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巖石:國際資本市場波動下的新挑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16:33 新浪財經
2007年11月3日-5日,有《中外管理》雜志社主辦,新浪財經獨家網絡合作的第十六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在中國北京召開。上圖為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新浪財經 陳鑫攝) 新浪財經訊 2007年11月3日-5日,有《中外管理》雜志社主辦,新浪財經獨家網絡合作的第十六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在中國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2008管理‘文明’與中國企業成人禮”。以下為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演講的內容: 這個題目是站在國際的角度上看一下中國股市。大家也關心滬指6000不是夢,夢想已經實現的。很多人在問,下一個點位是什么?去年講滬指3000,今年講滬指6000,但是兩個點位都比我預測的提前了三到六個月。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中國市場當中還有一些內在的東西我們沒有發現。全球資本市場,當你們看到我們講滬指6000的時候,我是倒過來看的,就是中國這塊東西放在全球市場上應該值多少錢?為什么我上大家閉上眼睛買股票呢?因為你睜開眼睛害怕,因為傳統的方式是從微觀層面來看市場的內在價值。如果你看微觀的數字,中國肯定不值這么多錢。但是,你把中國經濟放到全球體系當中,把中國的股市放在全球股市當中,我們就了多兩個視角,一個視角就是中國放到全球當中應該值多少錢,第二個視角是比我們小的東西放在市場上能賣多少錢,他能賣這么多錢,為什么我賣的比他便宜?道理就出來了,所以滬指6000不是夢,講的核心概念是中國經濟在全球證券市場中的估值不能看微觀,要看宏觀,不能看單向,要看橫向,橫向比較,我們不應該賣的便宜,F在這個夢想實現了。 我們再看全球資本市場上究竟發生的什么東西,中國在這個市場上將來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毫無疑問,2007年投資市場吸引的所有人的眼光,中國已經是全球最貴的股票,按6000點算,市盈率接近70倍,市凈率6.3倍,這兩個數字說明中國股票是嚴重高估的,這一點我想大家聽到很多了很多評論。其實當你們聽到這些的時候,3000點的時候也是這么說的,既然3000點到6000點,嚴重高估的繼續嚴重高估,那么高估的源頭在哪里?其實中國的股票市場并不是特殊的,你們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D,這個S是股票,什么時候股票變成了證券,是1968年,1968年一個很小的修正案,把股票交易所變成了證券市場。這就是高估值股票的開端。后來出現什么呢?1971年出現納斯達克市場,1990年我進入納斯達克市場的時候,不過300、400點,到2000年5000點崩盤,在三四百點的時候,納斯達克市場市值才兩三千億美金,現在你看光微軟、戴爾這幾家就是多少,所以漲回來的一定比跌回去的多,而且漲起來的一定是從高估值開始。雅虎上市的時候,三年之后都沒有賺錢,有一次報盈利一分錢,股價暴跌,他又改了,不掙錢,不掙錢的時候都能炒出很多。所以,高估值是從股票變成證券開始。1972年開始衍生證券市場,衍生證券市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證券市場,我們現在在股票市場上玩兒的很開心,其實全球證券市場最大的市場不是股票,而是證券,證券市場中最大的一塊就是衍生市場,衍生證券市場目前的高波動、高成長是我們沒有感覺到的。當格林斯潘講流動性過剩的危機的時候,他講的不是中國的流動性過剩,他講的是衍生證券市場不斷的多次衍生創造出來的流動性瞬間的放大,瞬間的消失,這個市場是格林斯潘講的流動性市場。這個市場從1972年誕生到現在,是以每年平均高于全球GDP增長5倍的速度增長,目前的總市值超過的全球股票動市值的9倍。所以,高估值投資市場,最主要的并不是在股票市場上,而是在衍生證券市場上,股票到證券,證券里面派生出衍生,這是一個真實的全球性的證券市場,而在這個市場上,我們中國剛剛看到了股票市場,看到了股票市場上的高估。我們還沒有體會到衍生證券市場更加瘋狂的高估。 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恰恰是從股票變成證券開始,從那以后,我們才開始逐步進入一個多層次的證券市場,于是在這個市場上,大家開始面對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么呢?就是泡沫。在泡沫這個詞第一次和股票市場相關是著名的南海泡沫,著名的南海泡沫產生一部法案,就是英國的泡沫法案,但是這部法案導致了南海泡沫的崩盤,一批人離開英國到了紐約。紐約證券交易所一開始在美國歷史上也是沒有地位的,有據可查的歷史證明當年的杰克遜沒有當總統的時候,在討論華爾街的時候他怎么講呢?他說華爾街是人類靈魂的大陰溝,什么時候華爾街從大陰溝走向主街呢,是因為美西戰爭的時候華爾街救了美國,這才使華爾街從陰溝走向主街,但是也帶來了華爾街和政府的勾結,導演了一幕又一幕更加骯臟的故事。1929-1933年大簫條,很多人跳樓了,人們在問故事到底賣的什么,所以有人在文章里面寫了一句話,不在泡沫中瘋狂就在泡沫中死亡,所以有一個固定的結論,泡沫就有兩個出路,或者瘋狂,或者死亡。但是那之后誕生了證券法,美式金融征服了世界,人們不斷的看著泡沫的生成和消失,直到60年代大家回頭看,發現亞當斯密的著作中沒有股票,經濟學沒有研究股票,再看凱恩斯,發現凱恩斯在一次股票市場大賠大賺之后,寫了一段話,股票市場是我們經濟學家研究的市場之外的另一個市場,是空中樓閣。這才找到了第一個定義,空中樓閣。于是從空中樓閣演義到貨幣幻覺,演義到盈利預期,演義到流動性之禍,研發出現代行為進學研究的資產泡沫,行為經濟學研究泡沫的生成,泡沫的破滅,和泡沫的成成和破滅之間的關系,于是有一本書《非理性繁榮》出版了,他里面講的核心概念就是資本泡沫如何生成,資產泡沫在信息化時代如何放大,生成和破滅之間內在的經濟創造。所以,這本書的結論就跟他的書名一樣,只有非理性才有繁榮。 非理性才有繁榮,使得我們開始面對市場上一個新的族群,投資人。投資人這個群體究竟是什么樣的人?80年代有人開始研究人一旦變成投資人,他的行為缺陷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于是提出痛恨遺憾,什么是痛恨遺憾呢?就是人一旦進入投資市場,看了、想了、沒買,漲了,遺憾。接著看,接著想,又沒買,又漲了,遺憾。于是,當他被這種遺憾折磨到了一個時點,不看不想就買了,他就進去了,就跟我們傳統的觀念三思而型更好相反,第一思沒動,他跑了,你接著思,又沒動,又跑了。到第三次的時候你思沒思呢?沒有,你思想的不是原來的東西,你思想的是你錯過了兩次機會,這次不能再錯過了。所以,市場上開始出現了一種新的行為群體,投資人。行為群體進入這個市場,他并不是根據他自身的需要而是基于對他人行為的判斷來進入這個市場的。這就是投資人的行為缺陷和投資人決策的主要心理,并不是來自于理性,因為這個市場交易的不是價值。我們在座的人很多人到今天,你們仍然相信,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你們會相信價值投資、理性投資,你們會相信巴菲特的理論,但是大家想一想,這么多人追逐中石油,怎么不想想巴菲特把股票賣了呢。巴菲特賣股票之后漲了這么多,我們這么多巴菲特的學生卻去排隊買中石油。為什么?買股票不是買公司,這是兩個概念,巴菲特代表的是一個市場,股權投資市場,股權投資市場并不等于股票投資市場,于是我們在市場當中就出現了兩個價值。我們現在做一個測試,現場每一個人想一支股票,買過的,沒買的,想買的,都可以,想一支股票,這支股票把萬科拿掉,把招商銀行拿掉,如果想這兩支的,把這兩個名字拿掉,換一個,想好的,我問他們一個問題,知道這支股票,你想的這支股票董事長和CEO名字的人立刻舉手。我再問一個問題,知道你這個公司,你想買的和已經買了的這個公司主營利潤,產生出哪個產品,哪個地點,把這個名字說出來,立刻舉手。中國有人一句古話,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為什么投資人把錢扔出去了,既不問和尚是誰,也不管廟在哪呢?這個簡單的測試告訴大家,市場上流傳的許多觀念是錯誤的,是華爾街為了適應人們自己的虛榮所創造的一套概念體系。但是真實的情況不是這樣,股票投資交易的就是預期,預期成為商品,每一個人開始變成投資人,投資人把預期變成商品,這才產生了現代證券市場,現代證券市場由于有不同的投資人,才會出現多層次的證券市場,才會產生人們在追求而心理又非常厭惡的資產泡沫。 資產泡沫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在問,不斷的在問這市場有沒有泡沫?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沒有泡沫就沒有這個市場,為什么了?因為現代人開始學會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在泡沫中歌唱,與泡沫共同成長。為什么呢?我們再做一個模擬,現場的人在用自己的錢吹泡泡,大家都在看你吹,看你吹泡泡這些人會怎么說呢?好心人會說就那點錢別吹了,早晚不是瘋狂就是死亡。壞心人說這小子早晚死,離他遠點,但是他在不斷的吹,旁邊說的人累了,自己也試著吹一吹,結果你的心態立刻變了,擔心變成了信心,他都能吹這么大,我一定能比他吹的更大,嫉妒變成了羨慕,這小小真行,居然沒吹破,我一定要吹的比他更好。于是當這個時候出現的時候,你們站在遠處看,從一個泡沫變成一群泡沫,于是,這個大泡泡相對的做小了,破掉幾個也沒有關系,因為倒下三個又出來十個,在這個群體當中沒有吹泡泡的人反而生活不自然了,為什么呢?你突然發現暗無天日,你的天空都被泡沫掩蓋了。所以,資產泡沫是當大家都參與這個市場的時候,他反而成了一種新的財富,流動性的財富,這種流動性的財富改革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人為什么睡席夢思,為什么不睡木板床呢?席夢思和木板床的差別是什么呢?就是泡沫。你買席夢思為什么買硬的呢?你希望的是泡沫吹的均勻,你追求的不是沒有泡沫的生活,你追求的是泡沫的質量和在泡沫中生活的一種快感。 于是,我們再來看,泡沫到底是什么?他是流動性金融資產,他開始把我們傳統的概念,流動性、貨幣的流動性生產出一個新的流動性,資產的流動性。華爾街的靈魂是證券化,證券化的核心是給我一個現金流我就把他證券化。只要有預期,就能兌現,于是人們開始用未來的夢想支付今天的生活,于是我們看到了兩個流動性,一個流動性貨幣的流動性,它的源頭是政府,它的結果是通脹。另外一個流動性是資產的流動性,它的源頭是證券化,他的結果是什么呢?他的結果就是資產泡沫。當人們看到了通貨膨脹,當通貨膨脹開始影響到人們的儲蓄的時候,儲蓄走向何方,負利率和財富相應兩個之間的對比,就把一個群體在儲蓄出籠的時候,從原來選擇消費者開始選擇投資品。選擇消費品的時代是經濟成長處于生存階段的時代,經濟成長處于生存階段的時代,通脹、負利率,搶購商品、商品價格上升、工資上升、工資上升回來再搶購商品,這就是經濟學家擔心的工資價格螺旋,結果是什么呢?滯脹。但是,當經濟發展越過了安全線,也就是人均GDP2000美金的時候,有一批人開始選擇進入投資市場,進入投資市場的時候,任何一個東西當他可能具備投資價值的時候,他就開始發泡的。2007年,當你們講股市的時候,你沒有意識到股市在2007年漲的是最少的,2007年五大驚奇,股市全球最貴,房價越調越高,黃金價格越來越高,還有藏品,陳逸飛的拍了延安頌4000萬,漲的最多的單品是普爾茶,為什么漲的是普爾茶呢?因為他可以儲藏,儲藏可以發霉,于是存的人可以講故事,發霉五年可以治什么病,發霉十年可以治什么病,發霉百年就可以包治百病。 這就是人的行為習慣,這個行為習慣使市場中產生一個新的概念,財富效應,財富效應不是真實的財富,是人們口口相傳的財富,但是當這種財富能夠流動的時候,他開始跟實體經濟發生交換,一旦發生交換的時候,虛一定戰勝實,于是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金融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實業是山,金融是水,政府做舟,百姓為魚。如果你沒有認識到這個時代,沒有學會在泡沫中生活,你就會離開這個時代。當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我們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定價空間,泡沫化的定價空間,這個概念我稱為證券化。回顧中國這么多年,為什么現在突發性的爆發出一個大眾投資市場,為什么股市漲了,很多人說股市漲是股權分制,股權分制能解讀陳逸飛的延安頌嗎?能解讀普爾茶嗎?解決不了,他是同時發生的。為什么?正是在2006年中國人均GDP越過2000美金這個杠桿,通貨膨脹出現了,于是人均GDP越過2000美金,通貨膨脹通過負利率將財富相應生產資產泡沫。于是,在這個時代,我們的財富觀必然發生變化,亞當斯密講國富論,講的是國民副的生產與分配的理論,但是在亞當斯密的時代,這個財富沒有包含股票,也沒有包含房子,也沒有包含我們現在所有人談論的投資品。為什么呢?因為在那個時代財富的標準是從非市場化到市場化,我們看到了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過去30年他最大的成就是雙軌價格從計劃價到市場價,我們形成了一個以市場為核心的新的定價體系。但是現在呢,我們再來看,市場價和證券價中間又出現一個雙軌,這就是轉軌,這個轉軌是從我們原來的雙軌制,計劃、市場的雙軌制轉向了市場和證券的雙軌制,于是任何一個資產,他有三個價格概念,這就是資產定價的三維空間,資產定價的三維空間把任何一個商品都可以協議價、市場價和證券價。 在中國的股市當中,行業劃分,市盈率最高的是房地產,一個房地產公司,我最近做的一個調查,從五塊錢漲到50塊錢,凈資產15億,總市值150億,這時候盈利雖然就是六毛錢,你看到這支股票,如果你拿著這指股票,你一定看到他會暴跌,而且我再告訴你他負債超過70%。但是同樣一個房地產公司,他擁有土地儲備有600萬平米,現在按照最低的價格是5000元一平米,這就是300億,于是我們看到兩個價格,一個帳面的15億凈資產加上40億的負債,一個是帳面上看不見的600萬儲備,價格300億。你投資人買的是哪個呢?你買的不是前者,買的是后者,為什么后者具備這個價值呢?因為他具備了證券化的溢價。所以,從計劃到市場,從市場到證券,資產定價的三維空間使得我們從一個原來的軌道轉向另外一個軌道,這就是雙軌制的概念。資本定價的三維空間。但是,人們會說這個東西早晚會破,如果你堅定不移的相信泡沫只有兩條出路,不是瘋狂就是死亡,你一定會離開這個市場,為什么你們今天還坐在這里,因為你們不相信,因為你們希望或者知覺著、感覺著,還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在哪里呢?你不知道。那么你說誰知道呢?我可以告訴你,誰都不知道。流動性之后挑戰著現代的經濟性,于是人們開始分析什么叫流動性,貨幣的流動性可以用貨幣發行量,可以用超額儲備衡量,資產的流動性怎么衡量?一年前我們還在討論流動性過剩,然后一個次級債風波,突然間流動性過剩沒有了,于是大家想到垃圾債券大王的一句話,他怎么講的呢?他說流動是一個幻覺,就是你看著他的時候,他在,于是你為他在,你就開始使用他,你使用的時候,他就在,但是你真正發生危機的時候,你當想抓他的時候,他就會出然間消失。現在專門研究流動性最權威的學者講了一句話,什么是流動性呢?流動性就像女人的漂亮,漂過來一亮,漂走了。為什么美女嫁到家里,你到想著外面呢?因為他失去了流動性。 當我們把流動性放到這個市場,當我們把流動性財富的根源,財富效應解讀為信息的偏導性傳遞引發的群體行為,于是我們看到和進化同時起來的是什么?是互聯網,金融化和互聯網把這個世界拉平了。流動性是金融化和互聯網,背后是什么呢?是資金的流動和信息的流動。于是一本書開始流行,《世界是平的》,就像當年哥白尼發現世界是圓的一樣,他正在顛覆這個世界的世界觀,大家看到博客,人們談論波波族,波波族是什么?是波希米亞人。所以,每個人都在尋找他的部落,每個人成為波波族。所以,高估值的股票市場從何而來呢?來源于流動性,于是每個人都要面對這個挑戰,流動性的進資產最常規的形態就是泡沫狀態,與泡沫共同成長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我們再來看,為什么公司的價值不是股票的價值?在座的人去問一問自己,股票市場和土豆市場的差別是什么?土地能吃,所以有人買,為什么土地翻不出上百倍的價格呢?因為你可以不吃,替代土豆的其他商品的價格制約著土豆的價格,就是所有商品都具備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二重性。當我把證券市場和普通商品區別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投資買的股票沒有使用價值,也沒有價值,他是預期,為什么是預期呢?因為任何一個普通商品的價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完成,退出市場。是由于這種交易形式決定了這個市場的性質。你看看買股票的人交完錢干什么呢?交完錢不僅沒有拿貨,而且天天想法,就像股民老張的那個歌一樣,“我知道我不高尚,但是我來到了這個地方,這里既不是銀行,也不是賭場,但是從此有了一份工作,永遠不下崗”。你不下崗在看什么?你在看K線圖,K線圖是什么?K線圖就是心電圖,所以天天看心電圖的人是什么人呢?一定是病人,病人就是這個市場上的投資人。所以,投資人的行為不是像普通商品那樣,任何一個商品成本加上定價,你買的股票成本在哪里呢?成本是發行成本加上交易成本。你以為你的買股票真是公司的一部分嗎?你拿著股票到公司拿東西,他不會給你的。很簡單,這是兩個市場,股權投資市場,價值等于管理團隊加商業模式。在這個市場上,我們越來越多的談到了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禿鷲基金,風險,都來了。他們的投資理念,你問任何一個股權投資專家,他都會告訴你,一投人,二投人,三投人。所以,在這個市場上,投資的基本價值在哪里?在管理團隊。巴菲特是一個股權投資家,所以他告訴你,長期投資關注長期成長行業當中優秀的管理團隊。所以,你真想學巴菲特,要進入那個市場,進入那個市場的第一個動作是什么呢?把你的電腦扔出去,看電腦絕對看不出巴菲特。因為那個市場的價值不在場內,而在場外,不在場內的K線圖,而在場外的董事會里面。 所以,股權投資,管理團隊加商業模式。但是在股票投資市場上也是一看人,二看人,三看人,這個人是什么人呢?我剛才問大家,你們連CEO和董事長的名字都不知道,你肯定看的不是他,你看的是哪些人呢?你看的是和你病情接近的人,你找到這個K線圖,你并不是認為這個圖里面有錢,你是找到了在這個病房里面大家病情接近。所以,很多人也在研究,以為你研究了,拿到了充分的信息,你就能夠賺到錢,于是賺錢就以為自己聰明,賠錢就說別人騙了你。你賺錢的時候想沒想過騙別人呢?為什么你賺錢就沒騙別人,你賠了錢別人就騙了你呢?這是一個幻覺,這個幻覺使人們沒有意識到投資行為是在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狀態下形成。我們再做一個測試,在座的人都在尋找一個機會,突然間有一個長隊在不斷的排,你們中間的聰明人一定往前跑,問清楚為什么排隊,問明白了,說這個事跟我沒有關系,于是聰明人走了,傻瓜一定往后跑,先把個占上,然后問他前面這個人在等什么,前面這個人一定說我也不知道,于是你的信心來了,你的信心哪里來呢?是因為你發現的有比你更傻的人。股市泡沫漲到今天,我相信大家都害怕,為什么你不跑那?往前看是泡沫,往后看,還有這么多傻瓜還在他存錢呢。所以你不走,為什么直通車一出港股暴漲,于是人們以為中國投資者開始研究港股了,不是,是因為他手推車過去,不是因為他懂這個市場,是因為他知道后面還有兩節火車呢,后面有人接盤,所以他不怕。所以,有人喊號召市民三家內別買房子,結果大家都買房子了,為什么?因為市長說三年以后買,我先買了,三年以后再買給他們,這就是投資者的心理。 這個市場就是以市場心理加上資金推動,我們看中國這個市場,看全球市場,我們一定會發現市場全球化動蕩背后的根源恰恰來源于人們的非理性,非理性才有繁榮,在這個概念上高估值和高波動就開始伴隨我們的生活,我們沒有辦法逃避。于是,在中國這個市場上,在全球都在走向金融化,世界杯進和互聯網拉平的時候,這個市場我們怎么看待,怎么去判斷,怎么去生活。這是我們更重要的問題,當3000點開始爭論的問題,我當時講滬指6000是什么?是大國崛起的基石,因為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他在證券市場上能賣出多少錢,才是真正的大國。所以,滬指6000代表著我們的證券化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代表著我們的股票總市值滬深港三市和起來超過全球總市值的10%。所以,在這個市場上從宏觀面上看得出了滬指6000。微觀層面為什么看不到呢?是因為我們原來微觀數據是在計劃和市場的坐標系上形成的,于是形成了中國股市中蘊含著大量的隱形資產,在帳面看得見的反而不值錢,看得見的反而值錢。所以,在這個市場上不看表內看表外,不看帳內看帳外,不看場內看場外。為什么我講閉上眼睛買,就是要克服自己心理障礙,來領悟這個市場內在的投資價值。 當我們把這個市場真正的推動歸結為市場心理加資金,我們必然面臨一個問題,誰是這個市場上真正的投資人,這個投資群體的心理,他的行為缺陷決定這個市場的走勢,也決定了這個市場的價值。這個人是哪些人呢?就是我提出的一個概念,80前,1978年改變中國的兩件事情,一個是改革開放,一個是一胎化,在一胎化政策實行之前,我們是多子女家庭,經歷了動蕩的年代,80年之后是單子女家庭,改革開放的年代,所以這兩個時代形成兩個族群,這兩個族群的思維模式和他的行為缺陷一定是不一樣的,只有到換代的時候才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我們看在中國這些投資品市場上,背后的行為群體是哪些人呢?是80前,80%的股民,80%買房子的,實際上都是80前這個群體。于是我們在看美國經濟的繁榮哪里來的?三個字,嬰兒潮,是美國戰后出生的嬰兒潮這一代,他們的價值觀決定了美國經濟的成長。這一代人開始工作,他們不愿意做藍領,他們創造了一個詞,白領,描畫了一個生活方式,從白領到金領。這代表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的選擇決定了美國經濟的走向,這一代人開始成家了,市場上又流傳一個新的名詞,叫做家庭價值?肆诸D總統當選就是靠這四個字,把用這四個字把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凝聚出來,于是家庭價值背后是什么呢?房價飛升,這一代人越過45歲開始進入理財投資階段,于是股市繁榮。所以,在中國要想看到股市怎么的秘密,要尋找中國的嬰兒潮,這就是80前,80前這個群體,你放到分析框架上看,分析他的消費模式,儲蓄模式,投資模式,你會發現這個群體的共性是消費偏好低,不管賺多少錢,碰到不要錢的,他也搶先去排隊。中國為什么有人說沒有貴族有富人呢?因為中國的富人不想像貴族那樣生活,貴族下車不給他開車門,他就不下車,進門不給他開門,他就撞玻璃。中國的富人哪能報銷,他第一個去,現在很多億萬富翁還在領社保呢。所以,在這個市場上,你開經濟適用房,他第一個去排隊,他立刻可以給你提供各種證據,因為越是富人他工資越低,他不拿工資。 市場是由人構成的,特別是投資市場,當把預期作為商品的時候,市場投資人的心理決定著市場的基本走向。當有這么一批人死了都不賣,市場有多少股票都不夠用。這就是市場在這個特定的年代形成的一個特殊的非理性繁榮,但是非理性繁榮有沒有真實的價值驅動呢?有。因為80前這個群體與中國共同成長,他們了解這個國家,他們是憑直覺決策,你要他講道理,你告訴他股市估值高了,他不懂,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根本就沒有投資這一章,你們想想歷史人物中有哪一個人在歷史上留下了名是偉大的投資家,有沒有?為什么沒有?是因為我們不接受投資人這個職業,難道中國就沒有投資人嗎?有。春秋時期商人掛對聯,聽到了袍朱和裝木兩個人。袍朱是誰?袍朱公,他是誰?范蠡。為官兩國宰相,為商全國首夫,為人有西施相伴,這個人又會做官,又會發財,又會寫,又會泡妞,生動。但是,椴木是誰?很少有人知道椴木,椴木就是自貢,子貢是孔子的學生,我相信盡人皆知,但是為什么子貢給孔子當學生,是因為他養著孔子。在皇上給孔子立牌撥款之前是子貢養著孔子,子貢為什么養著孔子,還天天賠他聊天呢?是因為孔子身邊高朋滿座,他能提前知道哪個國家和哪個國家要打仗了,他就提前囤積糧草,等打起來了,把東西一賣,回來再賠孔子聊天。所以,子貢是什么呢?就是中國的索羅斯,這個人也是兩國宰相,一國首富,按照現在的購買力評價倒算回去,他身價超過300億美金。我們記住了孔子卻忘記了子貢,記得了孔子是教育家,卻忘記了子貢是投資家,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中沒有投資這一章,也不承認投資這一行。但是沒有投資精神,也沒有投資經驗的人開始進入股市了,這批人進入股市的預期一定非常高,他的預期是哪來的呢?是當年那批游手好閑的人嘴里面來,他進入股市有兩個遺憾,一個是兩晚了,第二個賣了肯定漲。所以他們有一個基本的信念,什么信念呢?不翻番就不叫投資,F在在市場上說今年賺了百分之二三十,你都不好意思說。巴菲特如果到中國來,老太太都會笑話他,因為這一代投資人抱的一個信念,我比他聰明,他都發了,我一定能發,于是你讓他買股票,買什么?不知道,五塊錢以下都敢買,為什么買呢?豬肉都翻番了,你說這個道理對不對呢? 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個市場,就會知道這個市場本身的內在機制不是中國的上市公司的價值,而是整個中國社會財富的整體性重估,但是在這個重估當中,我們確實要看到,我們存在著兩個危險,這種危險通貨膨脹推動資產泡沫,背后包含著令人擔心的兩個螺旋,第一個螺旋我剛才簡單提過,工資價格螺旋,工資價格螺旋的結果是滯脹,因為他會抬高工資成本,使我們中國商品在全球上的競爭力成本優勢下降。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循環,什么循環呢?股價、房價螺旋,這個東西更危險,股價、房價螺旋威脅著整個社會的生存基礎。為什么房價不斷上升,為什么房價越調越漲,在傳統普通人理性思維中,房子是消費者,所以按照消費品的觀念,大家來評價房地產市場,這時候有一部分人開始把房子變成投資品,最近有一個調查,全球15個國家9點鐘到10點鐘月錄像機錄算下來,算黑房率。9-10點黑燈的房子和亮燈的房子占的比例,重新做一個排名,中國排名第一,給房率第一。所以,中國把房子變成投資品是全球最強的。排名第二的是澳洲,結果一調查,黑房子的澳洲房子一半都是中國人買的。所以,中國已經把房地產作為投資品,不僅帶到了中國,而且推向全球。這個時候中國人對房地產的行為偏好到底來源于哪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大國的人均資源來衡量,我們全球是很低的,特別是可用土地面積只有全球的40%。于是在房價后面是一個深刻的矛盾,什么矛盾呢?就是房子和肚子的矛盾,要房子還是要肚子。于是宏觀經濟為了國家的安全,我們選擇了要肚子,于是中國土地畫一張餅,三分之二是耕地,三分之一呢?只會少不會多,因為土地的道路橋梁都會從這走,這個土地的稀缺性誰看不到呢?土地的稀缺性變成了投資品,于是人們在搶土地的時候人們會看到協議價格不公平,暗箱操作不合理,于是呼吁招拍掛,但是招拍掛這三個字,把土地非市場化的定價價值變成了市場化,結果是什么呢?房價不僅不會下跌,反而會由于土地價格的上升而直線上升,當土地形成了上升的預期的時候,證券化又來了。證券化把土地儲備變成房地產上市公司估值的標準,于是當股價漲了十倍,我用兩倍的價格買土地的時候,是便宜了?還是貴了呢?便宜了,不僅便宜了,一個交易行為帶來了三個溢價。第一,我拍地漲一倍,我自己原來的土地儲備也跟著漲一倍,所以地開始溢價了。第二,我把地價抬高了,你用自己的錢加上銀行的錢跟我競爭,你已經退出市場。所以,你必死無疑,于是死人的錢已經提前變成了上市公司的預期市場空間,所以死人的錢也來了,有了地就有了利潤,有了預期增長,團隊就值錢了。所以,高價買地不僅沒有得到懲罰,反而得到了證券市場三倍的鼓勵,因為死人的錢、活人的錢、土地的錢都會轉化為證券化的定價,抬高土地市場的土地價格,強化市場內在的土地稀缺性。所以,股價、房價螺旋、工資價格螺旋,兩個螺旋威脅著中國經濟長期成長的競爭力,這是真正的威脅。 而這個威脅使我們反過來看現在投資品價格為什么漲,如果你想想城市的白領工作兩年之后,年薪百萬,現在的千萬豪宅是按照貴還是便宜呢?很多人說不可能。你們看看從1982年到現在,中國城鎮白領他的工資水平正好是每12年加一倍,過去每12年加一倍,1982年我研究生畢業教大學,工資80每月,1994年我的學生畢業教大學,工資800,現在新畢業兩年之后工資8000,別12年加一個0,為什么未來12不加一個0呢?有這個預期,現在的投資品和房子是貴還是不貴呢?這就是人們錢財的非理性預期,但是這個非理性預期卻有他過去真實的業績。所以,股價房價螺旋,工資房價螺旋,這兩個螺旋開始威脅中國經濟長期的成長。 人們擔心股票到這個時候,下一步怎么辦?過了6000點,每周一金巖石博客都講一個文章,但是我沒有講下一步是什么?為什么沒有講,我講一句不愛聽的話,暴利時期已經結束了,但是股市跌不下去。為什么暴利時期結束了呢?6000點是大國崛起的基石,要繼續往前走必須有實體經濟的崛起,這只是基石,但是并不代表你真正崛起。等真正崛起來臨的時候,股市還會加倍上升。但是地我們在這個角度上,第一我們看到經濟發展產生到一個階段,產生財富效應,啟動一個大眾投資市場。但是,明年看有三大隱憂,第一大隱憂是什么?我們現在是40萬億的存款對應8萬億的流動市值,按照流動性金融資產的概念上,股票,包括基金、股票在內,我們流動性進資產總量當中股票市場總流通市值占比不到20%。亞洲除日本之外,這個比例是35-40%。如果在2008預期2009年進入全流通的時候,如果流動性金融資產沒有漲到100億,我們會出現一個缺口,就是股票總體流動市值會超過流動金融資產總額的40%甚至50%,這就是第一大隱憂,資金的隱憂。 第二大隱憂,當我們看到上市公司的業績不斷飛升,人們在興奮之余應該看看上市公司的利潤從何二來,當你們看一支股票,你買了一個股票漲了,你去問問自己,這個公司是做什么的。很多人不知道,因為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上市公司的投資性收益和投資活動不斷的頻繁。投資性收益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從兩個方面威脅到證券市場的行為基礎。第一就是在鼓勵上市公司管理層不務正業,他這種鼓勵會傷害一個國家的企業家精神。能夠拿著股民的錢炒股票為自己發獎金的時代,他就不是上市公司,而變成基金經理了。同時,這樣一種活動過去是不自覺的,但是由于有兩年的經歷,他可能會轉化為自覺。當他變成自覺的行為的時候,他在鼓勵著這個市場中內在的內線交易,這是傷害市場內在價值基礎的最根本的東西。因為鼓勵交叉持股,就等于是在鼓勵內線交易。所以,我們在呼吁管理層,一定要約束上市公司的非主營投資行為,特別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行為。但是,這種呼吁從各個方面都出現了,但是到現在我們并沒有看到實質性的行動。這是第二大隱憂。什么之憂呢?就是誠信之憂。 第三大隱憂,我們要看到好日子不會永遠是這樣,股市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了,這是大家的共識,經濟如果進入雨季,股市一定會超前反應。經濟難道就永遠晴空萬里嗎?人們想一想經濟成長的拐點會發生在哪個時段?很多人想不知道這個答案,我把我的研究給大家分享,人口周期把人的壽命從0-70歲劃成一個簡單的東西,20歲和30歲的消費內容不同,比例和60歲70歲這個群體的比例是劃等號的。于是每個人的生命是從30-60劃一個圓弧,中間有一個中線,45歲。所以,經濟學開始把人分成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講的是30-45,后半生講的是45-60。在同樣的兩個消費群體,如果是以消費儲蓄為主導的家庭,在前半生會更傾向于消費,后半生更傾向于儲蓄。在另外一個群體,創業和投資,在這個選擇上,如果有了第一桶金,在前半生會更多選擇創業,后半生會更多選擇投資。創業與投資,儲蓄與消費,前半生后半生,當把這個模型拿到中國看,2010年會構成一個拐點,為什么呢?因為2010年80前群體進入60、70,80后群體進入30、40,這個概念我想大家應該清楚,80前是多子女家庭,80后是單子女家庭。單子女家庭他所代表的觀念必然不同于多子女家庭,于是從消費行為上,假定原來一家三個孩子,現在一家一個孩子,消費急劇下跌。假定80前45歲之前不創業,但是80后這一代,一定按照國際市場通行的規則,工作三年之后有10%的人開始創業,創業第一桶金哪里來?從老爸老媽的股票和房子來,他們開始賣了,因為他們要創業,為了他們的創業,你要支持他。所以,2010年從人口周期上會構成一個拐點,構成中國從80前向80后轉移的這么一個人口周期。在這個周期當中,我們會看到股市、樓市進入低迷狀態,樓市什么時候崩盤呢?很多人問這個問題,我非常坦率的告訴大家,2010年會進入緩慢期,但是不會崩盤?但是什么時候崩呢?是在80前,就是在座的大多數人走進墳墓的時候,你想想一個獨生子女家庭,自力更生買一個小房子,兩邊的父母一人給他們兩個大房子,一家人扛著五個房子,他能不賣嗎?宰賣爺田心不疼,現在不賣是看著你的面子不好意思,你一生心血給我兩個房子,對他是負擔。所以,你對孩子感情越深,你給他留下的東西越多,我們這代留下的資產是非流動性資產,而80后的資產一定是流動性資產為主導,你的房子想把他鎖在家鄉,他不會在家鄉待著。于是流動性對非流動性,80前對80后,兩代人交割的時候,房地產市場通常會發生劇烈的結構性變化。 所以,我既給大家講了我們經濟,我們的市場,我們繁榮的一面,同時也給大家講了在全球的動蕩中中國應該看到哪些,不要以為外國人能夠傷害我們,這個市場已經全球化了,全球化資產的流動性開始成為這個社會的財富標準,開始成為這個社會的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是從河流走向了大海,在河里,你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在這樣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生活方式和革命方式下,我們成功了,但是到了大海呢,我們不可能摸著石頭過海,因為你摸著指頭的時候你已經死了。這就是時代的變遷,也是全球化對我們在座作為人的挑戰。我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思考,如何在金融化動蕩和全球化的時代創造你們美好的生活。謝謝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謝金巖石先生精采絕倫的演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