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會議講座 > 正文
 

歐盟政經發展可能提供的商業空間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0日 19:31 新浪財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阮宗澤

  當前,在觀察歐盟的政經發展和中歐關系時有兩件大事值得關注:一是《歐盟憲法條約》遭到法國和荷蘭的否決,歐盟的一體化進程嚴重受阻;一是由于歐盟就中國的紡織品設置各種限制,中歐在紡織品貿易上的爭端硝煙彌漫。

  2005年是中歐建交30周年,經過30年的共同努力,中歐正致力于“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建設,雙邊關系現正處于歷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時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都有新的拓展,同時在經貿領域的摩擦也日益增多。

  一、光榮與夢想

  建立一個“大歐洲”是歐洲人的光榮與夢想。從《羅馬條約》到《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再到《尼斯條約》和《歐盟憲法條約》,歐盟一直致力于內聯外擴,取得引人注目的進展。歐洲聯盟的前身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簡稱歐共體)。歐共體由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在1957年3月根據《羅馬條約》組成的區域聯盟組織,1958年正式成立。1973年1月,英國、愛爾蘭和丹麥加入歐共體;1981年,希臘加入;1986年1月,西班牙和葡萄牙被歐共體正式接納;隨后,瑞典、芬蘭、奧地利也相繼加入歐共體。1992年2月7日,根據12個成員國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歐共體易名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建立在三個基礎之上,即經濟與貨幣聯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協調各國內政與司法事務。同時,歐盟內部實現了人員、物資、資本與服務的自由流通。

  2004年5月1日,歐盟從15國擴大到25國,將會創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擁有4.5億消費者的單一市場,這一數字比原15國增加將近一億,大于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總和,占世界貿易量的約20%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更為重要的是,歐洲已經成為國際上一支不斷上升的追求獨立的戰略力量。

  歐盟的擴大使歐盟的經濟多樣性更加突出。新成員國的經濟會在某些領域帶動歐盟的發展,同時,新老成員在諸如科技和生產力等領域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歐盟擴大還意味著進入新成員國市場的手續大大簡化。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這意味著歐盟東擴后在市場準入方面,中歐協議也將適用于新入盟的成員,從而減少以至免除中國同該10國分別談判,降低操作成本。這些新入盟的國家將統一執行歐盟現行貿易政策、貿易規則、關稅標準、管理程序,使第三國家同歐盟做生意更加容易。例如,新成員國加入后的平均關稅水平將從原來的9%下降到4%。 這將意味著在諸如保護知識產權、政府采購市場和競爭規則方面的經貿活動的可預見性更強,有助于簡化外國商品在歐洲范圍內的操作程序,提高效率。而新入盟的東中歐國家都面臨不小的社會經濟改革的挑戰,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有何經驗教訓等可以成為中歐雙方開展交流的一項內容。這還有助于加深歐盟方面理解中國轉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二、跨上新臺階

  1975年,雙方政治交往不多,今天,中歐已決定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并建立了多層次政治對話機制。中國與歐盟前身歐共體于1975年建立正式關系。1983年11月1日,中國與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正式關系。至此,我與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全面建交。歐盟自1995年以來已經連續發表5個對華政策文件,表達了對華發展關系的強烈愿望。

  自90年代以來,中歐關系拾級而上,連續上了幾個臺階。1995年,歐盟通過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與歐盟關系長期政策》報告。這既是歐盟有史以來制定的第一個全面對華政策文件,也是歐盟調整對華政策、將中國置于優先位置的重要標志。文件指出,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正使其在世界政治中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中國的崛起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機會和挑戰,鼓勵并保持中國當前的經濟與社會改革進程符合歐洲的利”。

  1998年,歐盟又通過了《同中國建立全面伙伴關系》的政策報告,進一步提出應“將同中國的關系提升到歐盟與美國、日本和俄羅斯同等重要的水平”,并建議依照歐盟與美、日、俄首腦會晤機制,與中國也建立領導人定期會晤制度。歐盟十分重視中國在“全球和地區安全及全球經濟穩定”等方面的作用。2001年,歐盟在其通過的《新亞洲戰略文件》中再次強調了加強對華關系的重要性,指出中國已“牢固”地確立起其作為地區大國的地位;“大量海外投資和技術的流入使得中國經濟在技術上升級迅速”,加入WTO必將進一步增大中國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經濟實力的增強將使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事實上,近年來歐盟在發展對華關系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認識到,中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國的發展不僅對歐盟有利,而且對整個世界都有利。中歐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符合雙邊以及歐盟各國的根本利益。2001年雙方決定建立中歐全面伙伴關系。

  2003年10月,中歐第六次領導人進行會晤時,歐盟發表了第五份對華政策文件,中國政府發表了第一份對歐盟政策文件。雙方領導人在會晤中同意中歐致力于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這使中歐關系的定位有了一個新的提高。從過去的致力于建立“長期”關系,到“伙伴”關系,到現在的“戰略伙伴”關系,是遞進式的提升。中歐自1998年起每年舉行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迄今已經舉行了七次。

  什么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呢?溫家寶總理去年在訪問歐洲五國和歐盟總部前夕接受歐洲記者的采訪時解釋說:“所謂全面就是指中國和歐洲的合作不僅包括經濟和技術,還包括政治和文化,不僅雙邊,也有多邊,不僅官方,還有民間。所謂戰略是指它的長期性、全局性和穩定性,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伙伴就是互利、互信和雙贏。”中歐之間除了政治、戰略等方面的合作外,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人文、環保等領域的合作也取得積極進展,合作的內涵不斷豐富。

  中歐間經濟互補性十分明顯。1975年,中歐年貿易額僅為24億美元。去年,中歐貿易額超過1770億美元,是30年前雙方建交時的74倍,歐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已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還是中國吸收外資的第四大來源地(前三位是香港、美國和日本)和中國累計最大的技術引進來源地。雙方在40多個領域開展了卓有成績的合作。中歐雙方都還有如下意愿: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促進技術貿易,鼓勵雙向投資,爭取早日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投資伙伴。雙方應積極進行宏觀經濟及各類經貿政策對話,發揮磋商機制的有效作用,妥善處理經貿分歧。拓展在環境、信息、交通以及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環保等領域的合作,加強在空間、重大疾病防治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與合作。積極探討商簽新一代伙伴合作協定,以適應和促進中歐關系的發展。雙方順利實施伽利略合作計劃,并就和平利用核能、空間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達成一致。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空前活躍,中歐旅游目的地國協議的實施,進一步帶動了人員交往。

  三、既是甜蜜的也是酸澀的

  當前,中歐之間存在這樣幾個制約性因素:

  一是反傾銷成為中歐貿易關系的主要障礙。歐盟是對中國產品最早進行反傾銷調查的貿易伙伴,也是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最多的經濟體。歐盟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占全部對華反傾銷案件的約70%。鑒此,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至關重要。中歐去年12月舉行的中歐第七次領導人會晤后發表的聯合聲明說,中方重申對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關注,強調該問題的解決對深化中歐關系的重要性。雙方歡迎成立工作小組,旨在積極確定切實解決此問題的方法。

  二是軍售解禁問題。歐盟對華軍售禁令是一個冷戰時期的產物,是“政治歧視”,卻因為少數成員國的作梗或相互推諉而不能及時取消,與中歐發展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的目標相悖。中國與歐盟領導人2004年12月8日在海牙舉行第七次會晤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說,“歐方確認,歐盟有解除禁令的政治意愿,并將為此繼續努力。中方歡迎此積極信號,認為這有利于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良好發展。”還應當看到,歐盟一邊在準備取消對華軍售,一邊在制訂更為嚴格的“武器出口行為準則”。而外部因素的干擾也使這一問題更加復雜,美國與日本等都對于醞釀中的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橫加阻止,指手劃腳。

  三是歐盟可能出現更嚴重的保護主義傾向。這次法國公決中,反對者擔心的就是經濟自由化、企業外遷、移民涌入導致福利減少、失業增加等問題。其實,這既反映出法國人對歐盟擴大后的擔憂,也體現了他們對全球化帶給法國的影響憂心忡忡。這些憂慮不是法國人所獨有,而是歐盟國家民眾普遍存在的心理。這也是為什么“反全球化”運動在歐洲此起彼伏的根源。這也是“精英歐洲”與“平民歐洲”兩個歐洲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大的反映。

  法國新政府或其他國家為了迎合公眾的需要,不得不承諾采取措施保護其利益,這必然會進一步張揚在歐洲的貿易保護主義。最近歐盟在紡織品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就可窺見一斑。歐盟這次在紡織品問題上大動干戈,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法國公決的需要。由于法國民眾對現狀不滿,中國紡織品成了一個無辜的靶子。其實,歐盟用了10年時間,都沒有對紡織品的“后配額時代”做好準備,才是造成中歐紡織品問題的癥結所在。歐盟的所為是逆自由貿易大潮而動,可能打開貿易保護的潘多拉盒子。這種貿易保護主義實際上不利于歐盟自身的經濟改革。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阿爾穆尼亞最近說,法國說“不”將對歐盟國家經濟發展前景產生沖擊,因為這將產生一種“政治上不確定的氛圍”,使經濟改革更加困難。根據歐盟在2000年達成的里斯本戰略,歐盟將在2010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但法國公決的失敗將使歐盟國家推進經濟改革的步伐受阻,這一目標更難實現。

  中歐關于紡織品貿易的國際博弈剛剛開始,有可能延伸到其他領域,最近歐盟又試圖對中國的鞋進行限制即是動向。 因此,中歐雙方建立危機預警和危機處理機制十分必要。中歐之間的經貿關系從廣度與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難免不出現問題,一些小事可能因為處理不當變成大事。這在經貿領域尤為明顯。就雙方之間可能存在的問題除了經常保持敏感性和溝通外,需要從機制方面加強重視。如對某一問題,在其影響放大之前有早期預警,或在遇到了突發事件時,有危機處理機制來應對等等。這需雙方加強信任,加強溝通,并輔之以廣泛的機制聯系。而國內行業的整合相當重要,既可依法維權也可提高企業的應訴能力。當然,還要大力培養研究歐盟的專門人才。歐盟是一個十分復雜難懂的多面體,其決策機制、法律文件、運行機制等都相當復雜,只有了解它、熟悉它才能更好地與之打交道。

  總的來說,中歐雙方關系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穩定健康的中歐關系將有利于歐亞大陸的和平與繁榮。雙方應排除干擾,充實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正如溫家寶總理2004年12月9日出席在海牙舉行的中歐工商峰會上時講到的:中歐關系應遵循四項原則: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異、合作共贏。認真按照這些原則去做,中歐關系將會更上一層樓。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父 親 節
送給父親節日禮物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