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0年報的不斷登臺亮相,滬深兩股再次演繹了績優公司不漲反跌、績差公司不跌反漲的舊劇,令許多中小投資者大叫看不懂,有認為主力故意與散戶反向操作的,也有認為這市場太會捉弄人的。總之,普遍感到有些無可適從,甚至還有人認為盡管管理層已將加強市場規范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似乎市場還是沒有改變績優股不風光、績差股受追捧的陋習。
|
其實主力避優選差沒錯,因此反映出來的市場喜好也是正確的。有微詞的散戶投資者,只要細心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近期這種好股不漲、差股反漲的情況有這樣四個特點:一是凡跌的績優股,都是分配方案不佳的,或不分配,或一毛二毛的意思意思,與其原本靠績優概念支撐的高股價不相適應,于是跌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二是少數雖算不上績優的公司,但推出較理想的分配方案,特別是擬實施送紅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的,還是漲勢喜人的;三是不跌反漲的績差股,都是相對上年而言利潤還是有較大增幅的,如變巨虧為微虧,由微虧轉微利的,具有高“成長性”的題材;四是虧損公司,年報公布后只是向上微微沖了一下,復歸盤跌路的。
經過以上分析,散戶投資者應當明白以下三個道理,那就是股票真正的績優概念是需要通過對股東的回報的厚薄來體現的。賬面上高達好幾角錢一股的收益再誘人,如果對股東不進行分配或少許分配的話,同績差股沒有多大差異,統統只是籌碼的符號而已,打個不一定恰當的比方,就像撲克牌中的“A”與“2”,看上去A為老大,2最小,但具體在打不同的撲克游戲中各有各的用途,談不上哪張牌更大,此為一;而在分配方案上沒有多大區別的情況下,高價的績優股與低價的績差股,就會由股價的高低來決定誰是好股,誰是壞股了,此時當然價位低的股票就更凸現投資價值了,至少是有投機價值,此為二;由于大多數散戶至今還習慣從“每股收益”的大小來研判好股差股,而且還喜歡揀數字大的買,主力也就采取了與同大眾化思維相反的做法,專選從本質上差別不同的、同為不分配的、股價低的股票做行情,此為三。
綜上所述,嚴格地講,現階段我國股市根本不存在好股壞股,只有貴股賤股。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散戶不但可能接受當前的市態,而且在今后的操作策略上,也能從容地趨利避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