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紅粉筆貴州行追蹤報道之一:走進貴州頂方小學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18:31 新浪財經
“雪佛蘭••紅粉筆鄉村教育計劃”貴州行追蹤報道(一) 文•孫麗萍 “我選擇成為紅粉筆支教志愿者,因為我自己就是從大山深處的鄉村學校走出來的……”9月4日,河南百瑞信托投資公司副總裁劉屹和10名其它志愿者,走進了貴州省開陽縣頂方小學,開始為期兩周的支教生涯。 由21世紀報系發起的“紅粉筆鄉村教育計劃”,作為中國唯一一個面向商務人士的志愿者支教項目,啟動于2005年,它以精神扶貧,快樂學習為教育目標,此前已在江西井岡山、云南麗江、湖南鳳凰舉辦了三期。 貴州行是“紅粉筆鄉村教育計劃”第四站。聯合國駐華機構發布的《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進展情況》中評估報告曾這樣描述貴州農村:“從人類發展指標看,上海跟葡萄牙這樣的發達國家是接近的,但是西藏和貴州的農村地區只相當于非洲的納米比亞或加納這樣的貧窮國家”。 參與此次“雪佛蘭••紅粉筆鄉村教育計劃”貴州行的11位志愿者表示,不遠千里來到這所鄉村小學,不僅僅是為了獻愛心,更想用自己的所知所長為孩子們打開一扇心靈之窗。 《21世紀經濟報道》從9月8日開始,陸續刊登關于“雪佛蘭••紅粉筆鄉村教育計劃”貴州行的最新動態。 頂方小學印象:網絡社會的盲點 9月4日,頂方村中心小學為紅粉筆志愿者隊伍舉辦了歡迎儀式。作為全年合作方的上海通用汽車雪佛蘭品牌向學校捐贈了三百余只新書包。根據計劃,志愿教師們將為小學組建一個擁有上千冊捐贈圖書的圖書室。 掩映在貴州山區青山綠水中的頂方小學,是中國4萬多個鎮、近70萬個村莊的數百萬所鄉村學校的一個縮影。 2006年對中國農村義務教育而言意義非凡。今年全國鄉村義務教育將實現從基本由農民辦,變為基本由政府辦。頂方村小學正是農村義務教育“新政元年”的教改標本之一。 學校不大,兩幢二層小樓房加上一個簡陋的操場便是全貌。進校門的地方曬著玉米和辣椒,被日頭照得紅艷艷、黃澄澄,很有鄉村風味。 下課鐘聲響起。三百多名孩子跑出教室,或在老木頭鑿制的蹺蹺板上玩耍,或在學校東邊一個自然形成的水泥斜坡上玩滑梯,或是在操場上追逐著打來打去。一張張因為營養不良而分外黃瘦的小臉,沐浴在陽光下也一般地鮮艷和燦爛著。下課鐘聲很特別,主教學樓二樓掛著一枚銅片,到了時間,老師便用一柄小鐵錘,敲出哐哐當當的聲音。 頂方小學是所完小,從一年級至五年級都有,各一個班,六年級有兩個班,此外還有學前班,共315名學生,15名老師!痹谫F州省內的所有鄉村小學中,頂方小學的校舍和硬件設施,已算不錯。據了解,該村所在的開陽縣但在貴州所轄縣城中財政收入列第9位,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水平也位居前列。 任校長向我們介紹,學校里只有幾名享受補助的窮困生,退學率也很低,F在縣城里的父母,尤其是年紀輕又在外打工的都非常重視教育,知道知識的價值。他們和城市人一樣,無論自己怎么吃苦,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千方百計讓自己的孩子通過讀書跳出“農”門,改變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鄉村學校的條件在改善,這讓我很欣慰”,同樣從鄉村中走出的劉屹對記者說,20年前,他就讀的農村小學只有三面墻壁。沒有電燈,傍晚只能點著煤油燈看書! 《虾阿爾卡特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安偉則認為,鄉村小學硬件設施的改善背后,反而隱藏著與城市教育更大的落差!罢麄小學只有一臺不能上網的電腦。它成了網絡社會中的一個盲點!” 在體驗了鄉村小學的教學之后,來自香港羅氏(紡織)集團的志愿者李慧敏認為,鄉村教育的另一個軟肋是教師。頂方村小學的15名教師中不乏大專學歷者,但缺乏知識更新的能力以及更為寬闊的視野,使他們無力帶給農村孩子除了電視之外的任何新鮮資訊!斑@是個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但鄉村教師們自己缺乏求知的熱情。這正是我們希望改變,也有能力改變的情況!薄 營養豐富的“百寶粥” 趣味數學、創意英語、西方音樂美術欣賞……,連日來,紅粉筆計劃的志愿者們給頂方村小學帶來了創意十足的課程表。 “‘紅粉筆計劃‘認為,不僅要讓生活在閉塞鄉村中的孩子們開闊視野,還要讓他們體驗快樂學習!眮碜员本┌U苌芾砉镜闹烊A,為六年級2班的學生準備了四大塊教學內容:計算機知識,包括用手提電腦教學生們上網,發送電子郵件;足球課;生命教育;以及講述貴州地方文化故事。“無論城里孩子還是鄉下孩子,教育應該給他培養的人格品質、價值觀念應該是一樣的”,他認為,健全的鄉村教育應讓孩子“具備愛心、擁有技能,珍愛生命,對外部世界充滿熱情和向往,同時又具有強健體魄。” 志愿者的素質教育理念,短短幾天中,就給頂方小學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孩子們幾乎每天都能玩游戲,而不再是滑水泥斜坡、老舊沉悶的蹺蹺板。23歲的志愿教師陳妤,上課第一天,就帶著五年級學生在操場上玩起了“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戲。幾十個學生手拉著手,興奮不已,大聲嬉笑著,一會兒向左跑,一會兒原地跳躍。平靜的校園沸騰了。 快樂的孩子們第二天就給新老師帶來了禮物:還帶著泥土的甜紅薯、雙色棒冰、青黃色多汁水的梨。對于羞澀而沒有學會表達的他們來說,這是最為甜蜜的肯定和贊美。 沒有一個志愿者老師在按照教材上課,他們試圖把作文、演講、英語、數學、音樂美術乃至其他學科的內容放在一起,給鄉村孩子們煮一鍋營養豐富的“百寶粥”。 “同學們主動問老師什么時候上課,我教了這么多年書,還是第一次見……”負責四年級的本地鄉村教師張老師感慨地說。事實上,此前頂方村小學所有的英文、音樂、美術、體育等素質教育課程,都是由語文和數學老師們兼任的。志愿教師帶來的“快樂教育”自然格外吸引孩子們! 關于公平教育的話題 在頂方小學支教的短短幾天中,志愿教師們不斷地耳聞目睹著讓他們辛酸而又感動的事情:學校的大多數孩子由于營養不良而面黃肌瘦,五六年級的孩子們雖然已經十一、二歲,看上去還都是小蘿卜頭,還沒有城市里二、三年級的孩子個子高。盡管如此瘦小,很多孩子每天都要步行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從家里走到學校來讀書。 由于中國城鄉兩元對立結構而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幾時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享受與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機會?這絕不是輕松的話題。而貧困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資料顯示,我國有4萬多個鎮、近70萬個村莊,每年僅鄉村失學兒童就有110萬余人。 2006年的農村義務教育改革將或多或少地改變這一局面。據介紹,從今年起,貴州省將用5年時間,分階段逐步將該省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和省、市、縣分項目、按比例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生入學及學校發展的問題。 此外,貴州省級財政每年將安排6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學生的生活補助,并繼續對全省186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同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市中小學就讀的,與所在城市學生享受同等政策。 問題正在解決,現實正在改變,但需要我們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城里的孩子從小學英語、學鋼琴,而鄉村小學的孩子甚至沒有最簡單的益智玩具!敝驹刚呃罨勖粽J為,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以及由此形成的差距,將讓這些農村孩子一直面臨無法改變的競爭劣勢。 而志愿者劉屹認為,進入城市不該是鄉村孩子的唯一夢想。鄉村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發展職業教育,讓他們有一技之長謀生,不必背井離鄉流放在城市邊緣。與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等相比,鄉村孩子最需要的是職業教育,將他們培養成種田能手,養豬大戶,醫生,獸醫,司機,技工,商人等等。 (作者系新華社記者,本期紅粉筆志愿者)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