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聯手爭取定價權 大豆利潤再分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6日 10:26 格林集團 | |||||||||
如果有足夠的風險對沖機制,如果中巴可以直接進行貿易,那么這200億元的差價就可以在中國與巴西之間重新分割。 9月10日,朱玉辰和雷納多·吉尼斯·君凱在大連簽字。 分別作為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和巴西期貨交易所理事會副主席的朱玉辰和君凱簽署
中巴聯手定價? 朱玉辰在當日舉行的簽字儀式上說,希望兩所能夠以此為契機,建立“更加緊密、更富有建設性”的合作關系。 據本報記者向大商所了解,在備忘錄的基礎上,大商所和巴西期貨交易所還將就大豆期貨合約的合約標準的制定,以及交割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對這一備忘錄的簽訂,巴西顯得更為迫切。 2004年5月,巴西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和總裁就造訪了大商所,與大商所高層就雙方開展合作及未來簽署合作協議等事宜進行了交流。巴西農業協會隨后也兩次致信大商所,并且通過中國前往巴西考察的貿易商向大商所傳遞信息,希望在大豆期貨方面開展合作。 巴西方面的想法顯然正中大商所的下懷。 朱玉辰說,巴西與中國同為重要大豆主產國,近年來中國與南美大豆主產國的大豆貿易日益活躍,南美大豆已經成為中國大豆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商所擬推出的黃大豆2號合約中,就充分考慮了南美大豆參與交割的問題。 于是,在這種“雙贏”的驅動下,大商所與巴西期貨交易所順利地坐在了簽字臺前。 巴西期貨交易所強烈希望與大商所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盡快激活其大豆期貨合約的交易。 黑龍江農墾九三油脂集團總經理田仁禮近期剛剛從巴西考察回來。他說,相對于巴西大豆近6000萬噸的年產量,其大豆期貨合約的交易非常冷淡。“投機性交易非常少,基本上成了一個貿易商交割貨物的遠期合約市場了。”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國際市場上的大豆定價中心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國際大豆貿易合同的價格多根據CBOT的期貨合約價格來確定。 然而,沒有人愿意將自己拳頭產品的定價權放在別人手里。巴西也不例外。 田仁禮認為,如果大連開出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而且與巴西密切合作,雙方就對大豆擁有較大的定價權。 “首先,中國榨油商可以按照市場價格在巴西簽訂大豆采購合同,同時在大連反向拋出遠期合約進行套期保值,從而鎖定成本,降低風險。而巴西豆農也可以在簽訂賣出合同的同時在巴西期貨交易所進行套期保值。”這樣,大商所和巴西期交所的大豆期貨合約的交易必然會活躍起來。 更為重要的是,中巴雙方將由此獲得在大豆貿易中相當的定價權。中、巴對此如此重視的原因是,在現有的大豆國際貿易中,中國和巴西在利益上都受到了相當的侵害,而最大的受益者乃是美國。 而這一情況的形成,則是由國際市場上的貿易格局來決定的。 24億美元的潛在收益 田仁禮說,巴西事實上是向中國出口大豆最多的國家:2003年中國進口大豆2074萬噸,來自巴西的數量在1200萬噸以上。但是,中國從巴西直接進口的大豆卻很少,主要是通過邦吉、ADM、嘉吉等五大大豆貿易商進口。而這五家公司都是美國公司。 這五家公司控制了絕大多數巴西大豆的國際貿易。一個佐證是,中國一度封殺了23家企業出口巴西大豆至中國境內資格,而這23家企業全是在美國注冊的企業。 美國貿易商控制巴西大豆貿易的方法是,從大豆生產的源頭開始控制。 巴西大豆生產商都是各地的大農場主,擁有巨量土地資源卻缺少資金。美國貿易商以這些農場主的土地作為抵押,向農場主提供商業貸款,并要求這些農場主用于向美國商人高價購買種植大豆所需的生產資料,包括農具、種子、化肥在內。田仁禮稱,這種商業貸款的年利率高達14.4%。 美國貿易商要求,巴西農場主以生產出來的大豆抵價償還商業貸款,且這些用于還貸的大豆價格非常低,即使在CBOT大豆期貨價格到了每噸400美元,中國進口價格達到每噸4300元的時候,美國貿易商購買巴西大豆的價格也在每噸200美元以下。 在通過這些手段控制了巴西絕大多數的大豆生產之后,這些巴西大豆被運至美國港口,以五大貿易商為代表的美國貿易商將這些巴西大豆轉運至世界各地,以高昂的價格銷售到世界各地,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國。 美國貿易商向巴西高價銷售生產資料,獲取高額的貸款利率,以及以低價收購巴西大豆,這些都是巴西的潛在損失。造成這些損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巴西大豆的生產命脈主要掌握在美國手中,可以說,巴西只是美國的大豆生產基地。 巴西希望能找到其他穩定的大豆銷售渠道。田仁禮說,他在巴西了解到,巴西的生產商非常希望直接跟中國做生意。所以,巴西農業協會積極推動大商所和巴西期貨交易所合作。 與巴西相比,中國在當前的貿易格局中付出的代價更加巨大,也就是說,如果中巴合作順利,中國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以2003年為例,進口到中國的巴西大豆1200萬噸,巴西出口價格是200美元一噸,而中國進口的價格都在每噸3000元以上,最高達到每噸4300元,即使按照到岸價格每噸400美元計算,中巴之間的差價也達到了24億美元,近200億人民幣。 由于美國貿易商的居間交易,這200億元最終落入了美國貿易商的口袋。 而導致目前中巴之間無法直接貿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個足夠安全的機制來降低貿易中的風險。 田仁禮指出,現在巴西生產商之所以不跟中國企業直接交易,是因為難以對沖中國企業違約的風險,而這一風險因今年上半年中國壓榨企業違約頻發而明顯加大,所以只得與美國貿易商交易,去芝加哥對沖風險。 而中國企業也因為沒辦法對沖原料進口的風險,不得不選擇五大貿易商這樣市場信譽良好的企業,不得不承擔更高的價格。 如果大商所盡快推出黃大豆2號合約,如果有足夠的風險對沖機制,如果中巴可以直接進行貿易,那么這200億元的差價就可以在中國與巴西之間重新分割。 9月10日這一備忘錄的簽署,使得這塊蛋糕重新切割的日子越來越近。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中巴合作良好,獲得的利益可能遠遠不止數百億元。(來源:永安期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