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們這個單元馬上要完成了,我們有四位主題發言人,八位自由發言人。并不是大家的認識所有都一致。第一個我大家認為一致的是經濟學統一規范誰是好的經濟學家,誰是不好的經濟學家,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否則的話,同樣一個人這個人說很好,那個人說很差,現在標準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我想非常重要。但是人的層次,研究的方向非常多元化,不同的學校來講,選人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根據你的供給和需求。
對經濟學來講,評價的標準還要使得我們行內人成為評價主題,不能過分地受媒體的導向和左右,但是媒體為什么有這么大的作用,我們自己沒有一個公認標準,媒體乘虛而入,我們自己要堅強,我們自己有一個標準化體系,媒體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這個跟激勵機制有關,剛才提到的思想也好,方法也好。某些學校有一些激勵,我們也要靠專門設計的激勵。
師資隊伍的來源必須多元化,不能單一地,就是過去的老師是學校自己留下來。海聞提的這個,我希望以后能達成共識,中國經濟界能夠大家一個信息的溝通,我們現在的經驗發現,有時候你打電話問學生,問這系要不要人,他們都說不需要人,但是你找到熟悉的院長,他說我們正需要人呀。我們真的要形成一個市場,像北大這個是比較嚴格的,不再有自己的博士生,我們希望我們有優秀的,你們能夠接收,你們有優秀的我們也能夠接收。真正按照學術的導向培養博士生。博士生往其他的地方輸送去讀博士,這個很有意義,他本人在這擬稿這里學的已經夠多了,我們很少看到美國一個人從本科到博士在一個學校,我們都敞開大門歡迎,有這么多的學校你可以選擇。
主持人海聞:
師資的招聘對博士生來講正好是找工作的時候,我們搞一項每個月有交流,我們也創造一個信息,剛才也講了,他并不知道哪一個學校要找人,這些信息你只在自己的網上公布是不夠的,希望在全國的高校里面公布。因為我現在是以經濟年會副秘書長的身份講這個話,所以我希望共同創造一個平臺,在人才招聘和就業方面資源共享。
第二關于師資培訓,我們96年做了,我們教育的學生迅速擴大。明年暑假開始我們中國經濟學會的平臺,動員清華、北大等一起搞一個師資培訓,這樣各個學院的院長可以提一些建議,我們最需要培養哪一方面的師資,我們根據需求,現在很多都從國外回來工作了,比幾年前的條件更好。我基本上有這樣一個想法,明年暑假我們專門建立一個平臺培養師資,這是我的想法,希望得到各個院系和院長的支持。
我們下面討論的問題是高校之間教育資源共享問題。根據主辦者提的想法,怎么樣來把資源整頓和協調。剛才第三個問題聯合在一起,就是師資隊伍怎么樣交流,今天我們請了四位專家,對這個問題都有研究、有有趣。我們現在先請第一位徐滇慶教授發言。
徐滇慶(加拿大安大略大學教授):
謝謝海聞,在這里也謝謝這次會議的主辦者。經過這兩天的思考,我覺得有很多話可以說,中國優秀的教師就是一個稀缺資源,怎么能夠把我們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利用起來,提高效率,這個問題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仔細看一下北美有沒有這個現象呢?應該講還是有的,為什么北美這些最好的大學,都聚集在美東地區和美西地區,它有一個具體效應,因為在經濟學當中稱為運輸距離,這也因為有一個空間的距離就使得咱們的資源共享也受它的一定約束。這個問題提出來還需要進一步證實。
下面把資源共享提出來了,我仔細想一想,問題很多,與其說我能解決這些問題,不如說我提出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首先學分共認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因為這是信息識別問題,但是多說宏觀經濟學,但是不同的學校教學內容大不相同,用的教科書、涉及內容深度都不一樣,哪一個學校宏觀經濟學考多少分每個學校標準不同。往往是在一個地區的學校,他都比較一致化,所以它能夠做到這些學分的互認,離開自己遠了,或者到別的國家去了這個問題就很難做。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咱們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教育處就跟我討論這個問題,加拿大承認中國大學的學分,最后我回答這個是很奇怪的問題,因為你無需跟加拿大政府討論這個問題,你應該跟大學討論,大學是不是承認我們的學分呢?經過跟教授、校長的討論,他們說誰能不承認,但你必須要參加我們的考試,否則我不能區別學生實際能力。如果你能夠通過考試,那就給你畢業證書,還是識別的問題,否則你轉來一個學分,我認還是不認,這個問題很難解決,我認為這個問題在中國也不好解決。
如果倒過來講,一流學校的學生往下去很容易,但是下面的學生往上面的學校去面臨很大的問題,你說要不承認那就得罪,要是別的國家的,你承認那要犯政治錯誤,你要拿我們的文憑你要考我們的試。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我們學校和東北財經大學合辦2+2項目,在大連讀兩年再到我們那兒讀兩年,前兩年教什么那是經過協商的,我們還有教授過來講課。所以必須要有前期的合作才能達到后期的互相承認學分,不是說沒有條件的互相承認。
另外,中國學生因為學英語學的比較好,到西方一些大學學習問題不大,可是西方一些老外派到中國來讀書,讀中文就夠嗆,我們現在不能提供系統的中文教學課程,所以搞一兩年就停下來了,所以還要解決對稱的問題。中國專業設置過細也是妨礙資源共享的一個問題。比如說中國現在細到什么程度呢?我還發現對外投資系,鄉鎮企業系,細到這一點,資源共享就很難了,因為你只研究鄉鎮企業別的不研究,這怎么共享?
圖書館資料的資源共享這個比較容易,因為這已經納入了一個比較正規的渠道,我不知道國內Internet設計的怎么樣,但是在歐美非常好,你找一個資料可以到最近的圖書館兩三天給你調過來。
另外專業協會對資源共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的年會對資源共享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人力資源的共享,人力資源就是要加強教師、人才市場的流動性,要有一個公平的競爭規則,剛才各位都講了這是很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市場。一旦挖走了就說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樣的流動在歐美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在國內誰要是跳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在西方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是一個資源共享。
另外我還要強調資源共享是研究成果的共享,所以臨近地區經常搞交流,他們經常有一些東西,我們這兒也什么他們過來聽,這樣的合作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教學上面的學分互相承認沒有涉及到一學費問題,所以相同的大學比較容易達成一致,比如清華、北大這些比較容易做到,如果大家都差不多,不承認學分,所以就注定這樣的資源共享一定在相差不多的學校。
最后,談一下數據庫的共享問題。這個即使在北美都很難做到,它涉及到一個知識產權,數據庫因為經濟學研究,每搞一個數據庫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是解決這個問題很好的辦法就是在一樓正在開一個會,王執和我們幾個人都參與了,就是我們共同搞了一個規范,每國家都按照規范組織起來,然后大家連接在一起共享,這個思路我覺得在中國非常值得推廣,就是你不一定要付錢,但是你要承擔勞動,你要把你承擔的數據做好,然后參與到這個組里面,然后你再共享,但是一般的共享需要10萬美元以上,但是我們是不用錢的,所以它是一種不成型的一種公司制度的結構。是大家做股東一起來做。這樣資源共享是可以做到的,而無償地要用別人的數據庫,這個大概很難跟別人談,偶爾施舍性質的給你一次可,長期用大概有問題,資源共享問題我的見解也很粗糙,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
陳志武:人民大學和梁晶工作室這幾年對中國的經濟學教育貢獻非常大,每次我回到北京,不得不佩服梁晶的能量和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的能力。
本來我講資源跟數據庫的共享,但是剛才都講完了,我稍微補充一點,就是關于研究資源的共享,像金融這一塊兒,還有經濟學這一塊兒,這些年實際上在海聞還有其他的同事努力下,我發現資源共享的程度以及Internet的結果非常非常好,像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上面經常會有原來沒有辦法找到的文章和論文等,這個在很大程度上在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不可想象。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在相當意義上說,資源共享方面,美國大學和中國的大學,除了這個以外,在長沙湖南大學,也是我的母校。當時有老師問我,我們做研究的時候,用到的數據庫資源有哪一些是國內沒有的,我現在發現越來越很難說,我們現在第一步做的是到GOOGLE搜索一下,有世界銀行那么多的非盈利的組織,他們都把數據庫放在互聯網上面,如果你到GOOGLE,至少我可以得到我需要得到的資源,盡管各種各樣的研究數據庫非常多。除此之外,沃森商學院最近兩三年出了一個數據公司,到那個上面去,關于美國和各個其他國家的多種多樣的跟金融、債券市場、上市公司等任何做金融研究想象到的數據庫都綜合在一起,各個大學跟最原始的數據提供商簽約,沃森可以給你提供統一的一個數據庫結構,這樣大家用起來非常方便,像我們做計量和研究的人,往往會有一個很共同的經驗,就是很多的時候非常多的時間花在收集數據。收集數據占到研究的80%、90%的時間。沃森就把很多研究的人,把很多研究的工作他一家都做完了,只要你花了錢購買,你就可以很快從他那里拿到可用的數據庫。
最近幾年也有一些其他的數據公司,有了這些數據庫之后,大家都想有一份謀生的途徑,支持產權的話不要忘了這一點。
另外一個題目,簡單說一下,其中讓我非常佩服梁晶工作的因素之一,比如我們這個會議的文章可以看到在會議資料里面,當然這個是經過了曝光的版本,大家要想看到原版本在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上面有,因為關于中國經濟學今天的現狀和發展的歷程,尤其跟英國17、18世紀相比較的話,我個人認為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剛才其他教授都講到了,看看今天中國的明星經濟學家,在媒體上面曝光機會、平臺非常非常多,這實際上跟英國當年的情況非常類似,就是說在17、18世紀,一直到19世紀末期,經濟學在英國形成時間是幾百年的時間,都是通過媒體的平臺,慢慢把他們的思想通過討論的形式發表出來的。
我這個文章對目前的教學體系比較敏感,所以給組織者帶來了不好的麻煩,所以我感覺到在經濟學研究跟國際接軌也好,走出自己的路也好,如果在學術上沒有足夠的自由空間的話,你看我這個文章其實也沒有什么犯錯誤的地方,但是也沒有辦法,我覺得在我們強調學術研究的創造性和跟國際接軌的時候,我個人覺得今天我們大家討論的思路,就是我們非常強調統一,我非常贊同上午有教授講到的過分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清華和人民大學實際上在大學里面有了一定的經濟資源以后,我們都是研究市場經濟的,市場經濟最核心的一個理念、原則就是競爭。我們在研究經濟學教育的時候,太強調大家都統一的話,最后任何的創新。尤其到北京之外的一些大學,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同仁會非常高興地跟我說,這學科我們有博士點,這個有碩士點,我們在爭取拿到博士點的資格,以后中國的教育體系和資源的配置都全部由教育部統一的話,我個人覺得中國的經濟學教育尤其經濟學的研究會走的很遠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我說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學術資源的共享方面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除此之外,也許民間的資源方面應更多努力去發揮。我個人想一想,我寫什么東西,要說什么?要做什么樣的研究,研究什么樣的題目,我們的校長和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干涉我,你這研究是可以做的,寫論文里面很多話是不能這樣講的,包括經濟上的我不需要向教育部申請資源和經費,在這種情況下使得研究的學術自由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我可能講的比較亂,對不起。
沈坤榮(南京大學經濟系主任):
首先非常感謝人民大學、梁晶工作室和梁晶本人的盛情邀請,來參加這么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根據梁晶的安排,我要參加第四個大學資源的共享體系。這個發言題目給了我很長時間,但是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很多問題不是我們在座的各位都解決的,我覺得很多問題還是體制和機制上的問題。有這么幾個問題,可能跟第三個問題師資交流還有一點重疊部分。
第一,怎么樣利用師資共享的平臺,這個我覺得是很重要的。第一個問題主要是增加學校際的資源共享,第一方面是師資的平臺。很顯然我們在座來參加會議的,我們不可否認還是有學校之間的師資來源,師資的條件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要共享這樣的一個資源還是很困難。比如說我們對國內師資條件比較充裕的就是北大、清華。海聞倡導的師資的選留的問題,千萬不要留自己的師資,這樣避免近親繁殖。應該說這種理念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不可能違背這個趨勢,但是現實狀況這是一個兩難的,剛才有院長提到,我們南京大學也有兩難的困難。因為當全國所有的高校都不選留自己師資的時候,由于高校資源的太稀缺,高校資源相差太大,在北京工作跟上海工作有一點差距。在上海跟南京也有一點差距,很顯然拿到博士學位,或者有這樣的學位準備進入到教師行列,這樣一來就會產生自己的困難。像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我的意思不是不開放,他有他的苦衷,我們這邊也有自己的苦衷,同樣一個求職者,在光華管理學院和南京大學選擇的時候,我的選擇優勢就沒有光華管理學院來的強。所以這樣我們找不到最優秀老師的時候,我們就退而求其次,看到我手下也比較好的師資我就要留下來?梢韵胂髣e的院校,比南京大學拿到的國家資源更少的,地理條件更差的學校,他們更困難。這個我覺得師資教育的趨勢是好的,但是現在現實兩難。剛才海聞提到能不能在恰當的時候,辦一個交流的課程,這個應該說是彌補的很好方法,因為沒有整個中國經濟學所有高校的參與,共同提升師資質量,最好的我覺得也好不起來。這個不是某一兩所大學的問題,也不是最頂尖的一兩所大學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經濟學教育提升的問題。
就好比說市場要充分,大家要參考,如果只有一兩個大學參與是不夠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們南京大學專門對選不選留自己的學生進行了很深入的交談,最后我們做出決定不排斥一部分優秀學生。第二學生交流,總的趨勢是本科生讓他到外地求學,這樣這樣的回報可能更大。現在光華管理學院等搞夏令營,搞夏令營的目的是培養更好的人才,我們南京大學選擇最最優秀的學生參加夏令營,當然這里我也告訴大家一個信息,一開始不愿意留在這里。最近四年開始,這個競爭有一回流是一個好的現象。這個學生交流最現實的考慮也要有一個平臺,本科生需要交流,我感覺上中國的碩士生水平還是很高的,我前兩天參加了一個碩士生年會,我覺得很多碩士生的水平比來的博士要好的多。因為入學的狀元本身就是免試,這里面有一個交流的平臺,我們南京大學最后想到一個辦法,我們創造了一個私密的點,就是學生的交流,現在人民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博士生答辯上有一個亮相。這個交流開始我看中的就保留下來,但是這里面還是有問題。因為條件待遇的問題,因為光華管理學院的條件比我們這里要高的多。
第三學術交流要建立一個平臺。我個人參加了很多很多各種層次的學術研討會。我個人認為學術交流效率是很低的,當然今天除外。一般交流很浪費時間,所以出現了很多我講一講就趕緊走,這里面我們要提高效率問題,不要有行政化的東西,為什么會這樣子?還是跟機制、體制有關系。學術研討會你得讓學校認同它,因為教育考核里面有這么一條,因為他要參加評估有這個東西。副作用好,有興趣舉辦研討會等,但是舉辦過程中沒有一個篩選機制,沒有篩選機制該做的不做,該去的不去。這樣效率不高。所以我覺得要增強校際交流要提供師資、學生、學術交流的三個平臺。
二、要有評估體系要有評估的標準。因為沒有標準就沒有共同做的事情,教育部也做了很多的評估標準,很多評估的時候就為了應付評估。我發現有的時候由于市場的分割和教育體系的分也逼著很多高校應付這些評估。所以我們要考慮制定一個真正能夠既不是很剛性又能夠啟發大家創新的導向機制。剛才王老師提到的道的問題,就是怎么樣來評估?世界上很多學者都在關注中國問題的研究,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制定的標準跟人家不一致差距太大,這樣就會出現大家往往提出來的我們排到60位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制定一個標準,讓我們這里的國內學者,或者至少讓國內工作的學者提供的學術成果,讓世界上研究的學者認同,這樣我們的經濟學就會進入到一個好的分工體系里面去。如果說在中國研究的學者,能夠提供這樣的一個真正交流的平臺,這樣我覺得非常有價值。這是一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要適合國際標準和國際慣例,不一定要自己制造一個。除了國際慣例,也不能照抄美國的標準,我們要有自己的效率,結合自己的實際。這個評估體系的建立涉及到我們經濟學能不能形成的問題。
三、公共數據平臺的建立。如果說我們教育部,這么多好的大學能夠拿出一部分錢出來,建立一個公共的數據庫的平臺,這樣使得我們的教師能夠利用這個平臺一起來分享這樣的數據資源就能夠提升我們中國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和基礎。因為沒有數據做什么研究是不可能的。剛才徐教授提到要付費,國家
別的大學也很難分享,所以要有一個機制來分享,還有點稅賦,比如說國家統計局,央行,這些共享,而不能說你是公共部門,國家給了這么多錢,為什么你要賣呢?而且賣的數據質量也不是很高。所以作為一個公共談判的談判者都能參與到中國經濟學教學當中去,這樣才能形成合力,這樣才能形成市場規模,而一般互動成功的,我想中國經濟學國際化也成功了,真正現代化也就成功了,我想中國轉型的轉型也就是最為重要的。
夏業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我們現在在高校工作的同志可能都同感到教育資源分散,重新建設的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拿北大來說,北大除了中國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光華管理學院以外,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里面都有博士生導師,但是這六個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水平極低,我在這里本不該家丑外揚,連北大都做不到,其他就可想而知了。就是各個平臺資源共享太少。
第二,在中國目前存在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最好的學者都想去當官,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你不當官你就拿不到資源,我提出一個個人意見,我不反對最好的學者去當官,你要建立一個新的規則。
師資共享這方面我們可以看一下,也遠程授課教師等,最后一項是我們有點兒看不起,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通過媒介和衛星形式傳播,但是我教育的對象是大專層次的,如果講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的話,現代化的手段是最有效的,現在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是滿足于成人教育,也能滿足現代專業教育。
現在有些學校沒有博士點和很多的專家,這都說明我們資源共享的情況還處于比較低的層次,如果全國范圍打通的話,資源還是足夠的。我們提出了很多目標。第三個方面,對年輕的教師來講,可塑性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我們很多地方大學,甚至偏遠地區的學校,他可以派年輕的學生到清華、北大來學習。我想這個訪問作用很明顯。這個跟我們現在派教師到國外名牌大學學習一樣。
一部分可以作為基礎性的數據共享,應當是免費的,我們有一些基礎性的研究數據,他在做研究的時候要投入資金,通過其他的形成獲得一些回報,當然不一定收錢,收錢收的很低是也可能的。但是在另外一種程度上可以幫助改進,批評、建議。這些研究成果如果能夠在共享平臺上發布你不要擔心他竊為己有,因為很多人都看到的。
關于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共享。拿北京大學來說,我們都缺乏足夠的合格計量學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數量不少,但是不夠一定的水準,如果有這樣好的老師,他們能不能把好的方法手段比如搞一個暑期培訓班等。
在同城,比如說一城市里面,共享開放,共享資源設施。像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等,過去曾經說過這些大學之間可以互承認學分,互用圖書館,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在施行,像這種情況在高校比較集中的城市比較容易做到。像我們花很多錢,蓋大教室、大禮堂等是不是效率很高呢?圖書館,我想到87年我在多倫多學習時候,我喜歡到社區圖書館借書,你到任何一家圖書館,第二天他的圖書管理員就自動識別是誰借的書。我覺得技術不是一個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從大方面考慮,利益方面怎么平衡,尤其像電子圖書、期刊等怎么共享。另外像調查研究,我們感覺到如果自己調查,每個省派自己的調查隊伍的話,任務是相當重 的,我們知道現在醫生可以通過視頻的傳輸研究手術的方案,那我們學術的研究怎么不可以通視頻等方式來做呢?比如我們電話普及速率,我們Internet的普及速率已經遠遠超過了歐洲國家,因為到歐洲開會感覺到有時候上網不如在國內方便。所以在思想方面的障礙克服以后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做的。
袁立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剛才很多人發言都涉及了復旦的問題,我要說明一下,復旦并不封閉,我們每年都是在競爭,而且每年都開討論會,是非常慎重處理這個問題。現在問題就是剛才有老師講到的,中國推廣事情時期還不成熟,條件還不存在。原因都是從國外回來的,而沒有從國內的學生出來的,這樣就是說北大、清華的老師流到低檔次的高校去。再往下循環,目前有一點兒,我們沒有做到的就是教師和教師之間的競爭。我們認為中國目前從創造程度來講,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教授大量的流動現象,就是教授一定要跳槽。教授跳槽以后,教授市場就出來了,我就發現這個高校這么有名,還這么大,我難道培養不出自己的教授出來?所以我他看準了
白重恩:去年是微觀經濟學,每個班都是四個月時間有教授來講,學生自己負責住宿。今年還有兩個班,一個是宏觀經濟學,一個是計量經濟學。剛才有老師說計量經濟學老師少,我們連續兩年都辦了計量經濟學培訓班,我們還希望繼續辦下去,這年大概有70個人左右參加。
每年我們在6月份或者7月份我們開這樣一個國際性的會議,規模比較小,大概不到30個人但是都是找比較高水平的研究人員來講他們的論文,這個我們也希望光華管理學院和我們合作,搭這樣一個平臺,希望有更多的其他學校參與。當然我們還有做的不夠的地方,我們送通知只是送到學院的辦公室,我們應該找一個人來送,當然找人送我們應該找名人,當我們把通知送到各個學院辦公室的時候,希望院領導和和系領導幫助我們轉送到每一個老師手里去。這個會應該在6月中旬,希望明年光華管理學院辦的時候,如果光華管理學院把通知送到各院校的時候,希望各學院把通知送到老師的手上。
今年11月份我們還會組織一個會議,參加會議的很多人在國際上做發展經濟學的研究,非常活躍的一部分真。這個會議是兩天時間,第一天專門講中國問題,第二天發展經濟學的研究,不限于中國問題,這個在11月4號和5號召開,到時候我們也會向大家發出通知,這會我們會做的工作更細一點,找一些這方面的專家,但是人們不能送到每一個人手上,所以我們發信的時候,希望大家給我們轉達一下。
最后一件事,我們明年7月份會舉辦計量經濟學學會的遠東會議,計量經濟學學會,聽上去是計量經濟學,但是這個協會是經濟學各個分支都包括。應該說是經濟學唯一的一個,或者最有代表性的國際性的學術機構,明年7月份我們會召開這個遠東會議。以前我們國內還沒有開過這樣的會,明年我們會第一次舉辦這樣的會議,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參與。這個會議的時間是7月10號、11號、12號。
邱東(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下面代表我個人談兩點感想。
第一,我覺得我們應該真正相信市場。為什么加“真正”兩個字呢?因為我聽了一天的發言,因為有的時候有一點兒不必要的擔心,比方說有的專家提到媒體經濟學家和真正做科研的這個問題。還有提到我們應該讓市場做出選擇,讓市場知道什么是好的科研成果。再比方說我們在某一個問題上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之所以經濟學的教育能夠有這么大的發展,我們現在談到資源共享的問題,資源的流動問題,因為我們現在有可共享的資源,有可供流動的資源。這個資源和我們在座的專家努力貢獻有關,但是我想根本的一點是由于我們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有這個最根本的市場驅動力,才有我們工作的平臺,有展示的機會,才有進步,所以有一些擔心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規范關鍵是怎么樣實現規范,不是我們領頭的院校提出,下面跟著做,其實有的時候,這些名校你們自己做的不對,甚至你們不做,你們吵著下面做,舉一個例子,北大的人事改革。有的國家可以做科研,也可以做媒體,比方說來的一財經學家,到中央財大他的科研論文幾十篇,他的媒體論文也是幾十篇,但是有的只能做媒體,不是做研究的,但是我認為這個不要緊,這就是將和家的區別,真正成家的很少。有的人能夠成家,有的人不能夠成家,將的工作代替我們經濟學教育這是好事。市場會根據他們的條件做出他們理性的選擇。
第二個感受,我覺得我們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和回顧和展望,或者從事中國的經濟學教育。今天一天很緊湊,但是今天發言的主題是坐在最小的這一圈里,概括起來就是顯學的名家。剛才有教授說了,美國的經濟學家關注的是美國的經濟學。你們發言的內容主要也是你們所關注的問題,但實際上學校分層的,市場是分層的,我們覺得我們要以更開放的心態來做這個回顧和展望。我覺得今天這個展望僅僅是一次集中的討論而已。還應該接著從事這種討論,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我們都關注,經濟學教育本身應該是開放的,但是我覺得關注國外市場的時候,是不是美國我們講的多一點,田先生講經濟學教育在美國,我覺得應該更開放一些,當然美國是一流的,但是歐洲也有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樓下在開投產大會,我在想什么在支撐著中國的經濟學教育?或者什么以后會危機到中國的經濟學教育,剛才談到數據問題,我覺得中國做現實經濟分析,中國的GDP總量和各省的全部GDP和各省的GDP之和這個數有多大,這是一巨大的剪刀,一開始是全國高于各省的數,現在是各省區加總數大大超過全國數,差額有多少呢?從03年開始超過了廣東省GDP,占的比重是18%。各位GDP這個數,我們地方經濟結構分析這是必須用的,這兩個數差額這么大,我們做地區經濟結構分析的時候,你究竟怎么做?所以我們很多的分析是建立在沙漠基礎之上。這是整個社會的體制問題。我們經濟學界類似于這樣,因為我們以后經濟學分析、方法研究它是要經濟學分析提供支持。因為應用分析靠數據,如果數據不詳細的話,實際上是建立在沙漠基礎之上。就像我們說建立中國的信用體系,中國在信用層面上體系建立的重要支撐是信息的全國聯網問題,因為大學生貸款畢業之后你找不到他。
榮兆梓(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首先謝謝梁晶工作室邀請我參加這個會議。我覺得這個會上有兩種,或者說兩種傾向性意見,一種說法是就是要規范和國際接軌,另外一種說法是多元化,當然不是絕對對立的東西,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還是要多強調一點兒多元化為主。我是這樣理解的,中國的經濟學剛才大家說它是在改革開放以后高速發展的一個學科,而且現在無論是院校數量也好,從在校學生人數也好,可能都是全國第一大學科,這么一個大的學科,就不能像中國小學科這樣就一個規范,一個標準,一種聲音,它很難完全統一起來。再加上中國的經濟學發展有路徑的復雜性。今天在座可能還是海外歸來的多,中國的經濟發展的路徑復雜性決定了它也應該是多元的。另外從我們這樣一個學校,多一些目標,多一些有特色的院系在前面,多些選擇我們可能就多一些希望,像楊瑞龍那個地方,他是不是也一樣和北大、清華拼,多關心一點兒傳統經濟學的發展,更多一點兒給他的政治經濟學的學者們多一點兒發展的空間,我想多一點兒選擇對我們后面的院系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沒有博士點,好象山東大學有四個博士點,我們在完全沒有博士點的情況下,就有這么一點兒差距,我想我們如果能夠再拼一拼,趕超還是有希望的。我有一個想法,大家都在講留自己博士的問題,我們的情況跟你們完全不一樣,我在三年前的時候,在復旦大學我就講,我們就兩個達到博士學位的,現在在讀的拿到博士學位的,只要追趕的話,目標要明確。
下個月安徽大學要開一個國際改革的研討會,今天在座的很專家都答應要去,我想這樣一個會議也是資源的共享,我們安徽大學的學生能夠聽到一流專家的報告很不容易歡迎大家在座的各位,包括還不知道這次會議信息的專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希望來參加。
梁晶:我說兩個問題,第一,資源共享我想應該包括,比如說我們有些地方的大學資源、經濟上沒有重點大學那樣的實力,但是可以在國內高校之間互相訪問,比如說我一直有這么一個設想,比如我們人民大學,我們一些課程是從國外請老師上的,像田國強給我們上經濟學等。這些國內頂尖級的教授給我們學生上課,如果按照這種要求,全國一般的大學,如果他們到我們學生來聽聽,我想對他們的老師也是一個跟大的提高。
第二,在我們實驗班當中,有一些經驗是別的學校可以采納的,比如說清華也是因為有錢,請了很多老師來上課。我們就利用這個資源,我們用很小的代價,我們的學生受益最大,從上個學期開始,我們都有學生到那么那兒聽課,你看冬天很冷的時候,有時候趕到下雪,我就看實驗班的學生沒有一個叫苦的,到清華上這個課早了或者晚了沒有,我想自己資源共享可以讓學生受益。
張維迎:
在座的也有很多管理學院的院長。每年都花數百萬人民幣的代價,現在有在座的管理學院的院長,一些最優秀的學者可以來。第二,我們考慮本科生也開放一些本科生的交流,你可以送一兩個優秀的本科生,可以跟我們開三個月的課,因為我們的學生也在出去,去美國、歐洲等。除此之外,我們每年都有運用經濟學和金融的主題班,這個主要是本科生的。我們希望本科生能夠接觸到最前沿的研究領域,這個也已經辦了兩年、三年了。我們是加大開放的力度,能夠為更多的商學院提供服務。
徐康寧(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我覺得資源共享主要是三個層面,一個是共用信息,這個分兩類:一個是國內,一個是國外。從我們研究的角度來講,國內有兩個,一個是高校,一個是政府,問題最大的是政府,我們現在在江蘇,用江蘇的數據比較好辦一點,為政府做事,爭取一點兒信息不大。問題是全國,全國這一塊兒也應該讓大家來共享。第二,高校,剛才有教授講了,因為現在我們有很多學校拿到了基地,一千多萬元的基地,做出來的東西要值一千多萬,但是至少有一個,如果你做的公共信息,作為相應的能夠共享的數據庫,能夠為全國研究經濟學的教授和學生使用,這個就值了。
還有學生的交流,現在北大、清華做的很好,我們每年都送一些學生來,效果非常好,希望能夠繼續做下去。還教師,教師共享,一個是教授講學,我們也請了很多教授去過,包括很多在座的教授都去過。但我覺得這也有一點兒,一年來好多次,最最主要的這只其中一種方式,一些好的大學優秀資源能夠共享這個很重要。也希望北大、清華還有其他的知名大學,人大、南開等等能夠多搞一些研討活動,多搞一些培訓,現在因為體制原因我們走的過快可能做不到,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是最好的一種資源共享方式。
韓立巖:
現在很多學校經濟學碩士培養當做重點,現在我要提到的問題,包括碩博連讀,但是市場的需要,把輔助崗留給本科生,把主要崗位留下給碩士生。今天在座的都是在中國崗位,掌握重要發現權的人。我們沒有經濟學的博士,我們有管理學的博士,一般比較好的學校,我們要求三年、四年做下來,但是讀博士的,不一定要讀五年,實際上給他的錢只能四年,最后一年由教授養他。像我們有一非常優秀的學生,被部委的一很好的研究院錄取了,你說他答辯不答辯?所以能否實行資格制,他拿到資格以后允許他畢業,這種可能性有沒有?謝謝大家!
海聞:我們這個主題討論了一小時五分鐘,但是我相信有一些非主討論;旧衔覀冇兴膫主要發言,八個自由發言。我把主題發言簡單歸納一下,談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個問題學生的交流,這個問題不大,我們現在學生的交流他們的積極性比我們創造力、主動力比我們要強。經濟學年會以后研究生的聯合,他們之間的合作比我們學校老師的合作要多。這個不是大問題。
第二個學術的問題,不是不讓你們來聽,只怕沒有人來聽,關鍵像北京的這些學校,包括外地的學校,如果組織活動的話,我們怎么更好地把信息傳達到,這個也沒有太大的障礙。
第三個剛才談到學生選課的問題,這里面我們要做一些設置,學分互相承認了,目前來講至少現在還沒有做到。但是有一點兒我們可以做,能夠允許他去選修,不是你拿來我承認你的學分,我們經濟學院系例如別的院系制約,所以這一方面的資源作為我們自己能做到的經濟學院能做到的就是更加開放的姿態,有些課你讓學生到別的學院去選。
第四個問題是老師的問題。老師教育大家覺得比較重要,尤其我們有些學校缺乏師資,這里我們應該開放一種短期的訪問。剛才大家談到很多的流動,一個老師真的跳槽不一定很容易,他這跳槽牽扯到人事檔案等等。這里需要互相的工作,你不必要把這個人挖來,你可以請他來教一個學期,教一年,所以教師方面有更多的靈活性你就來一年,這一年時間你可以給他工資高一點兒,這一年里面,至少要比他本單位工資高一點兒,他來做訪問他很高興,你不需要給他養老,你就把他這一年的工資給的高一些,吸引他來,這個方法我認為還是可行的。你不能說你這個老師必須在我這兒教,但是你至少不能阻礙一個老師的流動,你不能規定一個老師必須在一個學校教,你不能到其他學校去。我認為老師的短期流動還是可行的。
老師這個東西人才不斷出去,用不了五年,國外回來的人不會到北大、清華去了,就像香港一樣,十年前我們畢業誰都不去香港,后來香港任何一個大學的工作你都找不到了,所以不用著急,再過五年,你就是買方市場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更多的人會回來,所以短期的問題不要造成長期的失誤,留下的人你請走就很難了。比方我們今后可以公布我們有訪問的規定,三年以后能訪問的就留下來,不能流動的就走。用這種辦法解決暫時的長期流動的問題。我想用不著五年我們的師資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第五,數據的問題,剛才這個問題大家也談了很多。這里面我順便講一下,我們平臺也不能創的太多。已經現有的平臺大家共享,比方說明年清華要搞計量經濟學培訓,我們就搞別的培訓,就是不要有很多重復的東西。清華你搞了這個培訓,人大可以搞另一個培訓。
另外,政府方面的東西,我們只能呼吁,老實講我們應該做的東西多了,我們希望媒體多幫我們呼吁呼吁,政府的資源應該開放。但是在沒有的情況下,我們至少應該把我們學院的資源能放的往上放,你至少也可以得到你的資源。
關于設備方面的共享我比較悲觀。總的來講,這次討論會的主要大家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創造一個各個圓系之間的競爭,更主要的是大家之間的合作,而且更主要是我們合作起來跟國際競爭,我想中國經濟學界的合作使整個中國經濟學的水平達到世界上的水平,這個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通過今天的會,也希望通過我們年底的經濟學年會更多地把我們資源共享這一塊兒做起來。
這一部分的討論到此結束。
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最后講幾句話,我的感受是第一個是感動,第二個是感應,第三個是感悟,第四個是感情,第五個是感慨,第六個是感謝。感動我原來有很多擔心,但是現在該請的該到的基本都到了。不僅基本到了,在會場上9個小時,絕大部分坐在那個地方沒走,我參加了很多研討會,這么高頻率沒有走,這讓我非常感動,這說明大家對中國經濟學教育非常關心。
第二,感應,盡管我們來自不同的學校,盡管大家有不同的背景,但是我覺得大家的心是相通的。大家有一個內在的感應,在中國經濟學教育現代化這么一個主旋律上面大家還是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
第三,感悟,有一些東西原本沒有想到但是一點就通了,我想大家今天談的經驗、做法,我想沒有什么知識產權,大家可以模仿。
第四,感情,在這個會議上面,我非常同意海聞的說法,我們就競爭,確實有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F在有競爭是好事,但是在競爭當中確實要合作我相信今天這個會,合作的背后要有共同利益,但是肯定要有感情,我覺得這樣的會多舉辦一點兒,我們有感情的時候,我們就能在合作當中競爭,共同提高。
第五,感慨,在競爭當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們可以改變歷史。盡管我們面對著前面有很多困難,但是沒有困難那才沒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很多困難了,我們才去克服它。套用一句俗話,道路是曲直的,前途是光明的。
第六,感謝。發自內心的感謝。我要特別感謝沒有發主題講話的,就是說怎么樣讓大家都有講話的機會,這次會議上我們分配有一些問題,這個項目好在我們加了系列研討會之一,我相信轉型當中中國經濟學教育的變革有很多問題值得討論,以后希望我們兄弟院校再合作,我們系列2、系列3繼續討論下去。特別感謝,我們作為東道主,我們感覺到我們的辛苦沒有白費,所以非常非常感謝大家。這次會議進行到現在我覺得比較圓滿,這次會議我們會把這次會議成果總結出來,好的共識在今后大家教學當中有更好的體現,再一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