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增民)前天是日本無端限制從中國進口家禽的家禽制品一個月,受其影響嚴重的京郊企業怎么樣了?記者從順義區前魯鴨場得知,為保護養鴨農戶的利益,該場一個月多支出了400多萬元。
走進京郊最大的填鴨飼養加工聯合企業,記者看到,農戶飼養的大白填鴨源源不斷送進場,稱重,結算,笑逐顏開;160位工人分兩班進行屠宰、拔毛、分割,有條不紊……看不出這里與往日有什么異常。在二樓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面帶焦慮的場長黃禮。他告訴記者:6月8日,日本無端限制從中國進口家禽和家禽制品,作為本市最大的鴨肉出口企業——順義區前魯鴨場受損嚴重,每月近20萬只烤鴨無法按合同出口。同時,前魯鴨場與近1500戶農民簽訂了養鴨合同,每天要按合同收購一萬只左右填鴨。每只填鴨平均重3公斤,收購價24元左右。這些填鴨三分之一供應國內市場,其余是按與日本客商簽訂的烤鴨供貨合同后,再與農戶簽訂飼養合同。作為一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面對日本政府毫不負責的限制進口命令,黃禮決定,把風險攬到自己身上,按合同收購農戶的填鴨,不讓農民受損失。一個月過去了,近20萬只原準備加工出口的填鴨進了冷庫,前魯鴨場為此支付了400多萬元。
記者在前魯鴨場兩座巨大的冷庫里看到,一個里面供烤鴨用的白條鴨已經堆到房頂,庫里已經沒有多少空地;另一個庫里凍著用40萬只烤鴨加工成的分割鴨片,因為日本限制進口,無法按計劃裝箱運出。
填鴨飼養周期為3個月,現在農戶交售的填鴨,是兩個月前從前魯鴨場購買的鴨雛。目前,損失正在繼續。為了保證今后的生產,從6月9日起,前魯鴨場已經對大部分正在產蛋的種鴨實施技術強制換羽措施,使其從6月10日起,在兩個月內不再產蛋,為市場保住了這批優質種鴨。一旦日本恢復進口,可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育雛,養出高標準的填鴨。同時,前魯鴨場正在努力擴大國內市場銷售,力爭把損失減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