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數(shù)字報業(yè)新技術研討會 > 正文
為引導報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理性甄別數(shù)字報業(yè)新技術,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傳媒發(fā)展研究所和中國數(shù)字報業(yè)實驗室于2007年5月31日-6月2日聯(lián)合主辦“數(shù)字報業(yè)新技術現(xiàn)狀與應用前景研討會”。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廣州日報報業(yè)集團大洋網副總裁楊曉南先生。
楊曉南: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我說明一下,本來今天站在這里的是廣州日報的總工程師,由于他不能推托的原因,就委托我到講臺上做個發(fā)言。
廣州日報新媒體的發(fā)展策略,我主要介紹一下廣州日報從去年以來的一些做法、實踐,也請教在座的各位,也做一個匯報。關于新媒體、老媒體,實際上老媒體的路目前還很長,廣州日報集團的董事長、社長,在今年媒體管理論壇上的講話,其中就講到新老媒體要再一個平臺上互相融合,我想融合的問題就很有意思,既不是說用新媒體取代老媒體,也不是說老媒體現(xiàn)在還有發(fā)展的空間,新媒體就不應該再做。所以,它只是用一種新的方式,用一個新的平臺,把老媒體的資源,通過新的平臺得到一種擴延。老媒體的路前面還有很長,實際上也是廣州日報的思考,以及對市場分析的一個結果。要賺盡媒體的每一分錢,作為廣州日報本身,在廣州地區(qū)也算是發(fā)展比較快的一個媒體,而且在市場份額上占得也比較大,就我們自己內部來分析,市場上還有很多空間值得老媒體去繼續(xù)挖掘。
其中包括,比如說茶葉廣告,我個人估計廣州的插頁廣告,各個企業(yè)的廣告插到報紙里派送給客戶,估計市場有兩三億。因為廣州本真插頁廣告是廣州日報發(fā)行做的,它一年有超過一個億的插頁廣告。所以,這一塊也還存在很大的空間。
盡管如此,作為一個傳統(tǒng)媒體,它如何在現(xiàn)有的社會發(fā)展趨勢下,在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情況下,怎么把握時機做好新媒體,這有一點像田徑比賽的接力棒一樣,如何確認這個交接區(qū)域,確實很考驗領導的智慧。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也有很多領導、同行的老總們,包括一些技術公司,都做過發(fā)言了。其實廣州日報也沒有特別新的地方,它也是走一個數(shù)字報紙,手機報紙,還有移動閱讀器,還有二維碼嘗試,在走這條路的時候,當然各個單位有不同的走法。
我說一下滾動新聞部的問題,廣州日報3月份,戴社長就帶了一撥同事專門到美國和加拿大,考察近十家媒體,主要考察的是老媒體傳統(tǒng)報紙跟新媒體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發(fā)展情況怎么樣。回來之后,收獲很多,回來之后一個其中成果就是決定在廣州日報設立一個滾動新聞部,滾動新聞部設在廣州日報編輯部,但是管理滾動新聞部,我們總參楊群博士分管這個滾動新聞部。在我開會之前,廣州日報結束的16位競聘者競聘這個職位,有兩位同事掛職的,他們現(xiàn)在在報社里做副主任,其中一個負責手機報紙,還有一個負責城市資訊。從這塊來說,團隊的組成就很有意思,主任就是傳統(tǒng)媒體的一個記者,兩個副主任一個是搞技術的,是技術處的,到我們這邊負責手機報紙,所以他們這一年對網絡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所以滾動新聞部成立,16個人里面,其他都是報社集團的編輯、記者參加競聘。
關于滾動新聞部,因為是一個新鮮事物,所以我稍微多說一下。滾動新聞部主要的功能,一個是為各個媒體,實際上也包括傳統(tǒng)媒體,也包括網站、手機報紙,還包括移動報紙,實時提供內容。另外提供給讀者的都是今天的新聞,相對于傳統(tǒng)報紙來說,因為今天我們看到的報紙都是昨天發(fā)生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滾動新聞部能夠把今天的事就告訴讀者。
另外一個,當時有一個互動的特點,通過網絡平臺,通過手機平臺,可以在社會長獲取更多有新聞價值的素材。昨天像林江司長匯報的時候,林司長特別強調,說滾動新聞部一定要多發(fā)布新聞,這樣讀者就非常歡迎,所以我也非常感謝林江司長的指導。
在成立滾動新聞部之前,有一些鋪墊,戴社長從美國、加拿大考察回來,我們當時抓住了兩個事件進行嘗試。一個是3月份在國內引起比較大的反響,就是全國人大剛剛通過的《物權法》,我們報道了這個事件。另外一個就是一個女孩子追劉德華的事件,所以當時我們也派了不少記者跟蹤報道這個事情。所以戴社長他們回來之后,又抓住這兩個事情做了一個嘗試,我們在報社編輯部里面開辟空間,就把參加這兩個事件采訪的記者在一起,然后通過網站直播,當時還挺有反響的。整個直播在編輯部里面,就像我們看到的美國大片,里面有很多新聞部門,實際上鏡頭都描的是編輯部的工作場景,這樣給讀者一個感覺好像都是很真實的情況。這是參加楊麗娟采訪的記者和編輯照片。
還有一個新聞鋪墊,今年4月5號,中國經濟論壇第一次離開北京,在廣州召開,廣州日報作為一個協(xié)辦單位。當時我們把廣州日報從編輯部,包括新聞網,抽掉四十幾人的隊伍,對論壇進行全媒體的報道。報紙里面精編了一些內容第二天就進行報道,這也是一個嘗試。
網絡報紙,剛才很多代表也介紹了,現(xiàn)在也不少網站都把數(shù)字報紙弄到網站上。從去年5月份到10月1號,我們廣州日報把信息日報等,都做成了數(shù)字報紙。它的訪問量還是很好的,另外我去年9月份在青島開網絡會議的時候,就說到網絡日報的情況。廣州日報的數(shù)字報紙掛出來之后,它的訪問量飆升得比較快,原來沒有數(shù)字報紙之前,廣州日報是一個網絡版,網絡版還比較簡單,當時占整個網絡訪問量20%左右。結果這個報紙上來之后,就達到30—40%,后來占了整個網絡訪問量的50%。所以,我們內部也在探討這個事情,因為我所知道的,好像其它內地的一些城市數(shù)字報紙的訪問量占當?shù)匦侣勗L問量的比例沒有那么高,所以這個原因我們還在探究中。
實際上數(shù)字報紙做出來之后,傳統(tǒng)媒體的領導們最擔心的一個事,就是對我們線下報紙的發(fā)行有沒有沖擊。經過我們實踐,可以說幾乎沒有影響。原來我們做網絡版的時候,領導規(guī)定,在早上11點左右網絡版才可以放上去。但實際上7點鐘,甚至比7點鐘的時候這個數(shù)字報已經上了。所以,報社的領導通過這個事情,他就想摸一摸究竟,因為沒有實踐的東西很難下結論,大家都覺得,尤其是傳統(tǒng)媒體的領導,可能長期做傳統(tǒng)媒體就怕新媒體對原有媒體產生沖擊。我們經過這一段時間,至少在廣州日報內部來說,沒有對它的發(fā)行有很大影響。
廣州日報去年平均發(fā)行每一天168萬份,如果有影響的話就沒有那么高,前面是165萬,去年已經達到168萬。
現(xiàn)在我們也跟方正合作,進行廣州日報數(shù)字報紙的二期改造。二期改造已經進行了好幾個月了,時間比較長一點。因為我們提出了很多要求,特別核心的就是一種商業(yè)模式。因為我們最終就希望數(shù)字報紙不敢展示給人家看,希望有一個市場回報,所以就融合了很多更加方便讀者閱讀,而且方便讀者進行各種各樣的檢索,也包括廣州商的利用客戶資料庫的建立等等,所以,這個方面的整個工程還比較龐大,現(xiàn)在方正還正在抓緊研發(fā)中。我們希望通過數(shù)字報紙的二期改造,整個數(shù)字報紙的面貌就應該比一期的時候有更高的飛躍。
移動報紙這塊,解放日報、寧波日報、煙臺報紙他們也做了很有益的嘗試,廣州日報在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從去年大概4月份的時候開始接觸這個事,到的9月份,我們就跟我們的合作方進行很深入的討論,最后我們確認一個博士,去年年底12月13號正式推出來。
移動數(shù)字報紙的閱讀器,到目前為止,主要還是以跟互聯(lián)網聯(lián)系來下載廣州日報的數(shù)字內容。為了讓讀者更方便,剛才呂社長也說了這種方式不是特別方便,我們覺得也是這樣,但是我們跟合作方的整個模式討論中,實際上也分了好幾步計劃,前面的計劃就是先通過跟互聯(lián)網的連接,把廣州日報數(shù)據(jù)報下載下來,下載之后我們還是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們也通過,我待會也會介紹微波發(fā)送報紙的方式,也包括無線上網的方式,進行了很多探討。到目前,我們現(xiàn)在已經有用戶是1.36萬,目前我覺得這個數(shù)量跟傳統(tǒng)報紙168萬的發(fā)行量微不足道,但是作為新媒體還是表現(xiàn)除了比較好的勢頭。這1.36萬的用戶,用戶分布在全國,80%在廣東,50%在廣州。跟我們合作的公司楊總今天上午去開會了,他跟我說,當用戶突破一萬的時候,他們開始覺得有壓力,壓力來自使用者的詢問,也包括投訴,坦白說這個技術還存在不少問題,所以用戶投訴也是正常的,他們接電話都接不過來,其實這也是市場在拓展的一種反應,而且這個技術我們還在不斷地摸索中。
無線微波發(fā)送,我稍微說一下,今年4月15號,我們做了一個嘗試,通過電臺,把廣州日報的數(shù)字報紙打包交給了微波站,微波站就把它壓縮之后,就發(fā)送給我們的接收器,接收器跟我們的閱讀器連在一起的,4月15號用微波發(fā)送報紙的方式,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當時我們是測試了4月14號廣州日報的電子文件總量是6.5兆,結果我們只花了1分50秒就下載完畢了,而且微波發(fā)送成本比較低,大概就幾分錢,這些事先我們都做過基本的摸底、了解和測算。當然,目前我們還沒有到使用階段,因為只是這個技術通過我們的實驗就可以走得通,而且有可行性。這個技術就等于我們過去看電視看的都是模擬電視,模擬電視是用電線接收然后變成圖像,現(xiàn)在都數(shù)字化了,電視也是有線電視了,這個微波站還做什么呢?它在廣州做一個遠程電視的發(fā)送,廣州的出租的士都有一個小電視機,就把微波站的信號發(fā)到移動的地址上,乘客可以看到數(shù)字圖像。當然它還有一個毛病,它只是單項的,目前我們通過微波發(fā)送的廣州日報目前還不能互動。
第二個,它的區(qū)域有限,比如它就在城區(qū),有微波插轉的地方才有。如果到了郊外其它地方它的接收還有問題。如果屏蔽比較厲害,它接收還有問題。不管怎么樣它還是一種比較有意思的發(fā)行,因為這種發(fā)行的方式,讓用戶解決了找地方下載報紙的問題,只要汽車是開著的,他不知不覺中已經接收了一份新的報紙。林司長提出一個很好的建議,你的報紙下載完給用戶一個提醒,讓用戶知道今天的報紙已經到了,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目前我們硬件上有一個接收器,這個接收器還要處理,我們爭取看今年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無線傳輸、無線上網,實際上這些也已經成熟了。而且今天樣機業(yè)帶來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無線下載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這是微波傳送方式的圖(見PPT),我們有把廣州日報的數(shù)字報紙打包之后,就通過這個平臺發(fā)給微波站,微波站處理之后再發(fā)出去,然后有一個接收器,然后是SD卡,基本流程是這樣的。
還有一個就是移動數(shù)字報紙,我們把聽新聞的功能也融合進去了,我們今天帶一個樣機,看能不能放一段給諸位聽聽。
下面我說一下電子報紙的顯示屏,03年5月之前,大概5月份的時候,在美國已經推出了電子紙的樣品。當時研發(fā)樣品的是一個廣州留美博士。這個電子紙可以顯示圖文,可以彎曲,當時還是黑白的。我說一下電子紙,實際上是不能折疊的,因為我聽到前面有好幾個代表發(fā)言說它可折疊,實際上它不能折疊,它只能彎曲。2005年這位博士從美國回來了,他現(xiàn)在在廣東中山大學,在主持一個國家的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們到他的實驗室里面看到的樣品(見照片),這其中一個樣品,這是為北京奧運會做的電子紙的顯示器,這個顯示器所耗的能源非常低,一個鈕扣電池可以運行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做戶外的,在戶外惡劣的環(huán)境下,你這個顯示屏的生存能力怎么樣?他說沒問題,你加一些保護(蓋罩)之類的都沒問題,而且他說可以做到兩米多見方的顯示器。又可以做得很小,小得像手表一樣。
現(xiàn)在我們正在跟他們合作,主要是關于移動閱讀器的顯示,我們在進行摸索,看怎么把彩色的電子紙移植過來。一個電子紙的彩色問題,我留意到世界上的發(fā)展是比較快的,美國的西雅圖郵訊報最近宣布要采用彩色電子紙,索尼公司也推出彩色電子紙。但是目前從資料上看,彩色的顯示,尤其是圖像顯示還比較粗糙,但是也不妨礙閱讀,要想跟傳統(tǒng)的視屏比還有距離,但我相信這種技術會解決的。
手機報紙,這塊就不多說了,因為我們也沒有特別值得炫耀的地方。我們從05年8月份開始做到現(xiàn)在,大概注冊用戶30多萬。注冊用戶里面其中有一部分是屬于免費的,有一部分是收費的。收費每個月也就是十來萬的樣子,因為其中還有一些收不到費的,而且還有跟移動分成的問題。
再說一下我們跟廣州的一個手機門戶網站的合作,5月17號在深圳舉行第三屆文博會的時候,我們就推出了廣州日報3G門戶。目前我們統(tǒng)計到的5月1號的時候,它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三千三百萬了,客戶量非常龐大。我們在17號正式推出,18號廣州日報進行了報道,18號廣州日報報道之后就有一個數(shù)據(jù),差不多有13萬人登陸了這個網站,通過3G門戶觀看廣州日報,點擊是96萬次。
廣州日報3G門戶的特點,首先它作為廣州日報報業(yè)集團跟一個新媒體的合作,這也是第一次。因為一般廣州日報做了很多跟新媒體的主要是跟官網有關,而且廣州日報也為他新聞部成立之后的資訊尋找一個更加有效的通道,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就跟3G門戶一拍即合,他們也許多我們很豐富的資訊,所以這也是廣州日報第一次跟外面新媒體的合作。它的內容除了廣州日報自身的內容之外,3G門戶自己也有很多城市資訊、吃喝玩樂的資訊。我們還有檔案書城,包括股市之類的,都可以融合到3G門戶里面。
二維碼方面也在探索,也沒有特別新的東西。今年3月份廣州市開兩會的時候,我們做過一些嘗試,我們認為二維碼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但是它的運作模式也值得探討。今天我們在開廣州市人大會上,我們在報紙上都附上了二維碼,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的方式把二維碼拍下來,然后自動連上相關網站就可以了解到信息里面更多的內容,從思路上來說是這樣。昨天我跟朱總溝通的時候,我說數(shù)碼相機可不可以完成這個,他說數(shù)碼相機沒問題,數(shù)碼相機今后能夠跟網絡聯(lián)系起來,它實際上一樣可以完成二維碼的作用。
下面是我們廣州日報發(fā)展的想法,首先整個數(shù)字產業(yè)的整體收入是200億元。我看美國一個資料,微軟的財務官也說了,網絡廣告是400億美元,每年會以20%的幅度遞增。中國的網絡廣告更大的還是集中在門戶網站身上,作為新聞廣告怎么獲取廣告,我想也是很多網站在思考的問題。按照我們戴社長的話說,只有一流的編輯部里面才能產生大的市場。很多同志說內容為王,我們也要精編細編(內容),讓內容更加切合受眾的需求。
從廣州日報的實踐來說,我們第一期已經完成了,現(xiàn)在正在進行第二期的改造,在第二期過程中,如果能把內容移到新的平臺上,應該說還不是新媒體的特點。所以,第二期的改造里面,我們將會融入很多數(shù)字力量。不管是受眾,讀者,也包括廣告商等,各類不同的人士,都在服務平臺里面得到他們的需要。
作為報社,如果不建一個網站,生怕丟掉未來的市場,閔老師也說過關注新媒體就關注未來,我想新媒體的決策者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怎么樣才能擁有新媒體,怎么樣讓新媒體發(fā)展,確實里面有很多機制方面的考慮,當然也有觀念的考慮。用廣東話說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財路,所以首先要有很好的理念,然后把理念付出實踐,才能得到很好的回報。因為現(xiàn)在傳統(tǒng)媒體還很強,新媒體很弱小,所以希望報紙除了內容方面跟新媒體之間的資源共享,所謂的共享實際上更多還是傳統(tǒng)媒體提供給新媒體,除此之外,也需要在體制上,在資金扶持上,應該形成常態(tài)性的投入,至少跟住潮流還是很重要。第一代的技術不等于就沒有它的出路,至少它現(xiàn)在還活著,很多網站也在活著,它用的不一定是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技術不一定用的是最先進的市場。
第二個,人才方面,廣州日報最近做一個決定,每年在廣州日報編輯部里面抽兩到三人到大洋網去掛職。另外,也為自己傳統(tǒng)媒體跟新媒體融合,在做人才的準備。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