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山水在天 中期專家談資金管理體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6日 09:32 證券時報 | |||||||||
嚴酷的市場磨練讓我有了自己的資金管理體系,我學會了如何合理地分配手頭的資金,永遠不讓自己的賬戶負荷過重,因為高額的回報必然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冷靜地對每次交易的最大損失進行控制,風險與獲利的比例至少應該是1∶3;而且,保護利潤才是獲得穩定、長期利潤的根本
上月底和幾個朋友相約去華山,也順便放松身心。未去之前,只知道華山以險峻著稱,“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說法名揚天下。到登山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華山之險、秀、奇,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一邊沿著石階逐級往上走,一邊欣賞沿途美景。還未到山腰,我們幾個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這時,一位山中老漢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身背重物,一級一級地往上走,雖然步履緩慢,但步步為營,而且氣定神閑。 我們邊走邊歇,好容易上得山頂,每個人都已腳癱手軟。后來隨著人流下山,沒走幾步就看見那位老者在人群中,背著空籮筐,顯然是剛從山頂下來,沒想到我們幾個年輕人還不如一個背著重物的老人神速!臨到山腳,我與老人閑聊起來,我問:“為什么您背著東西上山,走的也不快,反而比我們先到呢?”老人說:“一般游客上山的時候,都急于去看前面的風景,每上一步都使出了全力,這樣走不了多遠就累了得休息;而我呢,只想把貨物背上山,每一步都用了十分之一的力氣,而且每上一步還要調整,看著慢但卻能持久。” 不幾日回到深圳,又投入到日常忙碌的工作當中,但那位老者的話經常在我腦海中回響,再想起自己多年投資生涯的曲折歷程,突然有頓悟之感。 剛進入期貨市場的時候,總是夢想著能快速成功,交易時急功近利又沒有相應的計劃,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老人看似質樸的話語中其實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即登山時體力的分配對于能否成功登頂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期貨投資何償不是如此,我在長年的投資經歷中也深深領會到:嚴格的資金管理就像體能的合理分配一樣,執行的是否到位直接決定了投資的成與敗。 我記得剛開始做期貨時,心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資金管理的概念。對市場機會極端渴望,使得滿倉及頻繁操作屢見不鮮;聽到有人一波行情賺了幾倍甚至幾十倍,便心生艷羨;無論是行情中的反彈或是小幅回調,均被當作大機會來搏殺,結果可想而知。在不斷的總結過后,才開始學會制定交易計劃、嚴格控制風險、穩打穩扎,就像那個登山的老者一樣,每一步雖只用了十分之一的力氣,但卻是堅實的。 我很感謝自己十多年的投資生活,嚴酷的市場磨練讓我有了自己的資金管理體系。我學會了如何合理地分配手頭的資金,永遠不讓自己的賬戶負荷過重,因為高額的回報必然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冷靜地對每次交易的最大損失進行控制,風險與獲利的比例至少應該是1∶3;而且,保護利潤才是我們獲得穩定、長期利潤的根本。如果處在獲利的位置,很重要的一點是把止損點相應提高,至少我們的最小盈利獲得了保證,所謂沒有細流無以成滄海,不要看不起那一點小小的盈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如果已經握有鋒銳的利器,卻仍然不滿于現狀,反要在鋒刃上更加一重銳利,所謂“矢上加尖”,那么原有的鋒刃就很難保了。一個人如果希求永無止境的滿足,必定會遭受無限的苦果。 這就是天道自然的法則,三千多年前的老子與今天華山的運貨老漢都已深諳其中之道,這也是期貨投資的基本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