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昂貴的賭博籌碼 天膠期貨可能惡性逼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9日 10:33 《財經時報》 楊眉 | ||||||||||
期貨與現貨價格嚴重背離;年需求量不過150多萬噸、國內年產量不過55萬噸的天膠品種,現貨市場供不應求,但期貨市場交割庫中還有20多萬噸庫存;隨著7月天膠407合約交割期漸近,風險是否會集中爆發?市場多空雙方以及交易所似乎都認為“不確定”,但“風險很大” 本報記者 楊眉
“中國期貨市場早期因監管不嚴而多次發生過的‘惡性逼倉’事件,很可能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天膠合約上重演。”某期貨界資深人士向記者表露了一種擔心。 上海天膠期貨市場正被諸多異常現象籠罩——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嚴重背離;年需求量不過150多萬噸、國內年產量不過55萬噸的天膠品種,現貨市場供不應求,但期貨市場交割庫中還有20多萬噸庫存。 上海期貨交易所也因此招至非議,甚至給市場留下了“縱容”投機的話柄,長期建立起來的公信度面臨危機。 隨著7月天膠407合約交割期漸近,風險是否會集中爆發?市場多空雙方以及交易所似乎都認為“不確定”,但“風險很大”。 市場更有人放言:“天膠風波可能引發中國期貨市場又一次地震。”他們認為,“惡性逼倉”如果演變成現實,“將給市場重新樹立一個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壞榜樣”。 異常的天膠期貨行情 上期所的天膠期貨近年來備受市場關注。繼2003年9月發生劇烈波動之后,今年5月又上演“上半個月暴跌,下半個月暴漲”的走勢。相當一部分市場人士提出質疑:天膠市況的異常,或許集中體現了期貨市場壟斷、操縱與縱容的畸形行為。 天膠市況異常首先體現在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背離上。如407合約于6月1日達到每噸15970元的高位,比這時的現貨市場價格高出1000多元;其次,同一品質的期貨,其相鄰兩個月份的天膠期貨408、409合約與407合約價差明顯,有時價差甚至高達2000~3000元之多。這種價格差異令人懷疑市場被操縱。 天膠市況異常首先體現在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背離上。如407合約于6月1日達到每噸15970元的高位,比這時的現貨市場價格高出1000多元;其次,同一品質的期貨,其相鄰兩個月份的天膠期貨408、409合約與407合約價差明顯,有時價差甚至高達2000~3000元之多。這種價格差異令人懷疑市場被操縱。 另一被質疑的是,上期所交割庫中的20多萬噸天膠庫存——相當于國內天膠產量的40%。這一數字創下天膠期貨庫存量的歷史記錄,也是中國期貨市場迄今期貨庫存占現貨市場規模比例最高的。市場人士評價:“天膠期貨已演變成世界上最昂貴的賭博籌碼。” 天膠,即天然橡膠,屬于半農業、半工業的資源性商品,主要用途是汽車輪胎。近幾年中國汽車工業高速增長,國內天膠需求量劇增。如2003年中國天膠需求超過150萬噸,但國內產量只有55萬噸左右。中國已成為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大天膠生產國的最大買主。受中國市場需求拉動,國際天膠市場價格持續攀升。 多頭“豪賭”? “判斷天膠多頭壟斷和操縱的最直接依據就是市場現狀。至于尋找證據,那是監管層的職責。但從價格和庫存看,壟斷和操縱的結果已是再明顯不過了。”一市場資深人士對《財經時報》說。 對市場中傳言“20多萬噸庫存中10萬噸屬于多頭”的說法,該人士認為,按照國際慣例,如果擁有大量現貨庫存而同時做多,本身已經屬于違規行為。 上期所公布的資料顯示,407合約多頭持倉量的排行榜中,金鵬期貨、深圳金牛、實達期貨、上海金鵬等期貨經紀公司代理的客戶一直名列前茅。但有消息說,多頭主力其實只有三家公司,其中既有現貨商也有上市公司。他們的資金來源則涉及目前陷于困境的閩發證券。 同時,很多人認為,目前407合約的多頭主力依然是2003年9月行情的主力。 早在今年三四月,期貨界就曾流傳“舉重運動員”一說。傳說有人私下召集相關各方,放話“有多少現貨盡可拿來”,表達了繼續做多的決心。 按照規則,每個經紀公司或每個席位的持倉量不能超過合約總量的15%。但公布的資料顯示,不止一個席位的持倉量已經達到18%甚至20%。對此有關方面的解釋是,“已經申請了套期保值”這一特批手續。 目前,407合約離7月的交割期越來越近。成交量漸少,呈現典型的多頭單邊行情。“目前的天膠行情完全由多頭控制。從理論上講,將期貨價格推高到20000元也是可能的。”某市場分人士說,“按照目前價位和多頭10多萬手的持倉量計算,如果真要交割,需要資金將達30億元。” 如果10萬余手的期貨持倉全部轉為現貨交割,這將成為國內僅次于2002年5月大豆的又一個巨量交割的合約。 市場更多的看法是,屆時多頭很可能選擇違約,因為“籌集到30億元資金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多頭瘋了,否則不可能正常交割”。但無論何種行為,都將演進為一場“豪賭”。交易所也不會選擇承擔因此帶來的損失,“最終的可能是逼迫空頭以高位砍倉的形式承擔損失”。 交易所無能為力? 按照市場慣例,此時的空頭完全可以通過組織現貨化解自己的風險。但目前的障礙是,交易所的交割庫不能敞開存貨,即使空頭有現貨,也無法進入交割庫。對此,上期所的解釋是“預定已滿”。 空頭現貨無法進場,某種程度上在幫助多頭,使之逼空籌碼大增。 對于交易所的做法,市場人士普遍的分析是“現在期貨品種太少,而且活躍不易,對那些能夠活躍交易的‘有功客戶’,交易所難免會有所偏袒”。比如2003年9月“天膠風波”后,人們并未看到交易所公開處罰肇事者。交易所更不希望因處罰某些投資者而帶來整個市場的波動。 “市場監管能力落后于市場操縱水平,這是中國期貨市場不爭的事實。這既給市場違規行為提供了空間,也給交易所留下了‘縱容’的話柄”。正是這種監管的落后,市場對天膠行情有了另一種評價——從監管角度看,現在的違規隱蔽性很強,甚至表現十分正常。所以,同是“逼倉”,以前稱為“惡性逼倉”或“硬逼倉”,現在則有人稱之為“軟逼倉”。 如同股票市場有“妖股”一樣,期貨市場也有“妖化”的交易品種,天膠屢屢發生劇烈波動,其“妖化”形象似已被公認。 按照慣例,對于“妖化交易”,市場規常無能為力,只能依靠各層面的監管者盡職盡責。但令市場不解的是,到目前為止,天膠多頭似乎沒有受到任何警告性提示。 “這是天膠期貨市場離現貨市場越來越遠的另一種佐證。”某資深人士分析,去年306合約發生波動時,隨著期價上漲,證監會有關負責人連續發表講話,并派出調查小組;中國天然橡膠協會從行業角度對天膠價格做出判斷,提供市場各方參考。但目前圍繞407合約,還沒有聽到類似聲音。 “橡膠協會沒出面,最可能的理解和解釋是,其所屬會員——各橡膠廠商已基本不再參與天膠期貨。天膠期貨的高價令他們無法接受。他們可能直接從國際市場采購復合膠,而放棄在國內購買。”該人士分析說,“中國的天膠期貨市場最終可能淪為賭徒的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