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朱博涌:中國企業發展的創新與實踐策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15:42 新浪財經
2006年9月5-6日,由新華文摘雜志社主辦的“開創藍海—2006企業創新高峰會”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新浪財經獨家進行圖文直播,以下為臺灣標桿學院院長朱博涌演講: 朱博涌(臺灣標桿學院院長): 有這個機會參加開創藍海論壇,個人覺得非常榮幸。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現象,為什么這一本書在全世界都這么暢銷?我認為創新本身并不是真的很新的觀念,為什么這樣講呢?藍海策略、藍海戰略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大陸《藍海策略》這本書在兩個月超過臺灣,臺灣賣了25萬本,藍海戰略這本書大陸賣三十幾萬本,開創藍海臺灣賣了五萬本,大陸這邊數字還在增加,我從早上幾個演講做一個簡單的摘要。 龍秘書長講了三個很重要的大勢,所有的產業移向中國,中國變成世界價值鏈的一環,大量資金、人才、管理、技術移向中國,對整個大勢有未來的前景,經濟結構從農業社會改成工業到商業,商業到服務業。中產階級會形成,如果大陸13億人口的10%是中產階級,人口就已經超過日本整個人口的人數。所以,中產階級形成,內徐世昌會創造很大的需求,變成世界的工廠和世界的市場。中國變成整個環節里面的被整合者,未來在這個環節里面變成整合者,尤其是技術和品牌和通路。為什么要講開創藍海?從國家和企業的角度思考。藍海策略基本上理論架構和分析很多人都很熟,最后會提出華人的啟示,有機會到大陸訪問很多的公司,比如康師傅,這些可能是大陸以后可以在世界上很有競爭里的優勢。一開始東亞的國家風險太大,必須通過國家的力量建立產業,為什么金融風暴最后有可能和國企不分有關系,因為沒有很獨特的股東,股東的報酬沒法監督,一個國家越發展的時候,政府和企業分開是一個趨勢。 為什么要思考創新、理論架構和整個企業的價值和華人企業的形勢,勞動力成本非常低,全世界的生產要素向中國移,這也是過去幾十年大陸成長的動機,產業全部往中國移。事實上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全球新興經營一體,把生產要素不斷便宜,移到大陸來,未來這樣的東西會不會移到越南、印尼、非洲的國家,假設這是決定唯一的因素的話,金磚四國:蘇聯、印度、巴西、中國,未來有一個金磚11國,如果只有靠很低價的生產要素,這個東西并沒有辦法長遠,中國的競爭力會在哪里。競爭力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在創新,從最開始的模仿到未來的原創性二次創新或者是整合行的創新,《藍海策略》有系統的創新,藍海戰略有系統的創新,待會兒講一兩個案例。前兩次講到IBM亞太總裁,IBM對全球總裁副總裁訪問和調查,最大壓力在哪兒?應收要成長、獲利要成長,應收要成長,獲利要成長,很重要的來源在哪里,產品服務的創新,作業效率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或者成本的下降,幾乎是每一個CEO每天花最多時間的,獲利和成長蠻重要的基礎,一個企業要致勝,最重要的關鍵是什么?商業模式。創新不是只有生產更有效率,產品更人家不一樣,商業模式的創新是最重要的創新。 《藍海策略》超過一百年的企業,花了差不多150項藍海,超過30個產業,為什么有這么多的產業,這么多的地區,這也是當初我在臺灣要編藍海策略15個案例的原因,因為里面提到的東西,亞洲只有三星,日本東芝,亞洲的案例很少,臺灣的企業和華人企業怎樣應用藍海戰略的架構,很多媒體朋友就一起合作,把它系統整理15家公司,包括臺基電、振興輪胎等。藍海戰略應該是無所不在的,西方的公司、東方的公司,新公司、老公司、大組織、小組織都應該有藍海的機會。 為什么藍海策略是如此令人著迷,根據它的研究,投入藍海戰略開發,近四成的業績,貨幣占其中的六成,有一本書講到凌志汽車,會知道為什么很多的企業一定要想藍海的思考。 整個藍海的精神是差異化同時也兼低成本,這和以前的策略思考是不一樣的,以前策略思考認為如果今天要能夠差異化的話,做品牌和很多的廣告和服務,成本一定比較高,差異化本身一定是高成本的,把不需要的東西不做就是低成本,把很多東西變成統一化、標準化,我用生產的觀念想一件實行就是低成本的,事實上差異化和低成本都可以取得勝利,這也是競爭策略的精神。我要能夠差異化人力成本會不會差人所難,我們做很多活動有沒有替顧客創造價值,如果沒有創造價值,如果不做的話,事實上就是低成本。這些節省成本做一些差異化的動作,可能比你創造價值里頭的成本高很多,所以你又可以差異化。 思考的邏輯并不是把競爭者放在你的心里,反而想的是顧客是誰,一個公司有很好的產品,最后的獲利來源一定來自顧客,你提供別人沒辦法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顧客相信你比他更了解他的需要,這是藍海精神,創造沒有競爭的市場,競爭就變得沒有意義,創造掌握新的需求,價值和低成本的隱患,整個活動就在支持價值創新,所以它是系統的觀念。在一個論壇能夠抓到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非常重要的。 藍海策略的關鍵思考。老師,我們做這個東西是不是藍海策略,我問你跟你的競爭者有什么差別,你的差別和對你想要吸引的顧客有沒有意義?所以價值曲線應該和競爭者不一樣,尤其是對你講到吸引客戶而言。對你想要吸引的客戶價值鏈非常不一樣,所以作用是創造新的需求,不是在原來的需求里面做,假如有一億五千萬的人口移到城市,這里到都市里面來講,對基礎建構、食衣住行都是一個新的需求,這就創造很大的藍海,如果五一、十一回家探親,這也是非常大的價值。創造有效信息,吸引本來不是市場的人。我今天要設計一個高爾夫球桿,不是吸引本身打高爾夫球的人,我吸引有些可能打高爾夫球,目前沒有打高爾夫球的人。我坐飛機的航線,我吸引不是現在坐飛機的人,有沒有現在人不坐飛機自己開車或者坐火車,這是非顧客群,所以創造新的需求,不是把競爭者搶過來,那只是兩個需求重新分配而已。你把這些人吸引過來,別人會學你,你只能樣高獲利,建立有效的進入障礙,別人要學你,搶不了你的顧客,或者他學你他的成本結構非常高。有策略定價和成本下降。有兩個系統工具,一個價值曲線和四項行動架構,有些東西是加,有些東西是減法,減法就是說有少數不做,這是在節省成本的地方。我應該要做比競爭者更好的,競爭者沒做,我要做的就是加法。消除產業內習以為常的東西,我不做,旅館為什么一定要有餐廳?可能使用很少,把一個旅館的餐廳去掉就節省三分之一的成本,住比較廉價的成本非常在乎安靜、安靜,很多人認為一星級、兩星級的賓館比較臟,如果把這個錢省下來放在把旅館做得更好,你就吸引本來不住旅館的人,那就是創造自己的藍海。 每個人很想買瑞士的手表,原來的客戶群該買瑞士手表都買瑞士手表了,什么人想買瑞士手表目前的手表,SWISTH把手表變成時尚的,甚至把它單價定得很低。 卡塞拉酒場并不是研究高價位葡萄酒和中價位葡萄酒,在美國發現喝啤酒,喝啤酒的人為什么不喝葡萄酒,這就是你要吸引的顧客非常了解他的想法,針對他做你的創新,通路上葡萄酒很難選,喝葡萄酒非常正式,喝啤酒穿著牛仔褲三五兩個人喝,這時候很少喝葡萄酒,葡萄酒很講究非常正式,有很多的誤解。創造消費的文化,葡萄酒不是這樣,葡萄酒本身就養生,有很多競爭的象度沒法改變的,從核心競爭能力做競爭。 你創造樂趣,容易選擇,這個東西讓你喝葡萄酒會讓你覺得很有意思,這和以前喝酒文化是比較不一樣的,比如成本很高的高成本的行銷、酒窖問題,反而做減法選擇,成本很低,增加的通路法,和通路商一起合作。我們都想到競爭,競爭如果是策略的話,合作是不是策略?合作是策略,怎么樣合作?未來所有的技術研發沒有一家公司包括IBM這么大的公司可以獨資完成,比如中國制造,出售一定不可能在一個國家出售,很復雜的管理怎么處理,一定要靠合作。 講完這些工具里面,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藍海策略理論基礎,如果在原來的需求曲線就是D1,今天的數量增加,完全是因為價格降低,所以今天一個結果,比如十塊錢有人買,八塊錢有人買,十塊錢有人買,結果八塊錢的時候,十塊錢買的人覺得賺兩塊,九塊錢想買的人覺得賺了一塊,有人認為八塊錢十塊錢想買,賣我八塊,我節省了兩塊錢,這是消費者感到的好處。假設八塊,成本是六塊或者七塊,賣了三個單位,十個是賺錢,八塊錢減掉六塊錢賺兩塊錢,兩塊錢乘以三就賺了六塊錢,方形的就是你的利潤,生產者勝利。在藍海策略做什么事情?藍海策略要把數量弄大,所以D1要變成D2,把需求創造之外,你要把你的成本有效降低,為什么搞需求增加,因為你有獨特的價值曲線,吸引到原來不是這個市場的人進來,消費你的產品,這就是需求的創造,同時成本也要下降。創造新需求,資源更加化,我想對很多企業是很重要的,我有沒有可能把資源做更有效率生產力的提高,肖教授今天早上講到生產力。你從長期成本曲線LRAC1降到LRAC2,我今天雖然賣八塊錢,我成本是六塊,我下來可能要變成三塊錢,一個SWISTH賣到四五十塊錢,單價制造成本非常低,為什么沒有一個在中國或者亞洲國家制造,全部在瑞士,每一個瑞士的工人工資非常高,這么高的工資為什么有辦法把SWISTH制造全部留在瑞士,這就是如何把長期的成本下降。 如果做到這個程度會怎么樣?綠色那一塊就是原來非常小的三角形變成這么大的綠色,藍色就是藍海的效應,我賺的錢比以前更多了,原來是一個非常小的三角形,我只有做Q1的數量,我創造更多的需求,我會創造很大的量,第二個結果消費者得到非常多得好處,因為那個三角形變得很大,消費者的好處一定要比生產者還要大,所以這就是合作的概念,把餅做大,利益共享。藍海策略的精神,把需求增加,創造新需求,讓資源更有效,餅做大,消費者和生產者兩個好處都增加。 企業價值矩陣。(PPT)上面是成本,下面是效率,很多人思考我要變成成本最低競爭者,當全球化的結果,成本最低的競爭者通常是那么幾家,制造的成本和規模是有關系的,規模不夠大,成本沒辦法是全世界最低制造的,臺灣的塑膠,垂直整合,本身沒有勘探石油,但是有油的提煉、石化材料,今年的應收臺塑集團已經超過杜邦,這是非常大的成就,每年增長的應收接近五百億人民幣。如果今天在石化產業,想做這件事情就很難變成是低成本。我用另外一個例子說,如果在輪胎或者在奢侈品里面也可以是高成本、高價值、高差異化,全世界一百大知名品牌沒有一個華人品牌,我們表示在這邊是缺席的。從低成本第一象限移到第二象限非常困難,可是有沒有可能變成第三象限呢?當你有很多的公司制造成本越低,很多人被擠到第三象限,也就是資源黑洞,使用很多的資源,可是沒有產生效益,這種公司一定會被淘汰,全球化的結果,以前認為在一個地區很強,未來必須和全球廠商競爭,包括中國制造和印度、越南生產要素比較便宜的國家競爭。 很明顯藍海戰略希望往第一象限走,物超所值,我用中國的案例——振興輪胎,實際上有很多的品牌,十幾年前全部只有做代表,不可能全世界論壇生產成本最低的公司,一定要創造價值,創造價值比較高,工人薪水比較高。很重要的邏輯,怎樣從第四象限往第一象限走?事實上有差異化,最低成本高一點,可是又不是非常高成本的,黃尾袋鼠,你的使用者是誰要做訴求。 對華人企業的啟示,很重要的東西價值創新,物超所值,用SWISTH案例做深入的說明。SWISTH和雷達表是同一家集團,這個集團在80年代幾乎把日本精工設計打敗,因為他們的手表幾乎是手工,一個手表出來差不多是75塊美金,不比機械手表差,事實上非常精準,很多人瑞士手表買不起來,這是最好的選擇,日本手表在全世界賣得非常好,另外一個非常強的單位是銀行,銀行就把手表公司買起來,這個人做手表的,這個人是行銷出身的,他認為瑞士手表一定有它的機會,對方手表75美金做得這么好,我們一定不是純粹用原來的商業模式和它競爭,和全球的人訪問,如果有一個瑞士手表和日本手表同樣的價格,你會買哪一個手表,每一個人都要買瑞士手表,現在問題在哪里,每個人都想在這個價位買到瑞士手表,瑞士手表沒有產品給他們,所以這是什么呢?有需求沒有供給,瑞士手表做到一個手表是75塊錢美金,很明顯原來的模式是不可行的,全部是機械、手工,75塊錢手表有沒有辦法做出瑞士手表?這就是SWISTH,一個人可能會有好幾只SWISTH,一個人不會有好幾只的歐美佳,創造新需求,SWISTH單價30到100美金,一只SWISTH制造成本多少錢,在瑞士制造5塊錢,零組件從150到50幾個,一體成型,類式加工,你模仿的瑞士手表要投資怎么做一體成型的機器,競爭者很難進入,他定的價格在30塊到一百塊錢,很多仿造者想要做這個機器大概不想進去了,因為30到100塊錢沒有辦法回收投入的成本,幾乎沒有螺絲釘的手表,這就是SWISTH的成功。用四項行動架構,它是瑞士手表,它是塑膠的,它不是手工的,他的手表不是光記時,是時髦,每年有新的瑞士手表,把四項行動價格和價值曲線做得非常透徹。 走差異化,低成本,策略戰略一定根據公司的體制選用最適合的方向,別人看到的東西你去做,不見得是你的藍海,因為你沒有辦法創造這樣的產品,最重要不要變成資源黑洞。要專注,不能多元化和多角化,以前是機會主義者,當全球化的結果,競爭的對手不是在中國最強的企業而已,是全世界最強的企業,所以科技公司變化非常快,一定要專注核心領域。科技公司降價的速度非常快,降價創造需求非常重要,一定了解整個速度的變化,還有顧客導向,如果純粹靠技術贏對手的話,技術的距離并不是那么大,很多技術用買的,甚至合作取得,反而是顧客才是最難的,從制造變成商業,這是金融和電信或者是科技的服務業非常重要的信息。在中國現在很賺錢通信或者是金融業我們要研究,為什么這些公司會這么賺錢,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保護,加入WTO以后,比如講通信,你和你的朋友在國外打電話,事實上你不用通過電話,你可以用,這種東西被取代WAP很多的通信,這在臺灣現在已經是很大的趨勢,未來的通信不得不推出WAP的手機和電話。本來很賺錢的東西,一下子被取代了,新產品在哪里,不是用政府保護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看美國AT&T就可以了解,技術的需帶是非常快的。了解客戶的變就是贏家,每一個都需要通信,掌握到最終的客戶,你了解不了解他的需求,外國人在中國設分行很困難,這些銀行目前還是有很好的利潤,全世界都可以設分行的時候,這些銀行有沒有辦法和花旗銀行競爭呢? 整合者是未來的贏家。回到今天早上龍先生所提的,剛開始我們必須要準備被人家整合,未來要整合人家,你怎么整合人家,你了解你的競爭者更了解的客戶需求,這是品牌廠商和通路廠商為什么會贏。回到根本,誰掌握客戶誰是贏家。 傳統和國有企業的啟示,我認為是代工走上品牌,很重要的一個是品牌會改變所有的組織文化。是不是很多低價的東西我們要不要做,可能給我們很多的訂單,并沒有產生價值,因為投入非常多的資源。三星和LG已經學到課程,三星不做很低檔的手機,LG不做很低檔的家電,這些低檔的東西實際上是能源輸出,能源越貴、工資越貴的時候,并不是有很大的效益,所以品牌的人一定要知道它的定位,要知道他的取舍,一定要知道他的客戶。國民所得提高一定會提高品牌的消費,十年前和現在的消費情況差別在哪里,我這次去康師傅,康師傅的水賠了很多年,現在很賺錢,為什么?開始每個人喝水要指定品牌,如果十年前絕對沒有這樣的情形。 大陸的藍海,華為是大陸科技公司滿值得驕傲,每個人研究做高科技的顧問,每一個人要研究的公司就是華為,華為把人才當做一種資源,把技術容量提高,掌握市場。剛開始中國的很多采購保護國內的廠商,長期以來到國外競爭一定靠你自己的名利,招商銀行刷卡,馬上給他一個簡訊,刷了多少錢,在臺灣還沒有這么徹底,很明顯對你的客戶掌握得非常好。康師傅一開始定位在碗面,而不是泡面,碗面五一、十一坐火車肯定要買的,推出價格非常便宜,1.86元,外面剛開始四五塊錢,為什么定在1.86元,又可以賺利潤,1.86對很多消費者是很大的價值,成本在生產線在采購上和生產上是非常有效率,尤其是在物流方面,康師傅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物流,碗面做成了以后可以做腸做飲料,康師傅的愿景在很多食品都是中國的第一。中國的第一的話,自然全世界不會缺席,因為量實在是太大了。 森馬在成衣里面接近一兩千個點,這是很好的商業模式,我們想到衣服,它自己本身沒有工廠,也沒有什么通路,十分之一是它的旗艦店,另外通路基本上結盟,有一個非常好的理念就是合作策略的概念,要和我們合作的廠商賺到錢,我自己就會賺到錢。小河流水大河滿,這是很有道理的,跟你合作的都有水,自然會做你的生意,做品牌的人,誰做你的通路和制造,他跟我講有很多的周邊廠商,這個就是合作策略的體制。 頂呱呱彩棉是天然棉,本身不太需要染色,可以節省很多的水,尤其是頂呱呱彩棉掌握棉的總值,像日本和歐洲非常重視天然東西的話,價格應該會更高,需要從里面找到它的盈利。 最后一個案例就是電動汽車,為什么德魯的電動汽車是一個潛力非常大的,第一大陸環保問題比較嚴重,能源有短缺,不準汽車進入城市,收入增加了,騎自行車下一個很難跳到汽車,下一個是電動自行車,在行的方面遲早是汽車王國,中國的企業會不會有像豐田頂級的企業,不見得有那么多的信心,電動汽車會不會有世界級的?我認為很有信心的。我知道一家公司去年做300萬輛,今年會做600萬輛,而且已經開始外銷,如果人員單價越來越貴,西方不會想做這個東西的,這就是藍海,核心能力國內又很夠,再加上品牌,這個東西是大陸企業很有機會的一個模式。 藍海策略在今天開創藍海有三個關鍵字:顧客。講藍海戰略的時候一定想到顧客是誰,應該要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是賣客戶產品或者賣服務。要非常了解你的顧客,你才了解你的業務應該怎么樣發展。另外,要很坦白地想這個問題,到底給顧客提供的價值是什么?價值就是LV的皮包很貴,很多人買LV的包,因為它的品質,價值:速度、品質、客制化,為什么很貴的手機還是有很多人要,這是三星手機切入到專業女士使用的手機的原因。不管今天切到那個顧客,每一個顧客希望提供更有經濟效益的,在改善成本下降或者使用減法或者是生產前沿技術等等之類,生產效率一定要不斷地改善。這是必要條件,并不表示是充分。藍海策略就是顧客、價值、創新。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