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闊別市場長達6年之后,玉米期貨今天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重新掛牌交易。
記者昨天下午獲悉,大商所已做好了上市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只等今天開市。同時,大商所于昨天公布了玉米期貨合約掛盤基準價,為玉米期貨的正式交易定下了價格基調。
據了解,玉米期貨合約首個交易日漲跌停板幅度是10%,日常漲跌停板幅度為前一交
易日結算價的4%。
今天上市的玉米期貨為:2005年1、3、5三個月的合約,價格分別為每噸1180元、1200元和1230元;7、9、11三個月的合約,價格分別為每噸1240元、1250元和1230元。
以國家的實力去參與全球農產品定價,中國玉米期貨的推出引人注目。今年,在中國農村高調開展糧食生產運動后,玉米期貨的推出,將對中國糧食生產和期貨市場產生歷史性影響。
玉米期貨的6年動蕩光陰
從1993年開始,大連、鄭州、成都、上海糧油、長春、北京、深圳有色七家交易所曾先后進行過玉米期貨交易。后來由于長春聯合交易所的違規交易,1998年證監會暫停了玉米期貨的交易。
自此,玉米市場失去了一個科學統一的定價機制,而玉米企業也失去了一個規避風險的工具。
近五年來,隨著國內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玉米國際國內市場的融通,面臨市場經營風險的相關玉米企業對于玉米期貨“重出江湖”的呼聲一直不斷。
從1999年開始,大商所開始了玉米期貨的研究和上市爭取工作。今年初,市場上傳出將恢復玉米期貨的消息。8月17日,證監會宣布,經國務院同意,批準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玉米期貨品種。
在隱匿六年后,玉米期貨終于重現市場,成為1998年中國期貨市場清理整頓以來推出的首個糧食期貨品種,也是國內現貨規模最大的糧食期貨品種。
爭奪農產品期貨全球話語權
玉米是我國較重要的糧食品種之一,生產、消費區域分布廣泛,年產量和年消費量均在1.2億噸左右,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
有專家指出,在美國,玉米期貨市場不但是其玉米產業發展的保駕護航者,而且也奠定了其世界農產品期貨交易中心的地位。基于此,玉米期貨在大商所恢復上市,也將大大提升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國際地位,并使我國具有玉米的國際定價話語權。
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田源也曾表示,玉米期貨是國際期貨市場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功能完善的糧食期貨品種。玉米期貨如能穩健運行,將是最能彰顯期貨市場功能的品種之一。
全球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的理想
中期期貨資深分析師李磊認為,在我國糧食貿易中,政府宏觀調控的決策是基于陳舊的歷史信息,而并非基于對未來的預期,而對“未來價格的正確判斷”只能依賴于期貨市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期貨證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則指出,期貨價格可以更及時、更靈敏地反映現貨市場的價格,輻射面廣,具有權威性和參考性,可以與現貨市場價格相互影響,從而使中國在國際玉米價格形成上具有一定影響力。
據介紹,國際市場上的大宗商品,特別是一些戰略性物資的價格,常常會發生劇烈波動。中國在一些大宗商品上的集中采購,就經常導致中國到國際市場訂購商品,商品價格就大漲;停止購買,商品價格又快速回落。
這種大量采購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但期貨市場能夠進行有效化解。
田源說:“我們要站在全球戰略的高度,加快發展國內期貨市場,力爭成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中心。”(來源:中國期貨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