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金融與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和諧社會論壇實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18:51  新浪財經

  由中國金融學會、金融時報社聯合主辦,新浪財經獨家網絡合作的2006中國金融論壇于2006年12月26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聚英廳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和諧社會 中國金融業的社會責任”。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本次論壇。以下為金融與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和諧社會論壇實錄。

  李揚: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下午的研討會現在開始。稍微有幾個變動,首先是主持人變動。我們最早接到的通知上是我主持,上午看到是易綱先生,下午又有變動由我來主持。廣謙校長也是接到了金融學會的通知,讓他準備關于金融創新的內容。下一場他在另外一個地方主持金融創新的研討會,他的相關觀點會在那個會場闡述,這個會要把時間讓給其他的演講嘉賓。李若谷行長公務很繁忙,中國金融學會的事他要參加的,只是時間有點緊,他不陪他們一直坐到最后,他先演講,他非常樂意和大家在演講之后互動。其他的演講嘉賓最后互動,李行長是演講完了就互動,大家有問題現在就做準備。

  我們現在開始,題目是金融與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和諧世界。就這個題目今年有兩個要點要說,一個是中國加入WTO五年過渡期今年完畢,我們必須全面的融入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之中,所以中國的企業必須走國際化的路子已經是勢所必然了。另外,大家知道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以和諧為核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醞釀,從政府以人為本進行鋪墊,到六中全會和諧社會終于作為我黨的戰略方針提出來了。關注我國政治動態的都可以注意到,我們之后推廣到了世界的范圍,建設和諧世界。中國人最講“中庸”,這是最和諧的,中國人的理念開始走向世界,這也是今天主題的深遠意義所在。我就不多說了,下面把時間交給演講嘉賓。首先請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李若谷先生演講,大家歡迎。

   李若谷:各位下午好。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出席這次討論會,講一講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很多東西不一定是研究的成果,是我一年多到進出口銀行工作的體會。

  我覺得我們的國家無論是金融企業還是其他的企業,在走向國際的時候與其他國家所處的環境完全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有許多是不同的。從國際市場上來看,西方國家早期走向國際遇到的競爭非常有限,他們自己之間有一點競爭但是很有限。市場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發達國家比如說英國、荷蘭這些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走向國際有跟重要的原因也是應對金融危機,為了尋找市場和資源,這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當時所遇到的競爭比現在來說要差得很遠,所以他們對市場的壟斷、對資源的壟斷比較容易。

   

  中國的企業現在走向世界、走向國際,所面臨的環境就不同了。我們也搞過調查研究,現在世界上已經探明的資源基本上全部在發達國家手中。所以我們的企業走出去就要搞一些新的,雖然還有(資源),但是條件不是很好,貿易保護主義也是非常盛行。應該說在我們改革開放28年時間里,美國兩黨對中國有一個認識,一個是促進中國的貿易自由化、市場自由化,以此為基礎促進中國走向政治的自由化,這是它的共識。現在由于中國的發展非常快,現在美國開始懷疑我要不要支持中國市場自由化?我要不要支持中國貿易的自由化?因為這些東西已經開始損害美國的利益,不的認識發生變化,我估計在今后一段時間,美國對華政策要進行調整,到底會什么樣?我現在不敢說。但是我覺得特別是這次中期選舉之后,美國的對華政策有可能發生變化,特別是經濟政策。這是中國在海外開展業務有可能遇到的比較大的阻力。

   

  早期的資源國家搞走向國際基本沒有壓力,可以隨便的到別的國家去開發資源,之后就扔在那里不用管。資源的掠奪性非常強。甚至可以像英國一樣用賣鴉片來換取中國的白銀等資源,非常容易。剛才講了,已經探明的資源大多數在西方國家和公司手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代價越來越啊,中國企業剛才李揚也講了,走到今天這一步,不走國際(道路)也不可能,面臨的形勢和環境會比較嚴峻。你不走向世界,就解決不了中國發展中的資源瓶頸和環境瓶頸。

   

  西方國家之所以走向世界,他們的技術、管理、生產是占領先地位的,而我們有的企業走向世界的時候不是這樣,我們的技術、管理、生產很多東西未必是世界一流的,但我們也得走向世界,所以我起了一個名字,我們是“弱勢前行”,不是一個強勢的東西。

   

  中國的企業在走向世界的時候,切入點是發展中國家,是比較落后的國家,不是去占領發達國家的市場,這也是他的一個特點。當時那些發達國家,他們獲得壟斷利潤很容易,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要差得多,我們的人才等等各個方面都不具備世界一流的水平,或者最領先的水平。這個特點也是比較明顯的。

   

  從國際的市場需求來看,早期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去的時候,完全是殖民地政策。那些所謂的殖民地國家、發展中國家也沒有什么力量反抗,就被人生生的剝削。而我們現在遇到的環境完全不同了,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期待非常高。我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去了相近20個非洲國家,他們對中國的期待非常高,希望中國多給援助,希望中國多來投資。

   

  中國企業包括中國本身面對的責任提前到來,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今年也就2000多美元,但是所處的位置和美國、歐洲相差無幾,要求我們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比我們獲得的權利大得多。而且你不得不面對這種局面,發展中國家要你去投資要你去開展合作,資源的開發也不能隨便開發。比如說我們在加蓬有很好的鐵礦項目,露天開采都可以,品位非常高。開采完了還要回填,費工費力費錢大多了,原來發達國家開采了就走了。我們所面臨的責任比發達國家當初面臨的責任重得多!所以我們現在人均2000和美國、日本、歐洲人均40000美元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相差無幾。

   

  因此,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面對的國際環境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有利,當然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是非常嚴重。當他們走向國際的時候可能需要政府給予更多的支持。完全要靠他自己去走,完全用市場化的方式,恐怕難以成功。

   

  比方說華為公司,它的電信搞得不錯,但是它要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必須利用中國政府的優惠貸款,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的優惠貸款根本進不去這些市場。僅舉一例為證。

   因此,我覺得中國走向世界要注意這樣幾點問題。

   

  第一要更加注意互利共贏,堅持分享式的道路。早期發達國家不是這樣做,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無法不這樣做了,只能更加重視互利共盈,比如說中國的中石油在蘇丹的活動受到了西方很多的質疑和批評,實際上都是胡說八道。我到OECD做演講,除了日本代表在會上對我們顯出了一種挑戰的態度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代表都對我的發言給予了熱烈的支持。我當時講話也是差不多這樣一個會場,我講話之后出不了這個會場,一個一個要和我握手,祝賀我發言成功了。

   

  我們到蘇丹去,那里之前不產一滴油的。中石油進去進行開發,蘇丹大概每年石油收入100多億美元,儲備20多億美元,對世行的欠款開始償還了,經濟增長速度8%。建起了非洲大陸最大的煉油廠,年處理石油500萬噸。我去看過。平地沙漠上起了一座煉油廠、幾個發電廠,過去他們經常停電,我去的時候沒有停電,他們告訴我,中國人來了之后建的電廠,停電現場大幅度下降。在安哥拉我們也經常受到西方的批評,我們給了安哥拉銀行20億,德國馬上也給了20億,和我們一樣買它的石油切塊。西方國家都是口是心非。批評你時說得很好,但是他比你干得還厲害,我和打了這么多年交道,深有體會。

   

  中國到了這些國家,你說我們不去做這些事情,就不行。我剛才講了蘇丹的例子,雖然中國幫助蘇丹建立起了一個它原來沒有的石油工業,但是蘇丹社會上已經開始有人說了,中國把我們的石油都拿走了。雖然我們只是按份額拿了很少的一部分,它占大頭,但是他們說中國人把石油都拿走了。他們可能是受西方挑唆的一部分人,可能是既得利益失去的人,可是他們在造輿論啊。所以中石油在當地給他們建學校、建醫院,都是無償的。但還是有人在這樣說。所以我說我們必須堅持走互利共盈,我們沒有機會再高掠奪式的開發。這樣做我們的前途也是充滿荊棘。

   

  第二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在可持續化的過程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個任務非常重,我們在非洲很多都是資源型的項目,如果開采率、回采率很低是不行的,要住節約資源。過去沒有這個問題,發達國家走向國際沒有這個問題,現在人口、資源、環境是全世界的共性問題,你不可能忽略它。我到了一個地方就和中國公司(到處都是中國公司)講,你們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我們有的公司很不錯,他們雇的工人住的工房已經非常好了,有的是簡易住宅,四個人一間,管理人員兩個人一間,帶一個廁所,非常人性化,夏天都有空調,但是也有很差的,這些問題都要注意,都是別人抓你辮子的機會。

   

  我們去利用人家的資源,一定要提高資源的開采率、回采率,避免浪費。而且還要節約這些資源,降低能耗,開發替代產品,搞可持續的發展,發展循環經濟。這些都是我們在走向發展中國家、走向國際的時候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三就是社會責任的問題,在中國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的企業要樹立良好的形象。你去開發資源也好,賺取利潤也好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注意社會責任問題,那你就有可能面對更加困難的境況。當然這種社會責任我覺得有兩點需要強調,既要注意也不要過頭。現在發達國家也善于利用這種社會責任實際上是限制別人的發展,這兩方面都要注意但不要偏廢,一方面要注意承擔,第二承擔過多的責任也不應該。美國現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國家,但是它不承擔任何的責任,連京都議定書也不簽。這是兩方面都要注意。

   

  第四要注意平衡。剛才李揚也講了中國文化的平衡,堅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為建設和諧世界做出貢獻。這個世界的發展南北、南南都不平衡,我們要為實際的平衡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我們中國的企業走向國際,實現國際化的過程是相對痛苦較少、困難可以克服的過程!

   謝謝大家。

   

  李揚:今天理論界包括業界重要的議題就是走出去,我們要轉變我們的戰略,從引進來為主,到走出去。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李行長用親身的體會和很深刻的洞察力給我們講了一些情況。我們現在用一點時間,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提問:李行長,我知道您以前在各種國際金融組織做過執行董事,有豐富的國際金融經驗。我提出一個問題,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因為中國的銀行,特別是進入發展中國家的銀行,進入歐美國家面臨重重障礙,您有什么很好的建議。

   

  李若谷:我不知道算不算好的建議。但是我覺得,金融企業走向國際,特別是走向發達國家去非常困難的,你走到發展中國家都相當困難。比如說尼日利亞,有很多的中國商人非常希望中國有一家銀行去開分行,我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時候就到那里去看過,我們的銀行不大敢去,到那里人身安全都有問題,我們坐車前面都有車有機關槍開道。那里政治環境的問題都非常嚴重。要想走向發達國家,我個人認為起碼有兩條非常重要:一個是人才。我們的人才現在嚴重不足,難以應付人家的市場,對發達國家的市場我們干脆不了解,因為你不了解就無法在你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發達國家的市場要是墨守成規,就休想擠進去,必須以創新的產品、創新的市場理念擠入已經非常飽和的市場。一個是人才,一個是創新。

   

  提問:沒有中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也無法進一步的深入下去。這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責任。中國金融機構要跟隨著中國企業才能走向國際。

   李揚:不錯不錯。還有什么問題?我有一個問題,也是今天討論非常熱烈的外匯使用的問題,進出口銀行有什么樣的問題和經驗?介紹一下。

   李若谷:不知道這里有沒有記者。

   李揚:我們就打住吧,問點別的問題,這一點,私下在討教。

   提問:我是印度中國文化促進會的代表,我想問下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政府對中國企業走入印度市場有什么政策支持和政策?

   

  李若谷:我們非常支持中國企業到印度投資合作,我們已經批準了5億美元的優惠買方信貸,但是印度不使用他們說不需要,他們說如果接受這5億美元,也希望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但是我們現在也是支持了一些企業到中國去。

   

  提問:如果是中國的企業希望到印度去發展,我很同意您剛才講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如何繞開貿易壁壘,類似于比較大的比如說紡織業,具體的我們可以過后在談,是否可以中國企業來申請?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然后過去?

   李若谷:可以啊。我們現在對紡織業到發展中國家發展是支持的,包括設備整體轉移都是支持的。你要有好項目可以想我們提供。

   提問:好的,我們和印度紡織工業部在探討中國的紡織業,印度下一步要大力發展紡織業,印度政府會給40%的資金支持,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否可以探討?

   李若谷:完全可以。

   李揚:謝謝李行長,謝謝。下面有請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朱民先生來做演講。

   朱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想就幾個問題來談:

   

  第一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走國際化道路是有必然性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增長很強烈,中國越來越多的變成了國際制造業的中信,在這個情況下,中國也需要從全球獲取資源、獲取技術、獲取資金,也需要向全球各行業走出去進行資源的增加配置。在企業走出去的時候要必然的有一個過程,會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最近討論比較多的是分成兩個聲音,一個是認為中國的企業、國民經濟發展如此自豪,一定要走出去,中國的銀行業經過上市以后,以市值計算,全世界最大的銀行、中行、建行、工行都名列其中,前20位我們三家都在,以資產計算前30家里面我們也都在。另外一種說法也是意識到中國的威脅論,我們剛才講的各級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議論和風聲都有。

   

  我覺得中國的企業走向社會是因為隨著制造業全球化的發展,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從銀行業走向來說完全是一個階段性的。我特別同意那位先生表達的觀點。銀行業走向國際化從以往50年的經驗來看分成三個階段,一個是跟著貿易走,貿易到什么地方銀行就到什么地方,主要的業務是結算清算等。第二個階段是跟著企業走,生產全球化,所以企業跟著生產,銀行跟著企業走,才有銀行的全球化,剛才我想講一點,不是銀行走在前面,是銀行跟著企業走,我們是跟著工種走,不是說我們走在前面,說工種你快來吧。第三個方面是銀行跟著資本市場走。全球的資本市場融合越來越厲害,經濟一體化越來越強。我在多個場合都反復強調,我們今天實際上是金融主導一體化,生產增3%左右,貿易增長6.8%左右,資本增長是13.6%,是貿易增長的2倍、生產增長的4倍。金融業跟著市場資本走有著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本國貨幣的可兌換性,如果本行貨幣不可兌換,到國際市場只能經營外幣而不能經營本國幣,根本就沒有意義。如果從大的宏觀條件來說,中國的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會走向世界、走向國際舞臺,只是分階段的,我們今天仍然跟著貿易走和開始跟著企業走的階段。在國際上跟著資本市場走的失敗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是日本的公司走向和美國和歐洲,虧得一塌糊涂回來。資本市場不開發,本幣不能兌換的情況下,金融機構走向國際市場就需要認真的考慮了。確實我們會走向國際市場,但是有一個階段的過程。在當今階段,我們是逐漸的跟著企業,我們也幫著企業出謀劃策和把關,企業失敗了我們也失敗了。

   

  第二點,當我們講走向國際化的時候,看國際背景的時候,看大的環境和宏觀經濟的時候,我們不能忽視微觀的基礎。特別是金融機構走向國際化有很多重要的條件,非常重要的市人才,管理環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仔細看花旗和美洲銀行的國際化道路,開始跟著貿易走,后來跟著企業走,最后跟著市場走。

   

  中國所謂的金融機構或多或少都是區域管理,這個模式不是產品管理,到海外按照塊塊管理是非常難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只有亞洲的快快破產了。全球的風險管理體系也有問題,走向國際舞臺。操作性、流動的等等一系列的東西都是全球的。第三更重要的是必須有全球的清算和支付系統。

   

  我們平時看管理和人才,那個嚴格意義上說是20年以前的概念,你派一個團隊就可以把一個機構管起來,但是這個模式越來越證明不靈了,日本是典型這個模式失敗的案例。花旗、匯豐等所有的海外擴張全部是產品線、全球的時時的清算系統。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我愿意給大家介紹一個德意志銀行的案例,他的改變起于15年前,1987年的時候德意志銀行覺得這個世界開始變了,之前銀行有57億歐元的收入,這個收入里82%是在德國本土,69.2%是利息收入,在1987年的時候德意志銀行是本土銀行是靠利息收入的銀行,之后德意志擴大中間產品的收入、非利息產品的收入,減少利息收入,變成國際化的銀行。到97、98年的時候,他很成功的擴張了全球業務,本土收入占總收入的60%、70%左右,今天他的本土收入只占27%左右。從1987年它花了將近20年時間,做了幾個特點大的變動。第一件事是建立全球的產品線為主的經營模式,把區域性模式全部改變成產品線的,第二是時時清算,他建成了全球最好的支付系統。正是因為有技術的支持,把整個組織架構完全變成產品線的組織架構。我們因為對德意志銀行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跟蹤研究,看到它過去20年的變化。銀行業走向國際化有很多的因素。德意志銀行走第一個階段走了12年,到今天真正變成一個全球化的銀行,而且是非利息收入為主的銀行,花了20年,這對于中國商業銀行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我們的管理架構、管理模式、風險管理的體系應該說還有很大的不足。至少還不足以支撐我們大規模的走向國際舞臺。對于這一點,對于國際化圍觀的基礎和條件,我們同樣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第三點,我想說,我們中國銀行是非常積極的支持企業走向國際舞臺,它是我們的上帝,我們剛才還說,更重要的是我們不但提供資金,同時和企業合作,對風險進行管理,提供增加值。與此同時,我們也認真的實施我們自己的國際化戰略。中國銀行自己已經是國際化的銀行了,作境外有603家分支機構,境外資產占銀行全部資產的38%,利潤占31%左右。客觀上是一個國際化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但是我們還在很認真的準備不斷的擴大國際業務,因為對于中國的銀行來說,有國內業務和國際銀行兩者的平衡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當我們看兩個市場的時候,我們還是認為,國內的市場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市場,這個特別重要。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具備GDP增長高達10%左右,每年有15%到18%的存儲增長,18基點的毛利差,世界上沒有像中國這樣規模如此之大,增長如此之快,利差如此之好的市場。中國還沒有產品,我用最基本的指標來說明這個問題。國際上全球利息收入占資產收入的比重是2.2%,中國是2.1%,已經很高了。與此同時,全球平均非利息收入占資產比重國際平均水平1.7%,我們是0.3%。可見在非利息產品的產品空間是如此之大,所以一方面傳統的貸款市場是如此之好,產品市場如此之好。沒有一個市場可以與這個市場相比。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市場,關鍵在于我們怎么樣抓住這個機會。平衡兩個市場我們仍然認為國內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所以我們采取非常謹慎的態度去開發。

   

  我們認為中國市場沒有產品,這很重要。所以我們積極開發海外業務,把海外的產品引進來,包括我們最近收購新加坡的航空租賃公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中國這個產品很弱。我們國際戰略進行支持,另一方面我們產品的發展仍然著眼于國內市場的發展。我們對國內市場很有信心,我們分析再過三年多一點的市中國銀行業的整體資產的市場規模會大于美國的銀行業市場規模。中國銀行業的收入會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如何利用國際資源,利用產品優勢和經驗來推動和深化產品的發展而從中盈利。這是很大的挑戰,也是很好的機會,謝謝大家。

   李揚:謝謝朱行長,下面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貢華章先生發言。

   

  貢華章: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謝論壇組織方邀請我這樣一個不能在這個論壇發言的人來發言。因為你們講的是金融,我恰恰不是金融行業的,也感謝主持人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有機會介紹一下中國石油,但是時間很短,我講什么呢?作為企業,剛才李行長、朱行長都講到,企業和金融是不可分割的。我就想給大家講講利用金融資本市場創建和諧發展的跨國企業集團的幾點體會。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最大限度的提供清潔的能源是我們最大的社會責任。作為國內外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我們一直在高度重視金融資源對產業資源促進作用,并且在實際工作中有效的利用金融資本市場,通過國內外對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的提高公司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了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總結過去幾年的工作經驗,我有這么幾點體會:

   

  第一個體會就是充分利用金融資本市場來提升國有企業的價值。七年以前,也就是1999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成立剛滿一年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進行了脫胎換骨的重組改制。采用國際通行的標準把油氣生產的核心業務,按照產業鏈進行專業化重組以后,歷盡艱辛整體上市,登上了國際金融資本的舞臺,雖然融資并不算多,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時期,中國石油的成功上市為大型國企重返國際資本市場鋪平了道路,也為中國石油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上的后續融資打開了通道,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的管理體制。

   

  上市以后的中國石油自覺的接受資本市場的監督,規范公司治理,恪守上市承諾,建立起了全新的管理運行的機制。按照投資決策中心、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分工來定位總部、專業公司、地區分公司這一新的組織管理結構,實現了扁平化的管理和流程再造,實現了快速發展,贏得了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廣泛贊譽。

   

  隨著資本市場對中國石油規范運行的認可,2003年著名投資家巴里特先生大規模買入中國石油的股票以來,中國石油的股價不斷上升。盡管受到了BP公司的股票拋售行為的影響,我們仍然在2005年以2%的股份增發拿回了相當于IPO10%的資金,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社會上曾經有一種輿論,說石油漲價的好處不應該讓巴菲特拿走,今天在這里我們說歷盡艱辛上市,我們上市的時候股價是1.28元,和1.30元之間,原來政府和香港政府批準我們上市是25%,但是之后覺得25%是不可能的,最后決定是至少10%,低于10%不能發行。我們遇到的情況是什么?在我們之前中國的大石油公司,海外路演以后按他們領導的話說哭著跑回來。如果中國石油再不能成功上市,那么將會阻斷中國國有企業進入國有資本市場的路,這個責任對我們來說太大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成功發行。當時如果定1.30元,可能有一家不進來,發行不成功,低于10%,最后定了1.28元。

   

  上市之后在香港,當時的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長馬富才先生在敲鑼以后看了10幾分鐘,我開玩笑說他逃了,為什么?看著股價嘩嘩的往下跌,而且2000年我們的利潤不算低,當時中國石油的利潤已經到了800多億,可是股價還是上不去。2000年熬過去了,2001年、2002年都熬過去了,股價都在1.40元左右。但是美國的巴菲特先生經過三年的研究認為中國石油是負責任的,他帶頭買了中國石油的股票,而且一下買了流通股份的13%到15%,在這種情況下,帶動了國際上的一些投資者,紛紛的購買中國石油的股票,所以從2003年下半年以后,中國石油的股票才一直漲上去。應當說,我們在2005年僅以2%的股份增發拿回了當年10%的IPO的發行額,是和我們認真對待國際資本市場,得到國際資本市場認可是分不開的。

   

  最近中國石油的股價在香港已經超過10港元,最高的超過了10.5元了。上市公司總市值已經超過了英國石油BP、殼牌而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從資本市場評價公司發展前景市盈率,中國石油已經超過了美孚等大公司的市盈率,這充分說明中國石油善待金融市場而不是掠奪性的開采,一心一意的做好企業發展工作,有效的提升企業價值,創造了國內外同臺競技的和諧環境。

   

  我想講的第二個就是,構建和諧的產融關系,推進國際并購和整合。在石油發展史上,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近幾年,中國石油抓住市場機遇,實現了快速發展,資金實力大幅度提高,對銀行信貸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按照目前的情況,對外投資完全可以用自有資金來實現。但是中國石油本著構建和諧產融關系的原則,在企業經營狀況非常好的情況下,不會忘記增經給了我們大力支持的銀行界的朋友們,因此我們利用國內外許多金融機構給予了授信,不斷發展了國內的業務,還進行了多次的海外收購和投資,取得了很好的投資收益。目前在全世界60個國家已經累計收入160多億美元。累計回收超過80億美元。在東南亞、中亞、中東、北非、中南美洲等地區都有我們的項目陸續建成,特別是2005年在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石油成功的收購了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開始了國內企業巨資進軍國際購并市場的時代,一方面使國際市場發展戰略推進了一大步,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強了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今年為止,在海外的項目主產量會達到5400多萬噸,份額產量達到2000多萬噸。我們這種合作是和資源互惠互利的,前面李若谷行長已經講到了蘇丹,我們2000年到的蘇丹,當年用他們自己的話講,沒有中國石油的幫助,就沒有蘇丹的石油工業。我們確實在這方面特別注意,在海外發展當中,和資源、和當時的居民如何建設一種和諧的國際合作環境。當然,國際合作當中有很多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哈薩克斯坦收購同樣是這樣,這么大的收購,我們在哈薩克斯坦的產油量已經占到它全國產量的1/4以上,正因為我們注意了和資源的良好的合作感到,才維持了這種良好的合作繼續往前推進。最納札爾巴耶夫訪華又和我們簽了兩個協議,一條輸油管一條天然氣管線,我們特別注意和資源主的合作,環境特別重要。我們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前面我講到一個問題,有人說你們有錢了,銀行借款完全可以還掉了。我就說了,我們現在保留一個通道,人都是這樣,不要你困難的時候找到銀行,銀行幫著你了,你有錢的時候就把銀行踢開了,這是不行的。這就是我們目前保留這個通道的原因。在國內市場方面,為進一步理順關連交易,履行上市后的承諾,在中國證監會的支持下,2005年中國石油股份公司以60多億元的資金,收購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流通股,順利摘牌,不僅為A股市場注入了興奮劑,也為推進上市公司改革開通了新絲路。產業集團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金融機構的發展也同樣離不開產業結構的支持。只要多換位思考,就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關系,實現平衡發展。

   

  第三企業的金融資源包括外部和內部的資源,其中資金是企業最關鍵最重要的內部資源。國內外正在普遍的推行資金的金融管理中國企業一直重視節約化管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們就成立了專業公司進行管理。中國石油集團財務公司已經成為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風險管理最好的財務公司之一,作為中國石油集團的結算中心、融資中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依托中國工商銀行的結算網絡,提供的封閉計算服務和方式,解決了傳統依托不同銀行進行結算時存在的流程復雜、周期長、資金占壓和拖欠等問題,提高了資金的運營效率。今年我們財務公司的結算量將超過75000億,累計資金成本超過200億。

   

  從2004年開始,中國石油集團進行境外資金集中管理的試點工作,通過全球招標選定簽約銀行,授權財務公司作為境外資金管理中心,在銀行開立帳戶。集團各海外企業在簽約銀行開戶。通過網上銀行與財務公司總帳戶之聯,帳戶資金歸結到總帳戶,實現信息查詢,資金調劑,外匯風險管理和市場運作的集中統一。目前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五家跨國銀行已經成為中國石油海外管理的合作伙伴。試點兩年來已經實現了集團成員企業在全球44個多少,163家開戶銀行,37個幣種,547個帳戶的信息監控,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礎。企業內部資金集約化管理設備的提高,并不是對傳統金融服務的拋棄,是中國石油與國內外金融機構合作層次與服務水平的提高。在相互啟發、相互學習中,實現了產業集團與金融機構的雙贏。

   

  第四深化產業與金融的規范合作,有利于和諧企業、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國石油集團財務公司作為境內唯一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實行管理和內部有效調劑中,利用專業化優勢為集團內部成員提供了有效的低成本的資金支持,使中國石油在金融領域的層次提高了。

   

  2006年我們與意大利中利保險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利人壽保險公司,不僅可以拓展企業內部的利益,實現保險資源和市場的價值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通過內部保險資源和市場的管理,理順保險關系,降低相關風險,提高保險深度和力度,實現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的目標,深化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規范合作,不僅有利于產業資本的保值增值,挖掘內部的潛力,還有利于發揮互補優勢,獲得雙贏,更有利與獲得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場,實現和諧發展。

   最后講點政策建議。

   

  中國石油的經營理念是奉獻能源,創造和諧。企業就應該在市場條件下,努力抓住機遇,提高資源效率,提高競爭力,規范運作,不辜負國家的希望,盡到投資者和股東的信托責任,這是企業最大的和諧,也是為和諧社會做的最大貢獻。階級的發展離不開外部市場的支持和內部金融的有效利用。資源的發揮離不開金融管理。現階段,鼓勵中國石油這樣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規范合作,有利于深化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優化金融行業的治理結構,減少金融市場風險,提高金融市場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因此實現產業與金融的共同發展,有利于各方的利益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當然這還有賴于金融體系的構建和金融政策的支持。

   

  李揚:謝謝貢總,開始講我就體會到了,請你請對了!通過這個發言我們知道,一方面金融業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另一方面金融業面臨著很多的競爭。我們的發展還來自非金融業的競爭。企業如果達到這個程度,朱行長在這里要小心一點。下面請商務部部長助理傅自應先生發言。

   

  傅自應:各位朋友、同志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中國金融學會舉辦的和諧社會:中國金融業的社會責任論壇的活動。并就金融與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和諧世界的論題做一個發言。

   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認為這個選題還是有很好的意義的,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講一講我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中國的企業國際化已經具備了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起訴發展,產業結構迅速升級,初步形成了較為強大的制造業的競爭力在國際競爭分工中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我們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世界重要的制作業的基地。已經連續十多年金融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外匯儲備年年增長。到今年10月份已經突破了1萬億美元,居于世界第一。

   

  目前中國的GDP占全球5%,出口占全球7.3%,外匯儲備大概占全球的1/3。世界經濟增長的1/6是由中國經濟拉動的,從我們中國的企業國際化程度來看,比重相對比較低,對外投資規模僅僅只占全球的1.6%,應該說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的潛力還是巨大的。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了走出去快速發展的時期。2005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700美元,今年預計可能要達到2000美元。在中國的東部沿海的很多城市人均的GDP有超過了4000美元,根據過經驗,這正是國內產業升級動力最為強勁的時期。如果在外投資不能相應發展。成熟的產業不能迅速轉出就會錯過產業升級的大好時機。中國很多產業如紡織、服裝、家電等技術非常成功,管理先進,營銷網絡比較發達,完全可以走出國門對外投資的。中國的企業初步的具備了國際化的條件,國際市場是檢驗企業競爭力非常強大的試金石,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和一流高手更正,才能真正顯現出自己的實力。近幾年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增強,2006年已經有了16家中國的內地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而2001年的時候進入500強的內地企業才11家,數量在增多、規模也在逐步擴大,顯示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在迅速增強。

   

  今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的過渡期已經結束,國內市場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競爭的重要的戰場。面對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競爭對手。中國的企業必須要加快國際化的進程,主動參與競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提高綜合的實力。

   

  第二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推動中企業國際化是保持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需要,大家都知道近幾年來,中國內外經濟不平衡的現象日益突出。這不僅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也對有效實施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提出了挑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的內容。

   

  推動企業走出去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方面,從國際經驗上看,一些制造業大國,比如說德國,貨物貿易順差的規模都比較大,并且超過了中國,但是收支平衡比較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對大量的對外投資消化了大量貨物貿易的順差,中國要繼續促進收支平衡,必須大力推動企業走出去。同時我們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資源、人員的戰略需求非常強勁,我們的戰略人員又非常短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經濟就難以發現。

   

  第三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有利于促進和諧世界的建設。推動中企業國際化,我們認為是實施互利共盈戰略,促進國際世界發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現互利共盈的戰略,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投資,鼓勵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這些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舉措,對促進經濟發展,共建和諧世界具有重大的意義。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實力和經驗,參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目前一些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基礎比較薄弱,甚至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體系,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對于解決這些國家資源短缺、技術落后的問題,實現這些國家和中國共同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中國企業要注意社會的責任,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注重回報社會,已經成為國際化大公司的基本的要求。也可以說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的基石,如果我們不注重勞動保護,也必然會造成社會和消費者的遺棄,所以從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走出去,積極的參與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這樣就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資源和動力。

   

  第四促進中國企業國際化需要政府部門推動,更需要中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我們知道企業國際化是企業經營的一種高級形式,涉及到資本流動、貨物流動、人員流動、技術流動等多種方面。這就需要我們在外交、經貿、產業、金融等多方面的參與和配合。近年來,我國基本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體系,作為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部門,商務部在服務體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并且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也有相應的支持。商務部還建立了國別投資經營障礙報告制度,幫助中國企業了解國際投資的環境,通過多邊雙邊保護的協定,消除走出去中的障礙。維護企業的權益,建立相關行業組織和駐外商務機構、商會、國內投資主體等共同參與的形式多樣的協調機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了走出去的企業經營行為。

   

  要促使更多的企業走出去,需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政策支持體系,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商務部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正在大力推動境外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中國政府主導的,在發展潛力大,關系比較好的革命建立產業園區,使中國企業集群式的走出去,是推動國際企業戰略化的主要舉措。金融機構在企業國際化進程中大有可為的。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金融服務的體系,早在1994年中國政府就決定建立中國的進出口銀行,2001年又相應成立了中國進出口保險公司,同時大家也知道,中國銀行作為外貿專業銀行也在支持企業走出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政府提供的援外的貸款,出口信貸等規模也在逐年增加。我們還為企業開展業務提供了風險擔保基金和業務能力。中國的金融機構在服務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利潤增長,獲取了很多的寶貴經驗。從國際經驗上看,沒有金融的國際化很難有成功的企業的國際化。中國對外貿易總量,今年超過16000億美元,中國與20多個國家有貿易關系,但是中國的服務貿易特別是中國的金融業走出去的步伐相對滯后,我們希望隨著中國內外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希望中國貨物貿易不斷的發展,中國的金融業也能夠相應的得到發展。

   

  所以,我們也要必須看到,中國在開放的過程中,中國企業走出去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在非洲等國家很多的中國企業在交易的過程中不得不進行現金交易,因為中國銀行在國外的網點很少,服務業很單一。

   

  總體來看,金融機構國外網點少,服務產品比較有限。不含港澳地區的海外機構只有17家分行,8家子公司,在美國有有3家機構,不足30名員工。我們金融國際化才剛剛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推動金融機構國際化是一個長遠的任務,需要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通過新一輪的談判,高層互訪等來做工作,需要具有全局的戰略性的眼光,同時我們也希望金融機構在積極學習國外大型金融機構的跨國經營經驗,提高國際化水平,提供社會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產品和服務。總之,我們要抓住機遇,形成合力,為世界經濟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謝謝各位。

   李揚:謝謝,幾位發言人的發言到此結束,留點時間大家提問。

   

  提問:我是武漢大學的,請問朱民行長一個問題。剛才談到中國金融機構國際化的時候,朱行長非常詳細樂觀介紹了一下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國銀行的經驗,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路子是不一樣的,在兩段期間,特別是最近和過去相比,歐美國家對中國銀行在競爭的方式上有沒有什么變化,監管機構對中直機構的監管有什么啟示?

   

  朱民:這個問題非常專業,非常好。這個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從國際銀行市場看,中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三四年以前,國際的銀行業看中國的銀行業市場只是一個對他們的本土公司業務的延伸服務,在中國大概當時是198家外資機構很大一部分只做本土業務,在過去的兩三年里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好,銀行業發展非常好,中國銀行市場是國際上最好的銀行市場。所以國際銀行把中國銀行市場看作了國際金正的必爭之地,中國銀行在國際上的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銀行業市場是國際大銀行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不像以前只是一個派生的延伸服務。這樣國際銀行對中國銀行市場的投資經營的規模和速度不可比。兩大市場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美國基本上占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中國,誰占有中國市場誰就贏了。

   

  從對外來看,監管對廣義的外國銀行的監管都加強了,因為巴塞爾資本條約特別是新巴塞爾條約實施之后,對資本金的配置的管理要求大大提高了對金融機構的內部的風險管理和內控管理大大提高了,特別是最近的反洗錢是國際金融機構高度重視的一個方面。最近對中國銀行業在全世界從監管的角度來看,要求中國銀行在當地分支機構子行化,這也就是要求便于他們的監管,因為要在當地注冊,監管很方面了。整個的監管的嚴格程度應該說是大大提高了。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國際普遍趨勢巴塞爾two的實施第二是對中直銀行的規定方面,要求提高了。

   李揚:討論這么深的問題已經不是這樣的場合了。非常遺憾,鑒于時間關系,這一段的討論只能到這里了,下面以熱烈的掌聲對演講者表示感謝。先休息一下。

   

  王廣謙:咱們現在開始下一段,會議進行到這個時段大家一定很累了,但是我們還要提起精神,下面還有五位嘉賓的精彩演講。我們這一段的主題是金融創新與金融服務,也是整個論壇的最后一段,會議安排了五位演講嘉賓,他們各人的介紹在會議手冊上都有了,在這里就不耽誤時間介紹了。首先請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行長牛錫明先生做講演。

   

  牛錫明:大家下午好。今天參加了一天的會,聽了大家這么多金融界的專家和這么多重量級的人物的演講。我這里有一個稿,但是我不想念了,我想借這個機會簡要的說一點,我參加這次會議的體會。

   

  第一點,我想說,我通過參加這個會議,我感覺社會的責任是上市銀行必須肩負起的重大的責任。工商銀行是10月27日成功的在香港和A股市場上市的,上市非常成功。上市以后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我們現在實際上是肩負著三大任務。一個任務是要創造持續的可可需增長的回報率,第二使我們的員工有一個比較好的收入,要維護員工的利益,第三肩負起社會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服務,特別是現在在A股的市值已經達到了5塊5,在國際市場排名第三位,超過了大通、匯豐,除了公司自身的表現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造成的。我想這種股東的回報、員工的利益、社會的責任是上市公司關注的三大責任。

   

  第二點,我們怎么樣來承擔起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怎么樣來為社會、為客戶提供幼稚的服務,作為一個上市銀行應該通過創新來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從創新上來說,首先我們要為我們的大的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這種大的客戶是我們的一些大的法人客戶,我們下一步應該想辦法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方案,通過這種方式來提供優質的服務,這種個性化的服務方案應該包含著一些創新的理念,應該是既包含貸款,又包含投資銀行這方面的業務,還應該包含銀行電子化這方面的服務,既要為大的客戶提供法人服務,同時對他們的個人提供個人方面的服務,這幾個方面都應該是包括的。對于個人客戶來說,下一步工商銀行主要是為他們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在我們整個的個人客戶當中,工商銀行有1.5億個客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客戶群體。在這里有高端客戶、中端客戶和普通客戶,這三類客戶所需要的服務是不一樣的,作為工商銀行來說,要針對這三種不同的客戶,為他們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通過科技的創新來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像電子銀行業務,這個是以后銀行進行時時創新、提供優質服務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工商銀行今后的發展要依靠科技的創新。在科技的創新當中,銀行的電子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現在通過電子銀行為客戶提供服務,服務的量占全部信貸總量的28%,這個比例還是比較低的。今后幾年要大大的提高這個比例。工商銀行在全社會有18000個網點,即使這樣也是排隊很嚴重。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完全的解決。實際上要徹底的解決排隊的問題還是要靠科技,靠電子化。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還是非常強的,也是非常好的。經過幾次的升級和改造以后,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服務的功能非常強大。你在工商銀行開一個電子銀行的帳戶以后,你所有的帳戶包括定期帳戶、活期帳戶、信用卡帳戶、購買基金、股票所有的帳戶都可以掛在電子銀行項下,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網上,通過計算機來操作帳戶。我還要提醒大家,最好還是要在固定的計算機操作,不要到社會上隨便找一臺計算機操作,要考慮安全因素。這種電子銀行的服務實際上是一種創新。提供了一個技術的平臺,使你能夠在擴大了你到銀行辦理金融業務的手段。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辦理業務。像這種對個人銀行的服務的提高,主要還是要通過電子的創新。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如果沒有辦理工商銀行電子銀行的,也希望你們去辦理工商銀行電子銀行,對你們服務的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點,作為上市銀行,要想更好的回報社會,肩負起責任,還是要管好自己的信貸資產數量,工商銀行走過來的銀行,1984年正式分立。前幾年工商銀行在運作我是按照專業銀行的模式來運作的,由于歷史原因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這幾年經過努力和政策剝離,使不良資產降到3.9%,經過20年的發展,我們總結的經驗和感覺的體會,作為一個銀行業來說,怎么樣肩負起社會的責任,最主要的還是要把資產質量搞好,把貸款搞好。以前出的這么多的貸款,使中國的銀行業背上了這么沉重的包袱,我們作為經營商業銀行的人員來說,我們也感覺到非常的沉重。今后你要給社會提供良好的回報,有一個基本的基礎就是你要管好自己的資產質量。從1999年以來,8年的時間工商銀行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1999年以來新增貸款已經占到了95%,28000億。這些新增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只有1.86%,8年的時間保持在1.86%的水平是非常好的。我們也感覺到今后幾年作為銀行如果要有競爭力的話,核心的問題還是要保持自己信貸的高質量,如果在資產方面搞不好,不僅不能為社會提供有效的服務,還會給社會增加服務。

   

  第四點,商業銀行上市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一步,今后的方向是要融入到金融全球化當中去,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中國20幾年的改革開放,最成功的一點就是非常好的利用了經濟的全球化,中國的銀行業的改革開放下一步也是要融入到金融的全球化當中去。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大家可以想一想,退回十年,1996年的時候沒有人看好中國的銀行特別是中國的商業銀行。退回五年,大家對中國商業銀行的改革也是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到了今天,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在一年之內海外上市而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這是中國銀行也是任何人始料不及的。中國的銀行業改革的成功在于中國的領導,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國銀行界的精英對中國銀行的改革思路設計非常好。從中國工商銀行自身的情況來看,我們雖然歷史上剝離出了一萬億的不良資產,但是通過資產的重組和上市,最終我們不僅把這些損失縮小,而且沒有通過銀行的利潤處理不良資產,而是同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之間的互動使商業銀行的改革、使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把工業企業的改革把成本轉嫁給金融,這個改革是非常成功也是非常好的。下一步商業銀行到何處去?恐怕是要國際化。怎樣在中國這樣一個基礎和市場,走向全球、走向國際化,這里有我們與國際戰略投資者之間的合作的問題,怎么樣通過他們的合作來提升我們的管理與服務水平,有我們在海外兼并并購的問題。隨著中國企業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研究的。

   

  今后五年、十年使中國金融業走向世界的過程,也是對我們的重大考研,我們能不能把國有商業銀行走向世界,在這當中做大做強,這對我們是一個考驗。我們一定要牢記80年代日本銀行的教訓,當時前十大銀行有四家是日本的,現在連一家都沒有了,這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中國的銀行業不能走這樣的道路。

   今天參加這個會議,有這么幾點感想,在這里說一說,供大家討論。謝謝。

   

  王廣謙:昨天工商的股市漲停了,5塊5,非常好,如果你有心看看近20年來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銀行,每年變化都非常大,大趨勢就是中國銀行的崛起,牛先生也圍繞著工商銀行談到了社會責任的問題。下面請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行長羅哲夫先生給我們講演。大家歡迎。

   羅哲夫: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今天非常榮幸參加這個論壇,下面就金融創新和金融服務題目講一些自己的看。

   

  我國商業銀行的改革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在這十幾年中,經過中央的監管和商業銀行的共同努力,在金融創新與金融服務方面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由于時間比較短,就不能講得很全面。就我個人來講,有三個方面比較重要,和大家說一下。

   

  一個是金融產品日益豐富。現在除了過去傳統的存貸匯的業務之外,對公司的現金管理,個人理財和中間代理業務已經全面的發展,產品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豐富,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第二業務流程不斷的優化。過去很長時間,商業銀行的經歷是在每項業務條線中關注的是如何控制風險,在流程里加了很多環節,有利于控制風險。這幾年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也在減少環境,把每筆業務的流程盡量的做到簡單。既要控制風險,同時要提高為客戶服務的效果。每家銀行都在對自己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這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進步。

   

  第三在渠道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各家銀行、網上銀行、ATM等自助設備,據到建設等方面的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總之,中國銀行業的創新使我國商業銀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要看到,我國的金融服務還沒有滿足現實的需求。商品和服務交易中仍然大量的使用現金,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個人保險的參保比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和規模等都與市場的需求相去甚遠。

   

  全國個人住房貸款的余額目前是2萬多億,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處不到1千億,八年時間增加了20多倍,消費金融的高速增長勢頭可見一般。在個人的創業、投資、旅游、文化等方面,我們過去認為和銀行關系不太大,都向金融機構提出了需求,中國金融市場的潛力相當大,但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人員也感覺到,我們工作和需求有很大差距,特別是今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孟加拉鄉村銀行創始人尤努斯的經歷給我們一些啟發,他面對的客戶和我們面對的客戶條件還要差。在金融產品方面進行創新,在風險管理方面進行創新,在孟加拉這樣一個環境下,銀行辦得非常好,我覺得中國金融市場的潛力非常大,關鍵看金融從業人員如何挖掘市場,通過創新來滿足需求。在創新的過程中,我認為我們需要關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商業銀行內部能不能建立一個有利于創新的機制。第二個方面,在外部、政策、管理方面能不能創造一個更加好的,有利于創新的環境。從商業銀行內部來講,金融創新有這么幾個目的,一個是有利于銀行開拓市場,滿足客戶的需求,第二有利于增加商業銀行利潤,第三有利于控制風險。從這三個目的來講從商業銀行內部對金融創新有一種動力和需求。從外部環境來看,下一步主要的還是從創新的新的政策。在組合產品創造開發的過程中,涉及到多個領域,有時候涉及到證券、保險等,因此在銀行、金融機構在統一經營方面能不能邁出一步,對于中國金融產品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設銀行上市一年多來,積極適應市場變化,深入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加大與美國銀行戰略投資的合作,在保持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著力拓展零售銀行、中間業務等新的領域,各項業務取得了新的進展,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首先感覺到商業銀行在建設方面有新的突破。我們作為國有商業銀行,過去都屬于半機關化的管理模式,經過這幾年的改革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在思想觀念方面還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應該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把滿足客戶的需求作為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最根本的服務。

   

  第二健全金融創新的激勵約束機制,現在提出金融創新的問題,但是在機制上并沒有解決或者沒有完全解決鼓勵金融創新制度安排和激勵的政策沒有做得很好。這個方面需要銀行內部采取一些措施。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創新機制,創新產品從立項到市場銷售,每個環節都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我們過去光講推出產品,但是從來不做投入產出的核算,過去對整個風險關注程度還是不夠的。因此在銀行內部建立更好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創新非常重要的,是在業務流程上的創新,剛才談到這個問題。在提倡金融創新的同時不能忽視現有業務流程的改造。現有的不少流程設計過多的是從業務流程需要和風險控制需要出發,而不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沒有真正的體現以客戶為中心的內在需求。今后可以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多給客戶提供一些便利,從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建設銀行下一階段集中創新的重點準備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為公司和客戶機構提供廣泛的解決方案;2、以家庭為中心、個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和消費金融產品;3、加強支付結算和帳目創新,使支付更加方便;4、積極關注新的消費傾向和伴生的消費業態,文化、養老、醫療服務等等,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競爭水平,提高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共創和諧社會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要進一步探索,爭取獲得有效的進展,積累更多的經驗。

   謝謝大家。

   

  王東明:股權分置改革推動了A股市場的徹底轉型,截止到今年11月底,全部A股公司中已經有1281家進行或完成了股票分置程序,對應市值占95%,國內外確定的年底前完成的股權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年來A股市場的發展障礙,中國的資源配置功能、融資功能得以順利恢復。首先股權分置改革從制度上解決了上市公司林類股份、兩個市場、兩個基礎的問題。股票作為投資品的定價開始擺脫單純的資金特點。更多的與我國實體經濟相關。

   

  A股總市值從之前的不到4萬億復雜到現在的8萬億,股票市值與GDP相比從個之前的20%到接近40%,中國的A股市場成為全球最我活力的資本市場之一。

   

  伴隨股改的順利進行,新老劃段開始實施,已有41家公司實施再融資,54家實施IPO發行,由于股改穩定了市場信心,市場具備了比較強的融資能力,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國際航空、大秦鐵路廣深鐵路等都有比較好的表現。A股市場開始進入大市值股票主導的新時代。但正如吳曉靈行長指出的,在目前資本市場恢復的階段,監管單位和參加者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珍惜大好局面。

   

  2005年7月證監會制訂了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方案,提出了證券公司綜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在2年內基本化解證券公司現有的風險。通過綜合治理,證券行業的集中度明顯提高,據統計2005年前五位和前十位經濟業務和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3%和31%,這一數據在2006年7月到11月分別提高了24%和32%,前五家公司的融資總量占有率為75%以上。創新及規范類數量40家以內,結束了百四家公司同指生存的狀態。

   

  通過治理,證券行業信譽開始恢復,社會資金向證券公司回流,開辦的集合理財等業務吸收了幾百億的社會資金,市場反映比較好,新開戶數不斷增加,成功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和金融債,開始吸引人才回流。證券行業作為高風險的新型行業之一逐漸開始恢復。

   

  伴隨著股權分置改革順利進行和證券行業綜合治理成功,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制度產品創新也在加快,在制度創新方面,資產體系建設,上市公司治理,發行制度、交易制度、機構投資人制度都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在產品創新發展,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已經組建完成,長期以來資本市場單邊里導致的價格扭曲盈利模式單一的缺陷得到了改善。融資融券制度,資本證券化產品等不斷推陳出新,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二、中國證券業的未來發展仍需堅持改革與創新的指導思想。

   

  1、對外開放和綜合經營將成為資本市場中國行業面臨的主要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已經正式實施加入WTO的承諾,中國銀行業全面對外資開放,保險和銀行業的開放之后,中國證券業和資本市場的開放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這個壓力要遠遠高于保險和銀行業。與此同時,伴隨著金融業的發展步伐,相互滲透在加劇,我們面臨著東亞國家普遍面臨的環境。因此,如何在開發和競爭中加快發展本土的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本土證券經營機構是我們共同面臨的任務和挑戰。加快改革,放松行政管制,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必須壯大,目前A股市場的總數值8萬億人民幣,與20萬億的GDP相比證券化率只有40%,與發達國家普遍的百分之百的幣了相比還有相當長的道路要走。從間接融資的比例上看是80%,股票、國債等只有20%,雖然市場融資達到了2000億人民幣,但是以今年銀行貸款3萬億以上相比仍然系微不足道的。發展和壯大資本市場必須要加快改革,放松各類行政管制,培育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首先應該放松對金融產品的管制。變發行審批的管制措施為備案制度,更多的企業通過市場直接融資,為市場創造更多更豐富的融資產品,放松投資者準入和領域的管制,引導更多的資金參與市場,推動共同基金的發展,鼓勵規范私募基金,放寬保險QFII的準入,發揮產業基金在創新投資、風險投資當中的作用。推動自主創新,做大做強本土證券機構,證券業在本土經濟中最弱小,總合僅為5000億人民幣,而美合為390億美金,任何一家的資產規模都超越了國內的總合。而國內的證券業面臨的開放壓力最大,任務最艱巨。

   

  我們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推動國內證券公司成為制度和產品創新的主體,努力做大做強本土證券機構。首先推動證券公司多元化的資本募集方式,通過上市提升實力,恢復應有的經營權利,證券二級托管等制度。賦予證券公司在以外資、保險中相應的國民待遇。允許證券構思參與實體經濟運行,參股其他機構等等。在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進程中,QFII和QBII的過程中,推動本土證券公司率先國際化。

   

  女士們、先生們,16年前中國資本市場誕生,其本身就是一個中國經濟改革的產物,16年來,中國資本也是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我們相信今后的發展也必將走深化改革和創新的和諧之路。

   謝謝大家。

   

  王廣謙:我們聽到了很多的數據,王董事長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信息,下面請出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陳東升先生給我們做講演。

   

  陳東升:各位嘉賓、主持人,大家下午好。現在我們討論的題目是關于金融創新。前面兩位行長和東明董事長主要講的是銀行、證券和產品的創新,我想和大家分享另外一個觀念。我的看法是建立健全、高效的金融資本市場體系,對下一步的發展很有好處。

   

  現在有一部很熱的紀錄片《大國的崛起》,大家談的是中國的和平崛起。我有一個小的思考。什么叫中國的全面的和平崛起?我認為有兩個層次,經濟層面和政治層面。

   

  經濟層面包括的三個方面,一個是經濟的崛起,我們經常講的世界工廠的形成。第二現在學術界沒有議論、議論不足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金融和資本的崛起。經濟的崛起,資本的崛起,還有一個是科技和品牌的崛起。只有經濟、資本和科技的崛起,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經濟層面的崛起。而且這三個崛起的過程中是有一個時間的順序和邏輯的關系。中國通過30年的改革開放,最初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三個要素,資本、技術、人才。我們資本的要素是通過引進外資來彌補我們的資金短缺和資本短缺的要素來填補的。在30年的積累過程中人們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了,我們今天已經擁有十萬億的居民儲蓄,1萬億的外匯儲備,特別是新一屆政府上來之后進行的銀行改革和證券制度的改革,我認為改革的到位以及我們從一個資本的短缺國開始成為資本的平衡國甚至成為資本的盈余國,資本崛起的先決條件已經具備了,我是特別贊成現屆政府對幾大國有銀行的改革,特別是股權分置的改革。包括今天突破了2500點的信號,資本和金融崛起的時代到來了。

   這是我想說的,由于中國金融、資本崛起的信號和條件、時代到來了。

   

  還有一個是從社會的結構,我們中國要成為強大的國家,要有一個綜合的國力和綜合國力的競爭力,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的層面,第二是金融和資本的層面,社會和競爭的層面,加起來是國家的競爭能力。核心體現就是在你是不是有一個強大的高效的社會的運作體系,這個運作體系又包括企業,企業是以市場為核心,是以產權為紐帶,這是他的競爭機制的核心。經濟層面的競爭的核心是來自資本和金融制度。金融和資本的制度的核心是什么,今天上午說金融是經濟的核心。我有一個觀點是金融是制度安排。它實際上是一個社會高效運作機制的體現。什么叫金融?什么叫資本?我認為金融和資本是制度安排,就是兩句話,讓好的企業不斷發展,讓不好的企業盡快淘汰。讓好企業發展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一個輸血的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融資的功能,資金融通的功能在企業下面就是我們講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又分兩部分,一個私募一個公募,私募就有大量的產業基金、風險基金等等,直接融資是通過賣的方式來融資,賣什么?賣企業的股權,股權可以通過私募的方式賣,還通過公開的股票交易市場來賣,還有一種是間接融資,是用抵押的方式,用信用擔保的方式來獲得企業發展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就是銀行貸款的方式,還有一部分就是發債,企業債券的發展和銀行貸款都是一種間接融資的方式。今天看起來,金融市場的核心或者說金融資本的核心就是銀行體系,或者叫基金體系,債券體系,今天我們的銀行改革是走在前面的,資本市場的改革也是啟動了,我覺得私募基金也開始如雨后春筍,上午易綱講要大力發展公司市場,這也是整體制度改革和整體制度崛起的很重要的方面。金融說得太復雜,其實就那么簡單。金融就是一個制度安排。就是建立一種機制,讓好的企業發展,讓不好的企業淘汰,淘汰是通過收購和兼并,還是通過破產的方式來淘汰不好的企業,看起來非常復雜和紛繁,其實就是這么簡單,金融就是一個制度安排。

   

  構建一個強大的國家競爭能力,企業要有競爭能力,是建立在以產權為核心,金融作為經濟層面的要素的最核心的資源的方式,他決定了整個經濟體系的競爭能力,建立一個健全的強大的發達的金融資本市場,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沒有一個強大的健全的完善的資本金融市場的崛起,中國經濟下一輪的發展是走不過去的,所以我認為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今天非常榮幸,覺得我們持續30年8%的增長,而且我們現在國民所得,我們的GDP,外貿和外匯儲備都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我們還沒有意識到今天我們談金融融合的問題,金融開放的問題,金融產品創新的問題,人才培養的問題,金融外資進入市場競爭的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意識到了,中國經濟的下一步的發展,中國真正在世界的崛起,我們不能回避,我們不能逃脫,我們不能夠以這樣被動的態度來對待金融和資本的問題,只有主體金融整個的監管部門,學術部門,不管銀行、證券、基金、保險,都是一個金融的整體,只有共同的團結起來,我們來打造或者我們強烈的意識到金融和資本的崛起是中國經濟在未來十年發展過程中的強烈的表現,一個強烈的核心,一個強烈的最關鍵的我們改革我們創新的一個方面。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真正在世界上和平崛起才能夠成為可能,我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從經濟崛起的層面講的,經濟、資本和技術品牌的崛起,同時從社會的效力體系,那是財政的問題稅收的問題,稅收的問題還涉及到納稅人對財政的監督問題。社會的效力是預算的透明和納稅人對國家財政支出的監督機制,才能保證社會的高效。經濟體系的高效是有賴于一個強大的發達的健全的金融和資本的制度,企業的高效很簡單,就是產權約束。這兩個不同的層面,兩個層面的三個體系的構造,把這兩個加起來,我相信能夠把這個說清楚。

   中國經濟發展到這一步,金融和資本的崛起,已經成了決定中國經濟下一步崛起,中國和平崛起的關鍵,我們一起來迎接金融和資本的時代到來。

   謝謝大家。

   

  王廣謙:我還以為東升董事長講保險的創新,結果他是更高的層面上講中國金融和資本的創新。兩點非常深刻,中國在現階段金融和資本的創新是非常迫切的,第二是金融是制度安排,讓好的企業更好的發展,讓不好的企業淘汰。謝謝陳董事長,下面請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后奇先生演講。

   

  張后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非常榮幸參加中國金融學會組織的這次金融盛會,但是坦率的說,我看到座位稀稀拉拉的,我看到這么好的會居然不是我想象的擠滿,剛才我老板的老板王東明先生,是我們公司第一大股東的董事長說我是掐著點來的,我非常慚愧,金融巨子的盛會,老朋友徐剛給我搬了一下指頭,你是誰?憑什么這么多董事長、行長來了,基金業的小子到這個地方報告基金業,在正式報告之前,說一下,本來是邀請我們公司的董事長來做這個報告,由于我和徐一樣,我做了九年證券研究所所長,對金融創新的研究還有點癮頭,老板說你就去講,沒有什么關系。但是看看目錄又覺得不對頭,這么多的金融巨頭,一直到我來之前我都在認真準備我的稿子,我看到快輪到我的時候,有七八九個人都走了,是不是看不上我們這個基金小子?所以如果允許的話,我做一個小小的金融創新,在座的如果愿意成為華夏基金的客戶,我愿意給你們每個人,我自己掏錢贈送一百份華夏大盤基金,我個人掏7萬元,如果個人資產平均50萬,算一算華夏基金的資產規模增加多少?我掏7萬,可能會給我付10萬元,還劃得來。如果你們愿意,兌現的能力王董事長知道我還是有的。這幾天的市場,人的狀態,應該是金融學術界的精英也在座,大家的面部表情比較松馳,這幾天的市場,工商銀行真是牛氣沖天,可以到這里來放松,我在這里給大家助助興,分享一下我作為從業人員的一點體會。我可能是本次論壇唯一的基金業的從業人員代表,所以我很珍惜,包括昨天晚上,今天上午我都在準備我的演講稿。

   

  我們的基金行業本身作為一個快速成長和創新的行業,有人是像我在60年代出生的,在這個地方我沒有資歷,在基金行業我是老人了,現狀就是如此。我非常榮幸作為中國基金業的從業人員參加這次盛會,看到前面這么多金融巨子的精彩演講,我唯一的感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多了份見識。我今天的主題是抓住中國經濟黃金十年的歷史機遇,深化金融改革和創新、金融服務的我的幾點思考。

   

  2006年是我國十一五計劃的開局之年,我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長勢頭,GDP全年增長率預計達到11.5%,增長總量達到20萬億。2006年和2015年將是中國經濟步入一個經濟起飛的十年黃金期,這不是我的發明創作,在媒體上已經看到了,未來十年將繼續擔當重要引擎,中國金融創新和深化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展開的。我有四個觀點個各位領導、專家做一個分享:

   

  首先就是關于加強央行的流動性管理。1、從又好又快的和諧發展觀來認識央行的流動性管理,以中央銀行為中樞的流動性管理。我認為是國家行使財富總量管理的重要形式,是針對不斷積累的貨幣化的國民財富總量的動態管理,涉及到國家貨幣化政策的方向,現行貨幣化機制和貨幣供應量控制,外幣儲蓄政策,銀行等行業的健康發展;2、由中央銀行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支持、輔之以低利率政策和適度高估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應保持這一政策的適度連續性和穩定性,日本韓國等國家在經濟起飛階段都采納了類似的貨幣政策。3、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充分競爭性的生產和貿易體系、出口導向型經濟結構使得現行的重組流動性支持型貨幣政策組合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貨膨脹的侵害,實現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發展目標。我剛到華夏基金不久,我曾經請謝局長做過一次給我們內部的研究員和基金經理做報告。謝局長當時談到了我們的基礎貨幣通過債券的方式發行發行,為什么沒有產生惡性通貨膨脹呢?按照傳統的貨幣金融理論是不可思議的。我想在這里我和大家分享和請教的觀點很多也不是我個人的發明,只是我思考和總結的,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歸納;4、逐步采取藏匯于民的調節措施,把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各類企業和個人,逐步推向包括外匯市場在內的國內外金融使臣,進一步完善和強化中國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在保持連續性的同時,為了防止出現單邊的過渡上漲和流動性的過剩,可以采用藏匯于民的措施。還可以通過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直接金融的投融資功能,把充足的流動性引入資本市場,加快解決長期積累下來的缺口問題,有效的緩解國內金融環節的流動性過剩問題。過去五到十年,流動性基礎性的投放應該是從外匯債的發行開始,有12年左右的時間了,過去都到哪兒去了呢?房地產行業是沉淀流動性的重要的領域。這里面一個方面是我們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老百姓特別是中心城市居民富了,同時又一個很重要的,充足的流動性在我們保證企業、個人都有足夠的購買能力,房屋投資能力的時候,沉淀流動資金。但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在我們這個年齡有支付能力、購房能力的人,買了房屋,最需要等房結婚的年輕人買不起房,看著房價。這個領域容納流動性也是有邊界的。去年以來中央宏觀調控一浪接一浪。

   其次關于中國資產的定價估值問題。

   

  1、應從全球化的視野和可以進行國際橫向比較的估值方法上來對中國資產進行重新定價。我自己去過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包括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還有以房地產為例講一個資產定價的通俗的例子,我們去過臺北,傳出陳水扁的女婿有丑聞的買房的地方,折合人民幣8萬一平方米,也不比金融街和建外SOHO好。咱們這里最好的房子也不過2萬一平方米,這是在宏觀調控一浪高過一浪的情況下。中國的一批沒有被充分貨幣化、資本化的資產價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們進入了WTO度過了過渡期的情況下,要迎來重新定價的過程。

   

  2、中國的戰略性行業的龍頭企業借助國際國內的資本市場,重新獲得的價值發現和價值提升。前一段時間大家討論得很熱門的,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是賤賣還是貴賣,幾年前一個國際大行出一個重要的報告,國內的幾大行技術上已經破產,因為有不良資產,現在全世界看好中國,不知道買什么就去百中國工商銀行,買中國電信和中國石油。它通過中國市場重新獲得了之發現和提升。我們銀行業的招商銀行是如此,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更是如此。中國產業資本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了起飛的神話,這個神話正在進行當中。我們誰也不敢說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為什么不能成就新的匯豐銀行?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招商銀行今天的規模就是1985年匯豐銀行的規模,今天匯豐銀行雄霸全球,誰能料定10年20年之后招商銀行不是新的匯豐呢?只要有機制。中國的工商銀行,我們最近看到一家證券公司的報告,拿工商銀行和花旗銀行比,我想花旗銀行是一個全球性的大行,是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下,行為受到嚴格限制的銀行。我們工商銀行盡管今天已經是大型的股份制的上市銀行,但是誰都知道惠金、財政是他重要的股東,有中央政府支持,有中央銀行的流動性支持,有這樣一個大市場,沒有理由,工商銀行不能超過和趕上(我沒有說是哪一年)花旗銀行。對這一類戰略性企業的龍頭企業,資本市場使它獲得了新的生命。它的價值發現了提升有一些純粹的經濟學家在討論賤賣和富賣,搞實務的人沒有人對此感興趣,沒有投資巨子的加入,他的價值將延緩。

   

  3、中國金融從過度依賴銀行儲蓄的間接金融一枝獨秀向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并舉過度,資金從銀行儲蓄向股票、基因等直接金融類資產的集中移動過程勢必會影響股票類資產的估值水平。中國基金業是在總的規模只有7500億,一年前我們行業也是三強之一,只有500億的規模,我和馬行長開玩笑,我們最大的公司只有相當于金融街支行的規模,讓我們成長每年都是幾何數字在擴張。因為很小,所以我們有機會和巨子們同臺演講非常珍惜,他們可以慢慢的說慢慢的做,但是中國的資產環、資產行業不允許我們這么做。我們的基金是7500億,如果我們的基金增加1萬億,工商銀行應該漲到多少錢?如果你們開了股票帳戶和基金帳戶,你們聽了我的話難道不興奮嗎?今天回去不喝點酒嗎?今天我出來之后看到又上漲了30個點。這就是投資者說的一輩子趕上一次的牛市。我們的中央政府和銀行,金融監管部門從國九條開始推動了這一輪的行情,從中央機構推動的改革和完善。

   

  4、中國政治經濟和諧發展的穩定大局與中國經濟進入起飛階段的持續增長趨勢必然帶來“中國資產”的溢價效應。假如我們中國的局部可以看到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是全世界勞資關系最好的是中國。我有一個復旦的同學,他在河北做一個汽車發動機的鑄造,全部產品出口到北歐的企業,沒有在中國銷售。歐洲的資本家坐專機到他的企業來看,只有中國有每個月月薪800到1000元的產業工人快樂的工作著,因為比種地好得多。總體上我們的勞資關系和穩定的大局支持著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大局,中國資產才會有溢價效應。

   三、關于基金業在中國的發展。

   

  1、美國共同基金的最鞏膜接近10萬億美元,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平均資產規模2000億,家庭滲透率超過51%,銀行帳戶滲透率超過33%。華夏基金是750億的規模。

   2、中國現在有59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294只,總資產朝我7500億,全年共誕生了6只超過百億元的大型基金。

   3、中國金融總資產43萬億,中國城鄉居民17萬億規模,和美國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4、證券投資基金業是一個引導居民參與市場、理性投資、共同富裕、共享中國經濟增長的又好又快的投資方法。

   四、關于深化金融服務與國民財富知識教育開始。

   

  我的小孩現在人大附中的國際部,我覺得他們高中就有一個商學,大學的經濟學基礎他們已經開始學了。我們在座的可能有很多學問做得很好,保險行業在資產管理的老總,他個人沒有股票帳戶也沒有基金帳戶,我說你以滿腔的激情為國家的資產在理財,自己的財一塌糊涂。

   1、深化金融服務應該從國民財富知識的素質教育入手,從娃娃抓起。

   

  2、中央政府的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應有效地組織開展國民財富知識素質教育的非營利性基礎工程。比如編寫相應的讀本,不以賺錢為目的,發行給千家萬戶的老百姓。

   3、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應以客戶理財需求為導向,適應金融業融合的趨勢,突破行業壁壘,為投資人量身定制精品金融服務。

   4、金融從業人員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和專業素質。

   謝謝大家。

   

  王廣謙:謝謝張先生激情的演講,如果有時間他還可以展開一點,沒有時間了,后面的部分沒有展開,但是看出了你的學術功底。會議規定是5點結束,現在還有20幾分鐘,留5分鐘給主辦方做一些會后的說明,還有大約15到20分鐘,大家可以提一點問題。

   

  提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工行的業務中將來包括投資銀行,請問投資銀行業務與坐在您身邊信證券的業務有哪些區別?您們是合作更多還是競爭更多?請問張總,中信基金和華夏基金的整合是怎么看的?是否贊成大規模的基金出現?它的增長是不是和規模一樣有吸引力?規模大是不是能夠提供更高的吸引力?請問王董事長,證券業的開發與其他的銀行業、保險業相比應該是明顯滯后的,在中央銀行穩定報告中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是不是在證券公司引進境外的戰略投資者這方面應該有進一步的開放?

   

  牛錫明:我們工商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海外是很大的一部分,特別是香港,我們下一步想把香港的業務進行整合,實現完整的業務體系。國內的投資銀行業務和海外的還是有差距的,現在沒有債券承銷的牌照,這一部分是不能經營的,除此之外其他的投資銀行業務是可以經營的。而且今年的投資銀行的業務收入預計可以突破20億,這和國內的幾家投資銀行的收入我們不比他們少,我們主要是依靠我們的優勢和商業銀行的業務相發展。最近中國實行混業經營實行A股牌照,我們還會有更好的發展,總之這一部分業務是我們發展很大的一部分,也是股東回報增長的潛力所在,我們今后會下更大的力氣發展這一部分的業務。謝謝。

   

  張后奇:這個問題也不是問華夏基金,王董事長在這里,華夏基金像今年這樣大發展的年頭,范總帶著全體員工是只爭朝夕的干活,整合是老板的事情,我們來不考慮。

   

  王東明:中信持有中信證券45%的股份,我們正在收取其他三位股東51%的股份。中信持有華夏基金60%多一點的股份,這都是貨幣的安排。我們希望在雙方董事會的最后的意見,究竟以后怎么樣在中信作為大股東的情況下這個事情怎么搞,因為對以后的發展,現在我不能說太多,但是因為我說的都是我個人的意見,個事情必須得雙方的董事會來決定,究竟以后做什么安排得由董事會來定。

   

  你提出來關于證券開放的問題,實際上我們感覺到,從國民經濟的關聯度來講,證券業低于保險業和銀行業,應該更早的開放。涉及到證券業的開放和資本市場的開放。今天上午尚主席發言也說到要循序漸進的開發,中國證券業遭到過前兩年的綜合治理的狀況,現在切實比較脆弱,目前中國整個的金融業在WTO的大框架下到了必須要開放的時候,中國也在逐步的開放,很多的證券公司通過老的方式在進入。國外的基金已經在和中國的基金在合資,QFII已經有100億的資金在核定當中。

   

  我認為開放的力度還應該再大一點,從整個金融業的開放可以看到,如果沒有WTO的倒逼機制,不會有今天的創新,不經過這么痛苦的過程也不會到今天的程度。證券業和保險業都是如此,只有在與狼共舞的情況下,在戰爭中學會戰爭,才能不斷的壯大自己。

   提問:我也是第一財經日報的記者。請問,中信證券今天有沒有參加社保基金的涉外基金的評比?有沒有準備QFII方面?做哪方面的準備?

   王東明:今天的會不是說這些具體的事情的。第一中信證券沒有參加社保的評比。第二中信政府在QFII方面做的準備,正在向有關方面提出。

   提問:我是河北大學的教師,請問陳董事長,對保險企業而言,尤其是泰康而言,什么樣的制度安排對公司的發展是最重要的?

   

  陳東升:我是泛指這個行業的,作為經營的主體,也是制度安排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商業的企業,有利潤的原則,有董事會、有股東大會。保險實際上是主管文保這樣一個需求的,是解決安全的需求的,是醫療、養老等家庭穩定的,無論從社保還是商業保險和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我們叫三大保險自助,基本上也是社會穩定的因素。說制度安排是指另外一種功能,但并不排斥是一個商業的或者說行業的概念。

   

  提問:請問泰康陳董事長一個問題,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在人壽里做得很有口碑,很不錯,但是泰康相對是單一的保險公司,幾位行長都談到了多元化經營的模式,在下面的潮流可以看到你對于這種模式有什么考慮?

   

  陳東升:你要進行綜合化的經營還是要有很多條件的,首先你資本的力量是不是充足,第二你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資產能力,第三你整個公司的駕御能力是不是達到了。前年TCL收購一個公司,明基李東生收購西門子,我不是事后諸葛亮,當時收購我就看到了問題,他們的企業和泰康差不多只有十年的時間,你的團隊駕御中國市場的能力剛才開始形成,沒有很強的經驗,你要去駕御西方這樣一個復雜的產業體系特別是西方這樣一個復雜的法律就業環保的體系,實際上是人家甩包袱,像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國家有很大的注資,上市拿了很多錢,有很大的網絡和資源,可以進行相應的經營。泰康我們還是堅持專業化的品牌,不能涉獵多證券這個行業。我也堅定的不去涉獵彩險。國際上的一些保險公司,巨無霸的保險公司都是壽險出來的,所以我們堅持走專業化的道路,堅持走壽險為核心,堅持走專業化的品牌。謝謝。

   

  王廣謙:作為學者的思考,創新本身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創新受理念的支配,受規律的約束,還有平衡傳統和現有觀念的關系。增加福利性,對客戶、對社會的責任。剛才我們談到走向國際化,建立和諧世界的理念很重要。往大了說就是整個世界的未來。所謂規則的創新我自己理解什么階段做什么創新,面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規律,產品的創新和規范約束方面我們在快速發現方面不夠,一個好的行業、一個好的群體有很好的行業規范,有很好的傳統,其實這些傳統和規范都是以往創新的結果沉淀篩選的結果,在發展創新中對傳統的尊重、對規范的尊重伙食應該注意的,但是形勢的發展,一些傳統的規范要改革,要變化,但是一些好的東西我們也要注意,這是平衡的一方面。

   

  我昨天還思考一件事,就金融機構來說,外部講需求,內部講成本,上午劉行長說面對不同的問題差異化的服務,只有當創新和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內部節約成本、外部有效,凡是從外部需求創新成功機率都很高。選擇創新點要多樣化選擇。快速發展中把人們的層次拉長了,之后服務的空間就大了,差異化服務也是這個概念,目前狀況應該說就金融服務來說,在很大鏈條上是不足的,不能滿足大家需求的,但是目前都在盯著高端客戶,這是必要的,作為銀行要找那些有錢人吸引過來,但是現在你看到高端客戶,不同的機構和銀行都找到高端客戶,已經出現了個別的高端客戶需求過剩的問題,平衡這種關系,我們真正找到社會有需求的部分進行差異化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創新的成本非常重要,凡是成本低的就是社會需要的。

   

  第二方面就是管理,現在幾家大的銀行上市改革,主要目的在于理順公司治理結構,其實要仔細分析分析,國內外好的銀行和其他的公司治理結構大致都是相同的,可是經營管理確實大不一樣,不是說我上市了,公司結構就合理了,就能夠自動的服務于社會,至于說怎么去管理,管理怎么創新,這不是學術問題而是操作問題。管理是科學,凡是科學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去尋找規律,設計現實來規劃他,不是現實的東西就無法規劃,藝術就不行,要看藝術家的創作力和想象力,凡是看到管理都是先講一個基本的道理,落實到技術方面,如何管理一個企業,那不是教出來的,完全是靠企業家的靈感和創造。我們沒有別的話好說,但是可以評判管理得好與壞。

   

  還有一點,東升董事長說得很清楚,泰康人壽不搞多元化,跟風是中國很大很大的問題。定位問題可以仔細看看,好的成功的無論是企業、某某單位定位是最重要的,創新也是如此,國內金融機構的定位是趨同的,把別的單位的計劃拿出來改一下就可以做了。就會在某些領域的競爭過于激烈,某些領域空白,這是影響我們創新的地方,這是大的問題,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這恐怕是不利于社會的和諧和創新的深化。戰略表述上都是做大做強,其實是不是每個企業都要做大做強。我記得到美國加州一些銀行不是為了做大做強,做固定的社區,分固定的盈利,公司做得非常好。有一次到夏威夷去看一個小的銀行,就服務這個社區,看到小孩在那里玩耍,年底還送一本掛歷,有了合理的定位,創新才有針對性,如果企業分散了定位、分散了決策,有不同的定位和創新,那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的,無論是銀監會還是政府部門領導做一點事,今天搞創新,明天搞規范,這個社會都不是和諧的問題。想到這一點,我們這個主題是和諧社會:中國金融業的社會責任。分散創新社會越和諧,越美好。這個單位做得好,另外一個單位來學習,這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

   今天論壇最后一個板塊到這里就結束了,非常感謝五位演講人,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過幾天就過新年了,在這里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個股行情一覽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