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1月7日,美國《商業(yè)周刊》在亞洲的旗艦活動“第十一屆CEO年會”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盛會。以下為美國麥格勞-希爾公司信息與媒體集團總裁格倫·高博演講。
格倫·高博:現(xiàn)在有各種各樣的科技作為我們的基礎,也有市場營銷的技術,現(xiàn)在的增長非?欤磕甑挠脩舳伎梢栽鲩L到5000萬、6000萬,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快速的增長,F(xiàn)在要討論的是,在社群網絡中能否進行廣告,本來用社群的網絡是進行溝通的,如果通過這種渠道進行廣告,就像雅虎所做的,大家就不會用它了,這個變化是非?斓。我下面談一下B2B的部分,雖然不包含對終端消費者的業(yè)務,但我認為使用這些技術可能對企業(yè)帶來的效果、企業(yè)之間的效果比終端帶來的效果更有用。
企業(yè)如何建立自己的競爭力,用什么樣的基礎架構,一些新的技術出來,不要把它當成可以幫助你聯(lián)系的客戶,或是可以擴展到全球的范圍,技術的好處可體現(xiàn)在這方面。好幾年來,大家一直談的是編碼跟內容,這兩個好象是對立的概念,但我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我們是否能夠把在摩托羅拉等科技公司工作的內容、代碼,與《商業(yè)周刊》所提供的內容更好地結合起來,不僅是結合成一個社群,而是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通過技術和內容的結合,就更能知道消費者需要什么。
舉一個例子,美國所有的建筑都有非常好的門戶網站,不是建筑業(yè)的專家就可以想象任何一個工程是如何開始的。以前每一部分是分開來做的,但是任何一個建筑項目概念的生成到進行規(guī)劃、藍圖的設計、招投標,到最后選承包商,進行工程建設,由于這樣的周期驅動它必須要使用,不再是各自獨立的,必須是緊密聯(lián)合的一個周期。所以對全世界的企業(yè)來說,他們都應該把他們的企業(yè)做一個重整,用一個新的方式來面對。
另一個例子,美國《商業(yè)周刊》一直非常自豪,75年來一直提供實時報道,以前大家都愿意翻雜志,但是現(xiàn)在最關鍵的不是多少人讀你的雜志,而是多少人會因為你的內容而受到感動,或者是他多么需要你所提供的內容。以前所做的測量、所做的平衡是多少人來你的網站,而現(xiàn)在要改變,多少人上你的網站,呆在網站上的時間是多少,而不像以前的概念,印了多少本雜志。在美國《商業(yè)周刊》中,我們也要有同樣一種變革,如果今天我們寫了一篇報道是關于中國的發(fā)展,但如果讀者其實對中國的發(fā)展并不是那么感興趣,他感興趣的其實是廣告或者是新科技帶來的影響,摩托羅拉所做的一些變革,如果今天在?锩孀鲆粋雜志,只寫中國發(fā)展的時候,對那樣的讀者來說可能就會不感興趣,就會離開。
我們這樣的公司覺得以前控制內容就是國王,內容主導一切,雜志社決定提供給讀者什么樣的內容,這種情形已經改變了,我們必須讓所有的讀者聚在一起,把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種心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也影響了商業(yè)周刊經營的模式,我們必須把提供內容的渠道當成溝通的工具,而不只是單向提供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