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常有分析人士從投資者心理的角度去看股市,但真正以此為主要依據進行投資的人并不多。荷蘭銀行則在去年初推出一只名為投資行為機會基金,就是針對人們投資時作出的非理性行為,利用比較新穎的量化分析嘗試從中獲利。基金主要關注歐洲四百只藍籌股中的五十只,根據市場形勢每月變換一次組合。根據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后表現一直良好,單看去年5月份,MSCI歐洲指標下跌了43%,可該基金下跌僅僅0.3%,由此看來這種投資方式有它的可取之處。
荷銀投資行為機會基金主要針對以下四種投資心理,加上每月根據最新資訊,形成歐洲重要藍籌股的組合,力求排除情緒因素的影響,去尋找市場中可能被忽視的機會。這四種投資心理如下:
1、形象效應:所謂的“明星股效應”,其實筆者以為這種心理在中國股市并不少見,比如去年上市的誠志股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于清華大學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在加上清華同方、清華紫光等良好的市場效應。使得投資者往往高估了它可能的實際價值,對于它未來能否保持良好的贏利等等一些基礎因素并不在意。想象一下,假如誠志股份的公司發起人中剔除了清華同方,很難相信它上市后還能定位在目前的30、40元附近。反過來也說明上市公司和承銷商成功地利用市場的明星效應,完成了一次較為完美的形象包裝。
2、反應過敏:對于最新的一些資訊和消息,投資者經常會有反應過敏的情況,當事件過去這類股市的反應就會被修復。去年以來最為明顯例子就是因陳水扁當選臺灣新領導人,一度引發海峽兩岸關系緊張。股市也兩度因此而引發調整。去年3月18日臺灣選舉產生結果之前,由于部分投資者的拋售,大盤出現大幅回調,但3月17日,也就是選情明朗前夕股市已經開始止跌回穩,并且很快創出新高。同樣在5月20日陳水扁就職演講前,由于大多投資者的觀望,大盤縮量下跌,但是有了3月份的經驗,這次調整在5月16日提早結束,最終大盤再次迅速回升且創出新高。
3、忽略趨勢:正如上述的情形,投資者經常只會顧及眼前的消息,而忽略了一些基本因素,例如去年以來大盤正處于明顯的上升趨勢,一些政治因素給短期趨勢構成短暫的心理壓力而形成調整,但是當這種影響明朗后市場將重新回到原有的趨勢中。再比如去年以來大盤幾次大的調整,事后都有一批不同的莊股經過順勢洗倉,從而走出強勢上升的行情。
4、過于自信:有時候投資者過于相信個人眼光,而忽視了市場已經出現的信息,導致錯失投資良機。這也是每個投資者都有可能犯的錯誤,因此要求投資者在做事前投資策略的時候,要有止損的概念,畢竟任何事先的分析都有出錯的機會,一旦發現市場的發展與自己原有的判斷相違背,應該果斷承認錯誤,避免虧損繼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