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城市化的中國 企業的角色、責任和機遇
時間:2005.1.17日——19日
地點:西苑飯店宴會廳
主持人:孫延祜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家論壇開幕式現在開始。(掌聲)今天來自政府經濟部門的官員、全國知名城市的官員、跨國公司、國內著名企業、經濟權威共計160多人參加這次會議,出席今天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理事長陳蘭通同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企業分配局局長熊志軍博士;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重同志;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尹援平同志;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副總裁王小康:山西煤炭進出口公司董事長李彥賀(同音)先生等;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第二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是我國企業界迎接今年的第一次盛會,也是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動。本屆論壇旨在打造一個我國企業界與政府、與經濟界專家學者相互交流、對話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共同給我國當前的城市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全面的探討,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中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互動,促進城市間的相互學習和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本屆論壇引起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得到了企業界的大力支持,論壇的支持單位有: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山東省魯能集團、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山西路安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長城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鋼鐵集團公司、陜西汽車集團公司、鶴崗煤業集團公司、黑龍江華安集團公司、永城煤建集團、黑龍江葵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五星電器集團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公司、海王集團、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調味品有限公司、浙江電器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島廣順集團公司、江蘇遠東集團、常州頂呱呱彩棉服飾公司,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對大會的支持表示感謝!(掌聲)
今天出席揭曉儀式的新聞單位有: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第一財經日報、經濟參考報、中國工業報、中國質量報、中國經濟時報、新京報、京華時報、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財經時報、經濟觀察報、中國化工報、中國經營報、中華工商時報、中國財經報、中國建設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企業管理雜志社、人民論壇、人民網、新浪網等三十多家媒體,現在也請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對我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掌聲)
現在我們有請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理事長陳蘭通同志致開幕詞,大家歡迎!
陳蘭通:各位嘉賓、各位代表、同志們,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正當我們滿懷豪情跨入新的一年——2005年的時候,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召開第二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值此,讓我代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向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各位代表、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新年的祝福!(掌聲)
剛剛過去的2004年,我們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特別是針對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國務院及時采取了正確、有效的宏觀調控措施,不僅保持了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而且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重要指導思想的認識,在過去的一年里,廣大企業和企業家認真落實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企業改革和發展等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廣大企業和企業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增長了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領,提高了企業素質和競爭力,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倍感心情振奮,展望未來,我們倍感任重道遠,2005年是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國全面實現第四個五年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計劃發展,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重要一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實現今年經濟工作總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當前,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取得的成效還是階段性的,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還存在不少長期積累、制約全局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我國的企業面臨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結構調整,推進協調發展,加快完善體制,建立可持續基礎的艱巨任務。展望2005年,我國企業改革和發展,需要應對五個方面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機遇和挑戰。要充分認識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為企業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有利條件,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宏觀調控的措施,科學合理的確定發展和目標,妥善處理發展速度和質量效益的關系,把工作重點真正放在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如何增強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政策措施的自覺性,這對企業改革和發展是重大的挑戰。
其次是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的機遇和挑戰。2005年我國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其中包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能源、資源,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這些都是企業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
第三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經濟在和全球經濟不斷糅合中,既有發展有利條件和大好機遇,同時在體制上也存在許多問題和挑戰,只有加快推進改革才能有效地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05年,我國要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落實投資體制改革,加快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這些改革的措施,核心是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的作用,在企業改革的攻堅階段,如何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如何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對企業改革也是重大的機遇和挑戰。
第四是擴大對外開放的機遇和挑戰,2005年,我國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進貿易方式和市場多元化,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有步驟地開放國內市場,構建全面開放的新格局,這其中,大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繼續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企業的技術和市場開放能力,促進我國優秀企業創造世界賓派,創建更多地具有世界水平的企業,這也是重大的機遇和挑戰。
第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機遇和挑戰,2005年,我國將繼續堅持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繼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保持生態環境,建立資源節約性社會的重要力量,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自然部分,如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是企業的機遇和挑戰。
這五大方面的機遇和挑戰,正是我們舉辦本屆論壇的背景和意義。當前,生態破壞與工業化、城市化、就業壓力、資源短缺、理順分配等方面的問題,綜合起來正式對我國企業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我國企業發展面臨的環境仍然是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我們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要有新的發展熱情,更需要新的發展思路,有基于此,本屆論壇確定的主題是“走向城市化的中國,企業的角色、責任和機遇”。
各位嘉賓、各位代表、同志們,世界經濟形勢正處在深刻的變化之中,共享和互贏將成為時代的重要特征,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論壇能夠使大家開拓視野、更新觀念,我們相信,通過相互交流、溝通和啟發,增強企業戰略意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贏得更大的發展。我們衷心祝愿廣大的企業和企業家,抓住機遇,有效的應對挑戰,在新的一年里,中國企聯將與廣大企業和企業家一起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推動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期,不斷提高我國企業的綜合實力,使企業不斷做強、做大、做久,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預祝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掌聲)
主持人:感謝陳蘭通理事長所發表的開幕詞,下面進行主題演講。今天上午做主題演講的一共有四位嘉賓,第一位做主題演講的嘉賓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企業分配局局長熊志軍博士,他發表演講的題目是“新國資監管體制下的國企改革”。
熊志軍::各位來賓、各位企業家、各位領導,上午好,很榮幸參加這個論壇,同時很高興跟大家就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做一些交流,因為國有企業改革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我認為社會對國有企業改革的認識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不僅僅是去年以來的社會和理論界對這個問題的爭議,現在我手頭就有兩份材料,平時各方面的渠道反映出來的,對國有企業改革的認識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手頭兩份材料一份是講我們國有企業二十多年來改革依然滯后,所以影響到我們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潛在的很多深層次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都是因為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包括金融體制的改革矛盾。
另外一種爭鋒相對的觀點,說國有企業本來是很好,本來是我們社會主義的支柱和經濟基礎,現在國有企業改來改去,改的比重越來越小了,和我們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不相符合,而且這個意見是來自我們首都各大院校和經濟研究部門的專家、學者、教授以及博士生、研究生,這都是最近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就是覺得國有企業改革只要把管理搞好,把內部人控制解決好,也就是說把請來的保姆,讓她能夠盡職、盡責就可以了,有各種各樣的認識,可見國有企業改革本身的復雜性,經過二十多年,這些觀點還這么對立和沖突。
我是從國有企業改革的操作部門,親身參與了這個過程,我想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前期概括為三句話:第一句話叫成效顯著;第二句話叫任重道遠;第三句話叫:棄待規范,這三據畫紙間,不同的人強調的著力點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就是強調說國有企業改革取得很大成效,改革的任務不是很重,也有人說國有企業現在面臨的主要是規范的問題,不是改革的問題,這三句話我想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是你只有全面地理解這三句話我覺得才能夠認清當前改革的方向和重點。
我想從我個人的體會,首先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做一個分段,我們來回顧一下國有企業改革做了一些什么,取得了一些什么樣的成效,來回應為什么說國有企業改革成效顯著。
第一個階段是1997年以前是放權讓利的改革階段,我想說為什么把97年做一個階段,從國有企業改革的實際來看,97年是我們國有企業改革遇到嚴重困難的一年,經過前十多年的探索,放權讓利取得很大成效的基礎上,為什么97年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困難,虧損面增加,虧損額上升,實現利潤大幅度下降,這里面就表明了一個問題,我們國有企業的改革離不開整個經濟體制環境的變化,當時就是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我們的金融體制、財務體制加快改革的進程,使國有企業的矛盾進一步突出出來,導致了我們提出三年改革脫困的目標,而一系列解決國有企業矛盾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出臺,我認為這一階段是解決國有企業金融市場過程中政企之間的矛盾,但是對國有企業本身的問題并沒有過多的接觸。
第二個階段是以制度創新為中心的改革階段,這個時候開始提出我們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際上從98年到十六大,這一階段應該說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搞活、搞好國有企業的政策措施,解決了國有企業改革中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但是,我覺得現代企業制度僅僅只是開始起步,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到第三個階段就是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配套改革階段,標致是十六大召開以后。十六大召開以后有一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在這之前應該說我們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政府的主導,出資人是沒有到位的,所有的問題可以說都與出資人不到位有直接間接的關系。那么在這個階段,出資人到位,出資人的結構成立以后,就進入了一個以出資人為主導的改革階段,這個配套改革是在出資人到位以后才有可能推進的,這里很多配套的改革措施我不想一一列舉,都與出資人到位有關系,比如經理人的薪酬,并不是多年來沒有人看到,沒有人研究,沒有人想解決,我們從政府的角度已經專門做過研究,但是最終也是苦于誰是出資人,誰來操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所以一直持續到現在。
這個階段,除了出資人體制建立以外,相關條件更加完善,各方面對改革的認識比較一致,改革的承受能力進一步增強,這是我們能夠進入配套改革階段所需要具備的若干條件,在經過前二十多年的探索,我覺得在國有企業改革的進程中,我個人認為是三個飛躍,一個是放權讓利導致的創新,先是放權讓利,我們一般解決體制上權力的劃分問題,第二就認為我們國有企業必須進入制度創新才能融入到市場經濟中去,第三是飛躍,從搞活每一個企業和國有經濟進入國有企業的戰略調整。到由出資人來推進改革,我覺得也是一個飛躍,經過這三個認識上的飛躍,我們所取得的成效,我想簡單地可以概括一下:
一個是戰略性調整,依然是當前面臨的非常突出的問題,但是也不能忽視我們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最實實在在的東西我覺得就是我們政策性的破產退出,我們破產法在八十年代中期,84還是85年我記不清了,出臺很早,但是始終沒有實施,因為條件不具備,出臺政策以后,三千多戶國有大中型企業退出市場,整個國有企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得到一個很顯著的提高。
第二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這個是遭到很多非議的問題,也就是說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我們實踐中很多把“經”給念歪了,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通過配套改革解決的問題。
第三步前期國有改革我認為最精采的篇章之一就是我們國有中小企業的改革,為什么稱為最精采的篇章之一,我認為是國有企業中小企業的改革,由于各地在實踐中的探索,我認為已經取得了實質上的突破,這個實質上的突破主要體現在國有中小企業的改革,是從產權制度、勞動關系這些一些最深層次的問題入手,找到了一條解決的辦法,所以我認為中小企業的改革應該說是前期的一個很大的亮點。下一步應該就是看我們國有大企業的改革了。
第四個就是我們國有企業的社會負擔正在逐步的減輕,平等、競爭的條件正在逐步具備,這里面包括減員增效、下崗分流,這可以說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我們從七千七百多萬國有企業員工現在減少到四千三百多萬,減員增效下崗分流的人員是兩千八百多萬,大家以廠為家的用工制度,到通過減員增效,應該說整個國有企業人員的負擔是大大減輕了,再一個就是分離的企業社會負擔,逐步分離,我不知道在座的企業家這方面的工作做的怎么樣,逐步分離應該說是我們大企業一項重要的政策,把原來所辦的這些一些和主業關聯不大的產業通過改制的方式分離出去,下一步我們還準備解決國有大企業內部的廠辦大機器,這些問題解決了,國有企業就有了平等競爭的條件。
第五個就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應該說也是我們國有企業改革所不可缺少的一個條件,應該說這么幾年,特別是熔基政府這一任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起來,最終改革的目標是什么樣,簡單來說就是逐步消除企業的歷史包袱和社會負擔,為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宜的現代企業制度,如果通俗地說,就是要改到國有企業能夠和其他各種非國有經濟成分同樣參與市場競爭。改革的成效集中體現在國有企業效益大幅度增長。一方面確實是改革取得的成效,如果沒有破產的退出,沒有大量中小企業的改制,沒有人員的減員分流,不可能有今天這樣一個效益大幅度增長的局面,但是并不因此認為我們的國有企業改革就大功告成,我們的狀況就很好了,我個人認為,不能用效益狀況來掩蓋國有企業的問題,我們時刻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回過頭來看我們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大家講了很多,我覺得問題應該分兩個層面來看,一個層面的問題,我們說改革不夠規范,這個大家都看到了,改革不夠規范是怎么造成的?沒有一個統一的出資人代表,我們各自為政在進行改革,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很難避免出現不規范的問題,因為你本身沒有規范。96號文3號令都是在國資委成立以后才出臺的,所以對這些問題我們一方面要正視,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這個問題有它客觀的,不說必然性,確實有很多客觀原因,比如我們改革經驗不足,比如出資人不到位,比如說我們缺乏法律法規的規范,還有我們的市場制度、市場機制的不健全,當然,也有我們腐敗的問題,內外勾結的問題,所以不能因為這些不規范的問題,就認為我們國有企業改革路子錯了,或者說應該停止。如果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以偏概全了。
另一方面的問題,我覺得還應該看到,可能大家一爭論的時候,看不規范的問題,流失問題容易引起大家氣憤,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很多學者指出,我們改革過程不規范造成流失,但是你不改革造成國有企業的流失這是無形的,第一效率運轉也是流失的,國有經濟有進有退到底進什么地方?退什么地方?我們的法人治理結構還很不規范,歷史包袱還沒有完全卸掉,這些問題都意味著一點,改革依然任重道遠,所以我說三句話,成效顯著,任重道遠,棄待規范。
從下一步國有企業的改革來看,我想國有企業從始到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及我為什么說是動態的過程?過去講逼上梁山,我們農村的改革是農民吃不飽肚子,要奮起寫血書,搞承包制,現在看來承包制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為什么當時要冒著生命的危險搞承包制,改革要逼到這種份上,大家才有這種認識,國有企業的改革一開始進入市場就面臨著很大的問題,馬上要放權讓利,沒有這些國有企業沒辦法生存,但是現在國有企業狀況越來越好的時候,往往改革的緊迫性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容易忽視,我為什么把97年作為一個界限,我認為97年就是這樣一種狀況,放權讓利導致國有企業的狀況好轉,大家放松了深層次的改革,所以一旦外部體制環境的變化,馬上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所以導致效益下降。我們還是要接受這樣一個教訓,在外部體制正在變化的時候,我們的改革必須緊緊地跟上,外部環境的變化體現在什么地方?
第一句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成,第二句話叫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體制已經建立,第三句話叫全方位、款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第一句話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表明我們整個經濟體制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們現在雙軌制,不是雙軌并存,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確立的這樣一種狀態,我們十六大提出是完善這樣一個體制,而不是在建立這樣一個體制,那么新的體制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資源配置的方式,已經從根本上轉到了市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的作用,這對于我們國有企業來說,我們原來在政府計劃來配置資源的時候,可以向國有經濟,國有企業傾斜,那么在新的市場經濟企業下,只能按照市場優勝劣汰的法則來配置資源,不可能得到政策上的優惠,可能有些國有企業覺得,我們并沒有享受很多的優惠,我想這個話應該是兩方面,一方面我們是承擔了很多歷史、社會的包袱,另一方面我們確實,不管是承包制、還是股票上市、還是銀行貸款、還是項目審批,在這些方面,應該說在前期政府掌握資源的時候,對國有企業是更優惠的,那么下一步我們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形成一個市場配置資源這樣一個體制環境。
第二句話,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這一點對我們國有企業更為重要,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加上非公有制,這是我簡單地概括,完整的說法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我們國有企業原來的競爭對手,我們進入市場的時候,絕大部分行業都是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國有企業和國有企業的競爭,現在我們的經濟制度是兩個毫不動搖,前一段時間有一些人研究國際競爭力的時候,我給他們一個建議,我說我們很多行業不是國際競爭力的問題,紡織、輕工競爭的對手在哪里?在國內,我從國有企業的角度看是非公有制經濟的競爭,比如像鋼鐵行業,原來90%以上都是國有的,現在不僅是民營的鋼鐵企業成長起來,而且我們國有的鋼鐵企業在改制成為民營企業,這樣來對照一下,改制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成長起來的,和我們國有企業相比,我們有差距沒差距,我們要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問題。
第三個方面就是對外開放的格局,我想不用講,我們國內市場就是跨國公司角逐的戰場,所以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大家認識可能都是一致的。
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講任重道遠是基于這樣一個認識,下一步我們深化國有企業的任務,我個人認識一個重點、兩大支撐、三個層面。
一個重點,國有大型企業作為改革的重點,這是我們下一國有企業改革,我們中小企業的改制面臨已經達到80%以上,很多地方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國有大企業如何改,這個方針政策是缺點的,十六大提出的使股份制成為國有、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這是我們國有大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因為這個下一步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我想主要應該是集中在國有大企業,否則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這句話本身就包含著我們公有制主要是分布在國有大企業,因為股份制就是大企業的財產組織形式,所以這是我們要搞好大企業,首先就是國有資本最集中的地方,同時搞好國有大企業,現在不是像中小企業把它趕出去,國有大企業的改革,如何與市場經濟對接,這個才是我們改革所要真正解決的問題。
同時國有大企業改革的難度確實非常之大,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改革本身和前期在三個階段經歷過來,它的改革是相對滯后的,下一步改革的矛盾會更加突出,這是我們從國有大企業的改革必要性來看。
從它的特點來看,不一樣,它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產權的多元化,不是簡單MBO的方式,也不是簡單的非公有制的方式,再一個要從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來搞活大企業,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出資人必須到位,過去我們的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我認為有很多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出資人的問題,因為當一個出資人都不知道是誰,沒有一個具體的產權代表的時候,它的法人治理結構怎么可能規范?這樣就勢必會出現像理論界前期爭論中所說的,“保姆進房子,打掃完了衛生以后要做主人”,為什么要做主人,因為主人沒有盡到責任,我想這里面可能是國有企業改革所需要解決的。
兩大支撐一個是政府職能的轉變,第二個是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改革,國有政府職能的轉變,應該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在對管理體制改革,我認為管理體制的改革是比較到位的,但是職能的轉變我覺得是遠遠沒有到位,沒有像管理體制的改革那樣同時向前推進,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還是過多地利用行政受但,不要說對經濟,至少對我們國有大企業的行政干預仍然比較多,包括項目的審批,我們國有大企業報批整個程序下來最快的速度可能也是半年到半年,民營企業就更不用說了,這種情況就直接制約到我們國有大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所以政府職能的轉變可能是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支撐就是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改革,現在我覺得需要澄清的一點就是我們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建立,不等于國有資產改革體制的完成,更不等于出資人到位,這之間是有聯系,有區別的,這個體制只是為我們解決出資人到位問題創造了一個體制上的條件,但是國有資產這個機構怎么來運作,怎么真正行使出資人,我覺得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探索,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對運營體制也需要探索,比如現在中央監管企業180多需要重組,誰來重組,怎么重組?當然我們說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意愿這是一個方面,那么出資人意志怎么體現呢?要通過具體的方式,這個具體的方式要由管理的構架來形成,現在并不是否認這些探索,而是在條件具備的時候,根據實際需要來完成往前的探索。比如出資人怎么到位,可能社會上對我們有一些非議的說國資委管了很多,應該是企業管理的事情,國資委也管,比如說對外招聘,海外招聘,那些應該是企業的事,是董事會的事,但是他們沒有了解,我們180多戶絕大部分的企業沒有董事會,所以國資委應該行使什么樣的職能?應該是做股東的角色,由出資人代表,但是實際上我們干了很多董事會的事,為什么?現在董事會沒有建立起來,包括薪酬、包括考核這些問題,所以這些要逐一的到位,恐怕是有一個過程。
三個層面,我想是這么三個層面,首先應該是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包括中小企業改制,包括破產退出,下一步我認為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可能是大中型企業的戰略性重組,重組、改制、上市、退出,這里面可能要做大量的工作,我們不是大企業搞活,同樣也不是一戶一戶去做,首先要解決戰略性調整,首先把國有企業的布局進行優化,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企業的改革,企業的改革主要是公司的治理結構和股份制,首先是股權多元化,發展公有、集體、民營、外資聯合在一起混合所有制經濟,這個是我覺得企業下一步改革的根本性問題,只有從產權、制度的層面實現了多元化,法人的治理結構才能規范,我這里有很多現實的例子,一旦產權有了真正的出資人進來,企業形式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只是形式上的改革是不可能起到作用的。
產權的多元化和股權的多元化應該是最根本的,和基本經濟制度應該是一致的,而不是我們簡單地理解為我把這個企業拿到市場上上市,包括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上市,我覺得并不一定都能夠達到股權多元化所要達到的目的,原因就在于它沒有起制約作用的戰略投資者進來的時候,那么股權多元化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第三個層面就是配套改革,這是企業自身所難以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解決這樣一些問題是操作多少年,很多地方的企業開始解決這些問題,有的已經解決掉了,今年要啟動我們整個中央企業分離的工作,如果順利,在一年多以內,中央監管企業的負擔重問題,就會成為一個歷史問題,不復存在。
分離人員的安置,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步重點放在改制,用國有存量資產分流賦予減輕企業的分離人員,前面講政策是明確的,還有一沒有明確的問題就是廠辦大集體,東北是一百多萬,國務院已經決定今年開始在東北地區推進這項改革的試點,以期解決企業的歷史性遺留問題,我想最終把這些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了之后,剩下的國有企業就是靠建立規范的治理結構、科學的管理來參與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我想國有企業到這個時候,應該說它改革的目標基本上就完成了。
所以今天我在這個會議上,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做一個簡短的交流,有些觀點可能不一定正確,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掌聲)
主持人: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對熊志軍博士的精采演講表示感謝。(掌聲)下一位做主題演講的嘉賓是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主任周紹朋教授,他演講的題目是“城市化:政府和企業的挑戰和機遇”。大家歡迎!
周紹朋:各位領導、各位老總,上午好,由于年底工作非常忙,前一段沒聽完,但是我聽了一點熊博士的發言,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權威、而且我非常贊同他提出來的一些意見,我也簡單說一些話,我前一段也在各種場合講到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我談到一個很簡單的觀點,我說下一步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我提出叫一個減少,兩個規范,跟熊博士的觀點看來是一致的,一是盡可能的減少競爭領域的國有獨資企業,我認為國有獨資企業是很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兩個規范一個是規范股權結構,第二就是規范法人治理結構。
另外關于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我也有一些想法,我想在我們大型骨干企業的領導人會上,我提出除了按照中央設定的目標建立管理機構以外,我想要對國有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原來我們只分經營性的國有資產和非經營性的國有資產,我想對非經營性的國有資產也要進行分類管理,比如說分布在公共經濟的國有資產怎么管理,怎么考核,分布在競爭領域的國有資產怎么考核,現在要組織兩個體系,一個對政府官員的業績考核體系,一個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的考核體系,我想必須來分開管理。第三就是分布在那些自然壟斷的特殊行業的管理。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半個小時,給我出了一個比較新的題目,圍繞著我們論壇的主題,我這個題目叫城市化:政府與企業的機遇和挑戰。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在這兒我只講幾個觀點:
第一,就是關于城市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二,城市化必須與工業化結伴而行。
第三,資源與環境的壓力,城市化進程中政府與企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第四,環保與循環經濟,城市化進程中政府與企業的共同機遇。
先說第一個,城市化全民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為什么講這個問題呢?上個世紀末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央宣布,我們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從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為什么是從總體上呢?我理解是這樣幾個內容,一個它是低水平的,另外它是不全面的,另外是發展很不平衡的,比如八百美元人均GDP到四千美元就是一個小康階段,我算了一下我們2000年我們人均GDP達到850美元,剛剛邁過這個門檻,所以說是低水平的。
第二是不全面的,中央提出發展觀的問題,主要是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看小康情況不僅要看人均GDP,還要看各項指標,有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同志也提出了十六項指標,按照這十六項指標的要求還是差得很遠,另外發展很不平衡,發達地區和非發達地區差十倍多,去年我們上海地區的人均GDP達到人均四千多美元,但我們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比如貴州在2000年只達到四百美元多一點,將近十倍的差距,尤其局部地區差距更大,所以中央提出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包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么來對待城市化問題,可以說我們現在整個城市化的進程還比較低,我看了一下資料,1993年達到了28%,2003年達到40.5%的樣子,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們可以達到45%左右的城市化水平。當然這個城市化的判斷和指標衡量在我們國家很復雜,也還有一個討論的問題,但是就目前,按照城市居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來看是這么一個水平,到2020年大概達到58%到60%左右,有的預測可能達到65%,到2050年實現小平同志為我們設計的中國經濟戰略發展三步走,第三步實現以后就是趕上或者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時候,可能我們的城市化將達到70%到80%,這讓大家可以看出來,如果沒有城市化的進程,我們這個現代化,全面小康是很難實現的,可以說現在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三農問題,我不展開了,與之相關的一個二元經濟結構,中央提出要把二元經濟結構向一元經濟結構轉變,我想這兩個轉變,可能比經濟體制和經濟方式的轉變難度更加大,要解決二元經濟的問題,關鍵是要解決城市化的問題,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央提出六個方面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分配關系尚未理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矛盾突出,資源環境壓力加大,整個經濟競爭力不強,這些主要的矛盾和問題,有許許多多都是跟城市化水平比較低相關的。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化的水平標志著我們一個社會的現代化水平,所以我們的二元經濟結構,三產發展落后,二產發展質量不高,我們的一產還比較大,而且廣大農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各方面發展還很不平衡。這些突出矛盾的解決我想有待城市化時候的提高。
另外我想講第二個觀點,城市化必須與工業化結伴而行,也就是我們必在實行城市化的進程中必須重視工業化,工業化的進程決定了我們城市化進程的狀況,所以十六大提出了我們的工業化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這個前提下來加快城市化的建設,我的觀念是“沒有工業化,就沒有城市化”,下面我還要講一些觀點,同時城市化的進程又反過來促進工業化的進程,如果城市化落后又影響工業化的進程,我們很多大企業老總應該說在工業化進程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現實當中,我們的城市化,剛才我說了,長期滯后于工業化,工業化的進程相對還是比較高一點,我們工業化的主要標志怎么來判斷?我們中央判斷是“還處在一個工業化進程當中”,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進程,一般大概衡量一個工業化的進程是不是完成了大概有這么幾個指標,一個是農業增加值占整個GDP增加值的比重,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要低于15%以下,第二就是農業就業人數要占社會總就業人數的20%以下,再一個就跟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非常有關——城鎮人口要占整個社會總人口的60%以上,從這三個方面來看,我想我們第一個就是農業附加值增加的比重占整個GDP當中的比重15%以下,三產的比例,14.78:52.94:32.28,后兩項指標差距就很大,特別是很多問題要解決的途徑就在城市化的水平上。要解決城市就業人口,僅僅靠現狀來轉移農村勞動力困難很大,不轉不行,轉的太多了,城市化又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按照剛才說的指標,現在我們只有20%左右,還要轉移一億五到兩億的農業人口到城市來,這個任務是相當重的,我們企業也在這方面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我順便說一句,我昨天也跟一個外國教授談這個事兒,對我們的企業責任怎么來判斷,我是要把它分開,不能籠統地講企業的社會責任,我至少分為一個道德意義上的社會責任和法律意義上的社會責任,比如我這個企業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遵紀守法、照章納稅,生產優質產品為社會服務,這是起碼的社會責任,所以我這兒是講到就業問題,是我們企業應該承擔的一個很大的責任,也是轉移農業勞動人口到非農業產業的重要途徑,但是僅僅這樣轉移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大我們現有的城市化建設,來容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
另外我們的城鎮人口,剛才講了,城市的人口要占到60%以上到70%,剛才也說了到2005年到達到60%到70%,這個任務也是很重的。我想城市化,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我們都要做好這幾個環節的工作,一個就是規劃、布局,我們的城市,國際大都市,中小城鎮,還有一些中心城市,包括老的城市和新建的城市怎樣有一個合理的布局,另外要對每個城市有一個規劃,規劃做的怎么樣,對我們城市化的進程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意義,再一個就是要建立一個很好的機制,為什么要建立一個很好的機制呢?剛才講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市場體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城市化的思路也不能跟計劃經濟一樣,必須要改變,比如說,我想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機制呢?因為城鎮化還需要一定的資金,我們要做一些基礎設施建設,要發展一些產業,但是我們的地方政府,說老實話,很多資金是不夠的,怎么辦?那么政府通過改革創造一種有利于資本流動和聚集的機制還是有可能,在這方面,我想有很多很好的經驗,我也看過一些地方,比如江蘇的蘇玉縣,政府就做了一個規劃,另外就是我原來一個同學在桂林市當市長時搞的桂林步行街的建設,政府派很多人到國外考察,提出一個規劃,設計一個目標,然后創造商機,為誰創造商機呢?就是為企業家創造商機,讓企業家進行投資,按照我的設計和規劃來進行投資,在三天的報名期把那塊地劃出來,結果一天就報滿了。蘇玉縣還提出一個洼地政策,本來落后,但是我的政策可能優惠一些,資金向“洼”來流動。
再一個重要的是產業支撐,沒有產業支撐,城市化把人聚集起來,吃什么,用什么?他們怎么工作?所以剛才講到三大產業的關系,城市化也好,整個國家來說都要處理好三大產業的關系,重要的是加快工業的發展,減少農業產值占整個GDP的比重,三產的關系當中,二產是尤其重要,在座很多老總都是從事二產、從事工業的,我認為二產對一產有一個拉動的作用,對三產有一個推動的作用,比如說要進行第三產業的發展,搞好服務等等,但是如果沒有第二產業的支持和推動,三產是很難發展起來的。我也曾經到地方去,我們在東北地區,有一些很生動的例子,當時蓋了很多大商場,加快流通領域的發展,結果到商場一看,到商場里買東西的人還沒有售貨員多,幾次去看都是這種狀況,這些企業不得不破產,不得不調整,我們那兒市委書記跟我講,我真羨慕你們北京啊,王府井大街人山人海,購買力多強啊,人口少,有優勢也有劣勢,所以我說三大產業之間,目前在許多地區,在西部地區還是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在落后地區是按照這個順序排一、二、三,發展到一定水平是二、一、三,在大城市,在上海就是三、二、一的關系了,所以我們企業怎么樣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正確對產業定位,來促進我們三產發展,這是一個要重視的問題。
關于小城鎮和國際大都市之間的關系,前一段在城市化進程當中,我們中央提出要加快中小城鎮的建設,后來幾年的實踐證明,小城鎮發展還是比較快的,但是發展更快的是我們的國際大都市,應該說這可能也是一個規律,這種國際的都市對我們其他的生產要素流通有更多的吸引力,因為,它的投資邊際效益比較高,邊際成本比較低,我想資本的流動,生產要素的流動,我一再在各個方面呼吁,不能過多地用行政手段來干預,它的流動是有客觀規律的。這就是經濟效益,經濟原則,特別是要解決西部的問題,城鎮化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系。
第三,關于政府和企業在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共同挑戰,自從中央去年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我想在很多同志心中已經深入人心了,我們在城鎮化建設當中要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要進行各個方面的建設,恐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就顯得更重要了,這不僅是政府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企業面臨的問題,比如我們的水資源,我們是一個比較缺乏水的國家,水的人均擁有量是世界擁有量的四分之一,但是我們在水的消耗方面,浪費相當大,我們的農業灌溉,利用系數只有0.4,絕大部分都跑掉了,跑、冒、滴、漏問題相當嚴重。我們的科技很高,載人飛船都可以成功回來,但是為什么這些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我記得朱熔基同志當總理的時候,講到他家的水管也漏水,這個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我想也是一個非常要值得重視的問題,今天早上我看新聞聯播,我們的浙江馬上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前一段時間缺電已經對浙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人說資源約束是我們下一代面臨的很重要的問題,現在我們吃著子子孫孫的飯。所以一方面我們人均資源低,消耗又大,其他各方面的問題都多,水電能源全面緊張,我們的電力發展以超高速發展,但是缺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涉及到一個消耗的問題,跟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消耗太大。
煤,我們很多,但是也有一個資源,也有一個合理開發的問題,在座一些企業老總們提出了一些意見,比如說我收到路安的老總給我寄來的材料,把他們下一步的設想,怎么保護,怎么開發,向中央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不要認為我們的煤炭資源多就可以胡亂利用。中央提出煤、電、運全面緊張,電廠的壓力非常大,他們提出全面保證煤炭運輸,但是又提出來,光保證煤炭的運輸,糧食運輸怎么辦?另外我們的礦產外貿依存度越來越大,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們的鐵礦進口已經達到了42%多,有色金屬的進口,90年只進口了5%,2002年的時候我們的十種有色礦的進口已經占我們總消耗量的43.8%,增加的速度非常快,現在我們外匯儲備還不錯,有錢來買,但是世界都面臨著一個資源和環境的問題,比如糧食問題,為什么中央那么重視,家寶總理幾次講到,我們的糧食一旦出了問題,那就是不得了的問題,我們十億中國人,靠誰給我們吃糧?所以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農業發展的問題,當然也有好的現象,去年是黨的政策好,農民積極性高,老天幫忙,全國春夏全面大豐收,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據說前一段古巴的總理卡斯特羅到中國訪問的時候,臨走的時候向中央政府提出,你們中國人是一個大國,我們建議你們不要到國際市場上買更多的糧食,如果你們買的太多,糧價上漲太快,我們小國家就沒有飯吃了,我們中國領導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意見。美國打伊拉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伊拉克的石油比較多,它成為全世界各個國家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但是我們的石油已經從一個原來出口石油的大國現在變成一個進口石油原油的國家,是一個什么狀況呢?前年我們生產了一億六千七百多萬噸的原油,我們進口了八千多萬噸,當時預計今年,2005年,我們的進口能夠超過一億噸,但是2004年在9月份就超過了一億噸,遠遠超過我們的估計,當時預計到2010年的時候我們可以達到一億五千萬噸進口,但是估計是保守的。我記得在前年的一次會議上,我們的領導同志講,如果我們按照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兩番,我們的消耗如果不降低,我們沒有新的能源革命,那么就石油這一項而言,現在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石油貿易的總量都賣給中國都不夠,這是擺在我們政府和企業家面前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但是這里我要強調一下,這是內部討論,前一段中央經濟工作上也講了,國際上一會兒這個風,一會兒那個風,一會兒說人民幣升值,一會兒說人民幣貶值,一會兒說中國威脅論,一會兒又說中國要崩潰,但是我們不要過多地宣揚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我們現在在國際市場上對石油的采購造成了國際上大的問題等等等等。
前一段中央工作會議討論,我們整個經濟增長還是比較快的,但是我們的資源,各方面的消耗更快,國家發改委的同志總結了一下,我們的經濟增長是靠高投資、高消耗、難以排放、低效率來實現的,我想這個重要的問題要引起我們各界,包括政府和企業家的重視,這就是我們在資源和環境方面的壓力在不斷加大。前幾天開會的時候,我們的會長講了一個關于科學發展觀的問題,他再三強調讓企業家們重視這個問題,他說這絕不是中央憑空加給企業家們的,這是企業家們面臨的實實在在的問題,這里我也想談這么個觀點呼吁一下。
第四個問題我想講一下關于環保和循環經濟。我們城市化進程當中,剛才遇到資源的挑戰,但是挑戰就是機遇,就看你抓不抓得住,一個事物兩個方面,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像我們入世一樣,這兒我也順便說一句,我們前一段提出實行走出去的戰略,我們的企業家們也在這方面作出努力,最近我們辦國有大企業勞動班的時候,有的企業家就說,我在國內的競爭力還不強,比如說有些服務業,我還走到國際上去,走到國際上那就會賠本了。我想走出去的戰略老總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但是這里有個什么問題呢?我認為之所以提出走出去戰略,因為我們入世以后,作為世貿組織的成員國,最基本的規則,就是各成員國之間有一個最惠國的國民待遇,我們擴大開放以后,其他國家成員國在我們這兒投資、生產、銷售產品,我們必須對人家實行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而我們走不出去,我們入世的最大好處就享受不到,所以中央還是鼓勵大家走出去,我想也是應對我們這個挑戰的更大的戰略,但是走出去還是要注意兩個市場,兩種市場,兩種資源,特別是要有的利用國際上一些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中央提出明年外貿增長方式也要發生變化等等。還有我們的外貿市場要多元化,都是這樣一些問題。
我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企業和政府怎么來創造環境,創造機制,我們的企業怎么來實行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調整我們的產業結構,來大力發展環保和循環經濟,誰走得快,誰就會取得好的效益。那天錦華同志也講到一個問題,我們現在GDP占世界GDP的總量也就是百分之四點多,我們原材料的消耗占世界的20%到30%,如果我們再翻兩番那是個什么樣子?要消耗多少原材料?可能要超過世界的一半,顯然這種狀況是不行的,說到循環經濟,我想循環經濟最主要的特點,大家都看過很多材料,循環經濟跟環保肯定有關系,但是不是一個問題,另外跟我們的綜合再利用也有一個緊密的關系,它是一個更高層次、更綜合的,把我們的可持續發展又提到一個新的水平,主要的原則是減量資源化,資源化就是再利用,你排出來的我可以用等等。
還有一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來解決我們的環境問題,這個問題,因為時間關系我就只點點題,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我們企業家要作出努力,發展的主體是我們的企業家,但是我們的政府要創造機制,要有法律保障,特別是價格機制,我們能源、原材料的價格,怎么經過市場的辦法和政府的規置把它提高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剛才我還講到政府官員和企業老總的業績考核問題,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我們的人才觀和政績觀、科學發展觀很好地結合起來,這三觀,中央三個月提出三個觀絕對不是偶然的,他們內在有密切的聯系。我的觀點是政績觀和人才觀必須以科學觀為依據,反過來,另外兩個觀必須能夠保證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另外還有稅收,山西一個煤炭企業最近開了一個研討會,要發展循環經濟,當然離循環經濟還比較遠啦,所以我就提出一個源頭經濟,從最上游就開始循環,不要排放到下面去,比如煤炭、焦炭是最重要的產品。另外我到日本考察,日本的循環經濟搞的非常好,占的比重很大,他們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要從源頭控制,從產品的設計就開始考慮它的廢物利用和排放問題,深入人心,他們提出了一個口號“不像工廠,干工廠的活”它的工廠全部都像機關一樣,像花園一樣,過去不干工廠活的這些機關也在污染等各方面也是像工廠。
剛才講到消耗的問題,剛才說到水的問題,廢水的排放量比發達國家高出四倍,你是人家的四分之一,你高出四倍,工業產值生產固體廢棄物比發達國家高出十倍還要多。2003年我們的廢水排放量達到53億噸,前幾年我曾經到一家企業去考察,讓我們住在他們的招待所,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后來我們跟他的老總開了一個玩笑,說你這個招待所是您的門面,結果您的水管該漏的地方都不漏,不該漏的地方全漏,顯然排放水平是不高的。我們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120萬噸,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所以因為這種環境問題造成我們每年十三億人口有一億人口在24小時里很難呼到新鮮空氣,由此造成的疾病就很多。
我講這么多,一個問題,就是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要引起我們在座老總們的重視,不僅對社會有貢獻,對您的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謝謝各位!(掌聲)
主持人:感謝周紹朋教授就我們會議主題做了全面的闡述。下面我們休息十五分鐘,休息完以后還有兩位嘉賓進行演講。
(茶歇)
主持人:現在論壇繼續進行,下一位做主題演講的嘉賓是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副總裁王小康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獨特作用》,大家歡迎。(掌聲)
王小康:尊敬的中企聯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嘉賓,上午好。十分榮幸站在這個講臺上,感謝組委會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來介紹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介紹中國投資業,以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如同今天的會議主旨之一,探討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企業、責任和機遇,我不僅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獲得最具影響力企業的殊榮而感到高興,更為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和中國的投資業逐步得到認可而感到欣慰,我要真心地代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感謝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感謝評委和專家們為推動中國企業的進步,推動中國投資業的發展,提升企業影響力所付出的艱苦努力。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國家投資開發公司,剛才國資委熊志軍局長從國有經濟的宏觀角度介紹了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我想利用這個機會介紹一支大家不太熟悉的生力軍——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和中國的投資業。
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改革與發展,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是國家為推進投融資的改革而批準成立的,目前由中央直接管理,國投公司現在有參股投資的企業二百多家,其中絕對控股的企業近六十家,多,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情況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勢頭,利潤穩步增加,2004年公司完成利潤總額近四十億元,截止到2004年底近八百億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國資委、發改委等部委的領導之下,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程,走過了改革、創新、探索、發展的十年。十年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作為一家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始終面臨著許多挑戰和機遇,公司堅持改革,積極探索控股公司的企業組織模式,建立了適合投資控股公司特點,適宜市場化運作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建立了以資本為紐帶的三個層次的管理框架,在實踐中逐步明確了公司的性質、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發展戰略,對公司的業務領域作出了戰略性選擇,明確提出了階段性持股的經營理念。初步地,但是也清晰地形成了公司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的基本框架,構建了以提高效率、明確管理主線的結構流程和管理流程。公司從創立之初比較混亂的狀況走到了有序發展的今天,從思路不清到認識基本統一、步調基本一致,經營管理工作從粗放走向集約,從追求局部的利益走向了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今天,管理水平也從盲目到制約,從缺乏章法到有章可循,公司推進企業規范運作,大力進行結構調整,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不斷提高,通過大力收縮戰線,不斷調整資產結構,從初期投資于一千多家企業,到今天只有二百多家企業,初步形成了集實業、金融、咨詢和資產管理四位于一體的業務框架,其中我們的實業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力、煤炭、港口、高新技術產業、汽車零部件、化肥等領域,在一些細分市場,國投控股的企業都處于領先地位,在金融方面,公司控股一家信托投資公司,參股了若干家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業銀行,在資金業務方面,通過控股的公司開展投資咨詢、管理咨詢為一體的資產管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在國內目前處于領先水平,以處理內部不良資產為主,積累經驗、走向市場,探索為地方所屬的資產管理業務為主。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非常重視規劃和研究,提出在五年內成為國內一流的國家投資控股公司,十年內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投資控股公司這樣一個戰略目標,通過堅持不懈地探索國有投資控股公司運營模式和發展道路,緊緊把握投資控股公司的性質和地位,努力發揮投資控股公司的獨特作用,通過資本經營、階段持股,投融資結合,不斷做強做大,已經發展成為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排頭兵,是中國目前國有最大的投資控股公司。
過去的一年,圍繞著創建一流投資控股公司的戰略目標,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多項業務取得了一些歷史性的突破。比如,在金融業務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我們在參與若干基金公司、商業銀行的控股上,以中外合資的形式收購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可能有些嘉賓也注意到最近國內外的報紙提到國外的瑞銀華保與國內的開發投資公司合資共同收購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我們持有51%的股,瑞銀華保持有49%的股,在國內造成良好的影響。作為主要董事單位正在參與98年以來唯一獲得批準的國家銀行銀海銀行的工作,目前已經開始在社會承接資產管理的業務,在咨詢業務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我們的咨詢管理公司已經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認可,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可以承擔重大項目評估工作的機構之一。
我們的重點實業投資,去年一年我們的力度加大,開發資源、調整布局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通過投資控股新疆羅布泊鉀鹽資源,并且以此為基礎開始籌建200萬噸鉀肥項目,目前公司控制的同時開始了四川雅礱江流域一千四百億瓦裝機規模的的水電建設,以上是我向各位介紹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狀況。
下面我向各位來賓介紹中國投資業與國有投資控股公司,我們公司成立以來便致力于中國投資業的形成和發展,1995年發起和組建了中國投資協會,在國有企業里率先提出中國投資業的概念,作為會長單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經營理念、經驗在全國所有的國有投資控股公司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行業的規范經營和健康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中國投資業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投資體制改革而產生的,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投資業逐漸壯大,專門從事資本投資的國有、民營和外資等各類投資主體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中國投資業中,國有投資控股公司是一支重要力量,國有投資控股公司作為中國投資業的典型代表,是我國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加入中國投資協會國有投資公司專業委員會的公司共有72家,資產總和6000多億九元人民幣,投資企業建設的總規模目前已經超過一萬億人民幣,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入圍本屆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更進一步反映了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在國民經濟中,特別在投資業中的地位和影響,與產業控股公司相比,我們認為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具有四點比較明顯的不同:
第一,投資控股公司經營的是股權,投資控股公司并不直接從事商品或勞務經營活動,經營的產品就是所產投資的企業或者股權,它最關注的國有資本權益的增長。第二,投資控股公司遵循的是資本經營運作方式,根據鋼國家發展規劃和宏觀調控的需要,通過股權投資、股權管理到股權轉讓這樣一個過程,不斷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使資本在不斷地循環往復中得到增值。
第三,投資控股公司追求的是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公司從事資本利益,重視的是股權投資價值的升值潛力。
領域相對較寬不具有行業的壟斷性,一般都會涉及多各行業,按照資源配置的原則,具有相當的投資靈活性,國家投資控股公司除了以上四個特點以外,另外還有發揮引導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降,國家投資控股公司通過參股、控股的方式,積極與民營、外商合作,通過組建混合所有制經營實體,用少量的資本,引導帶動大量的資金和外資進入發展領域,促進生產要素的不斷流動,比如近年來國家投資控股公司在電力行業資本投入四十多億元,相應帶動了一百多億元其他社會資本的投入,進一步帶動了八百多億元社會資金的進入,目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或承擔著一部分國債和高科技產業示范項目,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承擔的資本項目在二十多億元人民幣,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比較好的影響和效果。
國家投資控股公司經營的是股權化的資本,從競爭性領域或非重點企業中退出,回收資金再進入國有經濟需要的重點領域或企業,從而推動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調整,由于資本固有的靈活性,使得資本進入行業的退出,這種有效的控制模式使得國有控股公司在培育新興工業群方面起到了顯著和獨特的作用。
第三,保持國民經濟區域發展平衡的重要力量,國家投資控股公司的投資不受地域的限制,具有投資領域廣,投資手段多種多樣,投資方式靈活等多種方式,可以按照需要對重點行業、區域、企業和重點項目進行投入,可以按照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要求,比如配合國家西部開發的戰略,以及發展三農的需要,在不同地區有所側重的進行投資,實現國民經濟區域的協調發展。
第四,是推進股份制改造與公司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的進程。剛才周教授在精采的演講中特意講到了兩個規范,即規范股權結構,規范現代企業制度,我認為這兩點對于我們投資控股公司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需求。國家投資控股公司作為一個資本企業,我們所追求的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建立科學的完備的法人治理結構,對于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我們高度關注,十分投入。我們首先考慮的就是要建立標準的股份制企業,所以這一點可以看作國家投資控股公司以及其他投資控股公司天生的必然的要求。
各位嘉賓,十年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發展是健康的,穩定的,同時也代表著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發展及我們相信,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只要科學定位自己的角色,進一步明確、清晰自己的責任,抓住機遇,堅決按照國家確定的發展方向,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從實業開發入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在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下,穩健地進行股權經營,就必將在國有經濟的發發展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更加顯著地發揮出投資控股公司獨特的作用。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王小康副總裁的發言,下面請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總監徐亞平先生發表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城市化與首創集團的發展戰略。大家歡迎!(掌聲)
徐亞平: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感謝會議組織者給首創集團提供了一個討論我國城市化問題的機會,下面我受劉小光總經理之托與大家一起交流我國城市化進程對企業戰略的影響及帶來的市場機遇,和大家同做一些探討。
我講的題目是“城市化和首創集團的發展戰略”。第一,城市化進程為城市基礎性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力推動下,我國城市化研究步伐明顯加快。1978年,我國城市化率只有18%,到2002年我國城市化率已經達到38%,預計2020年,城市化率可以達到58%,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導致了對房地產公用事業以及重要城市基礎設施需求的重要增加,從而使這些領域進行大幅度增長,從1979年到2003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每年8.7%,如大型供水設施、城市干道、高架橋、地鐵、軌道交通等,同時在城市建設中,對城市環境建設更為關注,建設了大批污水及垃圾處理設施和大面積綠地、生產、生活、能源結構更為環保,這些城市建設項目不僅大大增強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現代化水平,使城市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而且極大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大趨勢上,我國城市化步伐將呈現不斷加快的趨勢,城市建設仍然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城市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仍然十分強勁,在城市道路方面,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我國高速公路和軌道需求在急劇增加,根據預測,我國將形成8.5萬公里的高速公路網,再建1.6萬公里,待建約4萬公里,在城市房地產方面,我國具有巨大的房地產開發市場,從1998年到2003年我國年度的再建總面積從五億平方米增加到九億平方米,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仍然巨大,據測算,目前我國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為23平方米,如果按照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人均居住面積應該達到人均35平方米,這就意味著,我國現有的五億城市居民人均再增長12平方米。202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到58%,我國將有近三億左右的人口從農村轉向城市,假設人均居住面積20平方米,還需增加住房50億平方米左右,如果將改善城市居住水平和需要人口增加起來,到2020年我國需要增加一百億平方米,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
我國目前有110個嚴重缺水,北京、天津、西安、青島、大連等都是長期嚴重缺水的城市,另外,我國大中城市的自來水普及率已經達到95%,但小城鎮只有68%,非城關鎮只有63%,城市的污水處理能力更低,目前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僅為29%,如果按照國際慣用標準來衡量,我國小城鎮廢水和垃圾處理率幾乎為零,根據國家值得的發展規劃,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得低于60%,重點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得低于70%,上海、北京、天津等重點城市污水處理率不得低于90%,按此估算,每年全國用于興建污水處理設施投資估計達200億左右,可以預見我國城市水污市場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在城市燃氣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天然氣消費只占3%,按照國家城市建設規劃,我國城市將大規模使用天然氣作為城市清潔能源,預計到2005年,使用天然氣的城市總數將發展到140個,2010年將擴展到170各城市,天然氣的需求總量將由2001年的277億立方米,2010年將達到1100立方米左右,總之,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規模城市建設的發展勢頭將會持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不僅是提高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時也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遠景目標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化進程加快了北京市的建設和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極大的推動了北京市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2008年北京舉辦第29屆奧運會,將會為北京的城市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為北京創造一萬五千億的投資機會,為此,北京市政府承諾,對現有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進行全面擴建,并預計為奧運會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投入兩千八百億元人民幣,其中在現有1200公里道路基礎上再增加七百公里,同時,2005年將建成完善的環北京高速公路網絡,總長度達600公里,在地鐵和城市輕軌建設上,再建的有地鐵5號、4號、10號,根據規劃到2008點北京將全面建成的地鐵網絡共有13條線路,總長度將從目前的100公里增加到300公里以上,在污水處理建設上,2008年以前將投資600億元人民幣,以便改善水環境。
三,城市化建設與首創集團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快的城市發展機遇為國有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首創集團發展戰略定位提供了重要選擇。首創集團是北京大型國有產業投資控股集團公司,綜合實力居北京市前列,目前總資產360億凈資產110億,其中擁有上市基金兩家,在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日趨國際化的大環境下,企業戰略決定企業成敗和核心競爭力,當前,國有企業應當在市場競爭中高度關注這樣三個問題,第一,強占戰略性資源;二,占領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三,爭取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因此,近年來,首創集團根據國有企業的特點和首創集團自身的實力,對產業做了詳細的研究,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這兩個行業,大家知道這兩個行業門檻比較高,資金密集,帶有一定的壟斷色彩,政策性非常強,利潤雖然不高,但是現金流穩定,對融資實力也非常高,所以這個領域我們感覺是不適宜民營企業進入的。對于國有企業,我覺得是非常適宜的,經過的探討和論證,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我們首創集團逐步清晰了企業的發展戰略,確定了企業的產業定位,這個發展目標和產業定位就是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首創戰略定位的基本內涵都與城市建設有關,其中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如城市間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港口,城市加油站,二是公用事業建設和運營,如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城市燃氣等;三是城市土地一級開發,房地產運營,包括新城開發和小城鎮建設。另外,我們可能根據城市建設的需要,不斷擴展我們在城市產業方面的領域,但是無論怎樣擴展,為城市建設運營服務這個宗旨不會變,我們將圍繞這個宗旨,全力打造首創集團的核心競爭能力,我們的目標是把首創發展成為全國領先的水污公司和燃氣公司,全國有影響力的房地產商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近年來,首創集團根據公司確定的發展戰略,加快了打造城市建設運營商的發展步伐,在做大做強企業核心主力方面,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在污水處理市場方面,首創集團通過旗下的首創集團股份公司,在全國的水污市場進行了一系列業務拓展,近幾年,首創集團股份加快了與國際合作步伐,與國際一些一流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加大了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開始向河北、東北的經濟發展地區和重點城市進行擴張,先后投資了徐州、淮南等水污項目,目前,首創股份擁有污水處理規模達到600萬以上,服務人口超過一千萬,為此,首創股份被中國專業水污網站,中國水網和媒體評為200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水污企業之首。
首創股份的目標是,繼續加大全國水污市場的開拓步伐,在做大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加快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實力,力爭在2010年前后實現擁有水廠20到25個,日供水能力達到550萬噸以上,擁有污水處理廠25到28個點,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950到1000萬噸,五年內力爭使自來水和污水處理能力由目前的600萬噸增加至1500萬噸,只要到1000萬噸以上,就是世界級的。將首創股份發展成為中國水污行業的龍頭企業,和世界級水污服務商奠定堅實基礎,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首創集團先后投資五十億元,參與了京石高速路、城市輕軌及綠化隔離帶等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項目和經營,為首都的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是贏得了十二條京唐高速公路天津段的投資建設權和運營管理權,目前天津、京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正式注冊,項目的評審工作也由國家發改委組織中國國際咨詢公司已經完成,項目的拆遷、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二是首創集團與香港地鐵公司,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合作,通過PBT的方式參與北京地鐵四號線的投資運營和管理,目前合作協議已正式簽署。三是首創集團和中石化合作,建設運營北京高速公路的沿線加油站,目前公司已經正式開始運營。
在房地產方面,首創集團通過所屬房地產公司首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香港H股上市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在北京有影響的房地產項目,目前綜合實力已晉升全國同行前列,自1999年以來,首創房地產已投資一百多億元,先后投資開發了陽光麗景、溫哥華花園等45個著名的寫字樓和住宅項目,形成了由商務樓宇、高檔住宅和低密度住宅組成的三大板塊,實現銷售面積90萬平方米,凈利潤12億元,由于首創置業的出色業績,2002年首創集團置業也獲得了一系列榮譽稱號,包括“值得尊敬的房地產企業”,“引領住宅風尚十大企業”“2004年中國十大運營商五十強”等稱號,此外,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也獲得了很多這方面的榮譽稱號,包括“中國房地產十家”,“產業推動人物”,“中國十三億地產英雄”等榮譽稱號。
以上這些榮譽稱號不僅反映了新聞媒體和同行對首創房地產行業的肯定,也反映了廣大消費者對首創的肯定,今年首創將繼續努力加快開發符合市場要求的地產項目,用消費者認可的質量和業績回報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在把品牌知名度做大的前提下,要提高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以上情況是首創集團參與北京市和全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簡要介紹,實踐證明,首創集團在分析中國城市化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制定的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這個戰略定位是正確的,實施這個發展戰略,使首創集團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可以預見,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首創集團一定會在實現自己的戰略構想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謝謝大家!(掌聲)
主持人:非常感謝徐亞平總裁的精采演講,今天上午,四位嘉賓圍繞主題分別對新國資監管體制下的國企改革、政府和企業如何面對很好的機遇和挑戰、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獨特作用以及城市化與首都創業集團的發展思路的話題發表了各自獨特、具有魅力、非常精采的演講,給了我們很多的啟迪、思考和信息,在這里,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演講,今天上午會議就到這里,下午兩點繼續進行論壇會的有關項目,現在散會,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