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鼎財經/黃家堅
馬克思說過,由產品向商品的轉化,可稱為“驚險的一躍”,如能順利躍過,則資本家能夠實現利潤,而躍不過,則摔碎的不是商品,而是資本家。股市里實行連虧三年將退市的政策,使連續虧損兩年半的上市公司亦面臨這“驚險的一躍”,假如此類公司年底能夠順利扭虧,則退市警報解除,股價亦會有出色表現;假如年底繼續虧損,無疑將直面退市風險
。例如,ST海洋、ST宏業、ST銀山等股由于中報未能扭虧,在這“驚險的一躍”中被摔得粉身骨碎,而ST北特鋼、ST幸福等股中報扭虧,恢復上市指日可待。因此,對此類個股不宜一概排斥,關鍵是如何把握其中的機會。
哪些個股能扭虧,哪些個股可能要退市?仔細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完全能夠看出端倪。包括兩個方面:1、公司的債務水平,公司債務總額越大,重組難度越高,重組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仔那些退市的個股,如ST銀山、ST海洋等,無不是因為債務問題卡了殼,導致重組失敗,公司退市。2、公司的重組力度,沒有強有力的重組舉措,很難將上市公司從懸崖邊拯救過來。去年的ST倍特鋼,在連續虧損兩年半之后,展開了強有力的重組舉措,先是將股權轉讓給路橋建設集團,隨后,進行了大規模的資產置換,置換出的債權及相應的債務達7億左右,將公司的債務問題完全解決,去年年底雖然繼續虧損,但今年中報扭虧便順理成章。因此,在理智分析的基礎上,參與此類個股,可發現收益遠遠大于風險。
根據上述兩條準則,再來與相關個股對照,可發現一些個股可能隱藏著機會。例如ST中燕(600763),該公司為是一個問題股,2000年每股虧損0.149元,去年每股虧損0.95元,今年中期繼續虧損,已處在退市邊緣,但我們亦發現該公司具有獨特的優勢:1、股本小,總股本1.6億股,流通股4000多萬股。2、第一大股東已變更為新疆屯河集團,該公司為新疆德隆的嫡系部隊,很難想象屯河集團是為中燕的退市而來陪葬的。3、最重要的是,該公司的負債總額僅867萬,今年中報沒有任何的主營業務收入,其虧損的199萬全部是管理費用,公司要扭虧可以說是舉手之勞:只要注入少量盈利資產即可。近期該股從底部連放大量上攻,可能便是對重組預期的一種反映,當然,大家還需跟蹤觀察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又改觀跡象,從而作為操作的依據。
類似地,ST科龍、ST廈華、ST廈新等均連續虧損,但均已露出扭虧征兆,從往年的走勢看,第四季度往往是重組股的天下,此類個股當會借機活躍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