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自主創新與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 > 正文
2007年5月25日,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的第十屆科博會“自主創新與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合作創新 共贏發展”。新浪財經全程直播了本次大會的盛況。以下為聯合國國際電聯副秘書長趙厚麟做《創新和國際電信聯盟》主題演講。
趙厚麟:謝謝主席先生,剛才聽了很多國家領導人和中央部委有關領導的講話,從那個層次可以了解一下中國現在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方面的最新情況和下一步的戰略對我啟發很大。我想以一個在海外工作的中國人在聯合國機構里面工作一段時間中國人的角度也談一下這方面的想法和體會。
這星期在日內瓦參加兩場關于自主創新和經濟發展的報告,講的是電信在全球的發展情況,在這個場合下講同樣題目不是太必要,我還是從個人經歷和體會講一下,也許有參考作用。
很高興參加大會,我是1986年離開北京到日內瓦到現在21年多了,期間曾經有機會回國,特別1999年擔任國家電信聯盟標準化局局長,一年有兩、三次回國參加活動,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大部分活動都安排信息產業范圍之內,今天能夠接受第十屆科博會盛情邀請,有這樣一個機會很高興,利用這個機會祝第十屆科博會圓滿成功。電信技術一直被視為高新進行,我在日內瓦演講的時候,認為國際電聯是高新技術集中的地方,所以請我們講一講,從19世紀席卷全球的高新技術,當時標志技術就是電信技術,當時電報、電話發明為人類帶來一個全新領域。進入20世紀電子和通信的發展變化和推廣應用,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電子和通信技術下一步演變對人類影響目前無法完全預測。因此人們把21世紀與19世紀工業革命定義類比一下,21世紀叫信息世紀,信息世紀主要特點就是搞信息革命,相當于19世紀工業革命一樣。因此許多人把最新比較世貿的詞加了電子和遠程,比如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醫療、遠程教育等。在新的世紀里面,更快、更好、更便捷,更安全的理念會引領電子和通信技術領域新變化,并促進電信和通信技術手段進一步融合。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想法,我們不能忘記社會里面還有一大批比如殘疾人,或者受教育機會比較少的人,如何幫助這些弱勢群體使用現代通信手段,這也是給我們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這課題我們在聯合國相關會議上多次提到,希望產業界的研發設備的時候也可以投入一些力量。我一直在電信系統工作,用過去30年的經歷講一下這方面的感受。我1975年從南京郵電大學畢業,畢業以后分配郵電部設計院,在國內工作十多年,1976年參加京滬杭建設自動電話,1981年參加深圳電話建設的規劃,當時盧湖的路沒修好,當時跟開發商提出在每戶鋪設電線電纜。1986年參加了北京移動電話的建設研究,當時還是模擬系統,全國技術方面的人員就3個,當時也設想了很多的規劃,很宏偉,但是現在看起來那個規劃非常保守。1985年我在英國,英國電信公司已經更新換代,淘汰大批設備,曾經問我們愿不愿意運到中國用,當時覺得可以用,但是錢不夠,沒運回來。
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規模的電信建設,短短2、30年的時間,現在情況已經是滄桑巨變,在座年輕同志可能沒有這感受,我這種人來鐘感觸很深。中國電信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在過去30多年,中國電信設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特別近十多年變化令世人刮目相看,70年代中期,中國的電信研發主要在消化、吸收上面,我清楚記得1981年參加中國通信協會第二屆年會,當時在會上有3路和12路農話窄波系統串音改善問題,在會上還是重要的熱門題目。改革開放以后,和外面有接觸了,即使在那種情況下,也是屬于學習、消化階段,1981、1982年美國來一個代表團介紹PCM系統,這在外面已經很普及了,我們國內部一級專家層次還要聽人家的演講。那時候國內的研發已經上去了,過去模擬系統研發已經讓位于數字系統的研發,許多項目已經立項了,那時候研發主線仍然以仿制為主,中國沒有自己的品牌。90年代真的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年代,那時候我已經在日內瓦了,給我感受最深是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企業走向世界舞臺,我以前在國內沒聽說過,1995年在世界電信展上閃亮登場,后來在世界各國訪問的時候,我以國家電信聯盟領導人身份出訪的,受訪國家從總統到下面工作人員,他知道我中國人,向我稱贊華為、中興在海外的業績。后來我發現這些大公司現在不僅在全球各地都有發展,而且現在把研發基地都設到海外了。
國際電信聯盟我所任職單位1865年成立的,是一個百年老店,1947年以后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現在屬于聯合國下面政府間的一個組織。從1971年開始每四次舉辦一次世界電信展前九屆在日內瓦舉辦,第十屆在香港舉辦的,除了1983年那一次沒參加,歷屆展覽會基本都看了。咱們1987年中國第一次組織參展團參加展覽,當時比較前沿就是長征火箭模型,除了火箭模型以外電信設備比較簡單,當時一些新型電話機、黑白電視機和彩電。除了火箭比較搶眼以外,咱們的設備跟國外基本不在一個檔次上。到1991年情況變化了,我們設備拿出來以后已經比較像樣了,除了與發達國家檔次有點差距,但差距在縮小,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明顯加大。1995年中興、華為登場了,在展覽會上拿出來的設備,可以跟國外同行,從外觀、性能上在同一個檔次上進行比較。這里面還要介紹的就是,后來到了1999年,展覽會上,中興華為大的企業在世界舞臺展示自己形象的機會,利用的方式跟國外知名公司,比如瑞典愛立信公司基本上不相上下。2003年如果中國公司沒去參展,我講那一次可能慘不忍睹,21世紀初IT泡沫,中國華為去了以后,有一種獨領風騷,2006年在香港舉辦,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香港展臺中國占了1/3。這局面令人非常振奮。還有一個小插曲,中國代表團參加展覽會所受禮遇也有變化。從1983年開始,中國政府代表團帶隊去,外三層里三層圍大圈,都想和中國做生意,到1991年的時候包圍的圈子里已經出現一些中國人面孔。到1995年,圈子里面基本上全是中國面孔,外國人全沒了。因為現在大公司要開辦公司來了大批中國職員打交道。2003年以后基本上這個圈子以中國人為主,但是這里面中國人大多數不是外國人干活,而是為中國人干活。這反映出中國電信設備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的變化。
2006年12月份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TD-SCDMA展臺,這在中國參展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在國際電信聯盟舉辦的世界電信展覽上也是很少見的,自己搞的系統單獨做一個展臺基本上很少。當然技術創新和公司的發展不能單純用產品制造和銷售的幅度來衡量,有一個重要衡量標志就是是否掌握技術標準,誰能夠掌握世界標準,國家通行的標準,誰就能左右市場,否則就會被人牽制。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標準甚至能決定一個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大家非常重視標準工作。標準工作對國民經濟建設作用很大,前幾年德國人做了一個研究,研究1960年到1990年三十年,西德經濟發展的情況,這30年里面,平均年增長率3.5%,對西德30年年增長3.5% 的貢獻,資本占38%多,第二是標準化占27%多,還有專利等,勞動力貢獻比例占6%,可見標準化重要性。中國在世界舞臺的標準化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以前一直不是很強,有一些聲音也是附和別人的聲音,沒有自己的聲音,或者聲音很微弱,最近幾年情況變化了,我們已經明顯感到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特別在電信標準化舞臺上,聲音越來越強,越來越積極。剛才提到TD-SCDMA,是2000在國際電纜,與WCDMA、CDMA2000一起通過的三大標準。這幾年確實有一些很成功的例子,我覺得中國電信部門,在參與國際化標準化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有成效的,可以作為國內其他行業借鑒和學習。
現在國際上標準化組織很多,總部一般都是在日內瓦,這些國際組織權威性受到普遍尊重。國際電聯起的作用早期主要是標準化,對有限的資源,頻率、號碼資源進行有效分配,保證全球電信建設能夠有效實施,并且推進新技術廣泛應用,人們能享受的電信任務,無一不受到國際電聯制定標準的貢獻。其中包括所謂固定電話、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寬帶通信,多媒體通信。比如在80年代搞SN1語言,沒這個語言,ATM根本取不出錢,飛機也起飛不了,操作系統都是用這個語言。搞電子商務X509建議,也是國際電聯1988年搞出來的。國際電聯有192個成員國,中國從1920年參加國際電聯的活動,目前除了中國政府以外,還有7個公司,其中包括4大運營商和3個制造商,香港、澳門還有幾家公司。中國電信主管部門改革之初提出實現通信現代化要靠全國標準,盡量采用國際標準,并且要積極參與國際電聯的標準化工作,了解跟蹤世界最新動態,掌握和運用世界核心技術,近幾年提出要將中國標準變成國際標準,這些明智的決定起了很好的作用,并且召集一大批中國一流的世界級專家。新中國從1973年參加國際電聯的工作,下面還要做一些工作,將來要想辦法領導和主導國際電信標準的建設。
我本人在過去8年一直擔當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化局局長,去年10月份新一屆選舉當選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這完全得益于國家電信飛速發展,也說明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也可以干好。因為電信產業的特殊原因,3G的市場遲遲不能達到預期的規模,3G商業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建成了,但真正成為主流業務有待時日,這過程當中,3G的三個標準,究竟誰勝誰劣現在很難下結論,因此中國提出的TD-SCDMA在今后有實力,有機遇,希望TD-SCDMA與兄弟技術爭雄,在強占中國市場,在走向世界市場中大展宏圖,伴隨我們一起走過美好的時光。
中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現在達不到美國和歐洲的水平,比如互聯網是美國人發明,GSM是歐洲人的專利,中國人在使用最新技術除了自己的努力,還得交付大量的專利費,剛才副委員長和其他有關領導提到這個問題,中國現在很重視要搞自主創新。2005年10月份,英國金融時報有兩版登了一個統計,在全球50家知名的企業家里面,第26是中國海爾張瑞敏先生,其他各種項目統計,再也沒有出現中國公司的名字,對我刺激最大的就是在自主創新的欄目世界十強,其中很多電信知名企業,比如愛立信、三星,但中國企業榜上無名,這情況當然有一些原因,人家對中國企業是不是了解,要說別人一點道理沒有也不合適。我曾經跟中國大企業交流過,他們也承認有差距,但不等于差距一定很大,需要很多年,我個人認為這差距可以很快縮小,可以趕上去。由于時間原因,提幾點建議。
第一、進一步提高國際標準化意識,國際標準化工作不能局限中國接受外國的技術,還要把新的理念,把中國自己的技術和品牌推出去,用它們影響世界。中國有好的思路不僅可以自己搞也可以到國際舞臺上,這樣對于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非常必要。
第二、認清中國現在的地位。許多方面中國和外國同行有差距,有的差距很大,但是這種差距恩正在迅速縮小,而且在相當大的領域已經沒有差距,在另外一些領域,中國已經可以領先了。此外中國的產業規模,有的已經占據市場的前列,以大欺小不可取,但犧牲自己的利益迎合別人的利益,或者指望別人會照顧我們自己利益不大明智。永遠把自己放在小學生位置上可能失去很多機會。
第三、充分利用國際電聯和權威機構,在這些組織里中國與其他國家位置是相對平等的,盡量利用國際組織提升中國的地位是上策。市場上很多國際組織和論壇,只要是有用的要積極參加。
第四、要熟悉國際標準化的組織和環境,還要注意熟悉不同的文化和環境,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別,要理解和區分國際環境中,正常討論和蓄意阻擾的區別。
第五、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上層建筑的改造,F有的機構和理論都是別人創造的,不是所有存在都是合理的,參與國際活動要有主見。
第六、中國企業專利意識很薄弱,建議中國企業加強知識產權方面的努力,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關于政策和方法研究工作,提高知識產權工作還應該提高大專院校和科技普及教育中。積極鼓勵和大力扶持大專院校和中小企業在專利和其他知識產權方面的努力。
第七、大力培養國際標準化人才和專利人才,特別要鼓勵大型企業派專家到國際組織中積極參加標準化活動,包括技術活動和管理活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