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7日,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清華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梁晶工作室共同發起的“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主題研討會在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召開。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本次會議。此次研討會為紀念《經濟科學譯叢》出版十周年而召開,圍繞“經濟學教育培養體系、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經濟學教育師資體系、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體系”四個主題進行探討。
以下為第二主題分會上李坤望發言(未經本人審閱)
我來自南開大學,剛才聽了幾位專家精彩的發言,我非常有感受,我簡單談兩個具體的感想,這也是在平常的教學和學生培養中非常有感觸的兩點。今天會議的背景是教材建設等。從我的體會來講,教材的種類應該多樣化,像剛才前面劉偉教授講到,必須要規范化,經濟學教材的引進對國內的經濟學教育來講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剛才劉偉教授提到,五花八門數量非常多,但是規范化上欠缺,缺少邏輯的體系和嚴密的框架,所以會出現教材偏離的現象,不適用現在思維理念以及研究方法等這些一些教學。剛才有教授提到,先有現象后有理論,這些特色也體現在西方的教材當中,這里有大量的案例和現象,但是與此同時,國內的學生在接受方面,由于觀念和文化上的差異,知識的吸收方面感覺到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他們往往要求教師在消化國外教材的基礎上,能夠進行一下歸納和系統的梳理,既然有這樣的要求,國內的教材建設實際上國內的學者在教材建設上也應該有一個自己的特色,借鑒西方好的傳統,把優點吸收到國內的經濟學教材建設方面。我覺得應該吸收國內外教材的長處。 第二現代經濟學教學方法培養方面,應該注重經濟學的思維和現代經濟學的方法。經濟學應該分層次,循序漸進,先培養悟性和思維,然后方法再訓練,做到嚴謹,同時又實用。剛才提到與西方經濟學接軌,現在在年輕這一塊兒,大量談到國情化、資源化這是接軌的一個重要體系。過去在我們國家這方面比較欠缺所以這方面補課是應該的,但是又丟失了一些好的方面,我覺得應該把這種經濟學的思考和經濟學的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我想起美國經濟學家說過一句話,經濟學的理論應該有這樣的特點,簡潔而實用,而不是過多地體現在細節方面。所以我覺得在研究生的培養中,應該把這兩個理念同時灌輸,應該告訴學生一流經濟學家和普通經濟學家的區別,不在于藝術水準,而在于技術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