語系統和平臺進行交流,才能讓EMBA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營銷百家談>>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