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聞背景 評述政策走向
孫勇財經觀察
從最近已公布業績的香港13家上市銀行的情況看,盈利普遍比前年有大幅增長。
統計顯示,13家公布業績的銀行純利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8.2%到9.25倍不等,同時各銀行的存貸款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存款方面,除兩家銀行的存款有所下跌之外,其余上市銀行的存款增幅分別達3.7%到23.56%不等;貸款方面,13家上市銀行的貸款增長普遍加快,其中有9家銀行的貸款分別獲得3.2%到28%不等的增幅,而貸款的增長使各銀行資產總量分別上升7%到22%。
首先,影響去年上市銀行盈利增長的主要因素并非以往的凈利息及非利息收入,而是呆壞帳撥備的顯著下降。在13家上市銀行中,有11家銀行的呆壞帳撥備減幅達50%到90%,其中呆壞帳問題比較嚴重的工銀亞洲及中信嘉華兩家銀行,情況也有明顯好轉。從整體來說,香港上市銀行的呆壞帳比率已由1999年的平均6%到7%,回落到去年的3%到4%,反映香港銀行業已基本擺脫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
香港銀行的凈利息收入主要取決于銀行的凈息差,雖然去年香港的最優惠利率與同業拆息的利率差距有明顯拉大,但由于按揭息差顯著下跌,拖累不少銀行的息差仍然收窄,尤其是大中型銀行的凈利息收入普遍只維持單位數字的低增長,如匯豐和恒生兩家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增幅只有7.5%和0.2%,只是由于多數上市銀行去年的貸款增長比較快,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凈息差收窄的壓力。
但是,非利息收入在銀行收益中已經變得相當重要。面對資金出路狹窄,按揭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息差收窄等不利因素,香港銀行業積極拓展非利息收入業務,爭先推出各種理財服務,包括證券、外匯、貴金屬買賣、保險、基金及投資顧問等,不少銀行開設了個人理財中心,千方百計用優質服務吸引客戶。為此,去年大部分銀行的非利息收入獲得兩位數增長,使銀行“非利息收入比”較上年的平均21.5%上升到24.5%。匯豐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更是高達170億港元。
香港銀行業盈利上升的事實反映出銀行業也在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由于資金出路狹窄、來自貸款的凈利息收入減少,各銀行就千方百計調整業務結構,在非利息收入方面開辟財源,以吸引更多客戶。各銀行都表示,今年將繼續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業務,如發展信用卡用戶、私人貸款業務及銀團貸款等高息產品。
香港銀行業盈利大幅度增長的事實表明,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將在銀行收益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國大陸銀行業的這種“中間業務”收入比例還相當低,據估計不會超過10%。這也說明今后銀行的業務增長和盈利擴大的空間還是相當廣闊的。
還有一個信號是,去年年底開始,香港各銀行陸續調整收費政策,宣布向小額存款客戶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如渣打銀行[微博]規定,每月結余少于1萬港元的存戶,要收100港元的手續費。匯豐銀行也宣布從7月起,向結余不足5000港元的儲戶,每月收取服務費40港元。這表明,銀行對客戶收費是大勢所趨,應當引起大陸銀行業和客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