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定鐵路股權被民企收購
2006年8月22日,深圳的一家民營企業——深圳中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承擔這條鐵路逾7.9億元債務的條件下,作為唯一的競拍者以4816萬元的掛牌交易底價收購羅定鐵路100%的產權。
建于廣東的長達60多公里的羅定鐵路在連年虧損和后續資金困乏的雙重壓力下通過拍賣的形式進行產權易手。此舉被稱做是中國鐵路產權制度改革邁出的關鍵第一步。
位于廣東的羅定鐵路(全長62.15公里),十多年前不僅是國內第一條由縣級市自籌資金修建的鐵路,今年也成為國內首條產權轉讓的地方鐵路。
深圳中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羅定鐵路與當前國內鐵路建設急于吸收民間資本進入有關。根據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鐵路建成超過1.2萬公里的客運專線和約1.6萬公里的其他新線。要實現這一規劃目標,需要2萬億元的投資。但從目前情況看,這一規劃將存在巨大的投資缺口。所以吸引民營資金投資鐵路,是鐵道部迫切想看到的。然而,業內人士對民間資本投資鐵路基本不看好。問題出在投融資改革的前提——鐵路體制改革——這一條件還不具備。鐵路系統的計劃特色依舊,產權和管理體制情況依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鐵路就等于是投資風險。
有專家分析指出:別說是私營資本,即便都是國有資本,國家鐵路和省屬鐵路聯網合作亦是磕磕絆絆。目前各鐵路局的成本清算和收入分配更多是由鐵道部決定的。這樣的財務清算機制使各個運輸企業不能直接獲得運輸收入也無法真實反映他們的經營水平和實際收益。因為財務交叉補貼讓誰盈利就盈利讓誰虧損就虧損。這樣的制度狀況也讓不少有興趣的民資和外資卻步。
而深圳中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成清波則認為:“把老路新路接通以后,我們預計的回報周期是16年左右,我們覺得還是比較合算的。”
有報道指出,中技集團是家諳熟財技的資本玩家。中技集團借勢進入羅定鐵路,以“承債式收購”方式,以4186萬元獲得羅定鐵路100%的產權,承擔其7.9億元債務,并承諾未來投資15億元完成鐵路建設。實際上是以一個“高杠桿”入主了羅定鐵路。
盡管鐵路在未來的戰爭中的戰略意義已經不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基于這是中國國有鐵路公司首次由非公資本全資收購的案例及其對于中國未來的國計民生將產生的影響,我們將它排列于能源方面之后,也就是2006年十大產權革命之TOP7。
石油大鱷“私有化”大旗高高飄揚
繼2005年中石油股份(0857.HK)對中石油系的遼河油田(000817.SZ)、吉林化工(000618.SZ,0368.HK)、錦州石化(000763.SZ)發出“召回令”之后,2006年,中石化也高舉整合大旗,相繼以賣殼方式整合了湖北興化、中國鳳凰;用現金回購方式回購了齊魯石化、石油大明、揚子石化和中原油氣;在香港市場以現金方式吸收合并了北京燕化和鎮海煉化。
據統計,目前中國石化集團已經為自己的整合行動消耗了200多億元的資金。但據透露,中石化目前仍然雄心勃勃,正在計劃以換股方式將石煉化收編,等到此舉完成之后,武漢石油的整合可能就要提上日程了。
中石油、中石化的這種內部收購一時間被業界稱為“私有化”。
實際上,“私有化”這個詞在這里是非常不準確的。
盡管從形式上來講,股權從私人公眾、社會個體機構手中轉移到了一個法人實體名下,類似于“私有化”。但不要忘記這種單一法人實體的私有概念是虛擬的,其“私人股東”乃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這樣說來,在能源領域,中國正在由相對寬松的“國有國控”政策走向更加強悍的“國有國營”道路。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石油大鱷的整合乃是本質上的“公有化”才對。
總結中石油、中石化的整合舉措,我們不難發現,兩大石油巨頭對能源工業價值鏈的上中下游三個領域每個鏈條的控制力都在空前強化。
在中國不斷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在中國原油企業海外并購頻頻受阻的時候,中國國內的石油巨頭首先把自己的后院打掃干凈是非常必要的。
股份制企業如果股權太分散,極容易被收購。集團企業也是一樣的,一團散沙就非常容易被逐個擊破。在貨幣金融發展如此迅猛的時代,在人民幣幣值仍然被大大低估的時段,在中國日漸擴大QFII投資本土市場額度的時機,內部整合無疑就是反外部收購的最好辦法。更何況,在國際油價高位運行的歷史時期,這個領域原本就是坐在家里都能數票子的呢!
石油巨頭的“私有化”是中國國家絕對控制能源命脈的戰略選擇,更是為反跨國并購筑好了堅不可摧的壁壘。
在自由市場概念日漸流行的今天,這一趨勢無疑是“反潮流”的,但卻是非常必要而正確的。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不為趕潮流而趕潮流,此舉體現了中國改革戰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領域使用不同制度的英明果斷。在全球化、市場化浪潮洶涌澎湃的今天,我們管中窺豹,看到了什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模型。這一模型逐漸清晰,我們耳邊仿佛響起了社會主義革命事業嘹亮的號角!
《物權法(草案)》有關土地權屬問題的新思路
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物權法(草案)》再次進行審議后,有權威人士曾對外表示,備受關注的《物權法》即將出臺。至此,曠日持久的爭論終于又告一段落。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次審議的物權法草案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有關規定跟草案第三稿有了明顯的不同。
《草案》三次審議稿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間屆滿,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在期間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土地的外,出讓人應當同意。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后,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出讓金;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國家規定確定。”
由于上述規定事關所有居民的安居樂業問題,所以備受百姓關注。他們紛紛建言,大多就用地期限問題、續期申請問題、續期后土地使用費問題提出諸多意見。
對此,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的問題,要著眼于保障老百姓安居樂業,宜區分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為此,他們建議將這一條修改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在期間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出讓人應當同意。”“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根據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收回該土地的,應當參照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對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給予補償。”“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后,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支付土地使用費。續期的期限、土地使用費支付的標準和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人大法律委員會的上述建議傳遞出我國對于土地權屬問題有了新思路。
一般而言,地權是高于房權的,房權的轉移隨地權的變更而變化。
在我國,城鎮居民用地屬國家所有,居民取得房產證后只是說明他擁有了“空中樓閣”的所有權。為此,在很多城市舊城區的改造過程中,政府只需支付居民一定的拆遷費即可。而在房地產經濟如日中天的今天,房地產商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通過各種渠道取得了土地的權屬,于是才出現了各種強制拆遷的法律糾紛問題。
日后,如果人大法律委員會給予《草案》的建議一旦獲得通過,那么未來中國的土地權屬問題極有可能發生本質的變革。
因為存在“自動續期機制”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規定,實際上就等同于土地權屬可隨房產永續為業主所有。不少業內知名專家對此都分析認為,正是這種擱置問題的處理方法,使得中國城鎮土地所有權面臨著由公有變為實際私有的可能。
對于這一點,北京某著名大學的徐教授就深信不疑。據他給該校MBA班授課時透露,2年前,他的一個侄子在北京的郊區花200萬元買了一個破產的工廠,占地20畝,改造成了私人住宅。如果按照新物權法的思路,未來他將擁有對這20畝地的實際控制權。對此,徐教授認為非常可能且十分合算。目前,各大房地產開發商都在利用股權并購的手段收購瀕臨破產的老國企,其思路與徐教授的侄子大同小異。
土地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經濟要素。由于涉及基本要素市場的新突破,所以《物權法(草案)》有關土地權屬問題的新思路,當之無愧地被排在2006年十大產權革命之TOP1。
中移動成為鳳凰衛視第二大股東
6月8日,中國最大移動通訊商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宣布收購鳳凰衛視19.9%股權,在本次交易中,移動集團斥資約1.6億美元(約12.78億港元)。收購完成后,中移動集團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以便取得鳳凰衛視的媒體資源,為發展第三代移動通訊(3G)業務作準備。
據稱,中移動和鳳凰衛視將共同開發與無線媒體內容相關的產品和服務。鳳凰衛視將可以以比較優惠的條件直接接入中移動的網絡,享受中移動的用戶資源;而中移動也將有限獲得鳳凰衛視的新聞和部分節目資源。
但是,截止到目前,鳳凰衛視仍然被限制在特定的場所,其在大陸的落地依然沒有實質性的結果。
而中移動計劃提供的無線媒體服務也沒有得到控制相關牌照的廣電方面的積極回應。
鳳凰衛視一向被視為是香港新聞自由的一個標桿。中移動作為中資機構的強勢介入,令香港與境外輿論感到不安。會否導致鳳凰衛視的報道準則發生異動,其爭議性不亞于當年林和立之與南華早報。
對此,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說:“盡管(中移動)將派駐董事進駐鳳凰衛視董事會,但并不考慮主導或干預傳統媒體的管理和運營。”
而對于外界所傳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意圖通過鳳凰衛視進軍中國大陸地區失敗撤資的說法似與事實相符。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首家中資強勢進入發展勢頭強勁的港媒機構。它將對香港這個自由港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個爭議并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將2006年十大產權革命之TOP9的坐席留給了中移動成為鳳凰衛視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