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香港吸引了全球巨商和財經媒體的目光。華娛電視天南地北節目制作了“財富全球論壇特輯”,主題為“財富論壇聚焦中國”。
節目現場兩位嘉賓:財富雜志中文版總裁高德思、美國高盛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兼清華大學教授胡祖六。另外,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銀行[微博]顧問兼香港大學教授林毅夫則守候在北京的電話連線旁,為場外特約嘉賓。
節目主持由華娛電視主持人卜邦貽擔任。節目首先回顧了1999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財富全球論壇。
卜:上一次在上海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正值建國五十周年,當時主題是探討“未來中國五十年”,我知道林毅夫先生也參加了這次的活動。現在事隔兩年,你覺得當時的活動辦得成不成功?活動之后,上海的確發展很快,你覺得這個活動達到了什么樣的效果呢?
林:我想首先是讓國際大企業親自到中國看看,看看中國改革二十年來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也讓國內企業跟國際型的企業有一次見面的機會,了解國外企業發展情況和世界前景,那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流。
卜:是的,高先生。我知道你上次也參加了這個活動,你有什么看法?
高:我覺得非常成功,而且對上海還有整個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所起的宣傳作用非常大。
卜:胡先生以你這個參觀者的角度去看,你覺得舉辦這個論壇,對中國能夠起到什么樣的效果?
胡:事實上,我不僅是一個參觀者,也是一個參與者,我基本上同意林教授還有高先生的看法,就是說,1999年,中國第一次舉辦財富論壇時,適逢五十周年大慶。第二層意義是說,1999年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第二、三年,當時全世界對亞洲的看法都是一片黯淡,只有中國的發展巍然屹立,人民幣沒有貶值,金融體系保持穩定。經濟保持增長。他們只想到中國來看一看,究竟中國經濟表現怎么樣?未來前景如何?第三層意義是說上海。上海曾是遠東金融中心,經過二十幾年的改革,面貌已翻天覆地,這是第一次把一個新上海展現在世界面前,展現在全球的經濟大亨面前。
卜:這次又選擇在中國不同的城市舉行,意義又如何呢?
胡:我覺得這反映了全球金融界、經濟界對中國經濟地位的重視。亞洲經過幾年金融危機,只有中國的經濟表現出獨有的潛力,中國改革一如既往地推進,經濟成長的活力越來越大。同時,今年是香港回歸后的第四年,在香港舉行,體現了國際金融界、財經界對中國經濟的重視。
卜:是。上海財富論壇參加人數是五百多個人,而這次的人數高達七百人。從數字和內容上,能否看出不同的現象來?
胡:數字對我來說差別不是很大。從與會者的質量、地位來看,這次會議跟上次會議是可以媲美的。我想惟一的就是說又隔了兩年,很多國際跨國大公司總裁們重新回到亞洲,又回想起二年前,他們在上海所經歷的,對比一下,看看中國的經濟有什么變化,亞洲的大環境有什么變化,我想是應該很有意義的。
卜:林主任你有什么看法?
林:重要的不在數字吧。兩次會議,隔這么短的時間,都在中國開,確實是國際企業界對中國的重視。當然我希望今后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到中國來開。
卜:在座專家學者都很肯定上次論壇舉辦的效果。今年的主題是NEXT GENERATION ASIA,有報章翻譯成“亞洲新貌”,但是我們覺得更貼切的話應該是“新一代的亞洲”,究竟舉辦的目的是什么,對香港會帶來哪些長期和短期的影響?我們先看一段介紹。
1999年財富雜志在上海舉行財富全球論壇,兩年后再選擇中國另一個城市香港舉行,財富雜志多媒體總裁倪德瀚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次是財富論壇首次在同一國家舉行兩次會議,目的是要體現一國兩制。
倪:這是財富雜志首次在同一國家舉辦兩次論壇。我們認為,香港是舉辦論壇的優秀之所。上海論壇的成功,使與會者覺得愉快而得益,加上中國經濟前所未有的強大,所以在香港舉行會議,可使我們重回兩年前的議題,探討中國這個全球貿易的重要市場。
上海與香港在中國經濟發展上會各有特色及貢獻。對一個城市來說,舉辦這種會議在短期、長期都有好處,短期吸引與會者來消費,更重要的是長期好處,它使投資者有機會體驗、了解這里蘊含的商機,對經濟有長遠幫助。今次論壇為與會者探討香港與中國內地的商機提供了機會。
卜:從倪德瀚先生的訪問中,我想請教在座專家,這一次的論壇主題是“新一代的亞洲”,這是不是顯示“九七金融風暴”過去后,亞洲真的開始重新站起來了呢?
胡:幾個月前,我與倪德瀚討論這次論壇的主題時談到,未來新一代的亞洲。這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過去兩三年后,亞洲各國經歷了痛苦的重組、改革,經濟恢復有了一定基礎,但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經濟開始走下坡路,日本還未走出谷底,亞洲還沒重振昔日雄風,像1997年危機爆發前那樣蒸蒸日上。但是,中國確實在危機中表現出獨有的堅定性和活力。所以,這次財富論壇又在香港舉辦。確定這樣一個主題,就是看看亞洲是否能像火中鳳凰一樣,重新站起,烈火中重生;看看中國是否能夠真正成為亞太經濟的火車頭;看看亞洲各國是否能夠拋棄傳統的經濟成長模式,轉向以高科技為重心的新經濟增長模式。這次的財富代表中,有很多亞洲新興的科技公司,跟全球的科技公司的大老板,一起討論亞洲的未來。
卜:林主任對“新一代的亞洲”的主題,有何看法?
林:亞洲在二次大戰后,是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而且在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或經濟體中,能真正趕上發達國家的,縮小跟發達國家差距的主要都在亞洲。1997年的金融危機是一次波折。危機中,經濟面臨深刻的調整。相信經過調整,亞洲經濟會在更堅實基礎上,在二十一世紀,有更大發展。
卜:高先生對這一議題有什么看法?
高:我覺得,五百強看市場的發展,不管是在亞洲還是其他市場,包括中國在內,都會長遠地看。所以,“亞洲下一代”是一個很合適的主題。
卜:這個主題從什么地方討論,你覺得比較好?
高:主要有四方面。我參加過四個財富論壇,每一次都有市場的變化;技術和技術的影響;管理和最新潮的一些趨勢、想法、構思;還有政府政策,政府領導的一些有關部門會來跟大企業家交換意見、溝通。
卜:我們現場接到一位觀眾朋友的熱線電話,這位朋友是李小姐,香港的李小姐,李小姐你好。
李:你好。各位好。我有一個問題,節目開始時提到1997年的財富論壇是在上海舉行的,今年是在香港。我是香港人,我的朋友經常說,上海將來很可能會超過香港,請問專家有什么看法?如果上海有一天取代了香港,國內有哪個城市會取代上海?
卜:胡先生有什么看法?
胡: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上海曾是遠東地區最繁榮的金融經濟中心,過去幾十年的地位衰落了,而香港起來了,成為遠東新的金融中心。現在,上海經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重展國際大都市雄風的時代已經到來。這當然為香港帶來競爭壓力。但我覺得,這并不是誰取代誰的問題,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越快,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就越大。上海和香港有許多互補之處,所以,我覺得,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國經濟完全能夠有能力容納兩個國際大都市,就是香港和上海。
卜:對胡先生的看法,林主任你同不同意呢?
林:我同意。其實,十八世紀以前,全世界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城市有十個,六個在中國,因為在工業革命之前,中國的經濟是全世界最大最強的經濟,那如果在二十一世紀,中國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那么中國將會有好多個國際型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