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改革:漸入佳境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0月28日 14:33 中國經濟時報
銀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資本的運作效率。顯而易見,在我國目前情況下,推進銀行改革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
許多方面的改革都需要做到徹底的“破舊立新”,比如說整個銀行的管理體制、銀行的經營戰略、銀行與企業的關系、銀行與
財政的關系、銀行內部的治理結構、銀行的資本結構調整以及銀行的服務品種與質量問題等,從大到小,沒有一個方面的工作
是不需要進行徹底改革的。
概括地講,我國銀行改革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在于如何把銀行辦成真正的、名副其實的銀行。在我國整體經濟體制改
革目標已定的情況下,我國銀行改革的目標就是要盡快與國際規則接軌,按銀行經營、運作的基本國際規范來調整與改革我國
銀行的管理體制與經營戰略;改善銀行內部的治理結構與資本結構;增加服務品種及提高服務質量,等等。
這意味著,我國中央銀行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將人民銀行辦成真正的中國的央行,并逐漸地在國際央行隊伍中樹立起
我國央行作為大國央行的高大形象與重要地位;商業銀行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實行徹底的商業化經營。從歷史上講,我國是具有
經營好商業銀行的成功實踐與豐富經驗的。
實際上,我國的銀行改革近兩年來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比如說,作為十分關鍵的一步,人民銀行于去
年下半年撤消了各省級分行,建立起了大區分行,從而增強了央行在地區金融活動中作為獨立監管者的特殊地位。這表明我國
的央行改革已經開始取得了某些實質性突破。此外,央行也成立了自己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盡管在目前它還不具備完全的決策
職能,但這也表明央行在決策程序化與提高透明度方面已經改善了許多,這種進步應該說在我國是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的。
顯然,我國中央銀行改革還有許多重要工作要做,比如說,伴隨著市場經濟制度在我國的進一步建立與發展,央行職
能的進一步獨立化將會更多地體現在更加廣泛的貨幣政策運作中;貨幣政策的決策與操作機制也會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間接
調控將成為主要的調控手段得到更加靈活運用,等等。
在如何把國有銀行辦成真正的商業銀行方面,我國存在的具體困難與問題也是比較大的,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國有銀行從本質上講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產權不清;二是缺乏真正
意義上的市場競爭;三是沉重的歷史負擔導致其管理混亂,商業銀行與央行、政府財稅系統、國有企業等方面的關系非常復雜
。
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國有銀行首先把不良貸款的重組與處理問題提了出來,這應該說是一著妙“棋”。因為在財政無
力全面沖銷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的情況下,如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理清銀行與財稅部門以及銀行與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就成為
進一步推進國有銀行改革的前提條件了。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良貸款問題盡管很重要,但并不構成國有銀行改革的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要在解
決不良貸款問題的同時,首先建立起一整套對國有銀行(當然也要對國有企業)的有效的“硬約束”機制。這樣看來,“債轉
股”必須要將這些“債”或“股”最終“倒”出國有系統才算成功,否則不僅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反而會因此而加重國有經濟
(包括中央、地方財政)的負擔。即使政府財政有能力沖銷一部分銀行的壞、死帳,也應首先考慮不要破壞“硬約束”條件,
否則,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只會是幫倒忙,并因此而拖延國有銀行改革的進程。
即使歷史遺留問題通過改革得以緩解,也并不意味我國的國有銀行改革大功告成。正好相反,它表明改革剛剛可以在
比較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真正開始。作為進一步改革的重點,產權與競爭問題應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這是絕對回避不了的制度
安排問題。沒有這方面改革的實質性突破,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過程就不可能真正完成。
在中央銀行的獨立化改革及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任務完成后,我國的銀行業在不遠的將來還面臨著一個國際化問題
,包括我國國有銀行將更多地參與國際資本市場運作;外國銀行也會逐漸開始持有我國國有銀行的股份等,即我國銀行在完成
國內重組過程后,還會出現一浪新的國際化重組熱潮,這既將為我國銀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會帶來一系列新的
沖擊與挑戰。這是歷史性的、全球性的發展趨勢,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也無法回避,唯一的辦法就是抓住機遇,更快地推進
改革、進一步地深化改革,勇敢地面對挑戰、迎接挑戰,以期最終取得銀行改革的全面勝利。但這將是一個不短的歷史過程。
目前,我們還很難對我國銀行改革的成敗與前景作出十分明確的預測,但至少有一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即中國的銀
行改革已經真正開始起步了,而且最近一年多來的改革成效是高于來自市場上的一致性預期的。從而,不論是國內市場、還是
國際市場上的反映也都是積極的。這足以使我們更加增強信心,繼續將這項偉大的改革事業進一步推進下去。胡必亮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