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會議講座 > 博鰲文化論壇 > 正文
 

文化產業會議沙龍演講實錄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9日 17:14 新浪財經版權 ©

  博鰲亞洲論壇2005國際文化產業會議在2005年11月18日至11月19日在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召開。以下為論壇商務演講實錄:

  蘇綱憲:接下來我們開始今天的商務演講,首先我們是不是從那邊開始,介紹一下我們跟新媒體的一些關系,跟互聯網的一些關系。

  夏鴻:非常感謝給我一個機會進行交流,簡單說一下,一個是最新一期的《財富雜志》上刊登了比爾•蓋茨的一句話,說出來很的人嚇一跳,說“在未來60年傳統媒體將消亡”,然后肯定會有傳統媒體人會說不同意,我自己就是干傳統媒體出身的,但是我后來查了一下資料,假如在1900年前,有一個叫蔡倫的人給皇帝上一道書,說在未來100年內用竹簡寫書將消亡,可能那時候皇帝不相信,但是實際上歷史就是這樣的進程,我今天討論新媒體,我個人跟大家說的是數字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銜接關系,可能很多人認為說我們現在已經是數字媒體了,比如說很多報紙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我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傳統媒體的特殊化,不是數字媒體,對于數字媒體而言,它不僅僅是用戶在數字媒體上進行消費,更多是通過一種資訊的互動和社區的建立,然后能夠感知個性化的資訊。隨著Web1.0、Web2.0的運用,如果技術沒有波動,大概就會從幾個角度上升,如果我們簡單地把傳統媒體和數字媒體做分別,數字媒體在傳播速度和規模,包括制造內容的成本,知識管理的成本以及互動性、娛樂化的程度,這個都和傳統媒體有分別,因為限于時間不能展開闡述,但是數字媒體絕對不是孫悟空,一定是和傳統媒體有非常好的結合,但是傳統媒體怎么和數字媒體結合呢?很多人說我傳統媒體是法寶,什么是法寶?內容,內容是傳統媒體最好的東西,但是我告訴你,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你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是這個,而是內容體現出的價值,和在這價值體系下,吸引下來的穩定客戶,以及傳統媒體在傳統媒體時代的時候擁有的品牌和各種資源的聚集,對于傳統人員的挑戰而言,你怎么樣有效地向數字媒體過渡,怎么樣溝通,限于時間不講,有時間再說。對于數字媒體有三大特征,第一是有非常清晰的可盈利的能力。第二是機遇的能力,后面的增值服務空間非常大。數字媒體和傳統媒體第二個區別皆是增值服務可以一次性通過數字,而傳統媒體是需要產業構建完成;第三就是由于技術和資源的相對壟斷,包括市場的相信,因此數字媒體在現階段具有強大的空間,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可以借數字媒體的機會獲得機會。具體比較的話,我專門研究了數字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的形式,內容怎么形成,包括營銷模式,限于時間都沒有說。

  最后說一個簡單的金字塔,在數字媒體時候,金字塔塔尖上是專業出版,就是現在在座所有傳統媒體的專家們,包括可以借助數字媒體的工具,使你的用戶群進行延伸,產生新的利益增長點;第二個金字塔再下一個是什么,我們管他叫商業出版,比如說現在很多的IBM也好,這些大的商業機構,他們要做廣告,一定要找數字媒體,但是進入數字時代的時候,他們會直接找到用戶,這非常可怕,因為傳統媒體是通過廣告到內容,到用戶,而到了數字媒體,非常可能有廣告主越過你,直接找到用戶,因為他們自己的增值服務就是有效的內容,金字塔的底座是個人出版,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比如像博客、播客這些,這些東西的聚合都是個人出版要做的,金字塔的東西是從專業出版到商業出版這個大金字塔怎么構建,并且有可能改變新的商業利益,是我們現在傳統媒體應該想的問題,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我自己是從傳統媒體出來的,現在從事的公司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網上數字媒體的門戶,其實我們一年沒做任何宣傳,就在互聯網上,我們現在有600萬注冊用戶,我們去年一年通過互聯網發行的數字媒體雜志達1000萬,這個數字想起來可能非常可怕,這個時候我想有機會的話,愿意和傳統媒體的各位專家一起來分享數字時代的技術和我們怎么樣探討合作,通過合作使我們找到傳統媒體在新的時代中新的增長點,謝謝。  蘇綱憲:段社長,有這樣的問題,他們現在感到壓力很大,現在美國總部壓縮,你們現在新京報蒸蒸日上,你們有沒有這個壓力,你們的發行越來越好,怎么控制這個成本?

  新京報:我來的時候是跟邵總同車的,我在路上跟他商量,到這里來講一些什么好,剛才談了一個數字技術,我是搞傳統媒體的,搞了十幾年,我想這個產業目前有消亡的可能性性還不能監控,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想還是老老實實地服務于我們的傳統媒體,但是我覺得應該借鑒新的技術,一個是數字技術,還有一個是資本能力,我個人覺得,新京報是合辦的,是中國第一家跨地區,主管部門批準的,是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允許舉辦的第一家跨媒體、跨地域的報紙,新京報成長快,對業績本身支持比較領先,是在企業化運行的,有一個管委會,這個管委會負責管理新京報的一切,這個下面是李社長負責的總編、總經理,總編就是利用生產部門和總經理的營銷部門,這個架構支持著新京報。新京報可能是差異性最明顯,最獨特的這么一張報紙,所以通過內容創新,自主創新,還有營銷上的創新,剛才蘇總也講了一下,新京報有獨特的廣告營銷制度,它的廣告是直銷的,我們有300多人的廣告營銷隊伍,他們是直接面對客戶的,它的資源牢牢控制在我們自己手中,發行的話,我們又立即覆蓋,就是北京市500公里以內,高度密集的覆蓋,像黨政機關,還有

寫字樓,還有高校等等,重點媒體突出,新京報的客戶就是營銷客戶,有時候我們通過一些機制創新,通過內容的創新,還有通過一些營銷的創新,我們可以傳統媒體得到自己擁有的市場份額,新京報創辦到現在剛剛兩年,它的廣告,估計今年實收3個億左右,發行收入7、8千萬,家起來有將近10個億的規模,我們新京報的投資兩個集團,初創投資了2000萬,去年因為我們有好多一些機構,資本運營機構跟我們合作,包括報業集團的,制定正規的品質部。短短兩年時間,讓整個報紙的價值我們翻了20倍,我覺得傳統媒體不是說業務無作為的,而是有機會的,我們將來有希望接觸新的媒體,包括我跟夏鴻在探討,覺得內容可以探討,新京報一個周刊是做的比較廣的,還有《北京周刊》,完全可以在內容方面嫁接,所以我覺得內容方面,因為傳統媒體最有利的一個競爭力我覺得就是原創新聞,原創類的東西,把這個東西怎么轉化為它的價值,我們會探討,我個人覺得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是一個雙贏。

  舉個例子,前幾個月去了美國看了一些,紐約時報它的盈利是20多個億,我們現在的報紙網站是沒有賺錢的,但是紐約時報賺錢了,這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到了新聞的改革,報紙的改革首先很多限制,但是我想通過我們自己的現有情況的研究,把資源重新地整合一下,還是應該有潛力的。昨天得到一個信息,就是文化體制改革的一些政策,我們馬上又要出臺了,這個政策可能會對新聞方面進行相應的限制,特別是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可能會有一個限制,但是只是出版社,對于電視又徹底放開,搞企業化管理,但是對于報紙,畢竟我們還是黨的喉舌,基本的定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個情況下,我們用現有的資源,用新的技術,把自己的傳統媒體做大做強,我想新京報還是有前途的,我個人覺得,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介紹這么多,謝謝大家。

  蘇綱憲:新京報是報業的奇跡,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最有價值投資媒體”,新京報榜上有名,第一年提不上,因為時間太短,怕成長性太快,今年又被是評選為“最具成長性的媒體”,很多有興趣投資傳統媒體的,都是談新京報,我不知道是找,您還是找南方報業集團的。有些投資方想跟你們接觸。

  新京報:主要是新京報這個形象,報紙的形態,這份報紙的形象是第一,第二是團隊,我們這個團隊比較優秀,就是說一般所有的投資能跟我們談的就是因為我們的管理團隊,是一個核心團隊。第三個就是說新京報能不能到外面去搞報紙,有的時候品牌跟人加起來,說白了,我看了外國的報紙,它除了每一個地方有之外,洛杉磯、德克薩斯什么的都有,其實大多的內容,它的品種有7疊,中國版有6疊。到《紐約時報》有紐約的新聞、洛杉磯有洛杉磯的新聞,地區性和區域性很強,至少新京報,我們也在想,這條路能不能走,我現在分成5疊,把部分內容拿出來,把其他的加進去,比如中山的,加上中山新聞,其他的國際國內、文化經濟基本上一樣,我覺得完全可以嫁接過來,但是這個碰到一個政策問題,就是跨地區辦報紙,行不行?一號周刊能不能行得通,因為相對來講,我們目前的新聞是區域分割和行政分割的,像《中山日報》肯定是中山市的集團報,允不允許你進來,如果進來的話,像新京報,剛才講的發展模式,發展規模,應該是有競爭力的,這跟市場的準備一樣,我們也在探討,有關部門也在做,以后會怎么樣,我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現放開的話,讓一些有品牌競爭力的,有市場影響力的報紙能夠到外面去,第一個減少成本,還有一個是可以提高報業集團的整個水平,也可以提高報業的影響力,更可以為報業的經營收入創造很大的條件,這個有利于國家整體政策方面的需求。

  蘇綱憲:下面麥格理投資集團的溫天絡總裁,他們也是有豐富經驗的,我們想聽聽他的意見。

  溫天絡:在投入銀行里面做了十多年時間,我們可以看到產業周期的波動,我在去年的時候到了一個澳大利亞的地方,發現傳統的就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可能投資四個項目里,兩個項目是超級成功,落差可能有10倍、100倍,但是其實有一些投資者是香港,是比較穩定的,傳統的機會里我們看到是房地產,其實從傳媒領域來講,我們覺得很多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把上面運作的一些企業或者是產品,怎么樣把這個產品從平臺上面釋放,為什么這么說?其實我在差不多半年前(蘇總在大會里面也提到),很多傳媒上的證券化,在國外來講,像一些收費的通信塔,或者是一些穩定收入的,其實我們說很多的,最近也在臺灣去見一個當地企業里(是我同事介紹的),發覺這里有兩塊不同的投資者,一塊是說他們純粹是看PED,如果純粹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達到一定的收益,是6%、7%的話,其實可以在這個投資領域里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在今年的4月份,我們在新加坡搞了一個5億新加坡幣的產業基金,把一些現有的資產,7%的年回報率,是按照美金來算的,結果出來的話,非常好,差不多是20倍的差額,當然現在的概念可能有收益基金的概念,跟風險投資很不一樣,它把現有的消費注進去,所以在挑選這個過程來講,資金比較大的金融機構,就是把它累計到一個投資組合,這是希望跟大家做一個分享的東西。其實最近來講,等一下王樹會跟大家介紹,很多中國的企業在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融資方面取得很驚人的轟動,其實很多人也是不愿意見到的,像百度上市,上市的新聞打進了美國主流媒體的報紙,我們看到這些企業,其實很多時候成功的例子,也是有一些類似的跨國企業的盈利模式,從資本市場角度看,不是說從運作的角度看,所以這個里面來講,有人說如果國外投資者,國際投資者容易理解,或者是可以找到一些企業,也會受到追捧,最后來講的話,目前我們也跟幾個客戶,本身來講也是重組一些通訊方面的基金,是在亞太地區的,當然總的來講,風險投資都是具備的。從收益投資來講,大家也不是說每年都要求翻一番,同樣如果是7%的回報,前期是非常穩定的,這塊來講其實也有大量的投資,這是我要跟大家介紹的。

  蘇綱憲:王先生,昨天我們晚宴上說好的,有一個項目,李峰董事長不確定,他在麻省是搞投資的,如果是戰略投資,你覺得這個項目怎么樣?

  王樹:剛才我們同事已經講了,首先我謝謝主辦方提供這么一個機會在這兒進行交流。首先我非常想向在會場的聽眾致敬,覺得挺不容易的。簡單講一下,首先我作為投資人來說,我對中國的文化產業提供給我的機會非常重視,在美國這一塊,包括了媒體,傳媒、娛樂、體育、影視占GDP差不多美國的1/3,所以份額非常大,從中國高速經濟增長,國民收入不斷增加的勢頭來看,再加上這么多人口,這個市場誰都不能小視的,這是一個客觀的分析;再一個現在體制方面越來越開放,很多傳統方面的媒體,已經提到開始出現很多跡象,要進入市場化的運作,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第三個機會的原因就是現在由于互聯網、移動網絡的快速興起,給中國提供了一個新技術平臺和傳統媒體結合的契機,很多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很多新的運作令人眼花繚亂,大家對超級女聲應該有非常深的印象,我非常注重這個趨勢,愛立信在這方面也一直走在前面,比如百度、搜狐,還有A8,音樂什么的,我想這都是正面的,還有更多的一些新的,新的Web2.0的技術,BBS,還有Rss,還有移動方面的博客,我們都已經做了一些投資項目。在今天這樣情況下我想講,我們對傳統媒體應非常重視,傳統媒體國家管制的比較多,但是它有很強大的內容,有些是原創的資源和比較強勢的影響,它的資源如果能夠通過一種新的技術平臺結合,創作一種新的模式,引進一些新的機制,再跟國際資本市場接軌,通過我們的投資跟國際資本市場接軌,我們相信是非常好的前景。我們對這方面的機會是非常重視的,也希望有這種想法,包括國企和民族企業,有這兩個方面想法的朋友,我們愿意進行探討,現在實際上在進行探討,很多在進行之中,我們這個方向是比較樂觀的。

  另外一點我想強調,作為一個創業投資基金,愛立信今年大概有四、五億新的合作基金,是跟傳媒的有關方面。在這個方面我想強調,引進國際資本的方式,發展下一步的增長,對做大做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我們是一個財務投資,我們不易控制,我們是實業的投資,到退出的時候還是你們,還是中國的民族企業,你丁類還是丁類,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助推一把,我們不是外資,你還是中國民族企業,還是你們的事,所以我們當臺階,你踩著我們走的更快,走到更高的地方。今天有一個老總,他跟復興合作——21世紀報系,他的策略投資意義挺透的,我想我們也是,我想我們的國際資本也是,中國發展到這么前的速度,有很多在國際市場,我剛才說的百度都是。這種速度不跟國際資本市場結合,不跟新的技術結合,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們希望,有這個想法,有這種野心的公司,不管是民營還是國營,都希望有這個機會。

  現場提問:現在博客非常流行,剛才也講到,這個概念非常豐富,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說Web2.0還沒有非常好的商業模式,我想問一下王先生和溫先生,在投資界是不是看好Web2.0和Web3.0?

  王樹:這個問題一時沒辦法回答,但是從他的發展趨勢來講,還有一些先例,也不知道走在哪兒,確實也是,當時資本市場的評價標準也是,也沒有來衡量,有那個情況,經過幾個輪回之后,大家會擔心一點,但是對于有可能出現的非常大的機會也不敢放棄,所以最終我想作為一個投資人,你怎么去平衡,就是你那個投資組合里面,行不行,太大了可能也不行,要找到一個平衡,這是一個投資技巧的問題。我承認這方面是有點難,但是要么很大,不可能完全放棄,至于具體的模式,可能還要在實踐中探索。

  溫天絡:目前來講是關注了,是在關注這些情況,我的看法跟王樹類似,這些方面趨勢是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一些現象。

  蘇綱憲:我們這幾個投資界的優秀投資家,說法都很實在,他們都很忙,不是做實物的,每次開會都問我項目,昨天就問我,怎么回事?項目到哪兒了?所以如果有興趣在史坦國際做,最好是有備而來,認認真真作一個準備,這樣不僅是來聽投資策略在傳媒產業的觀念,更多是認識一些朋友,特別是投資方的朋友,在投融資信息的對稱,帶來對產業根本的變化。下面請問李先生,你對哪一家感興趣?

  李峰:其實剛才諸位都談到了,實際上媒體的發展在產業的法尤其是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實際上是需要資本的積極參與,而且特別關鍵的,在關鍵時刻,資本的支持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向王樹提到的,他提到了國內現在目前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應該說這幾家新媒體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風險投資基金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且剛才王先生也已經講出了辯證法,就是說它并不是說變成外資企業,還是民族企業,就像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吃面包,喝牛奶,不是說吃了,喝了就不是中國人,一樣的道理,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資本跟長遠發展是有機結合,而且我一直有一個觀念就是說,風險投資還有資本,其實并不是做企業的對立面,它實際上是企業家的朋友,一定要從這個角度上看這個事情,盡管進來拿了你的股份,但實際上并不是站在你的對立面,他會進到董事會里面來幫助你參與整個公司戰略層面上的一些決策,但實際上一定要看他們是你的朋友,是你的合作伙伴,不應該對他們有傷害,這時候我有一點感覺。因為我本來是在美國生活了十年,在硅谷也創業過,回國來,現在是在國內創業,有一點點區別就是有時候本土的一些企業家會對資本有又恨又愛的感覺,需要錢的幫助,但有時候又擔心控制權等等這些東西,實際上其實你如果用比較嚴格的公司治理結構,擺在公司層面上,而且有平衡機制,實際上它是企業家非常好的助理。

  蘇綱憲:我們在座的可能具有雙重身份的是博瑞傳媒董事長孫總,原來是做資本市場,做項目融資,現在又在新媒體各個領域進軍,是以投資方的身份,也是不愿意做公司,更愿意做投資這個角色。邵總是我們長期的投資顧問,我看他的簡歷,更多的是做過什么項目,我們請邵總對這個論壇做一個總結。

  邵巖:這個不敢當,表達一下。談到數字傳媒和傳統傳媒的關系有兩點。剛才有一位嘉賓講,內容,包括報紙也好,傳媒也好,永遠是發展的基礎,數字只是把這種內容傳播的效率更高,其實這個關系顛倒,數字化是為了原來的內容傳播的更快,效率更高,這是一個;另外一個數字傳媒,我聽到剛才有位小姐提到,博客也好,Web1.0、Web2.0,實際上大家看到互聯網發展的過程,先有一個現象,2001年的時候互聯網有一個泡沫,其實那時候有互聯網這種東西,新的一種形式出來,沒有找到適合于互聯網的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那時候就是一種狀況,就是大家是一種泡沫。但是剛才我們講到在投資里面,不同的階段一定可以找到投資人的,只不過它的比例占了10%,比如說早期可能15%到20%,稍微晚一點,大部分在后期,但是我想這種現象是可以受到投資者關注的,而且Web2.0很多的點擊,這樣巨大的市場,實際上在未來產生了和它相應的商業模式,Web1.0的時候是搜索引擎變成了很大的市場,這個在一開始互聯網發展的時候是不可估計的,所以我想Web2.0或者其他的數字化,或者是和互聯網有關的產業,在自己摸索到適合于產業的經營模式,商業模式的時候,就是一個巨大的,具有爆炸性的利潤增長或者是產業發展的機會,謝謝!

  蘇綱憲:接著邵總剛才講的商業模式我再談一點看法和大家分享。前段時間有記者采訪叫做打開傳媒導向的金鑰匙,我想現在傳媒產業定位是一個產業,經過大家的努力,這是毫無爭議的,這個產業的導向在哪里?就好像開發一個礦一樣,它的定位,它的成本在哪里?我想今天上午包括南方報業集團、《第一財經》、《新京報》還有博瑞傳播,他們這些在傳媒內部治理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今天通過一個上午的學習,我的感受很深,做傳媒我想無非是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做內容的,做內容就像在座的做渠道的,做內容,做產品,要么就是資本,像博瑞,像我們原來有一個電視臺,從這一家賣到那一家,再買過來賣出去,這種資本市場的倒買倒賣是最容易賺錢的;再一個是不以媒體盈利為目的的,比如說培森集團,它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最近還有一個同事在意大利學習,他們說《金融時報》一直在虧損,前一個月才開始盈利,但是總編輯辭職不干了,這給我們留下一個印象,為什么不賺錢的事還干?培森集團是一個很大的集團,大家知道朗文教材,靠它的品牌,這是我一點個人的想法。現在是這樣的,中國傳媒產業這個大球已經開始滾動,它朝哪個方向走?是我們下面的關鍵問題,下一個月我們將在北京舉行產業年會,希望大家能光臨,謝謝大家,我們北京再會,謝謝諸位!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