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國內期貨評論 > 正文
 
黃海東海油氣資源成焦點國內石油戰略轉身近海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9日 15:57 格林集團

  繼日本開始在我東海有爭議海域進行海底石油調查后,韓國近期也宣布開始在遠離朝鮮半島西部海岸的大陸架勘探石油。一場圍繞中國沿海大陸架的海上石油爭奪戰拉開了序幕。

  7月9日,韓國石油開發公社透露,韓國最近開始在遠離朝鮮半島西部海岸的大陸架勘探石油。這是該國“首次在西海?即黃海?大陸架勘探石油”,勘探面積達1.1萬多平方公里。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一前一后,不過數日。日韓石油商似乎很有默契——一步步向背靠中國的大陸架石油儲藏地挺進。

  目前,這場博弈中,中國是新近戴上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桂冠”的,對方則是覬覦亞洲油氣資源的日本和韓國。其中,日本剛剛卸去第二大的“桂冠”,但仍“雄踞”全球石油消費國的第三名;而韓國亦是受困于本國能源匱乏,正四處尋找石油突破口。

  烙印著“戰略性資源”的國內海洋石油,注定了這場交鋒的不平靜。

  國內石油戰略轉身海疆

  對于中國來說,加速開發海洋石油資源已成為未來國家能源戰略的重中之重。

  經過幾十年過度開采,大慶、長慶等超級油田已日漸萎縮,而海上資源卻有著極大的開發潛力。資料顯示,中國海上油氣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北部大陸架,目前石油的發現率僅為18.5%,天然氣發現率僅為9.2%。

  另一方面,我國海外油氣開發也是舉步維艱:里海折戟、安大線胎死腹中以及在全球各個油氣項目中美、日等國的“攪局”……這些因素都使得開發沿海油氣的需求日趨迫切。

  多重“強壓”下,中國的海洋能源戰略迅速崛起,其標志便是國內頭號石油商——中石油于日前獲得了深海勘探和開采牌照。

  早在今年4月,國務院下發文件規定,打破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海陸分界線,允許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下海”。同時,在自營范圍內,中海油也可以登陸進行油氣勘探開采活動。

  5月,國土資源部正式向中石油發放了南海18個區塊的勘探生產許可證,而早已“下海”的中石化在渤海、東海地區新的勘探開發申請也已經遞交國土資源部。

  日韓覬覦中國大陸架石油

  當中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登上世界舞臺時,最為敏感、反應最為激烈的不是美國,不是歐洲,而是日本。

  資料顯示,日本目前的石油供給90%來自中東地區。雖然由于節能技術的推廣及替代能源的開發,其石油消費增速呈下降趨勢,但為了維持其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早日實現其政治大國的夢想,獲得長期穩定的石油供應已成為其首要的國家戰略夙愿。

  “在世界上有石油的地方,除了有中國人外,都會閃動日本人的身影。”一家外國報紙這樣說。

  除了在中東拼搶外,日本還在俄羅斯遠東石油線上與中國爭搶。因此,中國沿海豐富的海底石油資源對島國日本來說無異于一塊“嘴邊的肥肉”,早就想分而食之。此時,韓國又把石油鉆機伸向了黃海大陸架,明顯是借中日爭議之機“混水摸魚”。

  據了解,黃海和中國東海大陸架的石油資源達77億噸,很可能成為繼里海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石油產區。對黃海大陸架基本未進行全面勘探的韓國,更可借此邁出開發海底石油的第一步。

  中國海上石油開發超速前進

  其實,中國對東海和黃海石油資源的開發速度,遠遠超出了日、韓的想像。

  在開采東海資源方面,日本杏林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平松茂雄教授認為,平湖油氣田的試采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1994年才進入具體準備階段。由此判斷,春曉油田的開采設施怎么也要到2010年才能建成。

  然而從目前的情形看,春曉竣工時間可能就在今年年底。這塊油田是中國、美國和歐洲公司聯合開發的。

  近年來,我國在東海油氣勘探的業績不僅僅是上述提及的兩塊海上油氣田。中國石油勘探人員還先后在中國東海大陸架上發現了殘雪、斷橋等幾個油氣田和一批含油氣構造。

  我國對海底石油資源的超速開發,令日本石油商和經濟界焦躁不安。5月28日,日本自民黨“海洋權益工作小組”的32名議員召開擴大會議,邀請內閣官房、外務盛防衛廳和資源能源廳的官員參與。當時,議員們憤怒的質問聲連房間外都能聽見——“中國10年前就開始調查,你們為何毫無動作?”晨報記者李雋瓊(來源:新浪財經)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解放軍東山島軍演
2003年審計報告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長春人質事件
《十面埋伏》 視頻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法自行車賽 亞洲杯
見證《焦點訪談》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