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首翹盼的黃金市場改革近日終于傳來佳音,據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司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央行黃金收售已經開始實行周報價制。黃金交易所也在進一步籌備之中。
今年4月,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服務工作會議上宣布,我國長期實行的黃金“統購統配”計劃管理體制將被取消,代之以黃金市場的建立。
建立黃金市場的第一步就是實現黃金價格市場化和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司潘處長向記者透露,從本月11日開始,央行已經正式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一周以來已經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金價進行了兩次調整。據潘處長介紹,所謂周報價就是時刻跟蹤國際黃金市場價格波動,在央行充分考慮匯率和對國內市場分析基礎上制定新的國內價格,并在每天8:30以前通過網絡傳給央行各分行。雖然仍然有央行對價格的影響,“不過可以說99%以上是由國際市場行情決定的。”潘處長強調。
據了解,以往央行收售黃金價格是1至2個月才調節一次,嚴重滯后于國際市場。
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在上海設立黃金交易所已經是板上釘釘,該人士甚至道明“黃金交易所所采取的就是會員制管理。”但是央行方面對此宣稱“并未對外公布,因此不能予以確認。”
黃金市場改革的另一個重大舉措是撤消經貿委下屬的黃金局,另外設立一個部門進行管理。中國黃金學會許守信先生介紹說,黃金局主要管理黃金生產部門。在以往,黃金局都是通過行政手段對企業進行監控,有悖于市場化運作的要求。撤消黃金局就是考慮到配合黃金市場開放,運用市場手段進行管理的需要。
為了配合黃金市場開放,有關部門緊鑼密鼓地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其中加強黃金生產企業和黃金制品生產企業的溝通、調整黃金消費結構走在了前面。許守信介紹,黃金統購統配,央行是連接黃金生產企業和黃金加工企業的惟一渠道。黃金市場開放后央行中間人的角色將逐步淡出,因此必須在開放前就給黃金生產的上下游企業創造接觸機會,以利于金市的平穩過渡。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加緊對社會黃金消費施加影響。黃金司潘處長介紹,以往閉塞的黃金市場環境造成我國黃金消費單一,結構不合理。據統計,我國年黃金消耗量在200噸左右,其中90%以上限于金飾消費(日本僅為20%),工業及生活用金少之又少。可以預見,金市開放后黃金將被更多的用于精密儀器、工藝品、裝飾材料等領域。但是百姓僅把黃金作為首飾和保值用品的消費觀念還需要改變。所以黃金學會、黃金用品生產部門在此方面做積極的宣傳。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短信發送,浪漫搞笑言語傳情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