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會議講座 > 2003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 正文
 
管理實踐專題:企業實踐與理論總結實錄(二)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07日 13:53 新浪財經

   20年的商業實踐,催生新一代企業領袖。——這是一群什么樣的人?他們具有什么樣的領導力?他們將塑造什么樣的未來?

  新浪財經訊2003年12月6-7日,由《中國企業家》主辦的“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京開幕。主題為“新領袖—決定未來的商業力量”。新浪財經將對本次會議全程圖文直播。

  以下為文字實錄:

  提問:

  今天聽的其實很過癮,今天的題目是管理20年,企業實踐與理論的總結,過去的20年,我相信中國企業的進步是迅速的,中國企業家的進步也是非常快速的。但是我想是不是中國的企業跟中國的企業家已經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了,就是吳先生講的,這個看法我是不能統一的。過去20年產生了一大批企業家或者是很好的企業這個角度來說,我相信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為市場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機會很多,有的時候是因為有一些聰明人又肯吃苦,他們做了先吃螃蟹的那一群人他們成功了,但是如果展望未來今后20年時間的話,昨天有一位發言嘉賓也提到,中國今后20年中國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應該不只五十家,他說應該是一百多家。我要問的問題是,是不是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或者說我們從哪里來找一百多個世界級的CEO?是不是中國已經有了?還有我們跟與之配套的可能是幾千家雖然達不到世界五百強,但是需要有一定規模,也是有一定世界水平的這些企業跟企業家,這樣一大批的企業家以及企業經理人從什么地方來?我也來自跨國性的顧問公司,我想我們需要給中國的企業家一點清醒的反饋,是說我們現在還做的不夠,我們現在離世界的差距還是很大,要跟未來的理想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其中有一個事情非常重要,我希望四位來自企業界的老總,包括一開始劉總講的,你們自己培養人才,包括你們講五年之內要再發展一百多個企業,這么多企業的主要干部各類干部你們說是你們自己來培養,我就想聽一下你們怎么培養?通過什么方法?而且在座四位來自企業界的老總,你們在這方面都有非常獨特方面,郭總是來自聯想,他們是很會生產管理者的,郭總跟楊總,金先生又是原來有企業培訓的背景,張總是來自國內企業和國際企業,你們能不能講的透徹一些,你們在培養管理者、領導者的心得、做法?謝謝。

  劉永行:

  剛才這位先生說中國企業跟世界企業差距很大,我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時代在變化,20年前中國沒有民營企業家,都是國營機構。20年來中國企業正在形成,正在成長,企業家這個階層也在成長,所以我們不能用固態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我們看一看20年來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歷程,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增長,我認為中國不缺人,也不會缺人才。從戰略上來說不會缺,在戰術上來說我們也不缺。為什么從戰略上來說不缺呢?中華民族是世界最善于經商的民族,有兩個民族最會經商,一個是猶太,一個是華人,只要有了一個土壤,只要有了經商條件,哪怕是不平等的,我們華人企業家都會成長起來,我們看看東南亞就是一個例子。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甚至以前的越南也是這樣。哪怕有一個縫,只要不是縫死的。就像計劃經濟時代,是一個水泥板,大石板,企業的成長需要三個條件,需要陽光、空氣、水分,跟植物是一樣的。如果缺少這三點是不可能成長的。而鄧小平這個人的偉大就是他用一把錘把這個石板敲碎,我們不可能對這個為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把石塊搬掉,再加上水分。他只是把這個石板打開,有陽光可以滲透下去,雨水也可以流下去,企業能不能成長就看企業的基因。你有這個基因,你有這個潛能愿意在石縫里面成長你就成長了。我認為中國一定不會缺人才,也不會缺企業家的,有那么多人。你看20年,特別是這5年時間,中國市場就成為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而在激烈的競爭中一大批企業成長起來,一大批企業家成長起來,手機是一個例子,彩電也是一個例子,冰箱也是一個例子,消費品市場我們看得非常清楚,當然還有一些是控制在外國人手里,也有一些控制在國營企業手里,不開放。控制在外國人手指是因為民營企業還比較弱,資金還不夠,技術還不夠,還沒有實力引進高級管理人才,但是現在一切一切都在變。21世紀就是一個轉折點,所以我預料十年之后中國的民營企業不得了的不得了,世界五百強在中國市場不是我們的對手,我敢斷言這句話,所以不要輕視我們自己,不要妄自菲薄,我們充滿信心。但是我們并不是說狂妄,而是在具體的事情上認真對待,把它看成一個問題,想辦法克服它。我想特別是現在民營企業正在開始進入一些大行業,中國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新興工業化的道路,我認為提的非常好。新興工業道路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有持久競爭力的,而不是僅僅的大,而不是鋪攤子。我們參照什么呢?中國加入WTO,我們不應該局限在一個省,也不應該局限在一個中國,而應該是把眼光放在全世界,我們應該是世界前三家,能不能產生競爭力,能不能戰勝他們?我們想中國人一定能,關鍵是一個WTO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只要做到這一點,中國人才就會成長起來,一定會成長起來。因為中華民族是多么優秀的一個民族啊,多么善于進取、自我學習的民族,所以我認為不缺人才。新興工業化道路要完成還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新興輕工業化道路,現在已經發展比較好。中國也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另一方面就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對原料、材料這樣基礎產業,電力、能源、原料、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對重工業提出了要求,這樣的產業在日本、新加坡沒有資源,它是小國,一切都要買來。而中國不是,必須要自己解決。這就對中國重工業華道路提出方向。所以將來應該是新興的重工業化道路。而這個領域還是在外國人和國營企業。至于我們的人才管理是由于我們本身產業的局限性,我們的實力不夠,不能跳越性地一下引進空降兵,如果這樣做的話就水土不服,所以我們堅持了一條自我培養人才的道路。大家看今天這個會上,我不停地咳嗽,不是因為我感冒,而是因為我最近講話太多,培訓我們的員工。在上海有一個希望干部培訓。在我出差之前我在那里講了三個小時的課,20年來全部這樣堅持培養,樹立員工的自信心,讓他們認為自己是可以提高的,跟企業在議和是有前途的,有奔頭的,這樣的話他們掌握了企業的文化,掌握了正確的價值觀,在企業里面、在基層去傳播文化,我們企業就很牢固。我們企業是一個高度授權管理的企業,一百多個分公司,沒有一個是我們的親戚,全部是招聘的職業經理人。我們三年不去一個公司,也不會亂,為什么呢?企業文化。

  一個成長型的企業的制度一定是不完善的,這沒有關系,但是只要牢固,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可以彌補企業制度的不完善。因為你遇到新問題,不知道制度該怎么辦的時候,這個時候企業文化就跳出來了,就根據企業文化來分析我們應該怎么做,所以這個力量是非常堅固的。我們在進行新的產業的時候,也是走的這條路。我們20年的飼料行業都是自己培養人才的,結果非常成功。我的秘書、投資部長都是跟了我很多年的,他們懂企業文化,你是挖不掉、挖不走的,這些人是跟企業一同成長起來的,堅信企業的前途,因為是在十幾年里面把他從普通員工發展成為干部,現在都是讓他做重工業,他們從來沒有做過,但是他們做了都成功了。至于說技術人員怎么樣?第一個層面一定是能夠成為企業文化的傳播者,第二個引進一部分,培養一部分。好就好在現在是一個龐大的集團,雖然說原來的企業很小,但是可以培養人才,培養企業文化。我們向施工隊伍也談企業文化,他們非常努力,創造了自己難以想象的業績。而我們自己,去了幾個人、十幾個人就代表了一大批,幾千人就培養起來了。所以前幾天給我們的干部講了三個小時,前幾天在沈陽又給兩個公司的干部講了兩個多小時,昨天也跟成都分公司的講了三個多小時,加上這幾天出席論壇采訪,說話太多地所以我不停地咳嗽。

  主持人:

  剛才大家談了很多,講企業國際化、企業資源也國際化,剛才也談到管理水平也要國際化,所以是不是有企業管理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具體管理實踐當中,管理理念當是不是有所謂的中國化的企業管理呢?

  王璞:

  中國如果所有的行業都面臨國際公司七八十年、一百年歷史的競爭,如果哪個行業能夠挺到最后,我倒認為是咨詢行業。原因就在于真正企業的管理實際上中國的傳統文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曾國藩是蔣介石、毛澤東很推崇的一個人,他整個管理理念體現三個方面,儒法道。這一點聯想的柳總也曾經談過,講管理的藝術性。如果把儒法道中國最傳統的東西,作為一個管理者能夠掌握其精髓,靈活加以運用,我想這是管理的制高點。之后我學習西方企業在中國飽經滄桑一百年管理中學習西方的經驗。這種學習還有一個跟企業經理人或者是企業家素質、知識掌握程度有關系,對這群人如果用西方一百年辰點的管理語言來表達的話,他可能未必接受,所以商學院的作用、咨詢公司的作用和企業家的成長應該說要能夠跟引進國外具體的管理模式嫁接好。如果這個嫁接不好是沒有平衡的。第三點在具體的個案處理上,從理念到具體操作辦法到個案處理上,應該走出一條中國人獨特的、適合中國經濟本土快速發展的解決辦法。包括從承包責任制、全體下崗,這是很有特色的個案解決辦法。如果真正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管理,按照這樣一個主線去思考的話,我對中國企業是充滿堅定信心的。

  吳亦兵:

  一個國際化,將是我們將來能夠長遠競爭的一個入門券或者是達到60分的水平,中國特色的管理水平應該是蟲早中國杰出公司的一個特點。原因是什么呢?沒有絕對的國際化,也沒有絕對的中國化。實際上我們老說國際的標準,沒有一個標準,德國公司的文化和美國公司的文化完全不一樣。可能沒有一個標準,但是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準則,這些是必須達標的,這是必須要達到的,這是一個基礎水平。在過去如果單純靠中國特色,一旦愛立信了解中國這個特色之后,根基比你強的話可能很快就會趕上你,所以中國公司必須補上國際這門課,但是這不能成為一個真正杰出的公司。一個真正杰出的公司是能夠有中國特色。中國特色是什么東西?就是反映本地市場和本地人才情況的一種特殊規律。也就是說如果要在中國取勝,要對中國市場有特別深入的了解,對于你的人才環境要有特別深入的了解,我想這是在座的公司在以前能夠取勝的根本原因。但是也不能絕對中國化,如果我們要和美國競爭,不能說我還用中國特色跟你取勝,這就不行了。要知道有美國特色,要有美國公司的特點。所以中國特色也不是一個非常絕對的東西,是反映了目前中國的市場情況和目前的人才情況。國際有兩個意思,在中國管理上在本地市場上能夠競爭,這是一種真正的國際化,和真正去國外市場競爭,這兩個層面是不一樣的。國際化是達到根本達標的理念。

  張醒生:

  由于我是體制內、體制外都兜了一圈,我整體的體會是中國人群和中國的社會以及中國企業都是屬于非常善于學習的環境。我自己體會在十幾年前,當我剛加入跨國公司的時候,由于那個時候在技術上、理念上、管理上有些先進,所以經常代表跨國公司做一些講座或者是開一些會也好,中國同行都是如饑似渴地學習,那個時候可以一個人面對幾十個、一百個人講公司理念、講產品,講什么。但是十年之后,江山翻過來了,中國人已經掌握了所有最先進的理念,所有最先進的理論、所有最先進的思想,這時候我們要和中國企業同行去交流的時候,反過來了,中國企業兩三個人,我們要上百人,那個時候在跨國公司來對付,才能應答得了這個問題。因此我自己體會中國企業的發展,中國的管理模式,必然要走過三部曲。第一部曲是我們吸收的階段。我們那個時候是囫圇吞棗或者是照辦主義或者是拿來主義也好,這個階段已經經過了。但是中國人在拿來的過程中在創造、在吸收、在融合,第二個階段就是我們現在的階段,在創造、提升、融合的階段。未來五到七年,我自己老把2010年做一個展望,我在公司制定中長期戰略就是以2010年做目標,我設定7年目標的時候,我就感覺這個時候一定是中國企業高速成長,中國企業理論創新、管理創新融合國際化企業的一個最高階段。

  我也有過經驗1997年受美國華人工程師協會到美國做一次主題演講,在主題演講前一天晚上,美國華人工程師協會的一些領導和我共進晚餐,都是白發斑斑、灰發斑斑的老華人,他們跟我講一個故事,一看遞過來的名片都是在美國大型公司中,最高最高做到總監級,其他要不然就是資深經理、資深顧問,我就問你們在美國多長時間了?30年了,40年了,從大學畢業之后一直熬到現在了。他們就聊起來,當時我們都是上的美國最名牌的大學,還沒有大學畢業就已經被美國大公司鎖定了,招聘到美國大公司。學習不好的畢業找不到工作就回臺灣了,結果現在翻過來了,30年之后這些人還在美國的公司里,白發斑斑地當普通一員,掙著那點兒公司,當然比中國工資可能高一點,也就那樣了。可是當時在美國沒有出路的人,現在都成了大老板了,都是包機、專機過來的,這些人都不敢去見了。所以一個新興市場的崛起,必然會有一批高級人才,他們不是學了多少,而是干了多少,干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我個人體會未來中國企業必然是一個人才融合的過程,一個是自身要培養一批。第二像今天在座的金蝶老總和我本人從跨國企業要留回來一批,第三海外還有一批真的中國人出了國才愛國,過去我不覺得國歌有多好聽,在國外一聽國歌眼淚就往下掉,中國民族情是抹不掉的,所以海外這些人回來又是一大批人才,在這個環境中一定會有一個中國獨特人才管理理念的融合。

  亞信是兩個留學生創立的,有六個創始人,上個月開始慶祝十年的時候,六個原創創始人已經全部離開亞信,把這家公司交給了一批在新的管理層來管理。這些管理層的成員有海歸的,也有土生土長的工程師一步一步干起來的,也有像我這樣從跨國企業轉回來的,也有從國家機關轉過來的,從這里面融合了一批最好的人才,在這樣的融合趨勢中可以理解國外最先進的理念、抓住國外最先進的技術,用本土的胃好好消化掉。過去我們是學習的階段,現在我們是融合的階段,將來中國的管理理念要自己創立,也有擴張,走出去的一天。謝謝。

  劉永行:

  我認為國際管理模式、中國本土管理模式這是肯定有的,但是國際管理模式都是抽象的,德國有德國的,美國有美國的,日本有日本的,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精髓的東西、原則的東西、邏輯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所以中國要學什么?就是要學這些東西。當然還有具體的案例我們沒有經歷過這是要學的。原則性的管理、原則性的東西、邏輯性、道理性的東西,這些是科學,但是也有實用化。十年前的一個對話里面,有人提問,正大飼料以前奪的非常好,但是現在陷入危機,請問稀國明先生你是不是打算把飼料賣給希望集團?他說正大飼料做的是非常優秀的,正大是全世界最大、最成功的飼料企業,在泰國占了接近50%,而且盈利非常好,在臺灣也是第一,在越南也是第一,我們的工廠在那里比它差遠了。他一個工廠銷售30萬噸,在越南四個工廠。在印度尼西亞是第一,在土耳其也是第一,在中國也曾經是第一,到現在銷量也仍然是第一,但是他卻是非常困難。為什么呢?他沒有想到中國有中國的特點。中國特點是什么?中國人是最具商業才能的民族,第二是客觀創造的條件,中國有一萬二千個國營飼料廠,而這些國營飼料廠在競爭中敗下來了,生存下來的都是地方的小工廠。這些工廠倒閉之后國家紛紛改制,原來要么是一千萬,后來賣兩百萬,后來是五萬元就可以租一個廠家,誰能夠把這個廠運行一年,養起來就行了。所以給我們低成本進入這個行業提供了方便。所以飼料行業就是城頭變換大王旗,成本太低了。所以說中國飼料市場的競爭是超級競爭,超國際水平的競爭。所以說也非常鍛煉人。王石就說過能夠做好飼料的可以做任何事,我也相信這一點,因為是超級競爭。就像各地的小餐館、小商店一樣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利潤低到極點,必須面臨著很多具體問題。最后稀國明說不是正大集團要不要賣給希望集團的問題,而是希望集團要不要買正大的問題。這邊有大量國營企業可以三千多萬,你要買的話三百萬就可以買下來,誰去買?甚至民營企業進去了,五萬元就可以租賃一個廠,這樣是超級競爭,可以想像這是外國公司沒有想到的。同樣外國公司可能也沒有想到中國彩電從幾百家廠濃縮到只有十來幾,而且每家非常厲害。我想這些都是中國特色,所以有中國特色的管理。但是原理、框架、邏輯都是一樣的。現在還沒有到中國跟國際化管理提供一些原理的時候,我想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是可以的。謝謝。

  郭為:

  談的非常好,我也非常認同,可能還有一點,還是往歷史角度來看,什么叫國際化、什么叫中國化?我想在三百年前中國標準就是世界的標準。因為那個時候中國GDP占了全國35%,美國這時候占了33%,比我們那個時候差很多。今天只不過說人家比我們強大了,我們不得不接受這種標準。而這種標準是什么呢?我在97年浙江大學演講的時候,就說過所有的標準都是市場決定的。你有了強大的市場就決定了體的標準,絕對不會說你的技術水平有多高,包括今天CDMA、GSM誰比誰強?誰占領中國市場誰就成為中國電信的老大,你占領不了就往后排,沒有絕對的東西。為什么今天在學美國企業?因為美國孕育了世界最大的市場,世界五百強一半以上都在美國,所以就比中國好。包括剛才講的人才問題也是這樣的。反過來講,其實前面幾位企業家講的非常好,十年以后,或者再二十年以后,一定是中國的市場成為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在這個市場里面發揮很大的作用。比如說今天的移 動電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互聯網用戶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大,這些市場必然在這個領域里面孕育非常強大的產品,包括飼料行業。如果我們的雞、鴨、豬都是世界第一大產銷國的話,當然就是你的標準了。你講的管理理論一定是最先進的,因為你最強大嘛。所以很多東西不能籠統地講,什么什么東西,理論上有多先進,而是實踐。做企業的來講不需要高智商,中等偏上就可以了,但是最主要的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發展。江澤民總書記講要與時俱進。所以不能籠統地講國際化和國內的問題。

  當然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家庭的一員,一定要有中國的生意。頭兩天有一部電視劇,我推薦給中國企業家雜志,國勢弱的時候企業太強是有問題的。這實際上是互動的。為什么走出去的人特別愛國,因為他感覺到國家太弱,你企業再大也沒有用。整個民族起來了,他的理念、創造性是一定非常有價值的。當然這個時間不會像大家想的那么樂觀,十年二十年可能還做不到,整體水平在一個什么水平上,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作為個別企業可以在這個領域是領先的。

  我還想回答剛才講的人才問題,我覺得宏觀上不用擔心,中國有的是人,但是微觀上確實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過去毛主席講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對于每一家企業,如果大家認真自己反省一下其實核心還是人才的問題。制約今天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定是人才問題。道路究竟怎么樣,劉總這邊可能有他自己培養的,我覺得亞信真的是太優秀了,人才的更迭能夠做的這么好,有它的模式。當然我們神州數碼也在不斷地思考,我基本的想法,屬于傳統的,自己已經做的比較熟的肯定是自己培養為主,但是跨越式發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人才引進的問題。因為我越來越體會,過去對專家一度迷信,后來是不屑一顧,現在又反過來了,確實隔行如隔山,跨一個新的行業真的是非常難的,在這個時候不僅僅是跨國人才,最主要還是專業人才競爭。最簡單實話實說地講,哪一個公司的人事管理真的做的非常優秀?在中國企業里面,很少很少,寥寥無幾。很多很專業的東西就是差別非常大。我們跟很多公司合作,切實體會到什么叫專業,人家講的確實跟你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講,國際化是學習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方法,這些東西我覺得中國企業還是要很深刻地學習。

  當然前面幾位講過,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特色,包括講到分拆可能也是一個特色。在特色的環境里面,人群環境里面做大。比如說半導體行業很小的例子,半導體最早在美國發明,后來到日本,為什么超過了美國?最主要日本的技術工人比美國更安分守己,不會去碰半導體的片子,美國人就會碰。所以產品的質量合格率要低于日本。日本人非常規矩,說不動就不動,所以效率非常好。但是中國人做了就不行,中國人老愛碰這個東西,好奇心太強,不守規矩,沒有紀律性,所以中國人做的半導體老做不過日本人。后來有一家公司發明了一個技術,相當于拿了一個飯盒,相當于真空的,把片子放在里面,你摸不到這個片子,這個時候我們的效率就大大高于美國了。就是說你的管理一定要結合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就是這么一個特色,如果十年以后在座講的都是土話或者是西洋話,那中國企業就沒有希望了。一定是把先進理念、先進東西掌握過來,不管是美國、日本、哪怕是印度的,都要互相學習,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能工。

  金明:

  各位嘉賓講的非常好,我也舉一下我個人的例子,1977年到79年這段時間,我在彼茨堡,我的公司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在美國第一次設廠,生產的汽車是今天在上海做的高爾夫,我親自看到美國人放下他的面子和身段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來向德國請教,當時我們中國人看德國人和美國人之間,德國人見了美國人講,就講今天好不好?美國人就嘲笑他,什么都沒有掉。所以兩方面動不動就拿二次大戰來講,經過兩年以后美國人也佩服了德國人,美國人和德國人在那個企業基本上是融合在一起。1986年的時候我在洛杉磯,負責HP的咨詢工作,就親自看到美國人又放下了身段向日本人學TQC,學GIT。就包括HP這樣的公司,從它的CEO開始,美國人號稱NBO,可是真正開始實施的時候突然發現老板談的目標最多是前面一層到兩層,下面員工和中層經理根本不曉得你的目標是什么,所以包括HP在80年代放下了身段派人到日本去取經,學了一套日本人真正戰略企業管理。在80年代末期HP派我到了韓國去三星去,也看到韓國這個民族也是非常優秀的民族,哪些人比德國人做的好,他也放下了身段。拿出來我們五千年的道統,當然我們不可妄自菲薄,也不需要花那么多工夫刻意去學。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臺灣也像今天一樣也是說有沒有中國式的管理,那個時候說王永慶的管理,王耀東的管理,說不定剛剛我們談的這些所謂中國特色,特色是今天人才的數字,特色是大環境的機制,可是你想到了嗎?這說不定是借口。我相信從1986年到了中國,到今天我自己在中國民營企業,我個人有信心中國越走越向國際化,國際公司越走越向中國化,祝大家好運。

  趙民: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代表。一個中心民族的就是國際的,中國的就是國際的,全世界永遠只有一個美國,大家不要想把美國的東西搬到中國來,日本也只有一個日本。GE只有一個,惠普以后一個,中國的公司希望只有一個,聯想也只有一個,誰要去學的話就是死路一條。贏者為王。世界上都是冬天就沒有意思了,所以一定要有廣州。世界上都是陸地沒有海洋,都高山,沒有平地,也沒有意思,只有有差別才有意思,所以只有有中國特色才有國際化的東西。國際化的東西是沒有什么特定含義,就是這幾個國家、幾十個國家組成聯合國才成為一個國際。一個中心就是要堅持有自己的道路,贏者為王,只要你在這個市場發展成長起來了,亞信就是亞信模式,聯想就是聯想模式,希望就是希望模式。

  兩個基本點要開國際的車,走中國的路。做企業管理無論是做汽車設計還是做汽車的運營,還是汽車駕駛,都要按照國際統一的規律來做,但是你是在中國辦企業,你的政府是中國政府,員工是中國員工,股東是中國民營企業的股東,跟美國風險投資的股東不一樣,所以必須走中國道路。如果不走中國道路,開國際車,即使奔馳也會塞車,也會翻車,那就是地上的英雄了。

  第三是怎么做到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就是三個代表,第一個要有合適的戰略。戰略永遠沒有對錯也沒有先進和落后,要合適。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沃爾瑪是最不以人為本的。第二是核心競爭力的人才,不管是什么產業,人才一定具有核心競爭力。第三是具有比較優勢的先進機制。先進機制不要一步太大,跨到美國的先進機制,跨到以后幾十年的先進機制,相對來說有比較優勢的先進機制就夠了。這樣三個代表寫的東西做到了就一定能夠做到兩個基本點,就一定能夠恪守你的一個中心。謝謝。

  主持人:

  通常我們討論問題看過去20年多會做一個預測,我想請幾位嘉賓用一句話,不能超過60個字,預測一下中國企業未來五年管理朝那個方向走?

  趙民:

  剛才我說的律,我們必須再認識兩個規律,第一個是認識在新的WTO下的國際化的規律。絕大部分在中國企業要能夠做成功,如果不順應這個歷史潮流和市場規律一定成為地上英雄。第二是一定要認識中國企業的規律,要做成天上的英雄必須深刻了解企業自己,了解你所處的環境。謝謝。

  金明:

  未來的五年、六年,走過2010年,中國企業一定可以動了洋人企業的乳酪,中國企業的大龍一樣也可以跳舞,不光大象可以跳舞,我們大龍也可以跳舞。

  郭為:

  我想產業規律一定是國際化的,管理規律一定是本土化的,所以中外的融合可能是未來中國企業的一大特色。

  劉永行:

  我想管理無定式,中國的企業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然后把它實施起來,贏得市場。我想未來中國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強。

  張醒生:按

  前面都總結的那么好了以后,越往后越難,幸虧后面是兩個咨詢專家,套用一句老話,未來企業管理一定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包容融合,推陳出新,以我為主,以中為主,不斷發展。謝謝。

  吳亦兵:

  真的沒有什么好說的,一個是在未來五到七年之后一定會有中國領先企業成為世界領先企業,中國領先的管理理念成為國際MBA的教材,中國普遍大部分的企業將會成為國際標準化的企業,而中國普遍企業的管理也將越來越會標準化。

  王璞:

  今天是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對中國企業家說兩點,第一點,中國企業家從過去一手抓變動,兩手都要硬,一手抓機遇,靠知覺、經驗,另外一手抓管理,靠管理要效益。第二點,中國企業家要從自己能夠帶團隊獲得一個企業的優勢變為深入思考,認真琢磨如何培育企業長期發展百年老店的競爭力,希望和中國企業家一起共勉。

  主持人:

  時間過的非常快,我剛才也講到,現在我們有幸到這里來參加這個會議,我們這些企業人能夠生存下來是有幸的。今天能夠有幸聽到各位嘉賓他們一些想法、理念也是非常有幸的。還有一個更有幸的五年、十連以后你們企業還都在,再來參加這個會。有的可能坐在臺上、坐在臺下,今天上午論壇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為你燃燒 就等你哦!

  注冊新浪9M全免費郵箱
  新浪二手市場重新開張 結識新網友,短信免費發,就來了了吧!
  燃情互動,情愛添姿彩,在這個冬天找到屬于你的愛!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精彩短信
兩性學堂
激情大冒險的滋味
探尋無盡欲望邊界
非常笑話
搞笑!與眾大不同
過癮!嘗嘗就知道
圖片
鈴聲
·[陳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鳥啼鈴語 蟋蟀鈴聲
鈴聲搜索



新浪商城推薦
索尼數碼相機
  • DSC-P2 超低價
  • 索尼 DSC-P72
  • 淑女瘋狂
  • 火辣露乳裝新上架
  • 買內衣送性感大禮
  •   理財新時尚-收藏
  • 網上錢幣卡市場熱
  • 郵品一族交易社區
     (以上推薦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賣>>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