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劉書) “我排在前10名,但前3個人就給包圓兒了。”早晨6時就到銀行排隊買國債的張同發大爺這樣向記者抱怨。
如人所料,昨天增發的2001年憑證式(一期)國債當天即告售罄,這令動作稍慢的百姓失望而歸。國債怎么賣得這么快?金融界人士指出,這是由于國債購買出現了大戶壟斷現象,客觀上搶占了中小投資者的份額。
據悉,此次增發的國債額度為200億元,全部是五年期,年利率為3.14%,發行期從4月10日至4月30日。按照財政部官員的說法,增發國債的原因,是基于前兩次發行形勢火爆,很多人沒能如愿買到。但從昨天國債的銷售情況看,狀況并未得到改觀,很多網點都存在大戶大筆套購國債的情況。銀行方面證實,有的網點一個人就買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他們有的是個人,有的像是某些有“閑錢”企業的投資行為,當然只是以個人名義購買。
由于沒有相關政策對購買國債的具體金額進行規定,銀行只能實行先來先買的原則。記者也發現,雖然國債發行動輒數十億上百億元,但分散到每個網點的數額卻不像百姓想象的那么多。就拿昨天增發的國債來說,建行北京分行承擔的額度為5億元,在全市200多個網點銷售,平均起來一個網點只有250萬元。面對百姓未能如愿購得國債而產生的怨言,有些銀行不得不采取些“變通”的辦法:將自己下個月的額度提前發售。而這又與財政部要求承銷商按月控制額度的原則相悖。
中央財經大學秦池江教授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那些具備一些資金實力的投資者投資門路太少,尤其是國內現在缺乏實業型投資渠道,造成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搶國債的現象。另有專家提出,大戶壟斷的狀況很容易造成國債過熱,加劇人們的搶購心理。