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不能再讓國企“吃了東家吃西家”了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1月28日 09:09 中商網
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企業專家張春霖日前指出,人們對國有企業曾有一個說法,叫先吃財政,后吃銀行,再吃股市。
現在有一種傾向,就是返回來再吃財政。這個所謂“吃”,說得規范一點,就是預算約束的軟化問題。過去財政的資金約束是
最軟的,財政撥款拿去花了就完了。后來財政沒錢了,搞撥改貸,企業就開始吃銀行。銀行的約束比財政硬很多,起碼賬面上
要記利息,打入成本,所以國企便叫債務負擔太重。后來銀行因為金融風險的壓力吃不下去了,就說股票市場向國有企業傾斜
,幫助國企直接融資,這實際上是因為股市的約束更軟一點,企業發了債你得還,股票發了不用還,有錢就分紅,沒錢就不分
。所以,很多年來一直存在這種趨勢,在財政、銀行、股市這三個渠道中,或者說在納稅人、存款人和股民這三種人中,國企
一直找軟的吃,哪個地方軟,就去吃哪個,哪個地方約束硬化,就轉過去找別的渠道。張春霖認為,政府的政策傾向很重要,
政府的政策不能幫助國有企業去“吃”。財政與股市在約束方面,股市的約束要硬一點,因為股民不是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
,幫助是有限的,沒人能保證股市永遠紅火。要避免這種“吃”的傾向,唯一的辦法就是控制權上市,你可以去籌錢,但必須
把對企業的控制權讓出去。比如債轉股,轉了可以,但這個企業的股份要轉讓,一旦股份流動起來,老板就可以換了,就可能
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股市也一樣,要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就必須讓控制性的股份在市場流動起來,才會對管理層形成真正的
約束。
請看相關報道:
債轉股的關鍵:股權如何出售
職工持股:國企改革的下一招
《世界500強與中國大型企業發展》研討會發言摘要
中國大企業怎么辦
盛華仁認為國企三年脫困今年能夠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