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相信上市公司財務數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16日 08:14 和訊 | ||
余凱/武漢證券 美國股市投資穩健派泰斗沃倫·巴菲特有個“四不”觀點: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第一,買什么股票;第二,買入價格。 曾經在13年內通過長期持股將幾千萬美元資金獲利30倍的換股套利專家彼得·林奇也說:要想預測股市未來一至兩年的發展趨勢是不可能的,股市會在下一個月、下一年或下三年急劇下跌,股市下跌是你購買你所喜歡的股票的好時機。 兩位大師的話表明了一個共同意思:股價具有大幅波動性,股價的漲跌是不可能精確預測的,買賣股票存在一個掌握價值尺度的技巧。 看來,美國股市雖然成熟規范,但缺乏耐心和價值標準的人,想在美國股市賺銀子,又談何容易。股票的價值究竟是什么?各派人士、各種理論眾說紛云。政府說國企股是頂梁柱,經紀商說活躍股有錢賺,承銷商說新股價值高,上市公司說自己的前景無限美好,莊家更是拼命拉上升通道、出文章吹喇叭……其實很明顯,各派力量都是為自己的經濟利益說話。更有人直截了當地說:股價的漲跌由政策調控和莊家操縱說了算,研究股票的價值簡直可笑之至。 其實,筆者通過仔細研究發現,相當一批每年分派現金股息的上市公司,其市場價的股息收益率常年穩定并高于銀行存款利率。在銀行存款年利率只有2%的時候,有些股票的現金分紅為每股0.4元,歷年現金分紅情況都不錯,股價卻僅徘徊在7至8元。而許多歷年資產敗絮其中、常年虧損的上市公司股價卻被莊家弄上弄下,而參與投機的人更是樂此不疲,還美其名曰“小盤殼價值”。看來,不少人還是以“投大機、發大財”作為判定股票是否有價值的標準。然而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暴利,與莊共舞,也就是與狼共舞,此類投資者的命運永遠被別人捏在手里,他究竟能贏幾回? 日本的日經指數20世紀80年代末到達過38000點,2002年跌破9000點;臺灣加權指數20世紀80年代初到達過12000點,2002年跌破4000點。那些不看價值在高價位瘋狂投機的人,其面臨的下場只有兩個字:虧損。美國道瓊斯指數由于定位較合理,因而能夠從1940年的100點左右上漲到2000年的10000點以上,其間最大跌幅僅為階段最高點的一半。 如果說那些急功近利者在股市上與莊對賭是非理性的,那么已經開始思考上市公司財務價值的人是否就理性呢?據某些“經常與上市公司高層接觸的人”透露:上市公司70%的財務報告做假,分析又有何用? 公眾股東究竟該不該相信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對股價的漲跌到底有無影響?筆者通過對國內外歷史記錄和資料的研究,發現以下觀點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一、從5至10年期間來看,股價與每股凈資產或每股年度盈利能力有著不規則周期繞動關系,即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二、每年現金分紅政策穩定的股票,股價的底部支撐位與其財務價值高度相關。 三、在報巨虧的股票中,往年的報告作假欺騙公眾股東或該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利用巨虧謀取私利的可能性大。 四、證券監管部門每年都能查出或處罰一些違規公司,但重大作假事件并不是每年都發生。 五、有“將財務作假的相關責任人關進監獄或對作假行為課以巨額罰款和賠償”的法律條款的國家的股市,作假事件發生的頻率和作假嚴重程度微乎其微。 從統計學角度看,對任何大量隨機事物進行疊加分析,其結果只能以概率和誤差率來描述。上市公司在編制財務數據時肯定存在統計誤差,有時甚至達到30%。但許多誤差往往能在后續年份得到矯正。我們不能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大量事物的隨機波動現象都說成是“有人在作假”。另外,法律對違法人員的制裁和審計部門對歷史虛假數據的糾正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人類對自身過分越軌行為的自我矯正。就像貪官最終原形畢露,身敗名裂,是一樣的道理。 筆者還發現: 1、只看主營業務和主營業務利潤的成長性來評判該股票對公眾股東的價值是片面的。如果該公司同期經營管理費用增長更快,那它對公眾股東的責任意識是很差的。由于凈利潤不增長,股價想跟上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難度很大。這種公司實際上是公司管理層用公眾股東的血汗錢為公司自己的人員和關系戶揩油水,這也是變相侵占公眾股東利益的表現形式之一。 2、最近幾年凈利潤大起大落和凈資產質量變化無常的股票,其股價走勢與財務數據相關性差,其漲跌往往由先知先覺的內幕交易者或莊家來導演,散戶跟風總是慢半拍,第二年的財務數據經常“出乎意外”。 3、局部階段的財務數據和消息概念不能反映股票價值。1997年在60元買四川長虹股票的人本身并不傻,但就是上了“每股收益1.7元”、“國企龍頭前景好”等個別指標或階段性概念的當。殊不知,有些莊家和上市公司就是利用局部階段的數據、消息、概念操縱股價,讓它漲得如火如荼,引導眼紅的公眾主動飛蛾撲火。 國內的ST銀廣夏作假事件,這個曾經讓某些公眾基金經理也受蒙蔽而遭受巨虧的事實再次說明,不仔細研究財務數據的邏輯關系,不具備經濟常識,向技術圖形追高,向美妙的概念追高,其下場是多么的悲慘。 隨著反財務欺詐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財務作假者的違規成本將越來越高,財務數據的公信力將會不斷增強。公眾股東該不該相信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筆者認為:財務數據不是萬能的,但不記錄、不研究財務數據是萬萬不能的。沒有相關法律條款對財務作假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直接融資就會成為用公眾財富培養少數巨貪和合法滋生金融詐騙事件的溫床。有條件的投資者應理直氣壯地以股東的身份到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明察暗訪,為正確判斷股票價值和日后可能出現的索賠維權活動掌握第一手資料。 總之,公眾股東如果能夠綜合采用定性的行業、品牌調研,定量的數據計算以及有效的監測工具來投資股票,就能夠達到美國許多大學和權威金融研究機構所說的“以合理的價格長期堅持投資股票市場,能夠趕上通貨膨脹率,其綜合收益率大大高于銀行存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那樣的效果。 免費注冊上網開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