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走向世界注意互利共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14:00 新浪財經

    由中國金融學會、金融時報社聯合主辦,新浪財經獨家網絡合作的2006中國金融論壇于2006年12月26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聚英廳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和諧社會 中國金融業的社會責任”。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本次論壇。以下為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演講實錄:

  李揚: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下午的研討會現在開始。稍微有幾個變動,首先是主持人變動。我們最早接到的通知上是我主持,上午看到是易綱先生,下午又有變動由我來主持。廣謙校長也是接到了金融學會的通知,讓他準備關于金融創新的內容。下一場他在另外一個地方主持金融創新的研討會,他的相關觀點會在那個會場闡述,這個會要把時間讓給其他的演講嘉賓。李若谷行長公務很繁忙,中國金融學會的事他要參加的,只是時間有點緊,他不陪他們一直坐到最后,他先演講,他非常樂意和大家在演講之后互動。其他的演講嘉賓最后互動,李行長是演講完了就互動,大家有問題現在就做準備。

  我們現在開始,題目是金融與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和諧世界。就這個題目今年有兩個要點要說,一個是中國加入WTO五年過渡期今年完畢,我們必須全面的融入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之中,所以中國的企業必須走國際化的路子已經是勢所必然了。另外,大家知道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以和諧為核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

和諧社會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醞釀,從政府以人為本進行鋪墊,到六中全會和諧社會終于作為我黨的戰略方針提出來了。關注我國政治動態的都可以注意到,我們之后推廣到了世界的范圍,建設和諧世界。中國人最講“中庸”,這是最和諧的,中國人的理念開始走向世界,這也是今天主題的深遠意義所在。我就不多說了,下面把時間交給演講嘉賓。首先請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李若谷先生演講,大家歡迎。

  李若谷:各位下午好。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出席這次討論會,講一講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很多東西不一定是研究的成果,是我一年多到進出口銀行工作的體會。

  我覺得我們的國家無論是金融企業還是其他的企業,在走向國際的時候與其他國家所處的環境完全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有許多是不同的。從國際市場上來看,西方國家早期走向國際遇到的競爭非常有限,他們自己之間有一點競爭但是很有限。市場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發達國家比如說英國、荷蘭這些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走向國際有跟重要的原因也是應對金融危機,為了尋找市場和資源,這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當時所遇到的競爭比現在來說要差得很遠,所以他們對市場的壟斷、對資源的壟斷比較容易。

  中國的企業現在走向世界、走向國際,所面臨的環境就不同了。我們也搞過調查研究,現在世界上已經探明的資源基本上全部在發達國家手中。所以我們的企業走出去就要搞一些新的,雖然還有(資源),但是條件不是很好,貿易保護主義也是非常盛行。應該說在我們改革開放28年時間里,美國兩黨對中國有一個認識,一個是促進中國的貿易自由化、市場自由化,以此為基礎促進中國走向政治的自由化,這是它的共識。現在由于中國的發展非常快,現在美國開始懷疑我要不要支持中國市場自由化?我要不要支持中國貿易的自由化?因為這些東西已經開始損害美國的利益,認識發生變化,我估計在今后一段時間,美國對華政策要進行調整,到底會什么樣?我現在不敢說。但是我覺得特別是這次中期選舉之后,美國的對華政策有可能發生變化,特別是經濟政策。這是中國在海外開展業務有可能遇到的比較大的阻力。

  早期的資源國家走向國際基本沒有壓力,可以隨便的到別的國家去開發資源,之后就扔在那里不用管。資源的掠奪性非常強。甚至可以像英國一樣用賣鴉片來換取中國的白銀等資源,非常容易。剛才講了,已經探明的資源大多數在西方國家和公司手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代價越來越大啊,中國企業剛才李揚也講了,走到今天這一步,不走國際(道路)也不可能,面臨的形勢和環境會比較嚴峻。你不走向世界,就解決不了中國發展中的資源瓶頸和環境瓶頸。

  西方國家之所以走向世界,他們的技術、管理、生產是占領先地位的,而我們有的企業走向世界的時候不是這樣,我們的技術、管理、生產很多東西未必是世界一流的,但我們也得走向世界,所以我起了一個名字,我們是“弱勢前行”,不是一個強勢的東西。

  中國的企業在走向世界的時候,切入點是發展中國家,是比較落后的國家,不是去占領發達國家的市場,這也是他的一個特點。當時那些發達國家,他們獲得壟斷利潤很容易,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要差得多,我們的人才等等各個方面都不具備世界一流的水平,或者最領先的水平。這個特點也是比較明顯的。

  從國際的市場需求來看,早期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去的時候,完全是殖民地政策。那些所謂的殖民地國家、發展中國家也沒有什么力量反抗,就被人生生的剝削。而我們現在遇到的環境完全不同了,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期待非常高。我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去了相近20個非洲國家,他們對中國的期待非常高,希望中國多給援助,希望中國多來投資。

  中國企業包括中國本身面對的責任提前到來,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今年也就2000多美元,但是所處的位置和美國、歐洲相差無幾,要求我們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比我們獲得的權利大得多。而且你不得不面對這種局面,發展中國家要你去投資要你去開展合作,資源的開發也不能隨便開發。比如說我們在加蓬有很好的鐵礦項目,露天開采都可以,品位非常高。開采完了還要回填,費工費力費錢大多了,原來發達國家開采了就走了。我們所面臨的責任比發達國家當初面臨的責任重得多!所以我們現在人均2000和美國、日本、歐洲人均40000美元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相差無幾。

  因此,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面對的國際環境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有利,當然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是非常嚴重。當他們走向國際的時候可能需要政府給予更多的支持。完全要靠他自己去走,完全用市場化的方式,恐怕難以成功。

  比方說華為公司,它的電信搞得不錯,但是它要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必須利用中國政府的優惠貸款,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的優惠貸款根本進不去這些市場。僅舉一例為證。

  因此,我覺得中國走向世界要注意這樣幾點問題。

  第一要更加注意互利共贏,堅持分享式的道路。早期發達國家不是這樣做,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無法不這樣做了,只能更加重視互利共盈,比如說中國的中石油在蘇丹的活動受到了西方很多的質疑和批評,實際上都是胡說八道。我到OECD做演講,除了日本代表在會上對我們顯出了一種挑戰的態度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代表都對我的發言給予了熱烈的支持。我當時講話也是差不多這樣一個會場,我講話之后出不了這個會場,一個一個要和我握手,祝賀我發言成功了

  我們到蘇丹去,那里之前不產一滴油的。中石油進去進行開發,蘇丹大概每年石油收入100多億美元,儲備20多億美元,對世行的欠款開始償還了,經濟增長速度8%。建起了非洲大陸最大的煉油廠,年處理石油500萬噸。我去看過。平地沙漠上起了一座煉油廠、幾個發電廠,過去他們經常停電,我去的時候沒有停電,他們告訴我,中國人來了之后建的電廠,停電現場大幅度下降。在安哥拉我們也經常受到西方的批評,我們給了安哥拉銀行20億,德國馬上也給了20億,和我們一樣買它的石油切塊。西方國家都是口是心非。批評你時說得很好,但是他比你干得還厲害,政治流氓加經濟流氓!我和打了這么多年交道,深有體會。

  中國到了這些國家,你說我們不去做這些事情,就不行。我剛才講了蘇丹的例子,雖然中國幫助蘇丹建立起了一個它原來沒有的石油工業,但是蘇丹社會上已經開始有人說了,中國把我們的石油都拿走了。雖然我們只是按份額拿了很少的一部分,它占大頭,但是他們說中國人把石油都拿走了。他們可能是受西方挑唆的一部分人,可能還是既得利益失去的人,可是他們在造輿論啊。所以中石油在當地給他們建學校、建

醫院,都是無償的。但還是有人在這樣說。所以我說我們必須堅持走互利共盈,我們沒有機會再高掠奪式的開發。這樣做我們的前途也是充滿荊棘。

  第二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在可持續化的過程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個任務非常重,我們在非洲很多都是資源型的項目,如果開采率、回采率很低是不行的,要住節約資源。過去沒有這個問題,發達國家走向國際沒有這個問題,現在人口、資源、環境是全世界的共性問題,你不可能忽略它。我到了一個地方就和中國公司(到處都是中國公司)講,你們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我們有的公司很不錯,他們雇的工人住的工房已經非常好了,有的是簡易住宅,四個人一間,管理人員兩個人一間,帶一個廁所,非常人性化,夏天都有空調,但是也有很差的,這些問題都要注意,都是別人抓你辮子的機會。

  我們去利用人家的資源,一定要提高資源的開采率、回采率,避免浪費。而且還要節約這些資源,降低能耗,開發替代產品,搞可持續的發展,發展循環經濟。這些都是我們在走向發展中國家、走向國際的時候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三就是社會責任的問題,在中國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的企業要樹立良好的形象。你去開發資源也好,賺取利潤也好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注意社會責任問題,那你就有可能面對更加困難的境況。當然這種社會責任我覺得有兩點需要強調,既要注意也不要過頭。現在發達國家也善于利用這種社會責任實際上是限制別人的發展,這兩方面都要注意但不要偏廢,一方面要注意承擔,第二承擔過多的責任也不應該。美國現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國家,但是它不承擔任何的責任,連京都議定書也不簽。這是兩方面都要注意。

  第四要旨意平衡。剛才李揚也講了中國文化的平衡,堅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為建設和諧世界做出貢獻。這個世界的發展南北、南南都不平衡,我們要為實際的平衡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我們中國的企業走向國際,實現國際化的過程是相對痛苦較少、困難可以克服的過程!

  謝謝大家。

  李揚:今天理論界包括業界重要的議題就是走出去,我們要轉變我們的戰略,從引進來為主,到走出去。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李行長用親身的體會和很深刻的洞察力給我們講了一些情況。我們現在用一點時間,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提問:李行長,我知道您以前在各種國際金融組織做過執行董事,有豐富的國際金融經驗。我提出一個問題,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因為中國的銀行,特別是進入發展中國家的銀行,進入歐美國家面臨重重障礙,您有什么很好的建議。

  李若谷:我不知道算不算好的建議。但是我覺得,金融企業走向國際,特別是走向發達國家去非常困難的,你走到發展中國家都相當困難。比如說尼日利亞,有很多的中國商人非常希望中國有一家銀行去開分行,我在中國

人民銀行的時候就到那里去看過,我們的銀行不大敢去,到那里人身安全都有問題,我們坐車前面都有車有機關槍開道。那里政治環境的問題都非常嚴重。要想走向發達國家,我個人認為起碼有兩條非常重要:一個是人才。我們的人才現在嚴重不足,難以應付人家的市場,對發達國家的市場我們干脆不了解,因為你不了解就無法在你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發達國家的市場要是墨守成規,就休想擠進去,必須以創新的產品、創新的市場理念擠入已經非常飽和的市場。一個是人才,一個是創新。

  提問:沒有中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也無法進一步的深入下去。這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責任。中國金融機構要跟隨著中國企業才能走向國際。

  李揚:不錯不錯。還有什么問題?我有一個問題,也是今天討論非常熱烈的外匯使用的問題,進出口銀行有什么樣的問題和經驗?介紹一下。

  李若谷:不知道這里有沒有記者。

  李揚:我們就打住吧,問點別的問題,這一點,私下在討教。

  提問:我是印度中國文化促進會的代表,我想問下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政府對中國企業走入印度市場有什么政策支持和政策?

  李若谷:我們非常支持中國企業到印度投資合作,我們已經批準了5億美元的優惠買房信貸,但是印度不使用他們說不需要,他們說如果接受這5億美元,也希望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但是我們現在也是支持了一些企業到中國去。

  提問:如果是中國的企業希望到印度去發展,我很同意您剛才講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如何繞開貿易壁壘,類似于比較大的比如說紡織業,具體的我們可以過后在談,是否可以中國企業來申請?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然后過去?

  李若谷:可以啊。我們現在對紡織業到發展中國家發展是支持的,包括設備整體轉移都是支持的。你要有好項目可以想我們提供。

  提問:好的,我們和印度紡織工業部在探討中國的紡織業,印度下一步要大力發展紡織業,印度政府會給40%的資金支持,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否可以探討?

  李若谷:完全可以。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