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7兩岸三地EMBA高峰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07年5月26日下午,由華科大管理學院舉辦,以“助推鄂商崛起,把脈中部商機”為主題——2007兩岸三地EMBA高峰論壇在華科大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隆重舉行。新浪財經全程報道了此次論壇的盛況。以下為高峰論壇的全部實錄:
胡昌麗:各位尊貴的EMBA師生朋友們,在座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華中科技大學介紹一下今天到場的嘉賓。他們是臺灣中山大學的劉德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的李平教授、美國佐治亞大學的張晗教授、美國Ohio大學的黃偉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的魯耀兵教授、王宗軍教授。還有呢,就是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副院長劉芳副教授。歡迎大家的到來。另外我要介紹一下來到現場的EMBA學員:他們是來自臺灣中山大學的EMBA學員,你們在哪里?我們華中科技大學杭州班的同學在哪里?河南班的同學在哪里?還有我們武漢班的同學,你們在哪里?剛剛給大家揮手致意的四個班級,就是我們今天會議的主角。在會議進入正式的訪談前,有請我們的劉芳副院長致辭,說說為什么舉辦這個論壇?掌聲有請。
劉芳:尊敬的各位教授企業家代表們,還有我們媒體的代表,我們EMBA的學員大家好,今天我們進入火熱的夏天,我們以火熱的熱情迎來各位朋友。我們有四個EMBA群體代表。這就是來自臺灣EMBA的代表們,他們是臺商的杰出代表,還有我們杭州班的EMBA學員,他們是浙商的代表。還有我們河南中石化的學員們以及我們武漢的EMBA學員。我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企業發展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因此我們借這個契機,組織并策劃了這個高峰論壇。通過這個論壇我們希望通過各地學員的交流,來共同探討企業發展,尋找新的商機。我們也知道:這一場僅僅三個小時的論壇,對推動地域發展非常有限。我們只是希望通過我們的活動,引發大家對鄂商崛起對于企業發展的更多的探討。這也是我們這次論壇的意義所在。得益于各方大力的支持。感謝臺灣EMBA師生們給我們的幫助。也感謝新陽光地產給我們的幫助。謝謝大家!預祝我們今天的論壇活動能夠圓滿成功!謝謝!
胡昌麗:也謝謝劉芳副院長,昨天我們吃飯的時候,有一個現象特別引起我們的思考:臺灣的同學是一波一波送名片。然后呢,走到這一邊說這是我的名片,謝謝關照。來到武漢的學員面前,請他們交換名片,他們說不好意思,忘了帶了。說到名片,我昨天收到了三張名片,他的第一張名片是歌手,第二張是制片,第三張是公司執行長。那么這一位主持人是誰呢?就是我們臺灣中山大學的EMBA學員王日昇,王日昇在哪里? 有請我們的王日昇。
王日昇:掌聲還不夠。大家好。各位師長還有可敬的EMBA的學員們,還有最忠實的媒體朋友們。今天呢,首先我們要感謝的除了主講嘉賓以及我們的點評嘉賓還有我們同時要謝謝華中科技大學的同學們以及我們的工程人員,他要是一個不小心,就會給我一個消音。所以我要好好討好他們,他們也很辛苦,給他們掌聲。
胡昌麗:另外現場還有很多媒體的朋友。現在新浪網正在直播。同樣歡迎你們的到來。
王日昇:對了,名片跟剛才的話題有什么關系?我們常常看人是看名片。名片意義是什么?他代表我的工作,我的身份、也代表我的核心價值。包括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名譽度。名片還很重要,那我問你這個名片的問題。如果我問你臺商,你會想到誰?
胡昌麗:王永慶、郭臺銘、臺積電、統一康師傅,還要說嗎?
王日昇:夠多了。
胡昌麗:也是夠多了。
王日昇:如果你想豫商也就是河南商人,您會想到他的商業名片是什么?
胡昌麗:河南?
王日昇:說啊……,那如果說是想到武漢,我們武漢的商業名片是什么?
胡昌麗:武漢曾經有漢正街,曾經有……
王日昇:這和名片沒關系,因為文化和商業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嚴肅的。在這次的高峰論壇里頭,我們要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文化要進入商業的行為當中,聽說今天有一個很特別的貴賓要告訴我們什么是文化與商業的結合。
胡昌麗:請看大屏幕——這就是我們華中科技大學的楊叔子院士,也是我們華中科技大學的老校長,他曾經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在全國的高校中刮起了一陣人文素質教育的旋風,首先是從理工科的高校開始,當時的名字叫做華中理工大學。首先讓我們來聽一下楊叔子院士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請看VC
楊叔子: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管理水平。如《紅樓夢》第55、56回,王熙鳳生病,家中事務交由李紈、探春和寶釵來處理。探春提出將原來花錢的園子承包出去,既解決了園內工匠的工錢也修葺了園子,把原來的消費大戶變成了生產大戶,創造了物質財富。但寶釵比探春更高明,為什么呢? 寶釵不僅考慮到短期物質利益,還考慮到全局、可長期發展的精神層面。她讓承包園子的婆子們每人拿出部分錢給那些未能承包園子的人,做到成果共享,這樣那些未能承包的人也沒理由搞破壞,大家都能相安無事。同時,寶釵在實行措施前還發表實情演說,告訴眾人自己這樣做是被逼的,她并不想損害任何人的利益,希望大家理解;措施公布后,嚴格執行家法,讓新政策得以落實。那為何王熙鳳執掌的時候沒有出問題?王熙鳳是靠后臺而不是政策,而寶釵是靠德行和智慧來御人。現在有的企業家窮得只剩錢,沒有家庭的溫暖、沒有朋友,甚至失去了自由。金錢的利益不是最高的,更重要的還是精神。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一人富不是富,要帶著大家一起富。一個人最大的利是國家最大的利,數學上也證明,最大的利益是雙贏。
王日昇: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全程播完,大家聽得清楚嗎?如果聽的不是很清楚的話,沒有關系我們各自表述,就是說薛寶釵的商業人格上面是面面俱到、處事圓融。那么你覺得賈探春呢?
胡昌麗:他也是很圓融的。
王日昇: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做執行長?王熙鳳的個性是什么?
胡昌麗:審時度勢、唯利是圖、錙銖必較、借力使力。
王日昇:這些問題呢?我們留待待會兒討論,我們知道事實上商業人格是很有意思的。各位朋友,現在做一個選擇,你想做一個收入很穩定薪水也不低的被雇傭的經理人?還是一個盈虧自負有可能賠掉但有可能賺大錢的人?想當老板的人請舉手!
王日昇:我們看一看哪些想當老板,看來想當老板的人還是很少的啊!
王日昇: 想當別人雇傭的勞工,但是他可以給你一張漂亮的名片的經理的朋友們請舉手,其他人什么都不做嗎?有就有機會,究竟產生什么樣的商業前景?我們請到的并不是我們兩個。我們兩個不是主講。我們請出今天的嘉賓,他們是新陽光地產的董事長柯翔,武漢和康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舉、杭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斯麗娟處長、溫州泰銖集團董事長林一中,我們臺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宋小麗經理、另外是我們河南的代表,南陽淅減減振公司的總經理職建中。
王日昇:他車子應該減震很厲害,他一路從南陽開車開過來。我們謝謝第一位的柯翔。因為他出錢的嘛,也謝謝所有媒體。我們今天上半場論壇的主題是什么呢?
胡昌麗:主題就是助推鄂商崛起。
王日昇:所以我們開始進行我們今天的論壇。
胡昌麗:好,我們首先請問一下柯董事長,您是武漢人吧?您的企業也是地道的武漢企業。您覺得武漢的名片是什么?
柯翔: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本土人士,我們企業也是本土企業。我一直在反思這個問題,大家一直問我武漢的名片,我很熱愛這個地方,但是有很多地方,就像他們說的“長江不流、鶯歌不唱、沙松不長、荷花不放”一樣,很多的品牌都不見了。然后東湖也沒有西湖能夠創造那么多旅游奇跡,這里面呢?我個人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胡昌麗:您還是沒有回答什么是武漢的名片?那現在這樣子,我們來問一問我們臺商和溫商,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名片?
宋小麗:臺商的名片很多,都是響當當的。這中間名片代表這一種特質一種現象,一種精神,大家同意不同意?在臺灣的商界里頭,真正的名片是“信義”兩個字,更深層次呢是“奮斗”兩個字,充滿了堅韌的個性,在一切經營里面非常的棄而不舍,我想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具體的我倒認為他是一個綜合性的表現,所以我想這是我的淺見不知道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思考。
王日昇:就是堅忍不拔,絕對不退。對不對?打死不退。
林一中:一定有他的背景吧,那我想也有打死不退的背景吧。我在想溫州到底有什么樣的特點,我們溫州人總結了四句話:追求金錢,四海創新;觀念創新,白手起家;頭腦靈活,精打細算;最后應該就是團結合作了。溫州是三面環山,一面對海,不是山洪爆發就是臺風襲擊,好在我們溫州人夠頑強,房子被臺風吹倒了,馬上建,絕不猶豫的。而且,想想我們真的不像內陸,人均不足三分地的窘境我們是經歷過的,政府不到6個億的資助逼著我們不得不走出去賺錢。
王日昇:您聽到沒有,這兩邊是很多地方很相像,太多地方相像,我又想到有什么樣的特質?為什么呢?那種企圖、那種期望、要賺錢的那種渴望,還沒有看到那個精神。
柯翔:為什么呢?我接一下王先生的話啊,剛才我想接下去的,其實我覺得今天有一些話題可能有地域性,但是更多的我想放大到所有的商業,昨天我跟王先生溝通一下,他很形象的就說“鄂商不餓”,就很形象的反應到我們地域的,你都把他說成文化也不對,凡是歷史上很多能夠崛起的國家他資源都很有限,你比方說河南他當時什么資源都沒有,在十六至十七世紀都是河南崛起,他那種惡劣的環境造就了他必須要到外面創業,而湖北呢是兩江,他不餓,這種文化里面有一個什么精神呢?從這個我覺得是物質層面的,更多的是,因為我們坐在一起啊,假如把我作為一個鄂商代表呢,我的底氣是不足的,因為鄂商就沒有成為一個商幫。
王日昇:鄂商還沒有成幫,這需要很多的勇氣,
柯翔:也就是說這種層面啊,因為你一個地方經濟的崛起啊,首先從天時上說我們只跟大陸來比,你們有浙江那邊沿海的經濟,你和珠三角都不能比,地利也不行。我說六十年代的時候,我看過臺灣六十年代就相當于我們今天論壇這方面的文章,也就是說他那個時候他的很多海外就是五十年代,臺灣的到國外去留學,可能跟今天我們到國外留學的比例實際上是一樣多,他有這么一個環境,這個環境是很好的,否則沒有這樣的人才支撐,也不能創造大型的企業。這是一個物質層面上的,另外一個是精神層面上的。武漢這方面的文化我覺得有好的,比如說武漢人聰明,武漢人聰明自古就有名的,比如說唯楚有才,就是說湖北的地域文化和湖北人這一方面是不差的,但是武漢的碼頭文化造就了湖北人只能當將不能當帥的風氣。提倡一種工業精神,包括你這些大賣場不支持我的時候,我照樣能夠引起顧客的興趣,我覺得武漢這方面還是有一些欠缺的。
王日昇:武漢對自己的剖析還是很深刻的。你除了人之外,其實整個環境是有關系的,我想這方面我們請嘉賓,我請劉德明教授來為我們點評一下。
劉德明:各位嘉賓,聽到剛才精彩的對話,我想有一些地域的因素,在我看來是機會,有這個機會,你那個性格會把它發揮,你如果沒有那個機會,你賺錢的就沒有辦法,各個地方的機會跟給它的環境沒有那個誘因,就沒有這個機會,所以臺灣的商人最早接觸到那個市場,所以他們把這個機會發揮得淋漓盡致,那么浙商因為跟臺灣也近,所以他們也有這個機會。也許后面的沒有這個機會了,可能你前面走到最后精疲力盡,可能沒有沖力了,也許鄂商消失了,大勢就不得了了。美國第二代也不成氣候啊,我覺得鄂商有可能后而居上啊。
王日昇:沒有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厲害,都在說自己的缺點,都說跟別人學習,其實在相同的華中地區另外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河南,我們說,河南好像很窮,可是最近河南的發展也不錯,您覺得河南是不是還在猶豫?
職建中:從經濟角度講,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河南是中國最大的農業省,所以說到農字,那就是小農思想,所以在中原地帶經常有這個優良的品質就是忠于職守,不愿意離開他的家鄉,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呢我覺得應該說河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那么怎么來概括呢,應該說中華民族曾經有過他的輝煌,但是在市場經濟面前它落伍了,比如說中國的四大發明在中國沒有應用,我們發明的火藥他們做成槍炮來侵略我們,我覺得我們的古老文化沒有應用好。那么在今天,河南人的改革開放還是應用的比較好的。比如說少林寺的釋永信,他要把少林寺變成武術學校啊等等;還有開封的木版畫,還有周口的畫蝴,那么周口有一個村,這個村的男女老少都在畫蝴,畫一年也有很高的收入。第三個是孔雀東南飛,為什么都跑到江浙去了,所以江浙都發起來了,所以說中原文化有一個問題在,為什么要東南飛呢,這也是一個古老文化的問題,就是重仕途輕工商,為什么呢?想當老板又怕別人說,想當大富翁又怕別人敲竹杠。
王日昇:很多人現在不怕了,臺灣人就說不賺錢是個罪惡。
職建中:我相信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之下,河南一定會向發達地區學習,一定會適應環境、改造環境,最后帶動環境,中部一定會崛起,我有這個信心。
王日昇:說得好,待會我們要有請李平教授來點評啊。我想說中部崛起有兩個重心:一個是武漢,一個是鄭州,究竟是哪個?我們有請李平教授來點評。
李平:先謝謝大家參加這個論壇我非常高興,因為我們這個地方,不僅有來自各地的商人,中華文化是大家的基礎,但是不同地域有自己文化的特色,我剛才聽了職先生的話,可能有一點各地差距的把握,他談到中原文化,在判斷經商的色彩上有不同的判斷。他是把經商放在整個地域的層次當中,我去了一趟印度,在印度四個不同的階層當中,最高的就是教師和官吏,最下層的就是經商的。如果這個文化沉淀在社會當中有非常強烈的影響的話,這個地區的人在地域是最底層,但是他有足夠的金錢,可能在觀念上就要有改變。還有一個就是剛才這個劉教授說的話就是所謂機會,實際上在中國比較典型的幾個,比如說晉商徽商還有浙商,他們提到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地方西安,當時唐朝的帝王到了一定的時候,到了一定的時間,徽商實際上在東城落地北京之后,它典型的優勢是什么呢 ?它靠近口岸,口岸可以交流物資。這些地理上的商人,很快就發展起來了,中原地區也是很重要的地區,但是在歷史上從某種層面上講缺少這方面的機會。我會發現其實有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它的經濟開始可能是從某個地區發展起來的,比如說美國紐約。比如說美國的工業和汽車制造業就會選擇美國底特律。所以經濟的發展經常在地域上是板塊輪動的。那么從某種角度上講,中部地區從機會上也可能面臨一個新的時代,也就是今天總有一個機會輪到我們中部地區了,只要我們中部地區把握機會我相信中部地區的崛起一定會是馬上我們眼前的事。
王日昇:謝謝!我們有請張晗教授。
張晗:謝謝主持人,謝謝劉教授,剛才提高到了豫商,我迫不及待的舉手為什么呢,因為我是河南開封人,我在河南開封長大的,我在78年上大學,然后94年到美國讀書,給我感受很深的就是說豫商,胡昌麗老師跟我聯系參加這個會議的時候談到一個詞就是豫商,不好意思啊,家鄉的同胞不要見外啊,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詞,但是我們要討論鄂商豫商浙商,顯然我們不能和浙商相提并論了。因為我們要認清我們這個短處,我們是靠一些感性的認識,我經常回開封,我經常看我的一些同學,他們有做商人也有在政府機關。給我的感受是河南不缺乏人才,河南人才很多,我剛才讀了這個小冊子,這里面出了很多人才,比如說像鄧穎超女士,也是河南人,河南出了很多人才,但是河南的問題是什么呢?我的感覺是:在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河南還有很多很有名的企業,比如說有雙匯火腿腸,現在還有,現在是老大。當時還有中原地區哪里去,鄭州亞西亞。對不對?現在就做的不是很好了。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們中原是有機會的,中原是要崛起的,你怎么崛起你這個機會怎么把握,我覺得有一點就是說浙商,他們這個商人受政府的控制和干預好像比較小,但是豫商受政府的控制和干預就比較多,打一個比方,比如我父母買一個房子他們就一直得不到房產證,拿不到。為什么呢,這個房產證,房產老板說我不能給你們,因為政府不給我錢,所以他也不怕你起訴他,豫商受政府干預很多。另外一個我們的人才很多,但是人才都外流了,那么我是河南附屬中學畢業的,我們有四五個考上清華大學,但是沒有一個回到河南的。我們怎么留住我們稀有的人才,我們最起碼把我們河南的人才吸引回去,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各方面的條件好的話,有很多我們河南的人才,實際上是會回去的。也就是說要把握機會,一個是人才,另外一個就是說政府要適當的改變觀念。實際上這種觀念就是來自于我們老總的講話,還是比較保守的,這是我的一些看法,謝謝大家!
胡昌麗:我這里有一張紙條是剛才觀眾遞上來的,上面寫著:黃鶴樓——湖北品牌,現在來,我們請長航的一個退休人員,叫劉天義在哪里?我們有請他。
劉天義:在座的有比我的大有比我小的,今天是兩岸三地搞文化搞創業,我說了中部開發要搞好湖北,湖北靠什么,靠黃鶴樓,為什么?黃鶴樓有文化。—、古琴臺有文化,其他沒問題的,什么九頭鳥啊,東湖都不要說了,當然今天是兩岸三地還有臺灣的朋友我們不認識,我只知道臺灣高雄日月潭,希望以后開通,我們去參觀。我跟你講,臺灣有個日月潭我們武漢有個月亮灣,它通江達海到世界各地。
胡昌麗:他說的是湖北的品牌不是九頭鳥而是黃鶴樓。
張文舉: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我來華中科技大學讀EMBA的時候,我太太說,讀本科是看學校,讀碩士是看導師 ,讀EMBA是看同學的。今天特別有來自于浙商臺商給我們帶來的機會,我們是想如何跟浙商和臺商學習,如何助推鄂商崛起是今天的主題。我是創業的徽商,我生長在安徽到湖北創業,和浙商打交道也很多,我想說各地商人有沒有一個名片,我想實際我們剛才的柯總,大家也都認同,鄂商這個商幫還沒有形成。實際上沒有一個名片。我理解是這樣啊,從商品的經營來說,首先商標品牌就是一個標志,那么國內的商標差不多有950萬件,武漢是多少呢,六萬不到,我想這就是沒有名片沒有商標都沒有。
那么評判中國民營經濟五百強,浙商差不多有兩百家,另外呢?我們從產業的結構來看這個問題,在產業的結構上我想鄂商在工業企業里面所占的比重很小。尤其對當地的經濟貢獻比較少,按我們的投資消費出口三大要素來看,這個投資里面我們關注到一個,民營資本的投資比較少。另外一個地方,有沒有領軍人物,這個領軍人物不僅是作用于本身經濟還對整個地區都有影響。
那么一個地方有沒有商幫的興起我是這么看的,我想用四句話來概括湖北商人:面臨中部崛起,鄂商比較欣喜。歷史成就輝煌,現在比較迷茫。
臺商也好浙商也好,他們介紹很簡單,但是都是以文化為中心。他的文化會影響當地的文化發展模式,企業的發展速度,浙商有今天跟他們這樣一個海洋文化有關,跟我們臺商受很多西方文化的影響都是有關聯的。那么我想這是文化所帶來的根基。那么鄂商沒有發展成為商幫,我想有他發展的先機,具有典型特色的,有三個方面的文化,直接作用于我們的商人思維,第一種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文化有別于其他地理文化的。楚文化是我們湖北文化的根,大家都很清楚對這個歷史比較了解,楚國后來被秦更銳氣的文化給打滅,但在楚文化呢,有創業的精神有艱苦的精神,這在其他地域里面是不可比擬的。那么楚莊王,還有一個重要的是我們這種開放式的文化也是楚國發展的。那么在這里這種文化實際當時特別重要的,我想楚國是重商的,商人是最珍貴的,最有認同的。
但是楚文化有劣勢,楚文化善于開拓不善于守成。從楚國的發展是這樣,進而影響到現在湖北商幫的發展。特別是漢口大碼頭的發展,經濟上的發展商業上的繁榮,我們知道在中國三十年代有三個大——是大武漢大上海大香港,那么我想到現在由于中國計劃體制經濟的路徑不同,浙江走的民本經濟,湖北是官本經濟。可能導致的商業模式會有所區別。
第二個我認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可能很多湖北人不愿意聽,我稱之為九頭鳥文化,這已經是一種文化,因為我不是湖北人,但去到哪里都是這樣說,湖北就是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北為什么要推行九頭鳥文化,從文化這種民俗方面看,湖北是受九頭鳥文化的影響,九頭鳥的考證很多專家都論證過,今天不討論了。影響湖北商業的發展,我想九頭鳥有九個頭嘛,生命力很強大,很聰明。
在中國的上市公司當中,武漢的上市公司是僅次于上海的,那么我想我們經濟的總量的差距還是比較大,九頭鳥九個頭一個特點就是窩里斗。我認為就是碼頭文化,因為這個碼頭文化湖北的經濟中心是武漢,任何區域的發展我認為都不是均衡的發展,首先是在一個地方繼而在周邊擴散。碼頭文化的典型特點就是信息的集散,那么有這么大的信息量,人流物流資金流,我想也正是因為湖北得益于這個碼頭,特別是從明清到建國以前,我們漢口商業文化的繁榮,我想這個時候商業發展的輝煌,盡管沒有形成對外商業文化的體系,商業文化影響力是不可比擬的。湖北人很猛,膽子也很大,但是碼頭文化會培養人們一種過客的心理,大家善于做短線,不愿意做長線。這種利益的驅使我想還有,可能這就是碼頭上的文化,可能使人在誠信上面會受到缺失。
提到武漢大家會想到漢正街,那么漢正街的發展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它遠遠超過義烏小商品市場,但是為什么衰落了呢?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核心的問題是這種文化對人的思想導致商業的模式對人有不同,我們今天探討的是影響湖北的商業文化,我想我們EMBA學院的師生共同探討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浙商的發展是依賴招商引資,實際上它的招商引資的數量很低,內需是原動力的激發。
胡昌麗:那么我們來看看浙江的朋友的這種原動力。
林一中:剛才聽了很多,我剛才也講到了,就是說溫州人追求金錢、四海創業。那么剛才職先生講到了孔雀東南飛,我們溫州照樣有很多人在外面創業,他們對溫州影響是很大的,他們創業的資本很大一部分回流到溫州。可是這里面呢,我覺得可能溫州人對家鄉的情結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里面我覺得可能跟他的文化是有很大關系的。
溫州人從整個角度來說,我想他的商業形成受幾個方面的影響,第一個地理條件,溫州大家知道土地非常少,人均不足三分地。原來農耕的社會根本就沒有維持生計。在宋朝的時候,人口就已經達到12萬人,大家必須要走出去了,不可能靠農耕生存。在那個已經有商業形成。這是一個傳統,還有一個形成影響呢,我覺得是對他的永嘉學派,永嘉是叫永嘉戶,永嘉有一個人叫葉師,他強調仕工,我們反過來看,就是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是有功的。這是非常的務實的。他強調的就是要去變通,如果你一直靠耕種是沒有辦法生存的,所以一定要走出去,這里面也是得益于一些文化的。還有就是說他靠近海洋,也有海洋文化,但是他把這種文化很好的利用起來。
像溫州形成一個什么樣的文化,比如說靠近大海,那么自然災害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溫州是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環山這一邊山洪爆發是非常厲害的,靠海的臺風非常厲害的。我們公司有很多湖北人四川人他們對臺風很恐懼的,但是溫州人沒有辦法,臺風一過繼續蓋房子,在這種跟大自然的搏斗中培養堅韌的意志,你看這就是不同。在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對人民的支持六個億不到,所以必須要走出去。還有我們把不利的因素變成有利的因素。這也是觀念創新的一點,說到這里面,我也可以舉一個例子。
王日昇:在你想起之前我們有一個問題要解決。九省通衢是武漢,如果要投資,小麗你會投資鄭州還是投資武漢?
宋小麗:這個我要先看這邊是武漢的同學多還是鄭州的同學多。這個問題啊,我想不是那么絕對的判定,但是我很想呼應剛才幾位嘉賓的看法,我想一個地區的差異是存在的。就是說我們經營一個企業的時候,它的很多資本人力技術等等都非常重要,但是常常發現在這個事情里面我們更大一部分是文化的問題,組織文化的問題,那么文化為什么這么重要。
事實上不是刻意的討論,很多經營百年的企業這里面都是有文化的底蘊,文化的基礎可能來自于人文,還有自己內部的一種養成過程。剛才很多嘉賓提到了各個地方的問題,我不是很了解啊,但是就臺灣來說,和大家比較一下,臺灣跟溫州很像的一個地方就是一個海島型的地方。
在五十年代,有很多觀念的領導資訊的開通,有這樣一個前提以后呢,開始發現有一個經濟發展的方向。但是在一切的經濟契機之后在臺灣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各個省份當中也會有這樣的現象。尤其剛才河南同學談到人才的問題,人才的問題是在全世界的問題,不是局限在哪個地區或者省的問題。如果要留住人才,我們說中部崛起啊,我們是看中部哪些優勢,會吸引我的眼光,我們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要非常的清楚。因為武漢來說我覺得武漢有非常大的優勢,其中至少我們看到的是人才非常多,培育的搖籃非常大。
王日昇:您是說華中科技大學?
胡昌麗:我們來請劉芳副院長回答。
劉 芳:沒有做過詳細的統計,但是,武漢的高校優勢是很明顯的,但是培養的人才外流的現象也很明顯。
宋小麗:所以我說,更重要的是這個企業我能留住多少人才,在湖北這個地方,我相信要崛起我們有這么多搖籃在這里,能不能留住是更值得關注的點。那如果一個省份或者一個區域始終都沒有辦法真正的關注到如何留住人才,縱使有很多的商機都會被錯過。回到文化的問題,我想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想談一下《孫子兵法》。西方很多談的是競爭的優勢,策略的優勢。很多中原的文化事實上是中國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我們國內沒有發展起來,反倒被國外發揚。我想關注的是,在《孫子兵法》里面有很多商業戰術的問題,就是說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夠真正掌握市場的脈絡。其實我們可以看出有一定的發展和條件的。這是在整個商場的戰術上的部分。所以事實上,我剛剛也看到幾位談到就是,我覺得要有很多的視野要有很大的胸襟,這是必須要看到跟關注的東西。
王日昇:沒想到時間過的很快啊,還有一個嘉賓沒有發言,她來自杭州,您覺得溫州商人的商業文化氣息可以代表浙江嗎?這位是我們的斯麗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處長。
斯麗娟:大家好,非常容幸在這個講壇上談談自己的看法。大家講了很多,但是我覺得都是講的道理,沒有談到確實的東西。我們浙江諸暨,諸暨人的文化就是直率。今天的主題是助推鄂商崛起,我覺得怎么樣助推?我感覺首先是觀念的問題,我還沒有到武漢,我認為是觀念的問題。但是觀念也是有一種主動跟不主動的接受。剛才聽新陽光集團的柯總,他說了很多理由。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浙江的地理環境并不比武漢好,人口也比較多。按照土地來說,人均擁有地很少,正是有這樣惡劣的環境,才導致了溫州沒有出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形成了溫州人的性格,那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性格。還有寧波,寧波也是靠海,那么他們走出寧波走向上海走向世界的時候也是一步一步很辛酸的,也就是以前說的十里洋場。
那么我認為沒有理由可以說,我現在是這個情況,是因為很多很多的原因,當然是有原因,但是自己不應該給自己理由。應該是看到我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好。應該是觀念的問題啊,我就說我來的路上看到的幾件小事啊,第一我們學校邊上的東湖比西湖還要大,但是沒有西湖開發好。政府是不管企業的事,但是在辦一個大的平臺,今年的五一產生了西湖文化,就是所有的公園都對外開放,政府不收門票。這就是政府,有這樣的政府,有這樣創業的土壤。剛才大家也講到,政府應該怎么樣,這里的政府,可能跟那邊的不一樣。最主要的是,我運用毛澤東的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我們的政府是怎么樣幫企業做大,五一期間我們最后的統計旅游收入翻了兩番。我們的旅游業旅店飯店比去年同期增加兩倍。我們杭州市的市長提出了不算小賬算大賬。用開闊的胸懷去擁抱世界。不要老是說你們擁抱我吧。
王日昇:再繼續說啊。
斯麗娟:就是我一路上來啊,首先出租車司機他聽不懂我說話。你們聽不聽得懂,如果他聽不懂就是說他不開放。從某種角度來講,武漢還是好的,我有一個網友是武漢的。
王日昇:男的女的?
斯麗娟:男的,還沒有見過。所以呢我對武漢的印象比較好,我們住在東湖邊上的一個賓館里,早上吃早餐啊,應該說房價也不便宜。小姐說要把房卡拿出來,我把房卡給他看了,第二個小姐又說要拿房卡出來。我說你這個規定是不是有點過分有點侮辱我。我覺得你的規定就感覺我好像是要吃白食的。就盯住我,就是說她也很虔誠,她的這個制度就是盯死你。不能活一點。還有那個東湖里面環境搞的很漂亮,我們是處于助推的角度啊,可能武漢的朋友不接受我這個觀念,我只是想談一下我的觀點啊。
王日昇:我們是不是要給武漢的朋友答辯一下啊。
張文舉:我是這么理解的,剛才杭州班學員說的觀點呢,我認為是兩個方面的問題,觀念問題說的是商業本身。我覺得什么是崛起,崛起是內在的動力…有沒有這種不可已知的向上的力量,不是外部的人才什么。中部整個的崛起是人才,但是商幫的崛起是商人的觀念,我的觀念是鄂商你是不是對財富非常的渴望,那么這個里面所謂的商幫的崛起,就是你對財富是不是興奮度很高?關注度是不是很大?吸引力很強?如果這三方面你都很弱,那原動力就不強,我的理解啊就是向臺商和浙商學習的一點就是對財富的追求的動力是遠遠不停的。第二個我理解任何一個地方商幫的興起與媒體和政府對于環境的營造是很有關聯的。有這樣一種氛圍的導向形成,我覺得鄂商崛起是指日可待的。
王日昇:不一樣的過程當中會找出問題,待會呢劉德明老師還會給我們做一些解釋。很實際的從數字上面做一些解析。同時我們特別注意到我們白智勇董事長,他非常重視傳媒方面的人,他覺得武漢的選擇還是不夠的。我們再回到柯翔。
斯麗娟:對不起柯總,我們再說一句話,我們武漢的朋友可能不是很開心,我是從助推的角度來說,我是把我的感覺告訴大家,真正想崛起的話應該沒有對武漢有偏見啊,我對武漢的印象很好。
王日昇:給點掌聲啊。
柯翔:實際上要每個人想法都一樣是不太現實的,比如說我跟張先生的想法就不一樣。他說了很多,我覺得今天這個斯麗娟女士啊,剛才提到了回到主題助推這個概念,我作為本土企業就是說,鄂商要崛起的話,第一肯定是內在的,天時地利都不重要。關鍵是你這群人,你一定要對金錢有那種像狼對獵物的渴望。所以我比較喜歡《狼圖騰》那本書就是在這里。就是湖北不差人,最差的是差湖北的老板。但是僅僅有老板還不行,一定要有企業家精神,什么是企業家精神呢?實際上我跟剛才林一中觀點也不一樣,我有讀幾本書,就是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一個企業要做好做大,就是說小勝靠術,大勝靠德。很多企業比方說,有很多確實做的很大,而且我還不贊同他們的一些言行,因為他們背離了做企業的……別說制造業,實際上旅游行業都離不開最初的從細節做起。我只是談我的感受啊,最后就是說覺得作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或者你這個企業想做大做強,就是說做企業肯定要對金錢要有渴望,但是絕對不能把賺錢為唯一的目的。三五年的成功不是成功,十年二十年才是。
王日昇:我們聽到很多不同的意見啊,有不同的意見才是論壇啊,待會還會有很多的老師的精彩演講內容。所以我們稍微休息一下。也謝謝臺上所有受訪的嘉賓!謝謝!
(中場休息)
胡昌麗:好,大家進來以后坐下來。我們上半場的是助推鄂商崛起,剛才有人跟我說,我們EMBA的老師能不能給我們支招,下面我們有請劉教授,他給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中部之崛起與這四個地域競爭力的比較。
劉德明:好,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嘉賓,我們談這個題目有一個依據,到底浙商臺商豫商他們到底有什么差別,可是在看之前我希望給大家一個宏觀的概念。在這個之上其實有中國崛起的背景,如果沒有這個背景的話就沒有后來很多的其他的崛起。
在這邊有很多的數據給大家討論啊,我主要是看看我們中國二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成果,還有各省的茶藝,這里面也提出臺商、鄂商、浙商、豫商他們各省的背景和差異的原因在哪里?其實他們的差異的原因跟改革開放外資引進有一些的關系,跟文化可能是有,但是關系不是那么大。如果假如以武漢為特區把外資引進來,我們今天還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嗎,所以制度的變化讓人想賺錢的動力有發揮的地方。
剛才幾個EMBA的學員說的很好,我現在有一些數據跟大家分享,請看第一頁,這個就是整個的北京,中國整個的經濟其實是沒有什么發展的。現在有13億的人口,可是到目標位置中國的GDP已經排在了世界第四。
你們看這個表格,這個表格是從改革開放1978年到1998年的一個數字,你可以看到中國的GDP從1978年在這之前之后是居于不同的世界。人還是一樣的人,文化還是一樣的文化,為什么結果不一樣呢,那就是鄧小平改革開放造成了整個的不同,我相信溫州人還是一樣的,溫州人有沒有什么進展也沒有什么發展。福建移民過去,福建也沒有什么進展。這里面成長的數字大家可以看到,是從1992年之前整個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開放了,為什么1992年一直在成長,但是只有5%,大家知道鄧小平南巡之后改革開放又在拉升一個速度。
當然中國已經成長到全世界第四個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是不是已經可以達到我們坐下來享受。你的人均所得還是只有全世界平均所得的五分之一。 另外中國還有兩億的農村人口,還有兩千萬的已經有57倍的成長。不過在我看來經濟發展還是有一段的時間。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我們要看中國現在的階段就是看服務業占中國的整個GDP的比重。
我們知道在整個經濟發展里面,服務業在整個GDP可以反應現在發展的階段。現在已開發的國家服務業一般占GDP五七成以上。可是中國以前只占4%,現在占到四成。所以算是中等開發的國家。所以另外一個定義就是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排序。中國早期是第一產業為主。臺商的投資是第一產業,可是最近是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現在中部崛起其實機會應該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
現在沿海發展了,那么中部的機會在哪里?也應該跟沿海有所區隔。第三產業應該是中部崛起的一個重點。中國的崛起跟日本的崛起跟歐洲的崛起其實有很大的不一樣,有兩個特色值得注意,第一個重要無論中國的貿易跟投資采取高度的開放的態度,這跟日本不一樣,中國每一年貿易都成長5%,中國的出口啊,已經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5%的份量,所以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里面,我覺得是進出口貿易占整個進出口貿易是比全世界的強國都還要高。
第二個特色是中國有源源不絕的勞工,可是中國的發展已經連續了二十幾年了,那未來的十年還能不能成長,其實取決于中國還有沒有廉價的勞工。因為沿海的平均勞工工資比中部的多一倍。河南那么多的人力資源是人力的機會。中國為什么有這么好的機會,因為中國的勞動力便宜,我覺得這是第二個特色。
另外一個特色我們說:中國是全世界引進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每年已經達到七千億美金,這里面有一半是港商貢獻的。據說臺商貢獻差不多有三千億,所以這就是中國的發展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另外一個中國引進的外資占中國GDP的比重已經高達36%。中國的外資在整個GDP的比重高達三成六。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最好的發展是在中部,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異,是因為外資投資的差異而引起的,而外資主要投資是第二產業。集中在廣東跟江蘇還有浙江。廣東為什么是全國GDP占第一名第二名。人均所得也是第一名第二名,這也是外資投資最主要的因素。
也許移到湖北河南發展沒有那么好,但是我相信現在的差異就不會那么大。外國直接投資到底好不好,外資對中國的成長貢獻其實非常大。我們來看看我們中國的成長其實主要是看外貿,在這里面有55%,其實是外資貢獻的。有這么大的比例是外資推動的。
我們再看下面啊。另外外資企業也帶動中國的技術革新,中國的成長為什么能讓大家驚訝,因為中國是跳躍式的成長,其他國家都是經過緩慢的過程,因為中國可以直接引進最先進的外資企業,采取很開放的方式。外資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因為第一產業第三產業都是保護的產業,現在很多第三產業開始讓外資參與,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中部崛起的一個機會。我要提醒大家的中國的GDP雖然是占世界的第四位,可能今年要占第三位。可是每年包含外資在中國的所得,如果扣掉的話,應該是很差的。所以中國的成長應該是沒有報道的那么高。
中國的GDP是比GMP是差的。中國的資本市場現在是相當發達。我想點名一定就是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快要達到已經開發國家的程度。好像中國的股票市場已達到開發國家的階段,可是中國股票市場已經達到這個階段是好現象是壞現象。可以給大家一個思考。
中國股票最近兩年的漲幅全世界第一。中國股市這種經濟還在這個地方,股市跑在前面其實是一個泡沫的現象。對中國來講是很危險的。中國股市過熱,今天我不想談,但是我想說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個危機。中國的股市其實是非常高估,大家在座的可能有一些教授同學可能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我想說中國的股市有一個高估,會產生泡沫經濟。
中國的泡沫就是流動性過高,這里面釋放出來的流動性將近有3兆到4兆。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沒有這么高,我覺得是對中國經濟很嚴重的危機。為什么?這個危機就是中國的貨幣管制,所以造成中國流動性過剩。所以覺得中國政府現在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
另外一個我要跟各位說的臺灣河南湖北的差異啊,可能人口是湖北的三分之一但是GDP是湖北的兩倍,人均GDP是湖北的六倍到七倍。臺灣是很小啊,臺灣在全世界的GDP是第23大。臺灣的經濟結構啊,臺灣的經濟成長率每一年都是十個百分點在成長。從一個美金可以兌38塊臺幣之后升了五個百分點。日本也是一個例子,日本在貨幣大升值之后,所以這是完全避免不了的。臺灣是經濟開發的經濟結構,這跟中國是一個不同的結構。跟日本跟美國都非常的接近。這邊有全世界GDP25強。臺灣的經濟啊,其實跟中國的發展是非常接近。現在中國的發展主要是靠外貿在成長。
我們要討論的這個東部其實發展最好。東部只有……這里面是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這兩個是開放最早的。我覺得是跟制度引進外資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東部各地方都比其他地方要好。浙江在東部,浙江其實是,我們剛才有同學說浙江其實是小省,其實浙江也不小,有將近五千萬人。也不小了。它的GDP兩千億。廣東當然比浙江多,廣東有三千億,很快會趕上臺灣。所以浙江整個經濟體是相當大的。不要小看浙江。浙江的民營經濟和私營經濟,我看來浙江已經達到六成,廣東只占三成。浙江政府的補助不太多,武漢都是靠政府的基礎工業,所以他們沒有那個機會和動力。
浙江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上市公司不是很多。剛才我聽到一個學員說武漢的上市公司是僅次于上海,我懷疑這個數字是哪里來。最近的機會是中部崛起啊,中部崛起有很多的條件可以讓中部有更多的機會。
河南我想大家講過我也不講了。當然鄭州跟武漢都要爭這個所謂的領頭羊。我們直接看到小結好了,因為我不想占大家的時間。我想說浙江在發展里面領先各省是成功引進外資的開發,尤其是臺商的投入。當然浙江的生活環境也適合臺商的居住。所以你要營造一個很好的環境來使人留下。另外有企業家精神。河南和湖北發展在伯仲之間,在我看來關鍵的因素是誰能引進外資。另外誰能夠利用更多的本地企業家,還有更多的資本市場,我覺得是更重要的。
我再用兩三分鐘講一下結論,這里面有資料是談臺商在大陸的投資,為什么有這個差異,其實是跟大陸的各省給臺灣的優惠措施有關系,為什么優惠會造成臺商的差異,那現在如果中部地區中部的辦公室開始給臺商更多的優惠,那么臺商就會來這邊繳稅雇傭勞工然后引進技術。
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差異。還有就是產業,在我看來沿海各省已經沒有優勢了。在沿海他們招不到工人,所以他們只有到河南到其他的地區去引進。當然現在臺商很多重點就是做所謂內需產業。所以這個中部的機會也是在這個地方。我直接講結論啊,結論在我看來中國的快速崛起啊,取決于外資大量的投入與發展,其中臺商占有關鍵的角色,臺商占據的資金和比例是非常高的。
中國的經濟發展將由外銷導向變成內需導向,我覺得這個是中部的機會,只要你有這個,把體制改革然后增加效率,我相信臺商外商都會積極參與中部的市場的開發。我這邊出了幾個問題給大家思考啊。主要的決定意義是政府跟招商還有引進民資的一個方式。謝謝。
胡昌麗:下面我們有請華中科技大學的王宗軍教授給我們講一講,大陸改革開放脈絡及中部崛起進程。
王宗軍:各位教授學者同學們下午好,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但是我看這個時間也比較緊,剛才幾位同學我聽了一下,還是有非常好的見地的。實際上大家坐在這里就是好的,導致有可能大家一起開始合作。所以我想我們大家在底下這一次是難得的四個班,兩岸三地,我覺得更多的是學習交流,少爭一些你這個地方比我強,我這個地方比你強,不要這樣。見面以后你如果說鄂商或者豫商,你這個地方發展快,我們向你學習。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要去爭,另外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中部的崛起絕對不靠一個省,我覺得這是思路上的錯誤,湖北要打造中部崛起的支點,支點絕對不是一個,它需要湖北河南中部六省,大家并進,不要做領頭羊。還有一個思路,我們以前不缺少聰明才智我們缺少勤奮。當你勤奮的時候你發現還有人比你肯干吃苦。實際上現在我覺得我們不是需要我們要干什么,我們要思考我們有什么,我從這幾個方面給大家做一些分析。
剛才我們這個前面都談到很多,實際上外部很明顯。1979年我們經濟改革,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解放了農村的勞動力。那么然后企業進行了放權讓利等一系列的經濟改革。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國門打開對外開放。主要的特點就是率先由南往北,這是我們所開放的格局,這一格局大概開放了四百年左右。一個就是資金流第二個就是政策,或者中國經濟發展更需要政策流,所以說我們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討論,這是學者的討論。
再一個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時候,所以西部發展起來了。但是仍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差距,然后我們這個東部老工業基地,在東西南北發展的時候,發現北邊相對落后一些。所以兩千年重新申明振興東部老工業基地。所以這樣我們說,隨著這樣一些脈絡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區域政策。
那么我們說區域發展的特征,當然時間的關系,我只能談兩點,一個存在東西南北中在經濟發展中的大的不平衡。經濟發展速度是不平衡的。這個我們也有分析,那么這樣我們有一個數據,從GDP怎么樣來看,然后再從在這個地區的GDP平均發展速度來看,中部西部有一定的差距,然后中部六省經濟發展也存在不平衡。但是我們欣喜的看到,現在河南我發現,發展的速度超過湖北。這里面我們有一些基本的數據簡單的給大家提一下,各項指標你會發現河南發展的最快,現在有很多的指標湖北都是位居第二位。大家可以看到2007年規模以上中部六省年末以上的對比圖。還有下面,中部六省的社會消費品狀況,還有一季度中部六省的出口對比,大家可以看到這么多的數據,然后在這個消費方面,湖南發展的又快一些。在這個財政收入方面,在這個地方財政收入的對比方面,我在這不跟大家一一談了。就是我們在研究中部的時候,中部六省分了三個檔次,湖北湖南第一檔次,河南第二檔次。剩下的第三檔次。我在這里不贊成這個比較,我們說近期河南發展很快。那么中部崛起的背景資料,大家實際上很清楚,簡單的點一下。
我說了中部本身實際上還是有他的優勢,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來看,有一點不進則退的意思,有人說中部再不崛起就可能塌陷。所以才有中部崛起的構想。大家可以看到我說的第一個真正的有了政策流了以后,我們說中部六省才真正的強起來。在政策這個方面給予了強大的導向。
我們再說中部六省發展的戰略,現在中部六省都在打造自己的策略。打造武漢城市經濟圈,發展縣域經濟。其他各省也有戰略構想。所以在發展來說我們說要有一點思路。那么在今天我們圍繞助推湖北鄂商的發展,作為湖北來講應該很高興,我點名一點就是我們要認真的篩選一下我們今天可以支撐明天發展的基礎是什么,我們有什么,過去的輝煌并不代表什么。而且還有可能造成今天衰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更多的是朝這那個發展的快的方向去學。所以對湖北的發展簡單的提一些思路。因為時間不多。
我以前專門做過這樣一個報道,今天談一點,我們要立足我們自身的特點來發展。我們必須要認清自己有什么東西。我們有什么,我覺得在這幾個方面,我覺得還是好的。就是湖北或者是武漢,特殊的這樣一些特點。一個就是區位的產業科教人文。政府考慮下來以后,應該針對這幾方面去尋求發展。具體的來看,就是武漢的區位優勢很明顯。到現在我看用的沒有很好。從地圖上來看,畫圈來看,按五百公里畫圈,按一千一百公里畫圈,從武漢這個地方來看,確實位置比較好,但是你如何利用這個交通樞紐來發展。有的人說可以打造一個中心輻射圈,我說了輻射的形式是多種的,別人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輻射你。
你分析一下武漢市的這些產品的輸入輸出,資金的引進。人才的流入流出你就會發現武漢這么多年特別希望打造的輻射圈正在變成一個吸收圈。你必須具備相應的吸收核輻射能力。還有一點就是我們通過做了一個分析,武漢借助這個很好的優勢,我們可以作一些事情。第二個我們立足于產業基礎和科技優勢。我們的產業技術實際上就是重工業,你看一個就是說我們湖北或者武漢或者GDP發展主要這幾大產業,我們說05年武漢十大行業的,鋼鐵汽車光電子輕工業等等。是分量比較重的。然后我們說武漢的企業內行有什么呢?國有的成分比較重的,就是說我們武漢目前面臨的問題。國有的成分比較重。
我想的話,人們一提政府就會抱怨這個那個問題,我想政府的改良是跟企業的發展互動的,浙江也不是想來就有現在這么好的政府支持他,他也是靠企業家的努力來獲得的。所以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抱怨是沒用的。湖北現有普通高校85所,我們的人才留不下來。另外我們反問大家,在咱們為企業為人才發展了多少的發展空間,你吸納進去以后的人才,你培養了沒有,你重用了沒有。
這個我們不去這么思考,我們說中部六省一個對比情況,湖北的資源是非常強的。湖北的產業跟科技又是怎么發展呢?那么我們說基于資源優勢或者人文環境,資源的話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就是我們的水資源。當然前面提到了人力資源的問題,水資源是非常充足的。我們不擔心水的問題,我們還有其他一些很好的問題,那么資源這一塊,我們說這是湖北的一個地質狀況,然后呢,武漢市第三產業的產值,運輸跟批發零售目前占的比重比較重,這也構成了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其他的相對弱小一些。那么從人文歷史環境來看,這是有非常輝煌的。
另外我們說武漢的人文跟資源優勢應該怎么發展呢,應該給予區位扶持。在招商引資方面我們應該加大力度,實際上你研究一下發展比較快的區域都是吸收了大量的資金。武漢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就是吸引外資非常低,實際使用外資還是不行。
注意的問題實際上我跟同學們交流非常關鍵,我覺得我們要認真的沉下來思考,你是作為企業家,企業管理人,企業的一分子,甚至我們一個人來思考,兩個字打造誠信。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誠信了,我們的產品才可能可信。我們的企業可信我們的產業才可能發成,才有可能形成集群。那么中部崛起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我在這真誠的希望大家團結協作認真的思索一下。你像晉商有很好的誠信基礎,浙商我個人的評價是非常的能夠吃苦耐勞,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但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就是誠信。你有了誠信發展就指日可待,中部崛起就不成問題。謝謝!
胡昌麗:謝謝王宗軍教授。
王日昇:我們再次謝謝兩位教授給我們做的精彩的演講,謝謝您告訴我們不要太注重股票了,應該去注重房地產。因為2007年的第一個資料實際上跟2006年差不多,就是河南超過了一點,如果我們不愛武漢不愛華中地區,那么多EMBA不會到這里來,所以我們是愛你們的。所以這是彼此互相的機會,希望我們做得到。
接下來我們繼續邀請來自于浙江致中和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智勇、杭州杭桂機電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永興、臺灣太睿國際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耿翊順、國景綠化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吳文豪。吳總經理在大陸有16年的經驗了,下面一位是上半場的職建中:最后一位呢,大家聽過水岸星城,現在我們有請我們的福星惠譽房地產公司的副總經理譚勝兵。現在我們第二個部分,就是要為中部把脈了,中部的機會在哪里?
胡昌麗:來我們首先有請我們本土的企業家來談談?
譚勝兵:應該說剛才幾位老師都把我們中部地區的優勢都說了,都總結的很好。根據我們自己從企業的角度來理解中部優勢有哪些?我個人認為,中部優勢,至少說當前來講,有這么四點。第一個國家的政策,從中央提出中部崛起這個口號以來,實際上也就是兩個政策。怎么樣來中部崛起,據我了解中央給中部地區的政策就是享受振興東部老工業的政策,其中有一點就是購買設備的這個增值稅發票可以拿來沖抵。這應該是一個不小的數據,這是第一點,從政策上是一個機遇。第二個機遇就是人才,人才的優勢,剛才我們有好幾位企業家,都談到過了,湖北這個科研教育的實力。而且談到了人才的孔雀東南飛,實際上這是好事,這就向我們派了一批學員到國外流血一樣。據我所知我身邊就有好多的朋友他們到深圳廣東打工了幾十年然后回來,他們把那里的觀念帶回來。這也是一個機遇啊。第三個觀念就是中部地區的優勢跟沿海地區,剛才老師也講到了人員,人力資源成本土地等等這些的優勢,跟我們剛才談到的那么多外來的人才給予他們,本地企業應該是一個大好的機會。應該給本地的中小企業塑造了學習的過程,這也是一個機遇。所以中部的中小企業應該是迎來來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機遇。
湖北的中小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是區域經濟的主流。民營中小企業去年完成的生產總值占GDP的40—50%,可以說是數量多、規模小,但是抗風險能力不強。我想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的開放,地域經濟的概念模糊,加上發達地區的能源、土地緊缺,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制約了企業特別是規模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他商幫紛紛進入中部地區,其他商幫的進入,幫助中部地區的中小企業縮短了學習過程。挖掘地域文化內涵,展示企業品牌文化內涵,提高美譽度,突破固有的思維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否形成主流價值觀的關鍵。
目前我覺得武漢面臨的挑戰是: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中小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做好產業鏈文章,是能否形成主流精神的關鍵。做大規模,做強市場,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能否保持發展動力的關鍵。外來商幫的進入,加劇了地域資源和市場的競爭,中小企業如何加快發展速度,在學習他們先進的理念的同時提升自己,我認為是迫在眉睫的關鍵。謝謝!
王日昇:謝謝,既然是把脈,我們也要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白智勇:既然是把脈中部商機,中部的商機在哪里?我個人認為一個字是大。東湖相當于六個西湖,有大的碼頭,有大的政府。還有大的學校,華中科技大學。都是大。那么未來的話呢,肯定會有一批大的企業可以誕生。那么如果說有一些文化差異,或者企業家思維上的差異,思考問題的一些差異。那么我想通過這一次論壇,如果把任何問題都想的無限大的時候,這個機會就來了,把所有的差距就是大企業跟小企業的差距,大部分企業家都認為做的足夠大就可以了。但是其實真正我們中部的機會在現在面臨的是跟世界接軌。在這種接軌當中,你只有足夠大,可能才會有機會。
比如說我們這邊的華中科技大學,你只有做成足夠大的時候,華中科技大學才會有機會。我不知道華中科技大學有沒有上市公司?所以要做大的時候必須培養上市公司,這樣你的人才才有出路。第二個名額分配給我們的連鎖企業,武漢有健民藥廠,就相當于中國的整個健康產業的最有價值的品牌。大家搞房產的都可以拿過來,那么中國的所有藥店的連鎖,可以從中部輻射到全國還可以發射到臺灣香港以及世界各地。那么我相信這兩個字,中百超市如果真正成為中國的連鎖式的必須接軌。還有旅游產業把東湖的40%的股份分布給外部的市場,現在搞招商引資,是把現在最優質的企業的錢的40%分配給周邊的一些公司,讓那些高盛、摩根,讓那些錢分到這邊來,是在世界崛起。祝湖北人有這么一個好的機會,祝世界有這么一個好的機會。
王日昇:謝謝!太睿集團的董事長耿翊順,有一個人意見要發表啊。
耿翊順:下面的主題是把脈中部商機,臺灣一直在隔岸觀火看很久了,就看到鄂商啊,其實我覺得是沒有好爭的,要比大,臺灣是完全沒有。不過我很認同前面學長所提的,其實中部有他的優勢,有一句話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從80年以后,臺灣有百萬人到大陸內地去投資,就因為人往有發展的地方走。所以我們這個中部的要崛起,最重要的是要能吸引這些有能力有技術有資金的人。
那么剛剛我們王宗軍老師也提到中國的區位優勢,從五百公里的圈圈到一千公里的圈圈。他可能是個高地也可能是個洼地。高地可能會塌下,關鍵是要吸引人進來。就是中部崛起這一提法就是沒有人去懷疑了,要去中部崛起就是要承認中部是落后。現在你發現問題了,那么我們就定義問題,定義問題之后就要去尋找方法,如何找到方法我想問題是向外看,不是向內看。
向內看是在談文化。談文化,臺灣有什么文化,不管是從內地一直到臺灣的。臺灣的商幫文化到底是什么?其實也就是二次大戰以后,慢慢的窮怕了,餓怕了,如果以這個經濟體而言的話,臺灣是經濟體里面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家可能不知道,高雄是人口密度最大的臺灣城市,那個環境條件是很惡劣的,所以你必須往前沖。就是在臺灣的發展長期以來是重臺北輕高雄。它好像在大陸集合了北京和上海共同的資源,臺北是得天獨厚的,所以它快速的發展。那南部呢就像我們的武漢市,它所有的重工業全部放在高雄,跟我們武漢市幾乎一模一樣,造成的效應是什么呢?就是很多的這些居住的人民啊,都是吃政府的飯,所以呢,他吃政府的飯之后呢,他對他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是文化精神,我們這里不要談到三國還是戰國時代。我們就談上一代,上一代如果是工人的話他會下崗,下崗了還會再上崗。這樣的文化,有四成是國有企業的比重。可能整個武漢市有一半的人口,假設啊,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話,我想他給下一代的教育就是安穩就好了。不會像白總裁這么樣的一個想要賺錢的欲望。其實這就是我們想要講的文化,這就是上一代的影響。
那有沒有救呢,就如同我們的臺灣中山大學,它的EMBA水平,我們中山大學依然僅次于臺灣大學。你要崛起你就不要服輸。我現在輸了,我以后不會輸。其實往外看,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好像是中國經濟的鏡子,區位的優勢也好,劣勢也好發展的歷程也好,股票發展經濟發展企業的發展,那他的發展讓你感覺很愉快,所以往前面先走,我們可以提供一些經驗和看法,但是如果我想武漢地區中部地區能有吸引很多的外資外來人才,就去帶動本地的一些觀念和看法,我想這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謝謝!
胡昌麗:剛才大家都談的比較多的就是中部地區人才科技優勢,那么這樣話我們就提出一個問題,這么多的科技人才優勢,如何轉換成社會價值呢?這是今天很重要的命題,下面有請我們的陳永興董事長。
陳永興:對中部來說,本身是一個中心,中心關注的人多。現在國務院開始,給了很多政策。再加上咱們武漢很大氣,包括武鋼東風汽車等等一些都是優勢。那我想缺少的,或者是將來可以進一步發揮的一個優勢的話呢,作為一個企業來講,人才的儲備技術的創新能力,靠獨立完成應該是很難的。就像一個企業把所有的產品的產業鏈都完成是不可能的。我們好多的是被社會資源的整合。所以我們企業與高校結合是勢在必行。像我們浙江來說,杭州的人均GDP2006年已經達到6500美元,未來的五年超過一萬美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所以對我們機械創造也提出了嚴峻挑戰,這就是創造了一種軟實力,而這些能力靠企業去完成,那是不可想象的,那可以利用我們高校的優勢,所以在我們武漢有這么多高校,有這么多的院校,我想我們武漢是可以的。
第二個呢,就是所謂的浙商也好豫商也好,浙商也有特點,就像他的草根經濟一樣,到處都有,也就是群體很大。到哪里都可以生長,作為武漢來講可能缺少這個群體,大量的人才都集中在政府以及國有企業,所以他的民營經濟的發展的支撐不夠。但是又有優勢,國有企業里面好多都是人才。所以我們有這個優勢我相信我們中部地區的崛起肯定是不會長遠,這我很贊同我們李平教授的理解,我們所謂的成功不是最早先出發的,而是最早到達的。
第三個我的一個想法的話呢,作為企業或者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習慣了叫企業家,企業家有一點就是敏銳的發現市場把握市場的能力。就是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機遇的能力,這個敏銳力。肯定具備一定的冒險性,如果不冒險,萬事俱備就不需要我們去做了,第二個的話呢,我們就因為隨著企業的發展,你好多的資源,你的架構,都需要人才。那這個人才有的人說越優秀越好,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合理合適。優勝劣汰沒錯,但是優勝劣汰都是對個體的,但是我更推崇的達爾文的第二個觀點是適者生存。
另一點我想談談企業與高校對接這個課題。首先我要講我們為什么要與高校合作。因為企業的知識結構、人才儲備、持續創新能力能完全滿足市場發展所需的不多。正像一個企業很難或不可能把一個產品的所有產業鏈全部做完一樣,它若能整合好社會資源為其所用,這樣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就會永恒。僅就知識、人才、創新、研發能力來論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就是這個產、學、研結合,這肯定是最佳途徑。
另外從地域角度來講:杭州是一個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現正在打造:“城鄉一體化的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質之城。”所以杭州的機械制造業也由此提出了由“杭州制造”向“杭州創造”的轉型。所謂“制造”向“創造”轉型,只要特征體現就是研發、創新的能力,它是個“軟”實力,這樣更加促使企業積極主動與高校合作。這里我談個我們與浙大合作例子:我們有個生物機電公司,研發的是水果分級設備,能夠把水果按重量、形狀、色澤、缺陷等進行良好分級,從而提高水果的品質,按優質優價原則來提高價值。我們合作研發了3年,投入研發、試制經費800多萬元,從06年下半年開始實現銷售,今年又承接了多起大型水果出口基地的分級設備制造任務,前景非常樂觀。下一步還將對水果的糖度、酸度進行無損傷檢測,使中國作為全球水果生產大國,變成出口強國。
其次,我感覺產、學、研合作也存在難點。目前國外校、企合作成功的實例不多,高校、科研機構有許多技術先進、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產品不少,也承接了國內外許多課題。但“保管”在實驗室里多,真正成為產品,再由產品通過市場行為變為商品的少而又少!這反應一個問題,一方面企業需要先進技術、先進科技,另一方面許多先進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閣。為什么?這就是“對接”的途徑、方法沒有突破。為什么難以找到合作方法、途徑呢?理念不一致,合作雙方關鍵的根本點要找到共同目標,利益的趨同性。高校進行大量的研發投入,希望能有一個迅速的價值體現,說直白點即買個好價錢。而企業更關注經營行為:—個產品能否適應市場,產品能否持續升級,最終能否創造價值。所以看似目標一致:希望盡快體現技術的價值,創造財富,但由于利益的基點不一致(短期行為與市場經營長期性相矛盾),導致了合作難以成功。
那么,我們這個項目合作成功的基點在哪里呢?第一個是我們與浙大建立了一個長期合作的平臺,03年開始我們就為浙大所有相關研發項目提供無償試制生產的條件,解決了他們研發項目得不到社會支持,而僅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難題。我們也通過吸收、消化他們的技術得到了學習先進技術、開拓思路、培養、鍛煉人的目的。達成一個共識,凡項目成功后,我們有優先購買、合作的權利,即使不符合我們的戰略投資行為,我們也可在他們出讓成果中得到一定的補償。
第二個就是說在合作的項目中,我們充分認識和發揮了各自的特長,浙大能承接完成一些高新技術項目的研發,并更要充分發揮持續研發的特長。我們能通過吸收、消化、生產等企業行為制造出合格、市場所需產品。并通過良好的經營行為,使產品轉化為商品,創造價值和利潤,取得合作雙方雙贏和多贏。
第三個就是要建立這種長期合作關系,關鍵是雙方對伙伴的選擇,從“文化”的角度上可以認為“德”與“才”的問題。德:指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準點。才:指雙方的能力體現,特長的發揮。最后,我想談談我為什么會選擇這個項目。我一直在說,作為一個企業家,首先一點是基于:敏銳地把握市場機遇,“敏銳”主要體現在“快”字上,要有膽魄,但也具有一定的冒險性,萬事皆備的事恐怕不用我們去做也輪不到咱們去做。水果分級設備項目基于兩點:一是中國是水果生產大國,但出口量很少,為什么?我們不注重品質的區分,不注重通過產品細分來滿足市場細分要求,從而創造不同的價值。二是早期轉基因水果在國外很流行,但隨著對此類問題的不同觀點亮相,加上國內水果品種的改良,國際上逐步認同中國水果產品,加上中國水果品種資源豐富,價廉物美。其次,企業家要準確使用人才。這點不難理解,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現代企業職業化的要求,培養、使用優秀合格的人才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這里的“準確”可能更加體現“合理”、“合適”。達爾文說過: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此話含義很深。再次,我們要積極創導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這是體現企業家的一個層次、風尚,也是社會和諧之需求。最后,我想說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我認為文化決定經濟,經濟改變文化。
王日昇:蟑螂到哪里都看得見,活得很久。其實這是一個美譽,因為他的生存力很強,就像有人想把東湖弄的更漂亮一點,這個人是吳文豪。
吳文豪:謝謝大家我來這邊四天,在大陸投資有16年的經驗,我從1996年過來的時候,我是看著它的成長過程,我有很深的感受。其中領導用心的努力啊,我們真是很有感觸,心有戚戚焉。但是比較感覺就是領導政策上比較欠缺,如果這方面能夠加強,臺商浙商應該會來這方面投資。剛才主持人說我們東湖應怎么開發,我個人的見解,這個東湖方面的環境地理條件。我們的臺灣有一個日月潭,日月潭地理環境比這邊東湖可能差很多,而且面積也比較小,不過它在努力經營的方面有相當的績效,所以觀光的旅客比較多,所以我希望領導多一點加強這方面。這是我個人的介紹。
王日昇:吳文豪說了在服務,在服務業,就是說湖北好像比河南還稍微沒有那么樣的快速崛起。剛才說了少林寺,鄭州沒有那么多產業,洛陽把登封也吃下來的話,職建中有什么看法?
職建中:河南這些年改革也很大,我坐在這里,我覺得我們現身的說教拋磚引玉給大家一個啟發,我的公司前身是國有企業,是汽車減振器,那么這幾年應該是機遇很多,第一個機遇是中國汽車高速的增長。這個歷史機遇必須抓住,第二個機遇就是西方……第三個就是國家怎么來抓,一個老的國有企業,這里面就需要動腦筋呢,怎么快速做大做強。所以我們就采取了引進外資,引進外資這有里面有一個算帳,有得有失。怎么有得有失呢,原來你是董事長,那么我還保持民族品牌,怎么辦呢,所以我就找了香港光大財務投資公司,我們就采取這樣的策略,05年就和他合資,去年是3.2個億,明年可以做到5個億,由于這樣體制的轉換,加劇了機制的轉換,機制的轉換就留住了人才,也就是內部的動力就有了。你在河南工作,你的生活成本和你的付出和你的勞動報酬價值應該怎么算,我算了一個1比0.6什么概念呢,就是你跑到浙江打工,浙江是給你六千,我給你三千六就可以了。以工程師這個界限往上走往下走,目前我的員工在當地的收入水平應該比他們高出15%到20%。這樣不僅僅把我流失的人才吸引回來了,還有別的的人才過來。還有一個院士做我的技術顧問,所以我想給大家一個啟發就是機遇在哪里?
應該還是說要認識環境適應環境,改造環境最后來帶動環境。那如果我再吸引2億我就可以,如果都按六個億的稅負來算的話,這一下子稅收增加了五倍,所以政府一聽就很好,馬上給了我很多優惠政策。給了我208畝土地。就是說怎么來利用政策,你去爭取政策,自己去努力,我想我們的目標就是到2008年底到09年初,如果那個時候到香港上市可以賣到最高點。中國的增長可能會下降一點。如果在那個時候上市以后,我們的企業可以更快的發展。上市以后可以做到兩千萬值,兩千萬值才做到世界的第六。我才占全球的2%,所以說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這就需要自己去努力創造,去尋找商機。作為投資者,武漢還有這么多的國有企業,怎么樣和國有企業合資合作,這應該是能使武漢的GDP快速的成長。這是我的拋磚引玉啊。
胡昌麗:有請我們的王宗軍老師點評一下。
王宗軍:我覺得大家談的比較好,現在應該利用做個牽線,課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兩岸三地的投資公司可以做一下,利用我們的資源尋求新的發展。這樣我們就可以搭建比較好的平臺了,這樣的平臺我邁出一步兩步。就是非常好,那么合作就需要多談,多談就是尋找撞擊互補的地方。那么在我說的這些都難,那么資本肯定要尋找能夠賺錢更多的地方,現在我覺得中部應該會慢慢的成為投資者戰略投資人尋找投資的下一個基點。謝謝。
胡昌麗:王宗軍老師說的很好啊,就是整合資源的目的。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舉辦這次論壇,用十六個字概括:整合資源、促進交流、務實創新、搶抓商機。
王日昇:我們應該標準的按照時間下課了。如果喜歡我們可以再辦啊,大家拍拍手啊,今天非常的感激,因為每一位都非常輕松都是非常好的經營者。但是今天為了時間的關系,都互相的幫助讓旁邊的有錢自己才能有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今天的論壇是不是成功的,如果成功的話請拍手謝謝。謝謝劉芳副院長。謝謝!到此告一段落,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