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全球化下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分論壇實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18:11 新浪財經
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07”于2007年5月25日至27日在復旦大學舉行。此次論壇邀請世界各國著名學者、政要及商界精英300人與會。新浪財經獨家視頻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上海論壇2007全球化下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分論壇實錄。 陳學彬:我們今天也四個發言人,但是現在錢小安教授到現在還沒有來報到,我們先按照這個順序,我們每個人發言的時間是20分鐘。下面有請胡永泰教授發言。 胡永泰: 謝謝復旦大學邀請我來參加今天的會議。 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到2040年就會成為像英國一樣的大國家,而到2010年單單一個印度起的量就相當于G6組織,排除美國。中國的崛起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都說中國這個新力量的崛起對世界來講并不是好消息,他們都以德國、蘇聯20世紀上半葉的經歷為例,來證明他們的觀點,這就是悲觀的看法。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其實在20世紀崛起最快的國家應該是美國。事實上尤其在伊拉克戰爭之后,美國已經基本上成為獨霸全球的國家。中國的崛起其實就像美國的初始的崛起一樣。但是中國的崛起背景跟美國崛起的背景是不太一樣的,現在世界上有更多的大國。而且相對來講中國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了。 日本,應該說已經相當的發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經成為世界大國之一,但還不是聯合國安理會的理事之一。競爭的舞臺是非常擁擠的,競爭性是很強的。另外還有印度的崛起也會對中國造成一定的競爭。事實上這就需要我們重新組建我們的國際組織,甚至要對我們的國際組織進行改革,比如說IMF,需要進行“減肥”,要裁減冗余的人員,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中國在2040年要實現在美國這樣大的經濟量,需要什么樣的背景和條件呢?目前來講中國發展的非常迅速,在過去幾年當中遠遠超過的很多的國家。但是一旦問題發生的話,就會出現很大的危機,它可能出現三個方面的危機,一個是硬件方面,就是幾個經濟方面;第二個是軟件方面,也就是管理機制方面。在硬件方面比如說銀行體系的崩潰,可能就會出現在美國1929年時候的危機。第二種問題就是所謂的撞車,大家都已經在擁擠的空間里面相互之間搏空間,這就會導致很大的問題,主要是跟社會政策有關系。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這么迅速,同時也導致了社會的不平等性,可能使得社會不穩定,而導致經濟不能夠穩定的增長;第三個就像汽車汽油不夠的情況,也就是說缺乏增長的發動力量。比如說一些國外市場的保護主義限制了中國的出口,這是很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另外還有缺乏發展動力的一個例子,中國缺乏天然資源了、缺電、缺水了,在接下來的演講當中我會集中在第三種缺乏動力上面展開。 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問題,中國政府還是有能力去處理。因為他完全可以借鑒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問題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作為中國政府來講只要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就可以參考其他人的做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銀行出現問題,就對銀行體系大刀闊斧的解決一下,應該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在2006年的會議上,他們指出中國政府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和諧社會,其實就是說中國政府更擔憂的是剛才講的軟件問題以及缺乏發展動力的問題。看看所謂的軟件問題。1990年的時候中國應該是一個很不自然的,或者很不天然的問題,也就是說世界上有盡一半的人口沒有能夠參與到這個全球經濟整合的過程當中,后來印度首次打開這個市場。1992年鄧小平南巡也打開了中國經濟的大門,這樣一個過程也就意味著全球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應增加了一倍,因為中國和印度經濟的開放。如果中國、印度和一些蘇聯的國家加進來的話,大概將近有幾十億勞工人口的進一步增加,中國就可以增加14億人口。所以美國的工資增長并沒有跟上美國GDP增長的速度,因為勞工的供給增加了。 實際上人們很擔心中國這樣的崛起是造成美國失業率增加的一個原因。其實我是不這么人為的,只不過是碰巧而已。事實上不僅中國在崛起,印度也在崛起,另外還有技術的發展也使得人們的工資無法快速增長,所以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比如說我剛剛在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們的辦公室里面只有三個人,這三個人全職工作做什么呢?就是復印制,印一個復印機的按紐就可以打印出來。另外我們還有一個人是專門做通信員的,因為我們當時還沒有像電子郵件這么先進的技術。但是現在有了技術的發展很多人就變的冗余了。當然有了一些職位是無法替代,比如說會計師等等,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職位都可以為技術所替代,而且現在有關像印度市場、中國市場人工便宜,所以很多美國公司都把他們的服務外包到印度等一些發展中市場上,比如說菲律賓和印度。這些因素的綜合導致了人們的工資不能像GDP增長速度一樣高。 美國的應對措施就是開始進行一些結構的調整,他們向臺灣、韓國、日本去進口一些產品。但是這些國家都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的聯盟,所以比較愿意跟他們進行相應的調整。 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推崇自由貿易的倡導者,誰是最相信自由貿易呢?就是經濟學家,就是像我們這些人。但是這只是一個理論,只是我們在象牙塔里面的看法,事實上有很多人都是保護主義的。事實上有一些人操縱的一下他們理論試驗的結果,說只要我們編一些假設條件就會發現所謂的自由貿易是對發展中國家有利,對發達國家是沒有利的,事實上有一些發展中國家自己也反對這個自由貿易。而倡導自由貿易的人相互之間也在分裂,不是說因為他們觀點不同,而是因為他們看到像美國他們的工人工資受到了各個方面的擠壓并沒有上升,所以他們也擔心這樣的問題。 在美國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放棄自由貿易的跡象,美國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強調貿易的自由化,事實上它越來越反對多邊的自由貿易,而更贊成雙邊的一些貿易協議,比如說它和韓國就簽署了雙邊的貿易協議,而中國確實希望能夠維護他們以及從中受益的多邊貿易體系。所以在這兩個國家之間立場不同,就有可能發生這樣一種貿易戰,而貿易戰就有可能對世界上其他的國家。 另外還有京都議定書,事實上中國是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國。美國現在不愿意接受這個所謂的京都議定書,他們提出了一個超級京都議定書,也就是說他們要創造一個新的國際機制來保國際環境。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加強國際組織、國際機構的作用,進行相互之間的協調,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避免各國之間的沖突,避免對我們環境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我們看看中國,中國的氣侯變化也是相當嚴重的,比如說中國的降雨量在過去幾年當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更多的降雨量在南部,北部很容易出現干旱,南部很容易出現澇災,現在可以常常看到南方的人穿著雨鞋在水里走,因為南方很容易發生澇災。但是中國整個國家還是非常缺水的,但是現在就沒有辦法在南北之間實現水的流通。現在中國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我們再看看中國的經濟方面。中國的氣侯變化也會影響大全球的氣侯。比如說西藏高原現在也在因為氣侯變暖而發生微妙的變化,這也會影響到全球的氣侯。現在很多河流都已經干涸了。而中國西藏高原上的很多水是流向印度、流向南亞的一些國家。這就是我所說的中國事態問題對國際影響。 那么印度現在也在缺水,它的情況也會影響到國際上的整個大局面,實際上在五年前印度就已經開始缺水。那么因為缺水造成對水資源的爭奪也會影響到各國發展的前景。剛剛我講了有兩種缺乏動力造成的問題,一個是生態方面的影響,另外一個就是保護主義的影響。針對這個保護主義,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相應的措施呢?這也是我們討論的主題。一個就是經濟一體化。我們現在必須要實行經濟一體化。因為我們受到了外界的壓力,歐洲大概作為一個整體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美國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有足夠的力量和其他的族體進行對抗。 如果你相信這個財富是通過勞動分工而產生的,我們就應該采用像前面都講了東盟加三區域性的組織,因為只有這樣的話才可以使我們的優勢得到最大化。另外講到經濟一體化,我們還需要實現這樣一個貨幣的一體化。其實如果我們不能夠實現貨幣一體化,基本上我們就不能實現經濟一體化。因為你所謂的不能實現貨幣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就只是一張白紙。 我們可以看一下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當中因為沒有一個通用一體化的貨幣,那么其實他們并沒有真正的實現自由勞工的流通。我們看自由貿易區具體的一些財務數據,美國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主導力量,我相信在未來也會如此。美國的貿易政策肯定是針對自己國家利益而制訂的。歐盟,法國、德國、意大利他們的力量基本相當。相對來講他們就是比較平等的發展。 再來看看亞洲,日本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未來會成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會不會像美國一樣在未來執行貨幣政策時候只考慮到利益,還是說考慮到整個區域的利益呢?我覺得像美國那樣的結果是比較可能的。所以利率的一體化協調、合作還有貨幣的一體化、合作,雖然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貿易的一體化。這是我的觀點。謝謝大家。 陳學彬:非常感謝,讓我們有請Robert Dekle教授。非常感謝胡永泰提出的一些建議對策,由于有一位演講者,他沒有來,所以說我們每一個演講者可以延長五分鐘。實際上你還有一點時間。 Robert Dekle: 這是我和另外一個教授完全的論文,我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經濟系,在完全我的演說之前,我想把我的論文跟其他的論文區別開來。 我們學習的是關于增長經濟學,增長經濟學一般來說是基于歷史的一種研究,我們也看看中國到2003年以來的增長研究。我們在這些研究中都認為中國的整體生才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是因為國外的技術被引入到中國來。 我們有一個模型來解釋中國的增長。我的合作人也是一個宏觀經濟學家,我們在一個封閉型的經濟體做這個研究,就假設中國跟外界沒有任何交流。我們通過這樣一個封閉的模式來研究中國的飛速增長,也就是說你不需要一個完全開放的經濟,中國靠自己的內需和消費就能夠實現驚人的增長,中國的經濟是可以自我持續的。這是我們做的一個假設。 對于中國來講,未來的增長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貿易,也不是外國直接投資。而是要利用外國的先進技術,也就是說中國他現在在完成一個追趕的過程。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的每年增長率都達到8%到10%。這樣的一個增長它的來源是什么。并且這種增長它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做了這樣的研究,我們把中國的經濟增長和人均GDP的增長做了分解,從1978年到2003年。我們把它分成農業、公共領域、私營領域、我們發現TSP,也就是整體要素勞動生產率最大的貢獻來自私營領域。 第二個最大的貢獻者是勞動力的再分配,從勞動生產率比較低的農業領域轉向更高生產率的非農業領域。我們看一下數據,我們用了楊教授的方法來修改了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數據。與中國的官方統計相比,我們經過這樣的調整1978年到2003年中國的GDP增長比官方數據會少1%到2%,但是它的增長還是非常大的。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勞動力雇傭的情況,這反映出中國從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 大家可以看到。農業領域下降了3%。也看到私營領域的增長非常快,從1986年的幾乎是零現在已經超過了公共領域,所謂的公共領域就是國營企業等等。跟巴斯沃的不一樣,我們分為農業領域、非農業領域、然后是私人領域、公共領域,我們進行了這樣的分解,那么其他的論文和研究,它的分類跟我們有所不同。一般是分為農業和非農業,或者是公共和非公共領域。做了這樣一個會計分析之后,我們看到整體產出的增長。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幻燈片),坡度,這個坡度的增長率,可以看到在1980年這個坡度的增長率有所下降,但是今年又加速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空間代表在每個領域的產出,農業的產出是黑色的。他的增長有一定的幅度,私有領域是白色的,它的增長極其快。 最后一個是公共領域,它的增長也是比較持平的。 讓我們看看不同領域的勞動生產率。可以看到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不大,私人領域的勞動率提高很快。公共領域增長不快。這是我們所做的增長會計研究,我們有每個勞動力的整體產出。我們再看一看公共領域的增長率和私營領域的增長率。讓我們看看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差距,最后一個等式的末尾是代表農業和非農業領域的差距,同時我們也按照美國勞動力他的產出做了一個分解。也看到按照人均勞動力所得到的產出增長率,同時我們也看到整體要素生產率的數據。1978年到2003年之間,通過了用楊教授的方法做的會計條件。得到了這樣的年增長率,整體的產出是8.4%,整體勞動力的增長是2.5%,人均勞動力的增長是5.7%,勞動增長生產率2.5%。然后我們用了這樣的一個增長會計研究來做進一步的分解。看一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所帶來的貢獻。同時我們也把這些數據分別進行了分解,最大的貢獻者還是私營的增長,因此這些增長不是來自于公共領域。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農從業領域向非農業領域的轉移帶來了生產力的提高。前面我也給大家看到,中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仍然很低。因為資本不夠,技術也不先進,所以他的勞動生產率很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勞動力不斷的從農業領域樣非農業領域轉移,這樣也會提高人均勞動力的產出。因為你把勞動力比較低的產業的里面的勞動力分解出來了。 我們在私營領域和公有領域做進一步的分解,我們可以看到公有領域吸引了很多的資本,國營企業和私有領域吸引了很多的資金。它的增長是1.27%,那么公共領域的整體要素勞動生產率其實是很低的,幾乎是略有負數的,是負0.06%。然后我們也在私有領域的勞動生產率做了分解。可以看到人力資源生產率是是低于私有領域的。但是私有領域有很多的進步,因此私有領域的勞動生產率是高于公共領域,達到了1.47%。 因此我們把這三個領域的增長渠道進行分析,發現進一步的資本投入、教育、整體要素、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是所有這些增長的源泉。我們做了2020年到2040年的預測,假設從2020年到2040年每一年的勞動力增長是4.3%,假設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有所調整,勞動力在中國并不是一個問題。我們假設人力資本的增長是0.5%,那么資本勞動力的比例在農業領域是2%,公共領域2%,私人領域4%。那么我們再看看一些內生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本對勞動力的比例會發生變化,根據我們的模型。 讓我們再看看整體要素勞動增長率的增長。我們做了一個假設在中國的經濟中,未來的50年中國整體要素勞動生產率會接近美國和日本的水平。如果我們做這樣的分析,會發現從現在到2020整體的產出增長率是5.8%,從2020到2040年是5.8%,這些都來自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很少來自于勞動力的增加。同時,我們看到勞動力的重新配制是2.1%,還是一個比較高的數據。農業和非農業的數據也可以看到基于這樣的增長率,我們認為中國到2020超過日本,到2040年或者到2050年經濟會超過美國,我覺得這樣的一個估計是比較準確的。但是我們跟另外的一個研究主要區別也就是我們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并不需要外部的因素、并不需要外部的資源,中國可以依靠自己內部的因素來實現這樣的增長。 加減3%是一個整體,我給大家兩組的數據,一個數據是整體,一個數據是人均,我所做的結論就是中國靠自己的投資儲蓄就可以發展足夠的國內需求,就可以支持中國這樣的經濟增長,可以支持飛速的增長。這就是我想做的結論,我們的模型也可以指出這樣的結論。但是中國需要內省的TFP的增長,也就是內生要素整體勞動力的增加,很難得到TFP,中國雖然可以靠自己的投資來實現實心增長,但是這個TFP沒有國際接軌就不能實現TFP,一定要參加國際貿易和外商投資才可以得到你的TFP,我們也可以從過去的研究發現中國的經濟增大很大的來源是TFP。 陳學彬:非常感謝Robert,下面我們請另外一位Robert做發言。 Robert Lensink: 大家好,我是來自荷蘭皇家格羅寧根大學經濟系。我這里跟大家講述的是我們和其他的大學學者共同研究的結果,很遺憾他們今天沒有前來,我自己謹代表他們做一個演講。很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參加會議,并且讓我在這里做一個演講。我做的演講主要是關于中國的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我毛茶的是1992年到2004年的情況。首先我給大家講一下我演講的主要內容,時間有限我做一個很簡單的介紹。首先我會介紹一下我們這個論文的目標。然后回顧我們說使用的文獻,然后講述一下中國的金融改革,我覺得可能在座的可能比我更了解中國的金融改革,我說一下我們的數據、方法論,再介紹一下我們測試的結果,最后做一個總結。 首先看一下我們這個論文的目的,其實我覺得論文本身的名稱已經非常的清楚了,我這個論文主要就是要考察一下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我們在這里主要考察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比如說金融發展是否會促進經濟發展,或者說經濟發展會促進金融發展,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的論文都是關于金融發展、經濟發展的。也有一些中國以外國家的文章是講中國的,所以我會講我們這個論文的特別之處在哪里,這樣大家可以區分我們這個論文和其他論文的區別。 我們論文的創新性只關注一個國家——中國。有很多其他的論文都是比較了不同的國家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這種跨國界的比較是你沒有辦法很好的控制各國特有的問題。尤其像中國,中國整個機構制度都和其他的國家不一樣的。這個論文的另外一個特點我們使用了非常先進的一些計量經濟學的技巧,我這里不會非常詳細的介紹所謂的計量經濟學的技巧是什么。不過我會介紹一下時間序列的方法還有協整分析的方法。我們這里所使用的技術還是相當先進的。 我們論文的另外一個特征就是我們不僅僅考察了金融發展還考察了經濟發展。很多的論文只看了金融發展的規模,而我們不僅僅看了這個規模,還看了金融發展的深度。就是說金融行業的規模以及它不同的細分的發展,比如說銀行業的發展、股票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很多論文只看了總的金融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但是沒有具體細分到銀行和股票市場的影響。所以在我們的分析當中還包括了對股市的分析以及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我們來看一下當前的文獻,其實三十年代的時候就有一些相關的分析方法論。在90年代初,關于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已經有了很多的文獻,但是很少有文章真正有一個穩健的理論框架。在90年代的時候整個理論研究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遷。更多人開始關注用理論的一些技巧來分析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人們也開始更加注重實證方面的結合。從90年代初期開始,就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做了很多計量經濟學上的研究。有很多都采用了這樣一種方法論就是跨國家的分析,把金融的發展作為一個獨立的變量。現在這種方法論還在得到很廣泛的應用。當然在90年代的時候這個方法論已經越來越精密了。這些問有個共同之處,就是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有一個因果關系。采用這樣一種跨國界分析的話,幾乎所有的論文被認為金融發展會導致經濟發展。其實像我剛剛講過的,這種方法有一個問題,沒有考慮到不同國家的差異之處。 從90年代初期出現了一些其他的論文,這些論文就特別強調各國特有因素的影響,這些論文采用的另外一種方法。用了時間序列的研究法。其中研究一個國家,在我們論文當中我們采用了第二種方法論。如果你看了論文的結論會發現,有一些有顯示了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但是有一些論文也顯示并不一定存在因果關系,兩者有可能是同時發生的。那么這些論文的重要性就在于它顯示出,我們不可以簡單的把金融發展跟經濟發展的關系籠統化、概括化。 在說我們的研究結果之前,我先來介紹一下中國的金融改革。在七、八年前,中國的金融市場,比如說銀行業是由政府控制的,當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股市,這是七八年前可以說金融業是受到壓制的。在七八年之后銀行業開始改革,金融市場、股票市場的改革以及其他領域的改革。我這里把銀行業的改革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79年到1993年,這個階段中國成立了所謂兩級式的體系。七八年年銀行是單一的體系。比如說人民銀行是中央銀行,監管下面所有的貸款機構。在這個改革之后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央行,慢慢的出現了一些國有的商業銀行。 第二個階段就是,銀行的商業化以及中央銀行的獨立,也就是說中央銀行它更加獨立、更加專注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這是1994年到1997年。在1998年到2001年就關注不良貸款的管理和金融的改革。那個時候不良貸款數量比較大,銀行就開始大規模的注資,不斷的補給他們的資金。第四個階段從2002年到今天,就是金融行業的開放和私有化。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銀行行業應該說已經越來越開放了。中國的銀行界很快就會全面打開。 我們來看一下股票市場的改革。中國股市的發展應該說是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里面要提到幾個重要的轉折點,在1990年的12月和1991年的7月,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正式成立。是A股,A股只能是由中國國民投資的,2001年2月份的時候國內又推出了B股,B股原來只是針對外國投資者,現在國內投資者也可以開始購買B股了。還有H股,H股是在香港上市,還有N股是紐約上市,還有在新加坡上市的股票。中國的股市在這段時間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八十年代的時候還只有幾家上市公司,到2003年已經有1287家公司上市了。在過去幾年當中上市公司的數量就更多了。 我們考察的是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我們用的是什么樣的衡量指標呢?我們用GDP衡量經濟增長,金融方面我們使用了三個指標,一個是M2的GDP,來衡量金融行業的規模,這是傳統使用的一個指標。當然這個指標有一個問題,沒有考慮到債務的問題。只是講了整個金融行業的規模,但是并沒有考慮到里面細分的問題。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還使用了其他兩個指標,一個是國內銀行信貸和GDP的比例,這樣我們可以看到銀行發展的程度。另外我們也使用了上市股票市場價值與GDP的比例,這可以幫助我們衡量股票市場的情況,我們使用的是季度的數據。因為考慮到股市的發展,所以我們才只從1992年到2004年的數據。 使用的方法論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使用的是Granger非因果關系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說通過調整變量來看這兩者之間到底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我們分析在假設靜態的,我們還采用了VECM模型了。前面的非因果關系的假設是靜態的,所以我們就用協整的方法還有VECM的方法進行補充。 我們來看看我們研究的結果。這里就不詳細介紹方法論了,大家可以去我的論文找詳細的信息。我們看一下這個結果。有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關于長期的關系,就是模型當中不同變量之間長期的關系,第二個結果是關于因果關系,我們因果關系是看長期因果關系和短期的因果關系。看了銀行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發現它們之間是呈正態關系的,但是我們卻沒有看到股市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就是說兩者之間沒有關系。事實上股票的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一個負面的相關關系。兩者的發展方向是相反的。長期而言是沒有關系,就短期而言有一個負面的關系。 再來看一下因果方面的分析,可以分為長期的因果關系跟短期的因果關系,我們還使用了弱外生性的檢驗。發現短期而言兩者之間基本上不存在因果關系,就是股市和經濟的發展。再看一下長期的因果關系時,發現股市的變量與整個宏觀經濟體系來講是存在弱性的外生關系。也就是說這個股市的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基本上沒有扮演什么角色。當然了,在銀行業的發展是和經濟發展呈正態相關的。銀行業的發展的確影響到了經濟發展、金融發展,但是股市是不一樣的。 最后做一個總結,我們論文的目標就是考察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之間的因果關系。所謂的金融行業的發展包括金融深度、銀行業的發展和股市的發展。我們研究發銀行業的發展和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之間之間的確存在長期的正態關系,但是股市的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 這里面要指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研究發現銀行的發展和經濟發展、金融發展之間存在一些關系,和很多的研究結論不一樣,現在中國很多的銀行是國有的,它們的發展會影響到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另外一點有個比較奇怪的結論,股市和經濟發展沒有關系,短期甚至是負面相關,這是出乎我們意料的,可能這是我們的數據有問題,也可能是我們考察的時間區間太短了。也有可能說是因為中國的股票市場還不夠深,所以使得我們結論不夠可靠。但也有可能股市對長期的經濟發展本身就不存在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股市就像一個大賭場,這很難講,有可能有影響、有可能沒有影響,這還有待與我們繼續的研究,繼續考察。 胡永泰: 非常感謝,現在我們可以做問答。下面15分鐘可以做問答。 許振明提問: 我有一個問題問Robert Lensink教授,我知道你的數據是來自于1992年到2004年,因此你做一個時間序列的分析,你的數據只有這么一段時間,只有每一季度的數據,那么只有54個數據點對嗎?那么你做了這段時間的序列分析。你覺得做這樣的一個分析你的數據足夠嗎?是不是你有數據的問題呢?第二個問題是你的多元回歸分析。你的貨幣信貸、金融寬度,如果我們僅僅看財務報表,僅僅看銀行的存款、存款是銀行的負債,那么你得出這樣的線性系數關系,有非常強的相互關系,你有回歸結論會不會發生問題呢?因為你有多遠回歸分析。因此重要的是您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是用更好的數據分析來得到兩個信息源的變量,改善這個樣本的數據來提高你的結果。還有一個問題你做了這樣一個回歸分析。協整關系,這是一個長期的關系,不同的變量之間長期的關系,并沒有因果關系,你有兩個變量,這是各個變量之間長期的關系,它并沒有因果關系。因此你不能夠做出這樣的結論,不能對長期的趨勢做判斷。 提問: 對于中國的不同國家的增長速度會有樣的影響?第二個問題問Dekle教授,你的分析是來自于你的供應鏈,根據你的分析,在需求方面,消費出口方面又是什么樣的因素呢?最后一個問題你如何除了這個資產的拯救問題。它可能會有正民或者是負面的影響。最后一個問題問Lensink教授,我覺得在亞洲來說都是銀行主導的社會,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節噸。另外你覺得國有的銀行對于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因素,但是如果這些銀行被私有化,銀行會對經濟發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想問你,你怎么樣來定義金融市場的效率?如果把國有的銀行私有化,那么它的效率會是怎么樣? 王先生提問: 我跟每個發言者都有一個問題,首先是美國和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貿易主義的抬頭,美國的國會也針對中國有所行動,但是實際上我覺得很難真的實施貿易制裁或者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除了美國提出反傾銷的訴訟之外,很難實施其他的實際貿易主義的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這是我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向Dekle教授提的,你講到私有領域的TFP,是非常重要的,可是TFP在你的估計里面是一個剩余的值,TFP它可能是非常有意思的,到目前為止在中國的情況下大部分的TFP的增長都來自于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技術轉移。因為你做了2020到2040年的預測,我覺得這個TFP的增長率會非常不同,因為國內的研發也在提高。因此我覺得TFP的組合部分也會發生變化。第三個問題講講中國經濟體和其他融資的問題,尤其在中國國有銀行對于中國的增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另外的一個原則是資本的效率,以及風險的轉移,通過不同的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的轉移。如果你看看中國的金融發展,首先還是來自于儲蓄,第二個原則和第三個原則在中國卻不是很成功。尤其是在資本形成的過程中,外國直接投資非常重要。所以能不能評論一下國內儲蓄。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 小安 提問: 你提了一個觀點,中國的市場會追上美國和日本,但是我覺得從外國學習技術真的有那么大的好處嗎?中國TFP的增長來自于借鑒外國的技術和經驗。可能中國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術,做自己的研發,另外還有什么其他的國家,隨著中國達到日本和美國的科技水平,中國的人口比日本多十倍,那么這些中國經濟的一個小比例就會對其他的國家發生很大的沖擊。所以這個擔憂如何解決?我還有一個簡短的問題問Lensink教授,我們談到機構的發展,在你的分析中,你談到了長期的關系,金融的發展如何影響經濟的增長,但是你做的這個時間序列研究有沒有一些定量的數據呢?為什么在中國會有這樣的一個變量分析呢?尤其是亞洲國家非常依賴于銀行貸款、非常依賴于借貸,財務部也發揮很大的作用。同時,我們也有證券化,做價格的調整。如果股票消失我們的金融貸款、商業貸款還會存在。我想知道您的報告結果是僅僅適用于中國,還是僅僅適用于亞洲呢? 劉紅忠: 我有一個評論針對Robert Lensink教授的發言。有很多國家的金融體系都是銀行主導的,這也是中國的情況。我們看2006年的數據,中國的IPO是1600億人民幣,這個跟中國的銀行借貸比簡直是可以忽略不計。如今在中國,在金融結構體系下,銀行的貸款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這就是為什么你找不到證券市場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的原因。第二的問題我不知道你做分析的時候什么是統計數據?在中國2005年之前我們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那么你的研究階段是1992年到2004年,在這段時間大部分的,2/3的股市都是按照非流通股。如果是這樣的話股市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也許不會有關系。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丁劍平: 您來自于美國,吳儀副總理剛剛訪問過美國,報紙上也報告了中美戰略經濟討論。我想聽到您的評論,在匯率和中國的服務行業開放,這之間有什么權衡關系。 胡正泰: 我們還有27分鐘的時間,所以給每個發言者時間。首先全球的主要經濟實力會對這個CO2的排放做什么規定,下一次的八國峰會都把主題放在氣侯變暖和二氧化碳排放上。在歐洲也會看看歐盟對于CO2排放的限制。第二技術創新的步伐是怎么樣,首先我們看看怎么樣安靜的燃燒煤炭,從全球的角度來講最便宜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就是采用新技術,建造新的發電廠,因為我們在現有的發電廠采用清潔煤炭燃燒的技術是很昂貴的。因此最便宜的方法就是造新工廠、用新技術,如果在印度和中國,建工廠最便宜的話,買單應該是全球來買單。全球買單在印度和中國建火電廠和新技術,這是最新的方法。確實用一些干凈的能源技術,怎么樣做呢?應該在中國來做,這應該是一個全球的努力。全球聯合來做研究,看看怎么樣在新的火電廠、清潔的人少能源,中國每周都在蓋新的火電廠,當我們談到全球的協同努力的時候,我們現在就應該采取對策。你們談到貿易的問題,很難實施貿易制裁,美國的國會有很多法案提議,布什總統讓我先來,如果我能夠說服追究政府合作,我們就沒有必要來通過這些制裁的法案,布什他其實可以投否決權的,如果中國和美國政府的談判沒有進展,布什總統就不會失去控制。目前布什他的支持率很低,他的支持率比美國內戰的時候政府支持率還要低。每次我去美國國會都發現美國的國會議員他成為那個促使美國政府制裁中國法案的議員。要知道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具有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美國會不會采取行動呢?我覺得不會。 我最后還想回答一個問題,中國每年增長10%TFP也很快,但是中國的銀行都在破產,中國的銀行從1997年以來,已經重新注資三次了,為什么中國會發生這樣的一個情況呢?中國的公司既然在賺錢,為什么他們不能夠償還銀行的貸款呢?回答的問題是,如果中國有很多的舞弊現象、欺詐現象就可以解釋這個原因。中國借款的那些公司沒有把錢投入到好的項目上,或者沒有償還銀行的貸款。Robert Dekle教授也有一個發現,中國的TFP很高,這主要是因為私有領域所用的資金你根本就沒有計算進去。你知道有很多資金從國有企業轉移到私有企業,這就是為什么沒有人把銀行的借貸換給銀行。這就是發生了國有資產的流失。我前面也指出,中國軟件的失敗,中國的資本積累,中國沒有尊重物權,這是我們的原罪。資本是原始積累的原罪。 下面一位發言者是Robert Dekle先生。 Robert Dekle: 在一個封閉式的經濟體當中跟世界其他的經濟是沒有溝通的,他只是自己累積資本,然后依靠累積資本來發展。其實中國在九十年代之前跟世界其他地方都沒有什么交易的。當時它的發展主要是依賴于自我的發展趨勢。這就是我們對中國經濟的一個假設,當然現在中國經濟他是快速的發展了,但這個快速發展主要是遇到于外貿,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依賴于自我的發展。 在未來可能我們的預測太過樂觀了,中國同時也要使用自己的資源,因為可能外國人他們在投資的時候成本會提高。現在中國可能就需要研發自己的知識產權等等,所以我的確在某種程度上也贊同你的看法,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實我對中國經濟看到一些普及性的書。很多的外國人有段時間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韓國人、日本人大家都想進入這個市場。他們當時進入這個市場碰到了一個中國人提出的條件,就是要以廉價的方式來讓他們的技術,這樣的話對中國來說當然是很有利的。當時他們都想進來所以就接受了這個條件,相對來說成本就比較低,這也是對TFP比較樂觀的一個原因,正像我前面所講的這個情況會有所改變,所以我的確是太過樂觀了。 另外提到了公司治理等等問題,我覺得這也是非常好的看法。不過在我們增長的會計學當中,當時需要像你們講的,做越來越多的反復性分析,反復性模擬會比較好一些。 胡永泰:我覺得你做再多的重復試驗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因為你的方法就是瑪戈方法。很高興你的勞工配制是1.5,這也是所用的一個比例了。我覺得可能就是缺乏原創性吧。 Robert Lensink: 第一個問題是比較技術的問題,我只是在演講當中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你剛才講的是否收集的數據不多,其實我們還是收集了很多的數據。我覺得這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哪里呢?可能就是說時間區間不夠長。你要做這個協整分析的話,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區間,收集更多更多的數據。當然我同意你的看法,這個時間越長的話當然越好,但是問題中國92年才開始股市發展,所以沒辦法。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我懷疑這到底夠不夠成一個問題了,這個銀行信貸與GDP的比例,它是一個跟我們以往看到的都不太一樣的比率。其實我們選擇這個比率的時候也考慮了,銀行信貸與GDP之間到底存不存在直接的關系。我們在研究當中這兩者之間的確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我覺得這個并不存在問題。我們做的是這個正泰的回歸分析。根據我們的分析,我覺得并不存在這個問題。 還有你最后問因果關系的問題,我并不同意你這個說法,在我們這個分析當中可以通過測試系數的限制來解釋,這在我的論文當中有這個詳細的解釋,其他人也有這個分析的方法。就是系數的限制、長期、短期的因果關系,考察了過渡識別的系統,來看因果關系。所以我們做的應該系比較全面的分析。所以我們不僅僅只是看到協整、因素,其實我們還分了很多分析,因為我們要分析因果關系的話必須要做更加全面的分析才對,而我們是做全面的分析。 其中有兩個問題是關于為什么認為這個股市在經濟發展中沒有扮演很大的角色,我在的演講當中做了一些解釋,你們也給我們做了一些解釋。其實在1992年以前股市所扮演的角色也并不是很重要。我只是說在過去一段時間是這樣的情況,我并沒有說在未來股市就不重要了。關于股市和經濟發展,從不同國家的角度來看,不同國家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有很多關于這方面的論文。事實上很多的論文也論證了股市不一定會對經濟發展產生直接正面的影響。但是銀行業的確會產生一個因果關系。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股市是在經濟發展之后才出現的。我覺得這兩者之間并不存在矛盾。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我怎么定義銀行的效率,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關于這個話題的論文。很多關于金融發展、經濟發展的問題都是在衡量銀行效率上存在問題。這個問題就比較復雜,要看銀行信貸量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事實上在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能夠非常精確的去衡量銀行效率的論文,的確有幾篇論文是講到了怎么樣去看銀行的效率,比如說它的存款率等等一些指標。我其實并不是很贊同他們的一些看法,事實上我和我的一些同事正在探討怎么樣更好的去衡量銀行的效率。比如說先劃出一個銀行的臨界點,然后看銀行的表現在這個臨界點上下的波動等等。但是有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缺乏銀行方面的信息,就導致我們的研究結果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是關于定量的分析,我們在論文當中所占的定量分析,說能不能進行更加深入一些的分析。我們這里做的用的是宏觀的數據進行的定量分析,的確我們可以做的更深入一些的分析。我沒有說我們不能做的更好,我們如果有更多的信息,有更多詳細分析的話的確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如果我數據轉的太多的話就成為一種純粹性描述性的論文了。而在中國數據要獲得的話很困難,比如說股市在90年以前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公開的數據。當然也可以把數據進行解剖、分析,但是整個過程就會太復雜。沒錯,就是說你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的確是好的。但是你只能做一個描述性的研究。要做定量、要做更加深入的分析就要有所限制。當然可能再過幾年這個市場更加發展了,數據更加的精確、復雜,我們可能做的研究會更好一些。 你問多大程度上的促進作用,這個我很難講了。 胡永泰: 股市在未來可能會很重要,取決于不同的發展,但你怎么能夠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來衡量未來的關系呢?如果說全球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你剛剛用的歷史數據,你怎么做長期的預測。 Lensink:我覺得這不是長期的。我們定量的分析當然都是根據歷史數據的,我怎么做長期,我就不知道了。 胡永泰:我們可以借鑒其他的一些國家,前期的發展狀況。比如說你可以看一下日本。你不能用中國一個短期的歷史數據就來預期長期的發展,我覺得這是不行的。應該比較一下全球市場的歷史數據,做一個比較,再做一個長期的預測。你不能說中國過去發展的不好,未來會發展的很好。 Lensink:的確是這樣的,各方的觀點不一樣,有些人這么說,有些人那么說,尤其講到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比較其他市場,的確金融發展跟經濟的發展是有關系的。 陳學彬:時間的關系,后面還有活動,我們再繼續討論。首先感謝這一場的三位演講者對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金融的改革做的深入研究。盡管說他們是在國外、在美國、在歐洲,但是他們很關心中國的問題,當然由于中國在數據上的確我們經濟的發展時間還比較短,特別是股票市場比較短,另外我們在銀行的數據上披露上有一些限制,但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心也顯示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所以說受到世界的關心。你們做出這種研究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更好的去完善它的發展,也是有參考價值的,所以在此首先對你們表示熱烈的感謝。第二我代表我們會議分論壇的組織者,再次向來參加我們會議所有的代表,特別是遠自美洲、歐洲、澳洲以及我們亞洲的其他國家和我們中國的臺灣地區、香港地區的代表,以及國內的一些代表,你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起討論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在全球化下東亞的貨幣與金融合作的問題,給我們很多的啟發,以及對我們具體的研究和發展都提出了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我們今后還可以進一步的進行合作,我們每年還有下一次的上海論壇。希望下一次能夠再次相聚在復旦大學。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