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需要商業標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5日 23:08 新浪財經 | |||||||||
黃海川/文 我們收割自由的同時卻可能失去方向。今天的商業社會,創業機會、新技術以及資金似乎正蜂擁而至,我們因此欣喜若狂;但是,當狂飆突進和轟然倒塌同時發生,當日進斗金和生態失衡并駕齊驅,當飛黃騰達和道德淪喪如影隨形,我們的希望在哪里?迷霧散去,唯有那些歷盡風雨卻依然聳立的標桿能給我們以信心和指引。
2005年, 宏觀層面的“第三次改革爭論”愈演愈烈,相持不下,一些企業利用身處微觀層面的有利環境,在爭論中依然意志堅定、銳意進取。一年之后,在胡錦濤和溫家寶明確表態繼續深化改革的同時,這些企業超越了那些因為爭論而止步觀望的企業,成為“2005年度商業標桿”(詳見3月20日本報《研究院》增刊)。 我們認為,在德隆、格林科爾等標桿民企倒掉之后,在宏觀調控、人民幣升值和貿易摩擦頻發的環境中,我們已經到了重建信心、重尋方向更甚于汲取教訓的臨界點。這個時候,商業標桿的適時出現成為當務之急。 商業標桿的成功經驗比失敗案例的血淋淋解剖更利于重建信心、重尋方向。最近,密歇根大學教授普拉哈拉德就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發現:巧妙的商業靈感來自窮鄉僻壤。這位曾經提出“定向邏輯”、“核心競爭力”、“戰略意圖”等管理理論的美籍印度人指出,世界上的窮國正在孕育新的商業模式并且開發具有創新意義的技術用途,他們致力于從最少的資源中獲取最多的成果、以最低的價格推出優質的產品,這種探索所激發的商業靈感將影響深遠。 值得一提的是,普拉哈拉德的這一結論是通過研究印度標桿公司的商業方法、評估這些標桿公司的商業價值得出的。他認為,幾十年之后,誕生于印度、中國、巴西的新興標桿公司將可能替代西方主流公司。 “窮國”不僅意味著資源少,還意味著類似“第三次改革爭論”這樣的不確定因素的泛濫。一年多來,《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研究院一直做著類似于普拉哈拉德的工作,它在《經濟觀察報》5年商業案例研究基礎上開創的“商業標桿”系列研究正是試圖在中國發現新興標桿公司——本次“2005年度商業標桿”獲獎名單上的“蒙牛超女營銷”、“雅芳直銷模式”、“龍芯2號”、一汽豐田“銳志”等案例所支撐的商業模式,就是普拉哈拉德所說的在歐美國家的商業環境下難以想象的。 高居榜首的蒙牛是僅有7年歷史的中國著名民企,其董事長牛根生曾說,蒙牛來自商業意識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更應該注重學習和創新。所以,在做蒙牛之前,他到20多個國家的50多個牧場學習過;但做了蒙牛幾年以后,又到30多個國家去看了200多個牧場,他卻發現自己“倒成了全球樣板工程”。而這次的“超女”營銷,蒙牛僅投入1400萬元贊助費和數千萬元市場開發費,就帶來了“蒙牛酸酸乳”近10億元的銷售收入和品牌的極大增值。 “年度服務品牌標桿”雅芳也是依賴在中國特有法制環境下的模式創新而勝出:身為直銷企業的雅芳卻在中國擁有6400家專賣店、1700家專柜,成為除中國郵政和柯達外的第三大營銷網絡。一汽豐田“銳志”針對中國的定價策略則是它斬獲“年度產品標桿”的殺手锏,而這種“好車低價”的定位也只有在中國這個生產成本低下、生產工藝和技術比較成熟的環境里才能誕生。據悉,截至2005年10月25日,銳志接到的國內訂單已經達到12498萬臺,遠高于公司1個多月前公布的年銷售1萬臺的任務。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觀察“2005年度商業標桿”榜單,我們發現,“逆境”往往是超越自我、克敵制勝的絕佳機會,因而也可以成為卓越商業模式的沃土。“聯想收購IBM PC的后期策略”因為來自美國政府、競爭對手、扭虧的壓力而備受矚目;“可口可樂網游廣告”由于奪回對手把持的年輕人市場的努力與創新而被廣泛稱贊;飛利浦的“精于心 簡于形”不但是產品理念的追求,還是企業變革的訴求;肯德基從“為中國而改變”到打造“合乎中國人口味的中國第一品牌”是因為遇到本土化困難及公關危機之后誠懇的改變,此舉在去年一系列的跨國公司在華危機公關案例中堪稱經典。 這些發現,是“商業標桿”系列研究“發現最佳商業方法、發揮最大商業價值”宗旨的最好回報。而商業標桿的偉大之處還在于,他們不但自己創造了奇跡,還能指引、激發別人創造奇跡。 本次上榜企業大都經歷過向標桿學習而后自己成為新的標桿的過程。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當年在宏基和明基之間做選擇時,懷著“做類似于三星的華人品牌”夢想而選擇了明基。之后,李焜耀、曾文祺(明基電通中國營銷總經理)等人從不掩飾自己對三星、索尼等標桿的艷羨之情,相反,這些標桿大多成為他們創新、變革的誘因乃至載體。曾文祺《專業的善良》一書以“商業手記”的形式記載了明基中國4年多來的商業創新軌跡,期間,星巴克、張忠謀、戴爾、索尼、聯強、GE等標桿的身影清晰可見。海爾掌舵者張瑞敏也毫不掩飾自己對GE、豐田的推崇,他根據海爾的實際情況,做了很多富有爭議性的管理創新,雖然沒有成為中國的GE或豐田,卻也成為了中國海爾。 這些都構成了標桿管理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并稱世界三大管理工具的原因。所以,20世紀末,中國企業曾經掀起過標桿管理風潮。不過,“缺乏自信”、“迷信管理學”的批評卻接踵而來,不少標桿的衰落(如日本企業)則為這些批評增添了有力的證據。 但我們也發現,那些批評者在逼迫別人摒棄標桿的同時自己卻撿起了另一個標桿——他們論述“不要盲目迷信GE”等觀點的論據,往往就是“微軟、IBM當年遇到類似問題時并不是迷信誰誰”。這反證了商業標桿的無處不在、立竿見影,也進一步給了我們開展“2005年度商業標桿”評選活動的信心。 我們期待著,入選的中國公司上演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佳能、豐田、索尼等曾經演過的大戲——這些日本新興標桿公司取代了施樂、通用汽車、RCA等象征美國工業的大公司的領導地位——成為中國商業復興的生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