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中國入世的第4個年頭,2005年,隨著金融、保險和汽車等領域的深度開放,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又一個時代的早上,濃墨重彩的中國經濟畫卷正緩緩展開,2005是新的拐點,從上一個4年,到下一個4年。《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會12月21日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中國最優秀人群”一年一度風云際會的日子,每一個時代人物一起在這一天共同相聚,放眼中國經濟的下一個4年。新浪財經獨家直播了此次盛會。以下為新聞集團顧問劉香成發言實錄:
我只能夠說一兩句我個人的想法,我記得在四年前剛看到這個報紙的時候,做新聞的人有一種興奮,覺得這個報紙看起來很興奮。最近看到北京《新京報》的時候,印象也很深,《新京報》很短的時間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之外已經持平了,這兩個事情就是說在國外,在成熟的市場21世紀經濟觀察跟新京報,在國外都是可想可做的事情,但是這兩個事情同時在幾年事情都在大陸這塊土地上,而且做的越做越好。基本上把他們可貴的平臺刪除,奉獻給新創的報紙,我覺得這個過程也是比較有特點的。所以過去的四年是怎么個情況,我回答你的問題有兩點:
第一點如果國外的媒體進入中國他會怎么看?第二作為中國的媒體今后發展的道路應該更注重什么?過程各位的發言,我聽了以后,大家現在都很顯然的掛住這個機遇,去做這個事情。今后要做的事情在媒體上是最難的事情,對于怎么樣加深。另外第二點我想說的就是,今后國外的平面媒體要進來的話,他們要注意什么。這個都是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中國現在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也是美國、歐洲作為一個記者所盼望的空間的機會,一個有才華的人,一個有興趣的人,他們有很多選擇。但是目前所有的報紙所看到,哪怕是中國的報紙也好,是財經類的報紙也好,越來越注重報紙內部的記者也好,他們越來越看的項目不是綜合的報紙,在綜合的報紙他希望看某某人的文章,某某人的報道。其實大家所看的都是報紙歷史比較悠久,大家也比較熟悉,拿起這個報紙,如果是我,我會選一些人去看,那有臺灣的事情、有中國的事情、有韓國的事情,因為你生住在這個區域,都比較關心,但是一般人看報紙,越來越覺得說,某某人的文章我比較相信,或者某某人寫的文章我覺得比較有觀點。所以反過來說作為一個文字記者,作為一個專欄作家,他越來越對問題的深入,現在我們的體制之下就,因為我在中國也沒有經營過報紙,也沒有管理過報紙,所以我不知道這個過程里面是怎么樣使中國的報紙能夠吸引一支最良好的隊伍。
現在從我的觀察來說,很多記者他一天去忙很多很多的事情,這里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報紙對他的報酬是否能夠滿足他個人的要求,他會把他做的事情,把心沉淀下來,一天到晚去想他要報道的事情,而現在遇到很多新聞工作者,他會比銀行家要忙,比經商家要忙。我今后的四年也好,作為一個報紙的平臺,所有理想工作者都要愿意,哪怕是條件不這么好,也愿意去為這份報紙工作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時候中國的平面媒體就會稍微比較,從現在這個階段走向更深的,更成熟的階段。而且我相信這個階段是必然要發生的。因為在中國這個國家有13億的人口,比臨近的國家日本也好、韓國也好有將近10倍的人口,有這么多中國人,有這樣多讀書的習慣,有這么好的教育,那么比日本前10位發行量來比較的話,你會覺得非常不對稱,所以這個就是今后要做的事情跟中國的機遇,也在于怎么發展怎么類型的報紙,我覺得21世紀經濟報道,顯然在這條路上引進。
第二點就是說國外的報紙以后如果要進中國,它會選擇什么?或者會存在一種什么樣的競爭?雖然報紙本身是非常本土化的一個文化產業,但是最近這兩年來的每一個現象,上海申請世博會、還有北京申請奧運會的報紙,一個是經營報,還有紐約時報等在這兩個很大的事情里面,北京市政府跟上海市政府都選擇了,他們買了大篇幅的廣告,所以在今后中國跟世界越來越全球化經濟的時候,有很多很多的外國人會居住在中國上海市政府跟北京市政府申奧的廣告或者世博會的廣告會放在一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第一《ChinaDay》在國內有沒有外商讀者群?今后如果一些集團進來買報紙的話,所以作為一個潛在的外國媒體投資中國的平面媒體的話,他們一定會報紙管理的團隊,報道的團隊的質量是怎么樣的。第二就是你這種報紙在市場上面發行量的定位,我覺得這兩點是很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