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分析,是投資相應股票的必修功課。在A、B股市場,財務報表分析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對應收賬款進行詳細分析,從中可發現優質公司,更多地可發現某些公司的業績“水分”。
應收賬款來源于上市公司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以賒銷方式進行的結算,應收而未收款項就記入“應收賬款”欄目。由于我國財務制度的權責發生制,雖未收到相應銷
售款,但合同已兌現、商品勞務所有權已轉移,仍可記入公司收入,可以堂而皇之地記入利潤,納稅后便變成凈利潤的一部分。
這樣,如上市公司濫用這一制度,銷售收入、利潤就有夸大成分,甚至會發展到利用規則造假。以前監管不嚴,分析若干報表,竟然有“績優公司”當年主要一筆合同收入數目與當年應收賬款增加數吻合,以后連續兩年一直作為應收賬款掛賬,如一直掛著與沒有收入有何兩樣?后期雖規定了壞賬提取制度,但仍有公司未嚴格執行。因而進行應收賬款分析,要仔細分析公司執行多大的壞賬提取比例,根據行業特點分析提取比例是否合理,如果僅僅按5%或所要求的最低比例提取壞賬,很可能不能反映真實損失,銷售收入有虛增之嫌。如果一筆應收賬款拖了3年多還收不回,壞賬提取比例低于25%則不合理。
進行應收賬款分析,應從當期財務報告詳表中析取數據,現有公開媒體公布的是簡表,可能少了最重要的應收賬款的分賬齡數據。必須理解應收賬款余額屬于1年以內、1年到2年、2年到3年、3年以上的比例及數值,如總額較大、賬齡又長則問題較大,有一定或有損失或著已虛增了一定銷售收入,一旦嚴格執行財務規定作壞賬計提,則會沖減部分利潤。
單純應收賬款總額大,未必是大問題,因為可能銷售收入更多。如果當年度應收賬款增長率高于銷售收入增長率,至少說明回籠資金較慢。如果分年度的應收賬款逐漸增多,而銷售收入增長有限則說明問題正在惡化。虛構的合同收入可以通過連續追蹤幾期的財務詳表分析到。有一個財務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可以作定量分析,但還不夠,后期發展的現金流量表可擠掉一部分應收賬款的水分。古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