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鈴是棉花生產中的一大病害,不但造成棉花減產,而且還嚴重影響到棉纖維品質。一般年份,爛鈴可造成棉花減產10%-20%,棉纖維品質下降20%-30%,畝收入減少30%左右;爛鈴嚴重年份,爛鈴率可達30%-40%,棉纖維品質可下降40%-50%,畝收入減少45%左右。造成棉花爛鈴的原因比較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雨高溫,病蟲危害,田間管理不當等。近年來隨著栽培技術的改進,早發栽培田(地膜覆蓋、育苗移栽)的擴大,早熟品種和抗蟲棉品種的普及推廣,己成為爛鈴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今年前段降雨量大(至7月份山東省各地降量已較常年同期
多4成以上),促使棉株生長發育旺盛,不少棉田己提前封行。我國華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七、八、九月的降雨量將大大多于常年,這些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產棉區,常年棉花面積占全國的60%左右。根據以上情況分析,今年棉花爛鈴病的發生將早于和重于常年,防治棉花爛鈴的工作需要早抓。因地制宜搞好化學調控針對今年降雨多,棉花長勢旺的情況,多數棉田都需要化學調控,特別是水肥條件好的棉田,搞好化學調控尤為重要。水肥好的棉田打頂后,極易出現贅芽叢生,果枝長而上舉,易造成棉田郁蔽爛鈴。棉花打頂后6-8天,應依據地力和棉花長勢,因地制宜地進行一次化學調控。化學調控可有效控制棉株高度和果枝長度,使植株形成寶塔形,達到“下封上不封,中間一條縫,陽光照得進,空氣又流通“的效果,能有效控制爛鈴發生。搞好整枝和推株并壟搞好棉花中后期的整枝,是改善棉田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控制棉花爛鈴的有效措施。打頂以后,對郁蔽棉田,要運用分次打邊心、去贅芽、剪空枝、打老葉、推株并壟、拔除空棵等措施來改善棉田通風透光條件,這樣可有效減輕爛鈴發生。對于密度大的棉田,在秋雨多時,需進行推株并壟2-3次,以降低田間溫度,促進棉鈴吐絮成熟。及時做好棉田排水防澇爛鈴發生期正處在雨季,今年汛期降雨多,極易發生洪謗災害。洪澇是導致爛鈴大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應及時做好防洪排澇工作。棉花開花后要分期進行培土,疏通排水溝渠,雨后迅速排出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鈴病蔓延,控制爛鈴發生。及時防治病蟲害棉鈴蟲、金剛鉆、紅鈴蟲、玉米螟等鉆蛀性害蟲,危害棉鈴后形成孔洞,雨水灌入,便引起棉鈴腐爛。病菌引起的爛鈴,多發生在植株下部的1-5根果枝末日棉鈴生長期滿40天以上的大鈴上。因此,及時防治病蟲害,避免病菌和雨水浸染,可有效減輕爛鈴發生。及旱采摘爛鈴在爛鈴發生期間,要經常深入田間進行逐行逐株查看,對出現的爛斑鈴和蟲蛙鈴要及時采摘后搶晴天晾曬。爛鈴晾曬前,先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再晾曬,可促進棉鈴迅速開裂。及早采摘爛鈴既可大大減輕損失,又能有效防止病蟲害傳播。(農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