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會議講座 > 2006中國經濟高峰會 > 正文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蔣炯文發言實錄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1日 18:26 新浪財經

  由北京科博會組委會和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中經國研經濟咨詢中心獨家承辦的2006中國經濟高峰會于2006年5月23-24日在釣魚臺國賓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本次高峰會的主題為:和諧增長—中國經濟未來五年。新浪財經全程圖文直播此次會議,以下為長江商學院副院長蔣炯文發言實錄:

  蔣炯文:大家好,我代表長江商學院項院長來的,我是營銷的教授,所以就這個主
題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們知道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的快速,這里有一些簡單的數字,這次外貿的情況,我們的出口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但是我們在投入上面比如說

知識產權研發的投入遠遠不及發達國家,我們的增長速度,大家看到圖上的點,這個點是表示增長速度在過去實際上是最發達的,實際的數字還是相當的小,從國際競爭力講我們也是排名非常落后,今年比去年還要落后。

  我們看到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同樣的特色“中國制造”價格非常低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說這樣一個圖表把價格提高10%,利潤可以增長8%,僅僅價格方面國際品牌的影響非常的高。我們的價格非常的低廉,主要是因為廉價的勞工和對中國資源的利用,我們利用員工和大自然的利用來補貼外國消費者,但這種優勢會慢慢被取代,比如說東南亞國家,會造成發達國家的阻撓,比如說歐盟。如果說把價格壓下去,用需求或者說從量增加相當大才能維持平衡。所以怎么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第一還是回到核心技術的問題,有沒有其他的方式?我們看到韓國的經驗,他們到現在為止至少有好幾家都是世界強牌,比如說三星,從過去到現在已經遠遠超過SONY,但事實上這也是國內的企業走的路,從一開始廉價的加工和產品一直到技術領先的產品,他們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同樣現代的汽車,我上學的時候買了一個車子,當時是破銅爛鐵,但是現在中國的汽車在國際上也很受歡迎。LG后來居上,現在以非常快速的技術改革和差異化和推出產品的速度趕上了一些企業。從低廉的產品到受歡迎的產品的過程。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的企業,比如說海爾,他們的路還有很長,也有很多低價碼的產品。比如說華為,大家很清楚這也是南方的企業非常好的Team。他也還是有他的價格優勢,但是不忘電信行業非常高端的技術領先非常的重要,他有非常大量的技師和工程師,他也不忘了和國外借力,比如說和西門子等,畢竟電信的餅是非常大,華為這么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科技,另外還有價格的優勢。通過前面幾個例子,技術是不能忽略的。

  這是臺灣的例子,捷安特,當初在70年代、80年代,一個小小的公司幫美國的公司做代工、做自行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你的價格不比別人好一下子就被拋棄掉了,他曾經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訂單一夜之間就消失了1/3以上,所以他們進行自己研發,自行車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研發最好的是在意大利,所以他的研發中心就到意大利去了,他想到了最有名的品牌的促銷的方式就是讓最有號召力的比賽,就是法國的“

環法自行車賽”,他就養了一個車隊,到今天還是照樣的利用這個車隊和國際的比賽不斷的研發,這是他作為現在這么大的品牌。他在不斷的更新在和當地的結合。捷安特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都有價格網絡,你還必須說在其它層面,在創新的角度來講,包括提高客戶關心的價值,品牌的作用,一個耐客的足球鞋1300元人民幣,實際上是中國制造的,整個成本加起來100到200人民幣,甚至可能是公司在中國做的很好的公司代工的,耐克不需要任何的制造,就可以把價格做的這么多的差距。芭比娃娃中國只有30美分的價值。當然品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必須是長遠的地方。

  我們說阿里巴巴,這是在中國最熱最被看好的公司,他的商業模式事實上在五年前當馬云出現的時候帶到全世界的平臺,現在不僅是中國,全世界對B to B的網站整合B to C做到無孔不入,不是以中國的市場為市場,而是放眼全世界,這個是綜合性的,核心的技術當然非常重要,商業的模式是一個新的方向,當然品牌的運用也是在運銷方面關心消費者的需求,但是背后的內容不要忘記,這些都需要人來制造。

  “中國制造”我們需要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工廠、水資源和自然資源,但是真正做到“中國創造”,所謂的高的附加價值,這些東西靠的是智慧,是聰明的運用人的資源,結合對國際的了解,在這背后,核心技術需要大量的培養自己有研發能力,結合世界性的研發的能力,成立一個團結的隊伍,在商業模式也好,品牌模式也好,必須有大量的懂得國際商業貿易的形勢,對商業貿易的行為,對商業的操作,對法規,對營銷、物流等非常有認識的群體。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最后歸根到底還是要培養一大堆有智慧的人員,謝謝各位。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