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曾經傳出信息,企業將根據勞動力市場的合理價格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從而拉開各類人員工資收入的分配差距。
據介紹,即將實行的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主要是根據現代企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由各企業進行科學的崗位設置、定員定額和崗位測評,以此推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崗位薪點工資制、崗位等級工資制等各種形式的崗位工資制。
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工資支付形式,諸如計件工資、浮動工資以及營銷人員的銷售收入提成等。對于董事會和經理層的成員,則可以按照責任和貢獻取得報酬。企業具備條件以后,董事長、總經理可以試行年薪制,科技人員可以實行按崗位、任務和業績確定報酬的工資收入分配制度。
事實上,上海市一些國有企業為留住科技人員,已經改革了傳統的工資分配制度,逐步開始工資談判。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科技人員工資的具體數額由企業人員與科技人員談判確定。
在南京,一些國有企業針對大學生、研究生對收入狀況不滿的問題,相繼打破傳統的工資制度,對新進的大學生、研究生實行協議工資制,使其實際收入增長30%-50%。有的企業還想出“新招”,研究生、大學生的協議工資由技能工資、各項補貼和“借款”工資組成,月收入分別超過1000元和1500元。
顯然,實行以崗定薪的多元化工資制度,為穩定企業、留住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百舸爭流優勝劣汰
目前,數十萬元年薪聘請科技人才的例子屢見不鮮,表明整個社會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已經達成共識。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腦體倒掛”現象逐漸減少,“腦體正掛”漸成風尚。
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專家狄煌介紹,我國的收入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業和新興產業傾斜,腦力勞動者、技術密集領域的勞動者以及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勞動者的收入迅速增長。相形之下,傳統的體力勞動、勞動密集行業的收入相對降低,教師、醫生、科研人員的收入正在向合理的市場價位靠攏。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金錢”,這句話的價值正在生活中日益顯露。
收入差距還要拉大
5年后,收入將有何變化,自己能掙多少錢?這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
根據“十五”規劃,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將超過8000元,比1999年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增加2112元,年平均增長率大于5.2%。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一項研究預測表明,未來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將面臨新一輪的增長期,實際增長率要比“十五”計劃還高一些。畢竟,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基礎建設投資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將處于一個較長的、良好的穩定發展時期。有關專家也同時提醒說,居民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已經不可避免。
中國“入世”之后,外資、外企與內資、內企的人才爭奪戰會愈加激烈,高素質人才的收入會迅速提高。農村大量勞動力流向城市,加上城鎮失業率的上升,致使普通勞動者供大于求,收入水平難以提高。
引人注意的是,我國低收入群體所占比重依舊很大。研究表明,從1994年和1999年的分布看,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群體只占總人數的28.62%,低收和中等偏下收入群體卻占總人數的64.15%。
無疑,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迫切需要有關部門予以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