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商務部解禁重慶太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09:30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劉琪莉報道 5月29日,商務部發布2007年第38號公告稱,解除對重慶大都會太平洋百貨的“禁令”,在2005年被劃入“非試點外資商企”因此不能享有國家相應優惠政策的重慶大都會太平洋百貨終于解禁。 “五不得企業” 商務部38號公告稱,由于重慶大都會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股東臺灣遠東集團已承諾其經營活動將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商務部、工商總局決定,解除對重慶大都會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的“五不得限制”。據了解,重慶大都會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的老板是李嘉誠。 中國對未經商務部和中國工商總局批準的外資商企有“不得享有進出口經營權、不得經營批發業務、不得再擴大經營范圍和建設規模、不得開設分店和延長合營年限、不得享受進口自用設備和原材料的減免稅政策”的規定,俗稱“五不得規定”,這種企業被稱為“五不得企業”。 摸底外資商企 1992年,我國正式對外開放零售業,許多外資商業企業經國家正式批準后進入中國,但也有一些外商通過組建商業管理公司或者以外商投資方式滲入到商業零售領域。有些地方還越權審批,使得各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大量進入中國,影響了國內商業的正常發展秩序。 為掌握全國商業領域利用外資的情況,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國家工商總局在2000年對商業領域利用外資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調查范圍涵蓋了國家正式批準的外商投資商業項目、277家非試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1998年7月1日后地方批準設立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以及使用外國商業企業商號(品牌)的商場(商店)及其出資者和外商投資管理公司(管理咨詢公司)等幾類商業企業。結果顯示,在2001年底, 經國家正式批準的外商投資零售商業項目只有49家,各地越權審批的達到316家。 重拳治理 由于越權審批現象嚴重,各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大量進入影響了國內商業的正常發展秩序。2000年12月1日,原國家經貿委、原外經貿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立即停止越權審批和變相設立外商投資商業企業的通知》,對越權審批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進行了一次清理。 2001年8月6日,三部委又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清理整頓非試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工作的通知》,對商業企業進一步清理。當時已經有65家企業轉為內資、不經營商業或已經注銷。 對剩下的未完成整改的以及地方擅自越權批準設立的216家企業,要求按照《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進行整改。 對未上報的非試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一個月內未補報的做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處理。 北京西友大廈有限公司、北京百盛輕工發展有限公司、賽特國際有限公司、天津新世界百貨有限公司、天津伊勢丹有限公司、八佰伴南方商城、美美百貨等知名的商業企業都列在《需要整改的216家非試點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名單》之中。 此后,被點名的這些外商投資商業企業進行了整改,有些轉為內資。 根據整改情況,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曾兩次發布“五不得”黑名單。其中2004年宣布上海二百永新有限公司、上海翱拓—七百郵購有限公司、上海斯多克百貨有限公司、上海黃金世界商廈有限公司、上海昆侖臺灣商城有限公司5家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列入“五不得企業”名單。 2005年1月,宣布重慶大都會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大連米利海辰商場有限公司、上海麥考林國際郵購有限公司3家企業屬于“五不得企業”。 家樂福整改事件 對在2000年11月發布《關于立即停止越權審批和變相設立外商投資商業企業的通知》后又擅自批準設立的成都家樂福連鎖超市有限公司和上海龍華樂購生活購物有限公司,要求外方要轉讓股權、退出經營。 對由法國家樂福公司投資設立的企業,要求按照三部委下發的《關于法國家樂福公司在我國違規從事商業經營活動處理意見的通知》進行處理。 當時,“家樂福事件”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較大影響。家樂福1995年通過設立管理咨詢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后來通過地方政府“越權審批”開獨資店,一再觸及 中國政府的政策“高壓線”。在原國家經貿委1999年頒布《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中,外資企業持股比例的上限為65%。 2000年11月和2001年8月相關部委連發兩道禁令,對家樂福的做法緊急叫停。2002年,國家有關部門勒令家樂福進行全面整改,要求其在華的27家店35%股權出讓給中方企業。2003年完成整改。 全球零售50強八成進中國 中國加入WTO之后,中國市場逐漸開放,外資審批權逐漸下放,外資并購趨增。到目前為止,全球零售企業50強中有80%左右已進入中國市場,分布于國內20多個省市。 麥肯錫公司的相關分析認為,中國商業對外開發后的3-5年內,中國零售業60%的市場將由3-5家世界級零售巨頭掌握,30%的市場將由中國國家級零售企業把持,剩下10%掌握在國內地區性零售企業手中。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