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企業創新年會主題:第三次創新浪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8日 10:16 新浪財經 | |||||||||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乃至國家成長的引擎,中國企業應如何在創新中成長?11月28日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行的“2004中國企業創新年會”指出,中國正迎來以“開放狀態下自主創新”為特征的第三次創新浪潮,中國企業應該學會通過創新贏得高增長。 “2004中國企業創新年會”由北大方正集團發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辦,東方微巨傳媒策劃機構承辦,是國內探討企業創新的一次高級別峰會。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第三次創新浪潮”。年會發起者方正集團的董事長魏新表示,一部分優秀的中國企業在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后,獲取了對產業發展方向深刻理解的洞察力,在全球競爭格局中努力搶占“戰略制高點”,通過掌握“構架性”的軟技術整合全球資源,快速進入國際產業分工的較高增加值環節,以資產重組和購并能力完成產業整合。這種新的創新趨勢以“開放狀態下自主創新”為特征,標志著中國企業“第三次創新浪潮”的到來。 此前,中國已經歷過兩次創新浪潮:第一次是以“封閉狀態下自主創新”為特征的創新浪潮——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是此次創新浪潮的主體,集合一國之力實現技術突破,從組織研發到技術轉化,從定點生產到計劃供給,均由行政力量主宰操控,企業是指令性計劃的被動接受者,也是技術創新成果的無償享有者;第二次是以“開放狀態下全面引進”為特征的創新浪潮——改革開放至今,企業成為此次創新浪潮的真正主體,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的低增加值環節上,中國企業依靠外商直接投資,以全套設備輸入和技術引進等方式獲取生產技術,經過裝配型勞動密集生產,憑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給和巨大的本土市場,完成原始積累與能力提升。 在開放狀態下自主創新,既不同于“閉門造車”式獨立研發,也不是“照抄照搬”的全盤引進,而是在“自主創新”的主導意識下,以建立國際競爭力為企業戰略制高點,充分利用全球開放市場條件,借助多樣性手段實現關鍵技術來源多元化,以原創性的產品與服務概念切入國際產業鏈上較高增值環節,在全球范圍內尋求“為己所用”的技術和資源,形成自主品牌并具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 正是因為敏銳地察覺到新一輪創新浪潮即將洶涌而來,一貫主張“自主創新”并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方正集團,發起了以“第三次創新浪潮”為主題的中國企業創新年會。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說,方正不僅要成為“開放狀態下自主創新”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而且要為具有創新精神、啟動創新引擎的中國企業搭建一個平臺,共同研討和尋找正確的創新模式和創新方法。 年會的組織者指出,在戰略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創新、要素來源創新等諸多方面,中國企業普遍遭遇瓶頸,迫切需要開啟創新思維及借鑒創新模式。本屆年會的宗旨是為中國優秀企業提供一個“對流性平臺”,以經典案例剖析方式,通過對方正、京東方、奇瑞等八家企業的創新案例研討,為中國企業的創新提供啟發與借鑒: 方正集團是國內極少擁有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之一,從激光照排這一原創性技術起家,方正集團近年來先后進入金融、醫藥醫療、鋼鐵、移動通訊等新的領域,實踐了四種與眾不同的創新之路:自主研發原創性技術、資本換技術的構架性創新、購并式的產業鏈高端延伸、平臺整合創造新產業鏈等。依靠持續不斷的創新,方正集團從一個校辦企業成長為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 京東方2003年耗資超過40億元,在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和冠捷科技后,成功打通了TFT-LCD產業鏈的上下游,掌握了“液晶顯示器(TFT)”這一高端技術產品的關鍵技術。京東方僅用不到3年時間,就從年銷售額20億竄升到400億,目前其TFT-LCD的生產能力排名全球第七,TFT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 東盛集團近年來借助一連串的收購,完成了在醫藥領域的布局,并通過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的移植,成功激活了一條條“休克魚”。依靠這種方式,僅用6年時間,這家毫無背景的民營醫藥貿易企業已成功轉型為百億銷售額的大型制藥企業,旗下“白加黑”、“蓋天力”、“云南白藥”、“維奧欣”、“四季三黃軟膠囊”等產品均為知名品牌。 UT斯達康的小靈通最初不為人們看好,現在已成為中國通訊市場名副其實的顛覆者,在國際通訊產業大蕭條的背景下創造了奇跡。這家企業成功地將國際化公司融入本土化,在中國市場上創造了一類最適用(并非最尖端)的通訊技術產品,并且與地方政府構成“新型政企關系”將產品推廣于市場。預計到2005年,其營收將超過40億美元。 新華人壽于2000年引入外資股東,在業內以先鋒姿態實現資本國際化,并且2001年提出了“快魚吃慢魚”的“快魚理論”。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新華人壽保費收入每年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已迅速躋身國內壽險業的第一陣營,成為國內第四大壽險公司,并且由于全面引進國外成熟管理經驗,成為中國保險業連續7年贏利的惟一企業。 作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華晨金杯汽車的誕生與眾不同。華晨汽車旗下的金杯輕型客車從1997年便占據國內市場第一的位置;此后,華晨汽車一邊整合國際資源推出自有品牌的中華轎車,一邊與寶馬合資在華生產寶馬系列轎車。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四小龍”之一,華晨充分整合國際資源打造“中國車”,構建出“新OEM模式”。 奇瑞汽車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輩,卻成功地走出了一條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奇瑞汽車廣泛借助國際資源,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短短三年間,奇瑞公司四大系列產品的市場保有量已近25萬輛,公司總資產從10億元增長到90億元。作為“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一面旗幟”,奇瑞已經成長為中國自主品牌的支柱企業,成長為中國主流轎車企業之一。 科龍電器是國內領先的冰箱制造商,在格林柯爾入主后,先后收購了包括美菱電器在內的眾多冰箱生產企業,年產能達800萬臺,占據了中國冰箱業的大半壁江山,居全球第二位。科龍通過整合旗下企業的采購平臺和銷售渠道,充分發揮其規模優勢,同時進軍海外市場。 會上,在上述八家企業的高層介紹各自企業的創新案例后,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張維迎、北京大學企業與政府研究所所長路風、長江商學院教授曾鳴、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吳貴生等專家也分別從學術角度對上述企業創新案例進行了點評。 八家企業,八家不同的中國企業創新之路,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中國企業在開放狀態下的自主創新。這類優秀的中國企業抓住全球產業格局大調整的重大機遇,不再被迫參與國際產業分工,而是以超群的產業理解力和整合力,主動選擇能夠建立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并且創造出全球性資源“對流格局”。 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表示,以方正為證,一批優秀的中國企業能夠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上以低成本的競爭力,迅速進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由于不同產業的技術經濟特征和產業發育程度不同,中國企業進入產業的策略將不同。由于中國擁有一些得天獨厚的資源,發達國家向中國技術轉移正在加速。因此,中國企業完全可以在一個產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進入,逐步向增加值高的產業環節擴張和發展。 在“2004中國企業創新年會”上,以迎接“第三次創新浪潮”為契機,方正集團、TCL集團、京東方集團、科龍集團、東盛集團、UT斯達康公司、華晨金杯汽車公司、奇瑞汽車公司、東方集團、物美集團、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等十余家知名企業,還共同倡導發出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