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二日電(記者胡越 張紅 王曉暉) 剛剛出版的中國經濟藍皮書稱,在看到二000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重大轉機的同時,必須重視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即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出現的經濟增速和投資增速的再次減弱。
雖然去年全年中國GDP增長速度達到百分之八,但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卻下降到百分之七點五左右,這種趨勢在今年第一季度仍有繼續的跡象。對此不能盲目樂觀。
權威的經濟藍皮書在二OO一年春季號中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作了具體分析:
——農業和農民收入問題。由于農業結構調整,糧食產量有所下降,農產品價格普遍下降,農民的糧食生產積極性受到挫折,農業增加值的增速進一步降低。中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連續四年不斷下降,其中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的數量更大幅下降。這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將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藍皮書說,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部門的轉移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農民創造更多的非農業合法就業機會。政府部門須盡快打破各種阻礙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加強中小城市建設的不合理規章制度,真正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經濟增長的微觀活力問題。目前,雖然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的目標基本實現,但除了政策因素的作用,使得國企脫困的基礎并不十分穩固外,國民經濟中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仍顯不足,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虧損面仍然超過了三分之一。
藍皮書說,較為徹底地轉變企業運行機制,真正增強經濟的微觀活力,除需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外,還需其它配套改革和制度建設的跟進。其中,最緊迫的就是加速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繼續加強非國有投資問題。藍皮書認為,應該在鼓勵和支持非國有投資的政策方面,在非國有投資在投資項目的準入方面,在拓寬非國有投資的融資渠道方面,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繼續提高非國有投資的增長速度。
——加快第三產業增長速度的問題。藍皮書說,發展第三產業既關系到宏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關系到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同時是有效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第三產業的發展將面臨前所未遇的困難與挑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