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國內期貨評論 > 正文
 
玉米期貨為實現農民增收大有作為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0日 16:10 格林集團

  風調雨順的2004年為種植玉米的農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但在放開保護價、同時放開收購的新政策面前,全國一億多玉米種植戶不得不面臨新的苦惱:今年的收購價格會怎么樣?到底該在什么時候、以什么價格賣給誰?大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獲準上市的玉米期貨,將可以為農民解決賣糧實現增收提供工具。

  “在玉米品種成功運行的條件下,其權威和超前的期貨價格不但可以為全國廣大種植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精彩手機賽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懸賞 大型休閑游戲燃燒戰車
玉米的農民提供作出播種和賣糧正確決策的依據,而且還可以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簽訂訂單,幫助農民提前鎖定價格風險。”今年3月,大商所總經理朱玉辰向人代會遞交的推出玉米期貨交易的建議中這樣提到:“農民在玉米生產經營中面臨兩大風險,其一是在種植過程中的自然災害風險,其二是流通中的價格波動風險。防范與化解這兩大風險,應高度重視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

  豆農利用期市增收的成功經驗

  “把握市場機會與國家補貼同樣重要。”大商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強調。如果按照玉米去年的價格波動幅度,9月份還是每公斤1.15元,11月便上漲至每公斤1.26元,以每戶農民5畝地、平均畝產500公斤計算,晚賣兩個月比早賣會多收入280元。大商所這位負責人對于如何令農民增收的問題有著深刻的體會,“依大豆的經驗,玉米期貨上市后,將使東北、黃淮、西南等國內主要玉米主產區近1億多農戶直接從中受益。”他說。

  大商所自去年以來,曾經在秋收和春播兩次大規模組織有關活動,將期貨信息傳播至東北各地農民手中,為大豆種植戶增收10多億元。去年10月份在黑龍江大豆收獲季節,由于部分農民不清楚國內外市場的價格,很多農戶以每斤1.15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商販,而當時價格已經漲至1.4元。在大商所的建議下,黑龍江省政府將大豆期貨價格信息通過媒體等多種渠道及時送到農戶手中,使農民得以在較高價格將大豆售出,當年的種豆收入大幅提高。今年春播時,朱玉辰給中央領導同志寫信,呼吁引導農民通過中介機構在期貨市嘲先賣后種”,今年下半年,大豆價格大幅下跌,那些先賣后種的農民增收頗豐。

  與大豆相比,玉米是一個種植更廣泛、產業鏈更長、涉及農民更多的大宗農產品。大豆的成功經驗令大商所對玉米期貨為農民增收的信心更加堅定。

  “參與”玉米期貨的三個途徑

  “讓玉米期貨為農民增收服務,決不是讓農戶單槍匹馬地做期貨。”大商所這位負責人強調。他說,由于期市屬于高風險的投資領域,投資期貨需要掌握廣泛的市場信息以及資金實力,并且需要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讓各家各戶分散播種的農戶參加期貨交易根本不現實。但農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利用期貨市場實現增收。

  首先,建立暢通的信息傳播渠道,以期貨價格引導農民生產和經營。恢復玉米期貨將有助于促進全國統一市場價格的形成,科學指導農民生產。目前,國內玉米價格比較分散,帶有很強的區域性。而期貨價格則是具有權威性、前瞻性的基準價格,如大商所能夠給出未來18個月的大豆價格,這對指導農民生產和企業經營、調整種植結構、形成合理預期、熨平糧食價格波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利用期貨市場分散和轉移玉米價格風險,讓社會游資為農民面臨的市場風險買單。在期貨市場中,為農民承擔風險的是眾多社會游資,這些投機者甘愿冒險投機,謀取利益。中國有游資達上萬億元,這為糧食避險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資源,期貨機制就是讓游資、讓先富裕起來的人自覺自愿地為農民兄弟面臨的風險買單,這與股民炒股票來解決企業融資問題異曲同工。讓投機者為農民的風險買單,通過市場手段,穩定和增加農民收入,減少國家財政補貼。八年多的大豆期貨交易實踐表明,投機者每天有贏有虧,但豆農的利益卻得到了保護,東北有豆農近300萬戶,對大連期貨市場幾乎家喻戶曉,絕大部分豆農或農場都從大連期貨市場直接或間接受益。

  第三,培育農產品中介服務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這些企業和組織利用期貨市場避險,大力開展訂單農業。近年玉米用途已發生重大變化,據統計,我國生產玉米的60%-70%用于飼料,20%左右用于工業和食品加工。玉米期貨推出后,可以鼓勵龍頭企業和中間組織一方面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一方面與農民簽訂“訂單農業”。以黑龍江為例,現在每年春季,黑龍江大部分豆農已習慣參考期貨價格確定大豆種植面積。近兩年來,在大豆期貨價格的引導下,黑龍江省豆農連續兩年擴種大豆,穩定了大豆生產,實現了增收。同時,地方大豆加工企業積極利用大豆期貨價格確定大豆訂單,通過大豆期貨市場回避市場風險,通過企業的持續穩健經營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玉米是一個大品種,我國玉米年產量1億多噸,近十倍于大豆,國內、國際貿易活躍,去年出口量1639萬噸,國內流通量7000萬噸,涉及飼料、酒精、淀粉等眾多產業鏈條。在加入WTO和糧食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玉米的國內與國際價格將緊密聯動,年波動幅度經常會超過15%,甚至會達到30%-50%。糧食專家丁聲俊指出,面對這種市場價格變化,既使高明的商人也難以完全把握市場時機,農民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更是手足無措,時時遭受市場法則的“蹂躪”。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惟一有效的選擇就是發展期貨市場,中外經驗都已證明,只有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才能有效保護農民免受價格波動之苦。他認為,玉米期貨上市后,大商所在不遠的將來有可能發展成為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這個市場所產生的價格將在世界谷物市場中發揮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從而惠我億萬農民,同時,對我國爭奪國際糧食市場話語權,從戰略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來源:中國期貨業協會)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千張即時奧運圖片報道
UC音頻直播奧運賽事
奧運場館瘦身風波
北航招生丑聞
機動車負全責遭質疑
北京地鐵美食全攻略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購房租房經歷征文
余秋雨絕唱:借我一生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