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燃料油定價權受制于人 呼喚“石油金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3日 15:28 經濟日報 | ||||||||||
國內燃料油需求量的急劇上升與國際供應方的價格壟斷,成為當前我國燃料油進口的“軟肋”。因此,我國燃料油銷售企業應該加快爭奪燃料油定價權的步伐。 由于歐佩克組織突然宣布減產,歐元對美元的持續攀升,造成國際市場上油價近日連創新高。這使得石油進口的依賴度正日益提高的中國,必須面對現實—高價進口石油;同時,油價波動也增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有關專家指出,國內燃料油需求量的急劇上升與國際供應方的價格壟斷,成為當前我國燃料油進口的“軟肋”。因此,我國燃料油銷售企業應該加快爭奪燃料定價權的步伐。 據最新消息,一年前由廣東七家油商聯合發起的“廣州黃埔燃料油市場基準價”體系,在今年3月1日被全球兩大著名信息商—道·瓊斯和普氏爭相采納,并正式推出。這表明在與國際石油巨頭爭奪燃料油定價權的過程中,國內油商贏得了階段性勝利。 定價權受制于人 中國燃料油每年進口高達1800萬噸,是亞洲燃料油市場的重要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燃料油消費量已占全球的2%,但在國際定價機制里連0.1%的權重都沒有,基本上是被動接受國際燃料油基準價,在國際貿易中損失巨大。 由于裝船運輸等原因造成時間的延遲,國際燃料油貿易一般都是在簽訂貿易合同若干天后才開始交貨。為了便于交易,通常選擇交貨時交易雙方都認可的某個市場價格為基礎,加減運輸費用等一定的數量作為成交價格,這個雙方認可的基礎價格就是基準價。 目前,國內進口的燃料油絕大部分來自新加坡,因此中國燃料油貿易主要采用普氏新加坡市場的基準價格。同時,新加坡作為亞洲的石油交易中心,其基準價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但新加坡市場與國內市場不同,其基準價不能反映國內市場狀況,兩地價格經常出現背離,不完全符合中國市場需求。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國內尚無基準價,使得我國在燃料油貿易方面處于一種十分不利的位置,即國內燃料油市場只能被動地接受國際價格,更難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價格變動導致的市場風險。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新加坡燃料市場的基準價是由標準普爾提供的(簡稱普氏價格),這一價格的基礎是每天下午5時到5時30分之間新加坡燃料油公開交易平臺上的交易記錄,而新加坡興隆公司、bP公司等幾家大的國際油商,則通過操控這一時段的交易記錄來拉高市場價格,使中國買家蒙受巨大的損失。如兩家公司相互進行高價對沖,往往以區區2萬噸的成交量就可以將這一價格大幅抬高。另外,這些油商還掌握著中國進口燃料油的規律,往往在用電高峰期到來前后、配額許可證發放前后等時段,聯手把價格抬高。 事實上,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燃料油進口國,但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不僅沒能以此在國際上形成強大的討價還價能力,反而受制于人,出現了在石油進口上“大量高價”的奇怪現象。 廣州華泰興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曦林表示,伊拉克戰爭前后,油價起伏波動給國內油商的經營帶來巨大的壓力。開戰前,每桶原油的價格由19美元左右漲到40多美元,國內燃料油的價格也隨之創下歷史新高(每噸價格高達2200多元),畸形的高價導致銷量銳減,庫存大量增加。開戰后,國際原油價格又一路下滑,國內燃料油的價格也應聲而跌,高價購入的大量庫存燃料油立即成了賠錢貨。伊拉克戰爭前后,我國燃料油市場每天的損失更高達上千萬元人民幣。 除了燃料油貿易企業受損之外,大量的燃料油消費企業也備受打擊。燃料油主要用于發電、陶瓷工業、船用和鍋爐燃燒,對于這些燃料油消費企業來說,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廣東一家火力發電廠表示,每噸燃料油的價格超過1700元,發電廠就要虧損;而伊拉克戰爭期間,國內燃料油每噸高達2200多元,發電廠只能通過申請政府補貼來彌補損失。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的楊青表示,國際上規避石油價格波動風險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二是直接參與和影響國際石油市場的定價。前者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后者可以通過廣泛的現貨和期貨交易,以較少的資金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要影響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掌握定價權是關鍵。只有掌握了市場定價權,就可以通過國內市場影響國際價格,引導國際油價向有利于我國的方向發展。 主動爭奪定價權 一年前的3月22日(美伊開戰后的第3天),由國內七家主要燃料油貿易商家發起的“中國燃料油市場基準價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一個名為“黃埔燃料油貨單交易市場”的信息平臺被搭建起來,而這個信息平臺采集的數據將被提供給道·瓊斯,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國內的燃料油市場基準價。 據稱,黃埔燃料油貨單交易市場是目前國內惟一的公開交易平臺,通過燃料油交易雙方在這一平臺上進行的每一筆真實交易,形成真實的交易價格和數量等數據,并以此數據為基礎,由道·瓊斯采用特定的方法進行處理,從而制定出國內燃料油市場基本準價格并向外公開發布,供燃料油交易雙方參考。 黃埔燃料油貨單交易市場的執行商——廣州黃埔石化產品交易公司總經理涂斌興表示,我國每年進口燃料油1800萬噸,而廣東進口量約1300萬噸,占全國進口量的70%。廣東油商推出這個關系自身利益的基準價,其目的就是以此影響國際市場的價格,參與國際燃料油價的制定,降低油價劇烈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據涂斌興介紹,建立國內燃料油市場基準價之事已經醞釀近兩年時間。早在2001年10月份,他們就對此事進行調研并提出一個草案。2002年7月,他們會同國內幾家大的燃料油貿易企業就此事進行討論,大家對建立基準價的事情就已經初步達成協議。2002年11月,他們又就貨單交易的事情舉辦了一個研討會,并于12月成立交易監督委員會。而2003年3月22日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燃料油市場基準價研討會”,讓國內油商對推出國內燃料油市場基準價的迫切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專家指出,中國燃料油基準價的產生,有利于浮動價方式交易的應用,可以為買賣雙方帶來巨大的便利,并降低交易風險。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具有“大國效應”,即中國進出口量影響著油價的波動。目前中國已經具有制訂基準價、掌握石油市場定價權的條件和時機。通過制訂“中國燃料油市場基準價”,可以為國內其他石油產品的開放提供經驗,有利于廣州形成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油貿易中心,有利于建立公平、高效、有序的交易體系。而廣州黃埔燃料油交易平臺,能夠利用準確、可信、及時的交易數據,從而產生中國燃料油市場基準價。它均衡了生產商、供應商的利益;同時,更符合中國市場,是經得起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據稱,在廣東七家燃料油企業發起成立黃埔燃料油貨單市場之際,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李輝表示,上海期貨交易所將在近期推出能源期貨,并從燃料油開始入手。而近日北京金凱訊公司與深圳發展銀行合作搭建了燃料油現貨市場的“一個交易平臺”。 北京金凱訊公司總經理張魁寬認為,這個平臺對于我國成為亞洲燃料油的定價中心將起到很大的作用,此舉意味著中國從此直接參與或影響國際石油的定價。由于我國巨大的進口數量,石油企業管理協會將有可能把進口商聯合起來,以增加價格談判的力量,從而降低被動接受新加坡價格帶來的損失。 普氏對決道·瓊斯 正當廣東油商提出“中國燃料油基準價”方案,廣州黃埔燃料油交易平臺有了一定交投量的時候,一個重磅消息在業內迅速傳開:從2004年3月1日開始,道·瓊斯和普氏將正式推出中國黃埔燃料油價格體系!前者是馳名華爾街的美國財經信息商,后者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信息提供商,一場爭奪中國燃料油價格體系的暗戰從而升級為全球兩大著名信息商之間的明斗。 普氏南中國油品市場高級分析師李美齡表示,中國市場需要一個透明、中立的價格標準,普氏黃埔價格體系將使中國黃埔成為世界石油價格的窗口。黃埔價格作為現貨價格還可與以后的期貨價格一起,成為中國石油貿易指引。為此,普氏在今年3月1日推出普氏黃埔價格體系,并對產品的黏度、密度、閃點、灰分等品質標準作了明細的規定。 而道·瓊斯(中國)公司也表示,道·瓊斯將從3月1日開始推出中國黃埔遠期燃料油價格,以增加華南迅速發展的能源市場交易工具。憑借著強大的能源指數評價體系,道·瓊斯希望將燃料油黃埔價格打造成權威的價格體系。 雖然雙方之爭難免,但有一點卻是兩家公司的共識—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的中國,將成為全球石油格局的中心。道·瓊斯亞太地區總編輯芮睦和說:“此次推出中國黃埔遠期燃料油價格,清楚地表明我們對中國市場越來越感興趣,中國的能源進口市場巨大。”而普氏亞太地區編輯部總監大衛·艾恩斯伯格則指出,中國對石油需求的增長很快,去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25%在中國市場,而中國去年進口原油9100萬噸,估計今年進口量將超過1億噸。中國正在改變亞洲乃至全球的石油格局! 一位廣東油商表示,無論是對于道·瓊斯還是普氏,這是一個擴大客戶數量、增強在中國能源領域影響力的好機會。如果在中國贏得廣大油商的信任,道·瓊斯的能源新聞咨詢分析就能夠賣一個好價錢,這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因此,中國黃埔燃料油報價系統至少是個很好的營銷工具。 道·瓊斯與普氏兩個定價體系究竟誰更權威?盡管道·瓊斯和普氏對黃埔價格志在必得,但國內石油公司均為對這兩個價格持觀望態度。廣東振榮能源石化公司貿易部副總經理程林表示,目前市場上廣泛接受的還是新加坡的價格,道·瓊斯價格或普氏價格短期內還難以取代,要接受的話肯定還有一個過程。 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負責人也表示,到底用不用這兩個價格,最終得看是否符合市場規律。如果國內市場基準價得到廣泛應用,國內的油商就可以鎖定某一價格,利用遠期合同到國際期貨市場上去套期保值。因此,這兩個價格需要經過市場一段時間的認識和檢驗,能不能完全取代新加坡價格不好說,最可能的選擇是將這一價格與新加坡價格進行加權綜合,形成一個新的基準價供中國油商與新加坡方面進行結算。 呼喚“石油金融” 事實上,中國燃料油基準價方案得到商業銀行的廣泛關注。在“中國燃料油市場基準價研討會”上,深圳發展銀行與廣東七家燃料油企業舉行了授信簽約儀式,給予每家企業8000萬人民幣的第一階段綜合授信額度。這七家企業同時也是廣州黃埔燃料油貨單交易市場的發起人,其中包括中國船舶燃料供應總公司、中化廣東進出口公司、廣東省石油企業集團、廣州市華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 深圳發展銀行廣州行長胡躍飛表示,當前,不僅國際油市操作已經變成了金融化的操作,期貨交易量已經完全脫離了實物供給量與需求量,而且在其價格波動的背后,國際金融資本已經大規模地參與到石油市場中來。因此,中國石油經營企業應該參與國際風險市場和對價格制定權的競爭中,并且在“走出去”的戰略中制定相應的金融對策,建立“石油金融”體系。 胡躍飛表示,在價格制定權的競爭上,目前我國還是國際市場上新增需求的主要來源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競爭中基本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建立成熟的石油市場的過程中,必須有專業化的融資金融服務體系作為支撐。而深發行已經成立了國內商業銀行惟一的能源事業部,就是為了給國內油商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深圳發展銀行還將拿出100億人民幣的額度專門用于石油行業的授信業務,并將根據交易市場構建和發展的需要,在電子手段、人力資源、資金投入等方面提供進一步的金融支持。 2003年底,深圳發展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聯手其投資銀行,在廣州市召開國內首個專門針對石油貿易商的“2004年國際石油價格及石油貿易融資研討會。法國興業銀行商品研究部首席分析師Frederic Lasserre認為,目前除了發達國家將繼續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外,發展中國家今年也會維持高速增長,特別是中國的石油購買力的上升,有力推動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一些成員國進一步通過減產來抬高石油價格。因此,可能會帶來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外銀行都在抓緊國際石油貿易中的商機,為石油貿易商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融資和結算服務。為了避免中國企業在國際油價市場中承受不可預料的損失,建議國內監管部門應該放寬企業使用套期保值避險工具的限制。 據深圳發展銀行人士透露,目前中國進口燃油交易有70%~80%是在珠三角進行的,而在珠三角石油貿易融資業務中,80%是在深圳發展銀行進行的,在近3年深發展銀行給油商的授信額度就超過了1000億元。不過,僅依靠國內銀行,仍難于為國內油商提供完整的進出口貿易融資業務。在石油國際貿易中,國內銀行為國內企業所開的信用證往往得不到國外大的油商的認可。因此,需要以國外的銀行進行“保兌”。而世界上80%以上的油商都與法國興業銀行有業務往來,興業銀行也需要利用深發展在中國強大的專業能源融資服務網絡,來為他們的客戶在中國提供便利服務。因此,兩者結盟順理成章。 深圳發展銀行的能源金融業務主要集中在其廣州分行,該分行副行長楊曉民表示,我國的油品市場主要在珠三角地區,約占全國市場的70%,而深發展則占客戶市場的80%。目前,能源金融業務已占到該分行業務量的50%以上。2002年該分行能源金融業務的利潤超過1億元,去年雖然受國際石油危機和非典影響,但營業利潤也將近1億元。通過與法國興業合作,深圳發展銀行可以借助一個新的平臺,從而建立自己的國際專業品牌,從而在該領域做得最好。 鏈接:燃料油基準價 燃料油是品質低于汽油、煤油和柴油的一種石油產品,主要用于發電、陶瓷工業、船用和鍋爐燃燒。而燃料油基準價主要用于貿易合同的結算,由于裝船運輸等原因,國際燃料油貿易都是在簽訂貿易合同若干天后才開始交貨。為了便于交易,通常選擇交貨時某個市場的一個得到認可的價格為基礎,加減一定的數量,作為成交的價格。該價格基礎被稱為“基準價”。(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