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旭報道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部長李善同指出,中國經濟從2000年到2020年之間,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可達7.3%左右。同時,該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張立群也認為,未來兩三年經濟增長率也將保持在7.5%到8%之間。
張立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把宏觀經濟發展比作一個飛速旋轉的大“車輪”,而車輪的鏈條可能就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收入、就業、物價變化等重要指標。
收入:全國預期增長5%
張立群分析說,1998年、1999年、2000年經濟增長速度都保持在7%以上,帶動全國居民的收入增長也超過了5%。而北京更是處在領跑位置,僅以去年為例,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前年增加1000多元,增長12.7%。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也是相當不錯的,城鎮居民熱衷于買車、買房,旅游逐漸形成新的消費投資熱點,國家又放開了汽車價格、降低了房地產的一些收費,這些措施使全國1至4月份消費增長10.1%,與此同時,國內投資增長16.5%。但是張立群也提醒人們,每個人面臨的機會和風險都將增大。體現在收入上,每個人的增長幅度絕不相同。
物價:還會有企業打“價格戰”
中國人民大學的苗杰教授認為,大多數商品供大于求的局面還比較突出,體制改革中過剩的生產能力還將通過“價格調整”來釋放,兩三年內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很小。以接連不斷的商家打折為例,90年代15%到20%的高利潤率已經一去不復返,商家只有在火拼價格、服務中謀得生存之地。
就連消費者最關注的京城房價,業內人士也稱,短期不僅不會漲,還有可能微降。因為隨著搬遷的進行、二級市場的規范,市民買房的需求得到滿足;而房地產商會不停地投資開發,供給充足,京城房價“泡沫”還有可能縮水。
就業:全國城鎮每年新增300多萬就業機會
從1999年、2000年的統計數據看,每年全國城鎮新增300多萬就業機會。張立群認為,如果未來三年經濟增長繼續保持7%以上的良好勢頭,新增就業機會還將保持在300萬以上。但是,張坦言,由于每年都有不少人進入勞動年齡(16歲至59歲),整個社會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尤其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經濟對人力的需求結構不斷變化。計算機、生物技術等高科技人才崗位、能吃苦耐勞的服務行業崗位都會有比較大的需求量,而紡織、機械等傳統產業里的員工,危機感將更強。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訂閱手機短信頂級新聞每天得新款手機大獎!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